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5.1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讲练)-最新备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5.1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讲练)-最新备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第1页
    5.1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讲练)-最新备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第2页
    5.1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讲练)-最新备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5.1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讲练)-最新备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5.1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讲练)-最新备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19页。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考点呈现】
    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自然资源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危害。
    【素养解读】
    1.区域认知:结合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会分析这一特征产生的影响。
    2.综合思维:通过图文等材料,理解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学会判断自然资源的方法,分析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人类及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
    3.人地协调观:通过身边实例及图表等材料,树立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观念;明确应对环境问题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考点】
    一 自然资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信息社会阶段
    资源依赖程度

    较强
    减弱
    主要资源
    气候、水、土地、生物
    矿产资源
    后天性资源
    自然资
    源对产
    业布局
    的影响
    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发展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弱,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也趋于弱化
    举例
    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大庆、克拉玛依、东营等石油工业城市,鞍山、本溪、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城市,金昌、铜陵、个旧等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都靠近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
    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
      (二)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存在问题及对策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特点
    总量丰富,分布不均
    类型多样,比例不当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分布
    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西北更少;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耕地: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湿润、半湿润区);草地:北方高原山地和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区);林地:东北、西南山区和东南沿海山地
    煤、铁、石油产区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产南方居多
    存在
    问题
    水土配合欠佳,淡水日趋紧张,浪费惊人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森林减少;草场超载
    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
    对策
    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依法管理;“开源”“节流”;建设与保护
    贯彻《矿产资源法》;合理利用;
    综合利用
    【典题精研】
    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农田是氧化亚氮的第一大排放源。完成下面小题。
    1.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     )
    A.大气辐射总量增加 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
    C.地面辐射总量增加 D.地面反射作用增强
    2.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     )
    A.作物生长时的排放 B.大气中氮气的转化
    C.秸秆燃烧时的产生 D.生产中氮肥的施用
    【答案】1.B    2.D
    【解析】1.氧化亚氮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氧化亚氮能够强烈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使大气吸收作用增强,并且重新发射辐射,从而具有增温效应,B正确,A错误。氧化亚氮并不能使地面辐射总量增加;也不能使地面反射作用增强,CD错误。故选B。
    2.我国是农业大国,由农业产生的氧化亚氮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0%-1.5%,这其中约72%来自农田排放。而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部分的氧化亚氮源于土壤的排放,主要是农业生产中氮肥的大量施用造成,D正确。作物生长时的排放、大气中氮气的转化和秸秆燃烧时的产生均不是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的主要来源,ABC错误。故选D。
    二 环境问题及治理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环境问题
    具体表现
    主要原因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有害垃圾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噪声污染
    建筑、娱乐、交通等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滥伐、滥垦、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
    土地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等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烃化合物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滥伐森林
    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
    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降水少
    土地资源短缺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
    能源短缺
    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
    (三)环境问题的解答方法
    角度
    关键词语
    分析思路
    类型、表
    现与分布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
