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精品ppt课件
展开语文园地二
1.能交流、总结关于优美生动的语句的阅读体会。 2.能运用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认识“援、掷”等10个生字。识记“救援、投掷”等9个词语。 3.能辨析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运用。 4.能仿照例句,写出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5.朗读、背诵《忆江南》,大致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1.在阅读中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的表达效果,并主动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 2.能辨析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运用。 1.能仿照课文中的例句,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2.朗读、背诵《忆江南》,大致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归纳方法 举一反三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 ||||
第1课时 | ||||
课型:新授 | 执行时间: 月 日 | 执教: | ||
1.能交流、总结关于优美生动的语句的阅读体会。 2.能辨析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运用。 3.能仿照例句,写出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板块一 熟读深思,品析佳句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请大家读一读“交流平台”的内容。借助下面的“导说小贴士”,说一说:你从中仿佛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活动一:自由阅读“交流平台”,说一说:你从中仿佛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导说小贴士:读到这句话,我仿佛看到____________,体会到____________。 师:“交流平台”提供了三句优美的话。(课件出示“交流平台”的三句话)请看第一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读到这句话,我仿佛看到小燕子沾了一下水面就迅速飞走了,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 师:请看第二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读到这句话,我仿佛看到荷花要开了,像吃饱了一样,肚子撑得大大的,体会到作者这样写,把花骨朵儿含苞待放的状态写活了。 师:说得很好,带上你的体会,再美美地读一读这个句子。(学生读) 师:接下来请看第三句。 生:读到这句话,我仿佛看到瓢虫折收翅膀的优雅画面,体会到瓢虫收翅时的有条不紊,从容镇静。 师:是的,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小瓢虫就像来到了我们面前一样。 师:请你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读一读这几句话,体会句子的美妙。(学生齐读) 师:本单元课文中的语句生动优美,让读者不禁想象画面。课后请大家运用圈一圈、说一说的方法,与同学交流你最喜欢的语句。我们在欣赏优美的句子时也要注意积累优美的词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板书:语句优美 想象画面) 板块二 品读词句,感悟表达 师:有时候一句话中的某个词语用得好,也能使整句话变得准确传神。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上的“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请同学们自由读句子,观察括号里的词语,谈谈你的发现。(学生自由读句子) 生:每组词语的意思相近。 师:第一句你选什么呢? 生:我选“荡漾”。因为第一句写的是水中的场景,而“飘荡”一词大多描述的是空中的场景,所以应该用“荡漾”。 师:很正确,第二句呢? 生:我选“轻快”,因为“轻快”是形容歌曲的,而“轻巧”是形容动作的。 师:是的,“轻快”多形容轻松愉快或做事毫不费劲,如“脚步轻快”“轻快的曲子”;“轻巧”多用来形容重量轻而灵活或操作轻松灵敏,如“外形轻巧”“动作轻巧”。第三句如何选择? 生:“灵敏”可以用来形容鼻子的感知能力强,而“灵巧”常常用来形容动作灵活而巧妙。所以我选择“灵敏”。 师:很好,“灵敏”的意思是反应快,能对微弱的刺激迅速作出反应,因此人和动物的嗅觉都可以用“灵敏”;“灵巧”的意思是灵活而巧妙,如“心思灵巧”“手很灵巧”。 师:近义词虽意思相近,但在句子中大多不能互相取代,要结合语境进行适当地选择。(板书:近义词 结合语境选择)再来考考大家,下面这些近义词你会选吗?(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学生做题,然后分享答案。) 师:同学们的正确率很高,看来已经基本掌握了。接下来我们看“词句段运用”第二题。请大家自由读句子,说说这两个例句都是抓住动物的什么部位来写的。(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句子,学生自由读。) 生:第一句抓住小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三个部位来写,第二句抓住独角仙的壳、角两个部位来写。 师:小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分别有什么特点?独角仙的壳和角又分别有什么特点?一起来填一填。 活动三:填一填,看看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分别有什么特点,独角仙的壳和角又分别有什么特点。 (黑色)的羽毛 (轻快有力)的翅膀 (剪刀似)的尾巴 (深色/挺硬)的壳 (犀牛一样)的角 (学生做题,教师核对答案。) 师:大家再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小燕子和独角仙的呢? 生:从颜色、形状等角度描写小燕子的特点,从颜色、硬度、形状的角度来写独角仙的特点。 师:说得很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把小动物的外形特点描写生动,首先应明确它的身体是由几个部位构成的,然后从颜色、形状等方面明确每个部位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板书:构成部位 主要特点) 师:现在我们拿出学习单,照样子,写一写自己喜欢的或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活动四:写一写自己喜欢的或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例1:独角仙的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蜗牛的壳多为螺旋状,挺硬的,头上有两对长长的触角,后一对顶端有圆圆的点儿,听说那是它的眼睛。 例2: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一身雪白的绒毛,一双红色的小眼睛,加上一张三瓣嘴,凑成了那样温柔的可爱的小兔子。 (学生自由做题) 师:谁来分享一下你写的蜗牛? 生:蜗牛的壳多为螺旋状,挺硬的,头上有两对长长的触角,后一对顶端有圆圆的点儿,听说那是它的眼睛。 师:说得真好,你的观察真仔细。谁再来分享你写的其他动物? 生:一身雪白的绒毛,一对长长的耳朵,加上一张三瓣嘴,凑成了那样温柔的可爱的小白兔。 生:一身黑白相间的绒毛,一个圆圆的肚子,加上四条短短的腿,凑成了那样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师:你们说得都太好了!课后,同学们可以找一些类似的句子读一读,并抄写在摘抄本上。 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如,学生学习“词句段运用”中例句时,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例句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充分发挥教材中例句的作用,以此类推,举一反三,发散开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体会例句的优美生动,发挥想象,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引导,关注句子旁的阅读体会。最后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个性化的分享,强化朗读,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例句的特点,使其掌握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再让学生学以致用,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练写,最后让学生互评,锻炼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
