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决战2023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考点16 《散文要点形象》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决战2023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考点16 《散文要点形象》含答案,共3页。
考点16 准答要点、形象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谁来安慰孤独的麦子马国富我经常和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通电话。每次电话里除了问一些家里的事情之外,我总是按着时令问问地里的庄稼。父亲说现在种庄稼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人情愿到城里打工,也不愿意种庄稼。尽管父亲现在搬家了,十多年不种庄稼,但他时常从县城赶到村子,看看久不住人的院子,看看院子周围的庄稼地。我问父亲,那现在村里的人不种庄稼,种些啥?庄稼地就一直荒着?父亲说,有的人家没有年轻人,把地承包给一些搞绿化的老板,一年收八百多块钱的租金,让老板们种树苗,长得差不多了就运到城里或者工程上搞绿化。有的人家,索性种些蔬菜,或者就荒在那里,任杂草丛生。脱离土地的父亲,以走在田里的姿势,和农业保持着水乳般的关系。他说,每当脚踩在庄稼地里,心里就感觉踏实,一直没有断地气。我知道,这地气就是土地里涌动的生命张力,是它们支撑我们在光阴里留下自己的脚印。土地是麦子的母亲。母亲高贵,她养活了一辈又一辈的人。母亲卑贱,她总是在最低处,接纳践踏、嘲笑、漠视,甚至遗忘。母亲仁慈,她平等地遵循着自然的道义。无论面对怎样的风霜与赞美,她总是沉默着,让种子发芽、开花、结果。土地一生都在奉献,她一生都聚集着美德,而我们不断索取的一生却时常纠缠着罪恶。城镇化的爪牙一步步地伸向农村,土地被开发、占用,成为未来城市的候补。土地越来越少,仓里的麦子陷入孤独,它们看不到蓝天,看不到星星的眼泪,看不到草叶的珍珠,看不到月亮的脸,它们被困在仓里,会不会喊疼?节令的旗箭已无法指引它们深入到地里,它们成了孤儿。孤独的夜晚,我经常想回到故乡的田野,听听庄稼拔节的声音,和那些庄稼说说话,听听月下蛙鸣。我会坐在田埂上,拈一根草叶,放在嘴里,在草木的腥香中做一次从容的呼吸。我会抚着一株庄稼的叶子,像握住知己的手,把多年来自己在城市的滋味说给它听。我要让它知道,因为我的梦中始终有一块田野,我才对世俗的生活保持信心。我生命的词典里,永远有着麦子的位置。我也时常和几个远离故乡的发小交流。尽管大家都在城里生活,但常常惦记着庄稼地,惦念着庄稼的长势。对于我们而言,方言、饮食、庄稼都是故乡给予我们的深入骨髓的乡土基因。我们深知,没有了庄稼地,没有了种子,隔断了与故乡的距离,我们就失去了未来。麦子是乡情的大使,内敛、低调、朴素。每年春节回家探亲,遇到发小,我们都一起走遍故乡的每个田野、山头和河流,重温年少时在麦地里度过的光景,抚摸那些小时候跟着父辈种在田间地头的白杨树。白杨树已经长得很粗了,像忠贞的士兵,守着阵营,我们却成为故乡的逃兵。只有将双脚踏在故乡的大地上,我们的心才是轻盈的。过了假期,我们又怀着惆怅的心情走了,而麦地仍在一天天地减少、荒芜。在返程的车上,看着车窗外飞逝的麦子,速度切割着窗外的田野,使它们成为一条线,刀锋一样落在心上,瞬间,自己的心仿佛被掏空。我总有落泪的酸涩,何时才能回到这方土地?回到麦子身边? 空旷的麦田,只有鸟儿飞过,谁来安慰孤独的麦子?(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虽然十多年不种庄稼了,但仍然和田地、庄稼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只因为土地和庄稼能给父亲带来安全感。B.“故乡的逃兵”指离开故土的作者,为了表达他们对自己没能坚守故土、保护好故土而去追求梦想之情。C.城镇化发展使农村耕地被开发、占用,土地越来越少,这是仓里的麦子陷入孤独的原因,表达作者心疼麦子陷入孤独绝境的境地。D.“只有将双脚踏在故乡的大地上,我们的心才是轻盈的”,是因为故土里生命力可带给“我们”能量,重返故乡,是“我们”的唯一出路。C [A项,原因解说错误。原文“这地气就是土地里涌动的生命张力,是它们支撑我们在光阴里留下自己的脚印”, 表明土地和庄稼不仅能给父亲带来安全感,还能带来生命的活力。B项,“去追求梦想之情”错误,表达的是愧疚之情。D项,“重返故乡,是我们的唯一出路”错误,是能让我们在外生活更加自信。]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以父子之间打电话唠家常开篇,既用细腻的笔触叙写了故乡土地的耕种情况,又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关于土地、庄稼和麦子等话题。B.文章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描写细腻,生动形象,富有诗意美和极强的画面感,让读者感叹故乡正在荒芜。C.文章结尾照应标题和上文,空旷的麦田和天空飞过的鸟儿互相映衬,突显麦子的高傲,表现了作者对麦子和故乡耕地流失的无奈之情。D.文章第四段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土地比作母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土地用她的仁慈和奉献滋养麦子和乡民,语气强烈,感情充沛。C[C项,“突显麦子的高傲”错,应是写出麦子的孤独,表达作者的惋惜之情。] ★3.文中“麦子的孤独”具体体现在哪里,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①村中年轻人不种庄家,把地承包给搞绿化的老板。人们不断逃离,乡村越来越萧条冷落,麦人越来越孤独。②土地被开发、占用,城镇化建设让麦子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陷入孤独。③麦种被困在仓里,无人问津,麦子让人们隔断了与故乡的联系,令人感到孤独。4.请结合文本赏析标题 “谁来安慰孤独的麦子”丰富的意蕴。(6分) [答案] ①设置悬念,运用疑问语气,生动形象,新颖独特,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暗示麦子陷入孤独的原因,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土地被开发、占用。③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故乡和麦子的思念之情,对故乡耕地变少和荒废的痛惜之情,揭示了严肃的社会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决战2023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考点19 《现代诗形象和情感》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7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决战2023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考点18 《散文艺术综合》含答案,共5页。
这是一份【决战2023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考点17 《散文主旨标题》含答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