    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与分布如何等。如水土流失问题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如水土流失的原因:①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②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种;开发建设不当等
    后果与
    危害
    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等
    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或危害包含其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如水土流失的危害:土壤破坏,土质下降,诱发多种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生产破坏及生命财产损失
    解决措施
    治理污染、恢复植被、生态保护、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等
    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方式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生态破坏问题: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能力
    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典题精研】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应对全球变暖,一些国家和地区将对进口工业品征收碳关税(对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征收相应的关税)。2019年,韩国非化石能源生产量占比为31.1%,能源发展重点为风能、太阳能等。下图为朝鲜半岛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韩国为出口导向型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工业部门为电子、汽车、钢铁、石化、造船等。蔚山主要工业部门为石化、冶金、造船等,大邱主要工业部门为化纤纺织、汽车等。
    (1)简述韩国没有建设大型水电站的自然原因。
    (2)韩国企业界预计,征收碳关税将对工业品出口产生较大影响,分析其原因。
    (3)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蔚山与大邱的工业布局优势。
    【答案】(1)河流较短;流域面积较小;土地资源短缺(淹没面积大)。
    (2)以化石能源为主;高耗能工业占比大,碳排放量大;国内市场狭小,工业品出口量较大。
    (3)蔚山依托港口进口原料,利用原料发展石化、冶金等工业,并发展造船工业;大邱毗邻蔚山,利用原材料发展化纤纺织、汽车等工业;两城市依托港口,出口工业品。
    【分析】该答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自然能源资源、工业区位选择、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工业集聚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知识掌握程度、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的建立。
    (1)阅读图文材料,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国土面积狭小,虽然降水量较丰富,但河流流程短,地势起伏不大,落差较小,流域面积小,且导致河流流量较小,因此水能资源不丰富;国土资源少,大型水电站需要淹没大量土地资源,故韩国没有修建大型水电站。
    (2)根据资料显示,韩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短缺,主要靠进口,区域内石油化工企业和高耗能企业居多,生产要排放大量碳;且其国内人口较少,市场狭小,难以支撑企业的发展,主要靠出口,数量巨大,征收碳关税大大加大了韩国企业的成本,因此对韩国企业影响较大。
    (3)观察图中信息可以,蔚山是一个港口城市,交通便利,进口原料方便,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冶金相关企业,同时大力发展造船业;大邱虽不是港口城市,但紧挨着蔚山,可以联合蔚山,通过陆路运输,利用原料发展化纤纺织、汽车等工业;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出口还是得靠蔚山。
    【拓展提升】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
    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
    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
    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 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
    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
    ①居住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C    2.B    3.C
    【解析】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是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说明治沟造地出来关注耕地面积、水土流失和作物产量,还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所以选C。
    2.该题关键是注意审题,抓住关键词“生产条件”,丘陵沟壑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田间耕作条件差,如多坡、地形起伏大、灌溉条件差、机械化条件差等。优化农业结构、健全公共服务不属于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方便田间耕作是改善生产条件的主要体现,提高耕地肥力不是生产条件改善的主要体现。所以选B。
    3.根据图中信息提示:复垦空废宅基和易地移民搬迁,说明该地居住用地不紧张,但生态环境脆弱,需要易地移民搬迁,坡面退耕还林,治沟造地,说明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图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选C。
    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起伏 B.流域面积
    C.兴修水库 D.水土保持
    【答案】4.B    5.C
    【分析】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河流含沙量的影响因素和区域内植被覆盖状况以及流量大小密切相关。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年至2015年潼关输沙量急剧减小,是因为其上游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固沙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减弱。其次,河流流量相对减少,是因为上游地区引水灌溉,入黄河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搬运能力减弱,因此,①③正确,选B。输沙量急剧减小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和气候变暖,暴雨强度降低无关。上游地区并没有削山平地,而且坡面径流减小也不会导致输沙量急剧下降。②④错误。
    5.从第二附图可以看出,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的输沙量大幅度减少,是因为三门峡、小浪底、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等水文站修建了水客,水库可以拦蓄泥沙,中游地区水库大坝相对较少,因此下游水库拦截泥沙作用更加明显,正确答案选C。下游地区相对于中游地区含沙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因为人为因素引起的,而非地形的起伏,地形对输沙量影响不大,A错误,流域的面积大,输沙量也应相对较大,下游地区流域面积大于中游地区,输沙量应该也大,B错误。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较明显,而非下游地区,因此D错误。
    下表为2017年我国上海、浙江、陕西和新疆四省(市、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重表(单位:%)。完成下列各题。
    土地利用类型
    省(市、区)
    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土地及其他
    耕地
    林地
    草地
    其他农用地