第2课时 | ||||
课型:新授 | 执行时间: 月 日 | 执教: | ||
1.能运用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认识“援、掷”等10个生字。识记“救援、投掷”等9个词语。 2.朗读、背诵《忆江南》,大致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板块一 火眼金睛,归类识字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识字加油站”。请大家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内容,学生自由读。) 师:哪位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师:读得不错,不过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掷”读zhì,是翘舌音;“缭”读 liáo,不要读成liāo。 师:去掉拼音,你们还会读这些生字吗?(全班齐读) 师:很好。请同学们观察所有的生字,看看每个生字的读音和它的组成部分有什么联系。 生:我发现这些字都是形声字。 师:是的,观察每行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第一行字的偏旁都是提手旁,第二行字的偏旁都是绞丝旁,第三行字的偏旁都是贝字底。 师:你说得很正确。那么我们来看看偏旁与字义之间有什么联系。(板书:偏旁与字义)大家先做一做下面这道题。(学生自由做题) 活动一:观察“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看看每个生字的偏旁与字义之间有什么联系。 带有“扌”的字 与丝线有关 带有“纟”的字 与钱币、财富有关 带有“贝”的字 与手部的动作有关 师:我们来玩个游戏,我表演动作,你们猜词语。(教师依次表演有关救援、投掷、打捞的动作,学生猜词。)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带有提手旁的字,大多表示人手部的动作。 师:对的!现在请大家看图片猜词。(课件依次出示有关束缚、缭乱、网络的三幅图片,学生猜词。)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猜想偏旁是绞丝旁的字,大多与丝线有关,有缠绕的意思。 师:大家看这三个字——“资、贡、贷”,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贝字底。贝字底的字大多与什么有关?我们以前学过《“贝”的故事》这篇课文,大家回忆一下。 生:贝字底的字一般与钱财有关。 师:说得很对,活动一的题目你们都做对了吗? 生:做对了。 师: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小组合作,互相补充,在学习单上写一写,每个偏旁至少写两个。(学生自由做题) 活动二:写出含有下列偏旁的字。(至少写两个) 带有“扌”的字:捡 摸 提 带有“纟”的字:纱 绑 纺 带有“贝”的字:贺 贵 贫 师:谁愿意展示自己的作业? 生:我补充的提手旁的字有:提、抛;绞丝旁的字有:纹、纱;贝字底的字有:贵、贫。 师:你太棒啦!了解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记生字。大家在生活中要多多留心观察,做识字小达人哟。 板块二 品读赏析,积累诗词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词。(板书:忆江南)词以前是配曲谱来唱的,相当于现在的歌词。“忆江南”就是词牌名,它规定了这首词唱的旋律。词的每句字数不一定相同,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师:读得不错,不过老师要提醒你们注意:“曾”读céng,“谙”读ān。同学们听老师读,边听边划出节奏。(教师范读,学生划分节奏,课件出示节奏划分。) 师:注意,最后一句末尾是问号,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大家一起读。(全班齐读:能不忆江南?) 师:借助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意。请看下面的注释,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旧:从前。 曾:曾经。 谙:熟悉。 蓝:蓝草,其叶可制成青绿色染料。 师:知道了“旧、谙”的意思,谁来说一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意思? 生:江南的风景多美好,我从前就很熟悉。 师:说得很好。接下来找一找下面这两句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提到了哪些颜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生:写到的景物有日出、江花、江水。 生:提到的颜色有红、绿、蓝。 师:读这两句词,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一轮红日从江面升起,一瞬间,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还要红艳。清澈的江水倒映着两岸青山,如蓝草一般碧绿碧绿的,美丽极了。 师:你想象的画面真美!那从“能不忆江南?”一句中又能体会到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生:体会到词人思念江南的思想感情。(板书:思念江南) 师:说得很对。接下来我们来配上音乐,练习吟诵词。(配乐,学生想象画面读。) 师:请同学们以同桌互读、自读的方式熟读成诵,积累这首词。课后大家可以积累其他描写江南风景的古诗词。(出示课后拓学单) 整节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安全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发挥,充分想象。如,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引导学生充分抓住文本特点,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词人的情感,并且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特点,利用偏旁来识记生字,理解字义。通过做动作、借助图片、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形声字的方法,最终达到高效识字的目的。让学生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加深对形声字的认识。
设计意图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词,需要教师进行知识补充,但不要太深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讨论交流,使其大致掌握这首词的意思,增强学生学习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能力。
| |||
小学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优质课ppt课件,文件包含语文园地一pptx、语文园地一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获奖课件ppt,文件包含语文园地一pptx、语文园地一docx、硬笔行楷《长歌行》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语文园地一pptx、语文园地一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