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8806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目标】1.认识“徐、篱、疏”3个生字,会写“宿、徐、篱、疏”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3.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2.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资源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视频,导入新课1.师提问:有没有了解过我们的乡村是什么样的?2.播放视频,引出课题《宿新市徐公店》师:从视频中我们感受到乡村的景色和我们平时接触的环境是不同的,乡村的生活非常天然,没有很多人工修饰的痕迹,在乡村生活的人们他们的食材大部分都是从田里采摘下来直接制作,还会有许多的小动物,景色优美动人。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古人如何描写乡村美景。 介绍作者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当时人称“诚斋体”。他喜欢描写儿童形象,许多作品都可以看作是优秀的古代儿童诗。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示范朗读节奏。(出示朗读的节奏)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自主交流: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习。在相应的字下面做上记号(加点),朗读时注意。3.学习生字宿 徐 篱 疏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1.了解诗题的含义师:我们先来看看本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宿;住宿 新市:(地名)位于湖南省攸县北 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客店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学习第一、二句(1)学生朗读并思考这两句的诗意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篱落:篱笆 疏疏:稀稀疏疏 一径:一条小路 深:深远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诗意: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叶子还没有长满,没有形成树荫。(2)根据这两句诗的意思,说说作者在这两句诗中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篱落疏疏一径深 (远观) 篱笆、小路树头新绿未成阴 (近观) 树叶(3)这两句诗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诗人采用白描的手法,语言自然,诗意浓郁,意境高远,诗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风景图,这是静态描写。(4)朗读方法朗读时注意前两句语调平稳、柔和一些,渲染一种宁静、柔美的乡村环境氛围 学习三、四句(1)学生朗读并思考这两句的诗意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急走:快跑 处:地方 寻:寻找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蝴蝶飞入金黄色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2)“急”“追”描绘出怎样的意境?“无处寻”给读者留下怎样的印象?这两个词是描写儿童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的惟妙惟肖,跃然纸上。“无处寻”这三个字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油菜花挠头犹豫,不知所措的儿童。(3)朗读技巧第三句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句“无处寻”读得慢而稳一点,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四、回顾全诗,体会情感师:这首诗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先是静态描写,后是动态描写,全是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整个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渗透着诗人对乡村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五、延伸故事,感悟诗境1.动动手,画一画。2.这是一首诗,是一幅画,也是一个小故事,请你回家先把诗背给父母听一听,再依照自己的画把诗歌编成故事说一说。 板书设计:篱落疏疏树头新绿 写春景幽深宿新市徐公店 儿童急走 写儿童天真 飞入菜花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宿新市徐公店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初读正确,了解诗意,精读领悟,想象画面, 拓展延伸,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