    3.1
    6.5
    21.4
    0
    1.0
    68.0

    18.8
    62.7
    0
    0
    12.5
    6.0

    19.4
    59.7
    10.5
    0.6
    4.7
    5.1

    23.3
    9.4
    0
    5.3
    37.5
    24.5

    6. 甲是(     )
    A.新疆 B.上海 C.浙江 D.陕西
    7.乙、丙两省(市、区)建设用地比重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有(     )
    ①人口密度差异②矿产资源开发程度③经济发展水平④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6.A    7.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利用类型区域差异,意在考查学生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6.读图可知,甲省区未利用土地占比最大,应为新疆,乙以林地和耕地为主,且建设用地占比较大,应为浙江,丙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建设用地占比少,应为陕西,丁建设用地占比最大,应为上海。故选A。
    7.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乙为浙江省,丙为陕西省,两省在人口密度上差异较大,浙江省人口密度大,陕西人口密度小,且浙江经济发展水平高,陕西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建设用地占比相差较大,而两省区的城市服务水平及矿产资源开发程度没有明显差异,故选B。
    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0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
    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
    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
    9.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0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能源结构 B.人口密度
    C.资源条件 D.出行方式
    【答案】8.C    9.A
    【分析】考查人类活动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8.PM 2.5浓度,在10:00以后逐渐下降,有可能是地面温度逐渐身高,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上升,热岛效应增强。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带走了污染物,有利于PM 2.5浓度的下降,因此正确答案选C。浓度的下降与户外活动的减少无关,材料当中并没有提到降水的频率增加。并且并非10:00以后才产生降雨,汽车流量减少只会让PM 2.5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性,而并非下降, A B D错误。
    9.华东地区大部分时间段大气的二氧化硫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和人们的能源消费结构相关。华东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而东北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和石油为主,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极大的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因此正确答案选A。二氧化硫的浓度和人口密度、资源条件无关。B C D错误。出行方式不同,对二氧化硫浓度有影响,主要区别在于汽车尾气排放量,华东地区经济发达,汽车尾气排放量相对较高,二氧化硫浓度也应高,说明不仅仅是出行方式的影响,最主要的是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同。
    下图示意世界能源消费的转型过程,①②③④为不同的能源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10.第二次能源转型是(     )
    A.木柴向煤炭转型 B.木柴向石油转型 C.煤炭向油气转型 D.煤炭向核能转型
    11.世界能源消费转型(     )
    A.不利于世界能源安全 B.可改善能源分布不均状况
    C.有利于推动传统能源的发展 D.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10.C    11.D
    【解析】10.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当前世界能源消费的主体仍是石油、天然气,而第二次能源转型发生时间为1900年至1980年左右,故为煤炭向油气转型,C正确,D错误;木柴向煤炭转型为第一次能源转型,AB错误。故选C。
    11.由图可知,未来世界能源消费转型是向新能源转型,而新能源一般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的特点,因此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D正确;使用新能源可减缓油气、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枯竭的速度,有利于世界能源安全,A错误;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在世界上分布不均、且不稳定,B错误;发展新能源会减少对于传统能源的使用,C错误。故选D。
    水龄是指颗粒物从入口传输到指定点的时间,可体现水体的更新速度。2003年后,三峡工程蓄水对下游河床的冲淤产生影响,鄱阳湖水面比降、湖口水龄发生变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鄱阳湖水环境有向富营养化发展的趋势。下表为2003年前后鄱阳湖湖口多年各月水龄平均值(单位: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
    1956-2002
    12.9
    12.1
    11.6
    11.3
    12.9
    15.7
    22.7
    36.5
    39.2
    39.5
    25.5
    13.9
    21.21
    2003-2016
    10.3
    11.2
    9.6
    8.9
    10.5
    13.5
    22.6
    31.5
    27.1
    25.8
    14.1
    10.6
    16.36
    12.2003年以后,湖口水龄减小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鄱阳湖水体富养化易出现的季节是(     )
    A.秋冬季 B.冬春季 C.春夏季 D.夏秋季
    14.三峡工程蓄水后湖口水龄变化的原因是湖口(     )
    A.河床变深,水位降低 B.河床变深,水位升高
    C.河床变浅,水位降低 D.河床变浅,水位升高
    【答案】12.C    13.D    14.A
