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一、选择题(1-40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构成人体内环境的主要组成是( )A. 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 B. 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C. 体液 D.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2、正常情况下会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的成分是 ( ) A.尿素、激素、纤维素 B.血红蛋白、O2、葡萄糖 C.葡萄糖、CO2 、呼吸酶 D.Na+、 Ca2+ 、氨基酸3、概念图中的a、b分别表示( )
A.细胞外液、内环境 B.血浆、细胞内液 C.血浆、内环境 D.内环境、血浆4、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5、如右图为肠腺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2、4、6、7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 2是3生存的内环境,6是5生存的内环境C. 1、2、8中所含蛋白质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图中的2和4可以相互转化6、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 ( )①消化系统 ②呼吸系统 ③神经系统 ④泌尿系统 ⑤循环系统 ⑥运动系统 ⑦生殖系统 ⑧内分泌系统A.①②④⑤ B、⑤⑥⑦⑧ C. ①②③④ D.③⑥⑦⑧7、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病变细胞C.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8、比较淋巴液和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淋巴液中无蛋白质 B.淋巴液和血浆中的蛋白质一样多C.淋巴液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多 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少9、血浆中的水来自A.淋巴 组织液 B 组织液 消化道 C .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10、如图为内环境的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B.正常人血浆的pH的相对稳定主要是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无关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11、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12、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或传递不可能由( )A.轴突→树突→细胞体 B.轴突→细胞体→树突C.树突→细胞体→轴突 D.细胞体→树突→轴突13、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A.脊髓、大脑、大脑 B.脑干、脊髓、大脑 C.大脑、脊髓、大脑 D.脊髓、脊髓、脑干14、课堂上,听到老师点名后学生立刻站起来,完成该动作所需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A.反射弧;非条件反射 B.反射弧;条件反射C.脊髓;条件反射 D.大脑;非条件反射15、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刺激a处,会导致b处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 D.刺激a处,b、c同时兴奋或抑制16、突触小体存在于( )A.神经元轴突末梢 B.神经元树突末梢
C.神经元细胞体 D.两个神经元之间17、右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若在A点处给以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的情况是 ( )A.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B.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发生一次偏转18、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与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B.在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比b的受体分布广泛C.X的细胞能分泌激素,不能传导兴奋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对a、b激素的释放起反馈调节作用19、下面是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过程: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分泌 B.促胰液素作用的靶器官是胰腺C.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D.胰液的分泌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20、肝脏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激素中不以肝细胞为靶细胞的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促胰液素 D.甲状腺激素21、冬天,正常人处在30℃的温室里与5℃的室外相比,皮肤血流量及排尿量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增加 B.增加、减少 C.增加、增加 D.减少、减少22、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的共同特点是( )A.元素组成相同 B.合成部位相同 C.运输途径相同 D.生理功能相同23.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24、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脊髓 D.脊髓、大脑皮层25、相对体液调节,神经调节所具有的特点是( )A. 反应慢,范围广 B. 反应慢,定位准C. 反应快,范围广 D. 反应快,定位准26、某同学因感冒发烧体温持续一周38.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同学机体产热大于散热 B.该同学机体产热等于散热C.该同学机体产热小于散热 D.无法确定27、下列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B.体液免疫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C.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中遗传物质一般未改变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28、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29、用不同实验材料分别对燕麦的胚芽鞘进行以下研究实验,图表示实验前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 30、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31、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 )A.NAA B.乙烯 C.吲哚乙酸 D.细胞分裂素32、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在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甲图中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33、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0.5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未标志的鼠和10只标志的鼠,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 )A.200只/公顷 B.100只/公顷 C.75只/公顷 D.50只/公顷34、甲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乙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甲、乙分别属于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B.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C.种群;一条鲤鱼 D.种群;一个鲤鱼种群35、一个种群在t年后的个体数量符合公式,无须符合的条件是( )A.气候适宜 B.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C.没有敌害 D.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36、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下图表示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c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B. .b~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C.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d~e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37、如图表示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 ) A.A B.B C.C D.D38、下列有关K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是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B.种群的最大数量有可能会超过K值C.K值的大小主要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 D.K值是固定不变的39、同一草原上的羊和牛,同一草原上的狼与羊,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构成的植物体。以上4种种间关系分别依次为( )A.竞争、捕食、寄生、共生 B.竞争、寄生、捕食、共生
C.寄生、共生、竞争、捕食 D.共生、寄生、竞争、捕食40、下列演替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A. 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 B. 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C. 草甸上进行的演替 D. 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41、(9分).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由图体现了内环境的作用: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和 。(2分)(2)由图可知改变内环境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变化的因素有①细胞的代谢活动②______________。(3)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 。(2分)(4)Ⅱ内的营养物质通过①过程进入内环境,①表示的过程是 (2分)(5)②过程表示 作用(6)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2、(12分)探险旅游爱好者在一次野外探险中,一位队友脚掌被一枚长钉扎入猛然抬脚,大叫“哎呀,我的天啊”。下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M、N为反射弧上位点,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与B、C类似的突触。据图作答。(1)若对A施加一强刺激,则细胞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若刺激图1中M点,则A点____(能、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是由于图中B和_____(填字母)处只能单向传递兴奋,其原因是 。将B放大后为右图2,该结构称为___________,此结构中信号转换方式是 。(2)探险者感觉痛之前先发生了抬脚反应,这是因为__________中有调节该活动的低级中枢,医生给探险者注射抗毒素血清时,他的手脚并未缩回,这说明缩手、缩脚反射可以受_______的调控。(3)神经系统的信息分子可以统称为_____________,在突触前膜释放之前储存[ ]__________内,突触前膜释放信息分子的方式是_________,作用后会被及时分解或灭活,否则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9)图甲和图乙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是特异性免疫中________________免疫的模式图。图甲中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D的名称为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原因是细胞___________(填字母)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3)细胞G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4)在抗原、淋巴因子、溶菌酶和抗体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_。(5)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机制是 调节网络。44、(10分)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1)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 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2)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________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________装置。(3)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①根据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②根据________号与________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是否有关系。③根据________号与________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④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2分)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高 二 生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2345678910BDCCDADDDB11121314151617181920BDBBAABCDC21222324252627282930BCCBDBABCC31323334353637383940ADABBBADAA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41、(9分)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外界环境的变化(3)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4)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5)肾小管的重吸收(6)内环境稳态42.(12分)(1)由正变负 不能 C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脊髓 大脑皮层 (3)神经递质 3、突触小泡 胞吐 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43、(9分) (1) 体液 B、C、E 浆细胞 产生抗体 (2)E (3) 效应T细胞 (4)抗原 (5)神经-体液-免疫44、(10分) (2)、3、4、5; 2 (3)、①1 3、 ②1 2、 ③1 4④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 (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新疆喀什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天津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Word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有,下列不属于激素调节特点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