    【解析】1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9、10、11月数字下降幅度最大,湖口水龄减小最为明显,故选C。
    13.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整体而言,夏秋季水龄数值偏大,表明水体更新速度用时相对较长,营养元素更易富集,水体富营养化最易出现,故选D。
    14.根据表格可知,三峡工程蓄水后,湖口水龄平均数值下降,表明水体更新速度变快。三峡工程蓄水后,下游河段来沙量减少,湖口河段泥沙沉积减少,河床变深。同时,由于三峡水库的蓄水,下游河段水位下降,使得湖口河段水位与鄱阳湖湖面落差增大,水体更新能力增强,水龄减小,故选A。
    2022年1月27日,天津市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被列入其中。图为天津市100米高度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模拟图,图为滨海新区杨家泊镇“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图,一地两用,上可发电、下可养虾,开创了水下养殖和水上发电的双赢新模式。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5.影响天津风能资源分布的最主要条件是(     )
    A.距海远近 B.洋流流向 C.纬度高低 D.地形起伏
    16.“渔光互补”中的水产养殖与传统养殖相比,其主要优势为(     )
    A.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B.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了产量
    C.有效解决了食品安全中的源头控制问题 D.节能减排,破解当前我国的雾霾之困
    【答案】15.A    16.A
    【解析】15.由图可知,离渤海湾越近,100米高度平均风功率密度越大。主要原因是离海越近,地表对海风、夏季风的削弱越小,风力越大,平均风功率密度越大,A正确。洋流流向受风的影响大,但洋流流向不能影响风能资源的分布,B错误。该地100米高度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不与纬线平行,表明主要不是受纬度影响,C错误。天津位于华北平原,地形起伏小,D错误。故选A。
    16.根据材料“一地两用,上可发电、下可养虾”可知,单位面积的土地实现了两用,与传统的一用相比,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A正确。该模式只是提供了养殖的空间,没有提高产量,也没有涉及到该养殖所用的鱼苗或虾苗是否是安全无病害的,B、C错误。该模式提高光伏发电,提高了我国清洁能源的比重,利于节能减排。但我国雾霾产生的原因多样,紧靠光伏发电,难以破解雾霾之困,D错误。故选A。
    氢能清洁、高效、用途广泛,制取方法有多种,其中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来电解水制取的氢,因全程没有碳排放被称为“绿氢”。图为“我国宜构建两大‘绿氢’经济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与太阳能相比,氢能的优势为(     )
    A.可再生性 B.获取方便 C.零碳排放 D.供能稳定
    18.两大“绿氢”经济带所跨省份发展“绿氢”产业的共同区位优势是(     )
    A.水资源丰富 B.可再生能源丰富 C.能源需求量大 D.劳动力丰富
    19.甲地是我国目前煤电重要输出地,发展“绿氢”产业主要是为了(     )
    A.实现能源替代 B.缓解就业压力 C.完善基础设施 D.促进产业转型
    【答案】17.D    18.B    19.D
    【解析】17.太阳能有可再生性,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来电解水制取的氢也应属于可再生能源,A不符合题意;太阳能的获取与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来电解水制取氢的过程相比更方便,B错;太阳能的利用过程也可实现零碳排放,C与题意不符;太阳能受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不稳定,而氢能更稳定,D正确。故选D。
    18.由材料可知,“绿氢”的制取需要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来电解水制取。而图中的两大两大‘绿氢’经济带,地跨我国西北地区及沿海地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性能源是丰富的,B正确;西北地区水资源不丰富,A错;西北地区能源需求量相对少,C错;西北地区劳动力相对欠丰富,D错。故本题选B。
    19.甲地是我国目前煤电重要输出地,以传统的重工业为主,“绿氢”属于新兴产业,发展“绿氢”产业有利于甲地产业转型升级,D正确;“绿氢”产业不可能完全实现能源替代,A错;发展“绿氢”产业的目的更不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与完善基础设施,B、C错。故本题选D。
    《天工开物》记载:“西川(四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火井”的火源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竹子 D.煤炭
    21.该地区用竹子制成连接管而非陶土的原因是(     )
    A.保护耕地 B.就地取材 C.竹管耐火 D.陶土稀缺
    【答案】20.A    21.B
    【解析】20.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火井”的火源需要用竹子从火井中引到釜中,才可以燃烧,应为天然气,A正确;石油、煤炭不能通过竹子引到地表,BD错误;竹子不是来自井中,C错误。所以选A。
    2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为四川,当地盛产竹子,方便就地取材,利于原料的获取,B正确;开采陶土会破坏耕地,但不是使用竹子的主要原因,A错误;竹管不耐火,C错误;无法判断当地陶土资源状况,D错误。所以选B。
    二、综合题
    2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茶洛热坑气热泉群,地处金沙江断裂与甘孜一理塘断裂的交汇处,紧邻318国道(如下图),是四川境内最大的高温热泉群。沿河谷两岸长约1.5公里,宽约300米的范围内,集中了150余个气泉和热喷泉口,绝大部分是大于60℃的高温热泉,以及高于当地沸点85℃的过热水泉和蒸汽泉。长时间的温泉喷发,形成了厚达50米的温泉钙华,当整个山谷中云雾升腾、蒸汽弥漫时,虹彩乍现,宛如仙境。

    (1)试分析该地区气热泉主要沿河谷分布的原因。
    (2)结合水循环原理,简述气泉的形成过程。
    (3)推测一天中(日出之后、午后、夜晚)欣赏热坑温泉的最佳时间并说明理由。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茶洛气热泉景观开发规模小的原因。
    问题②:为茶洛乡气热泉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1)横断山区河流多沿断裂分布,断裂带温泉出露较多;河流深切(山高谷深),河谷处地壳最薄,地下水最易外泄,所以很大部分温泉都在河谷地区出露。
    (2)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下渗,形成丰富地下水;岩浆活动或地壳内部能量加热地下水,使之高于沸点形成蒸汽,在岩层裂隙处喷涌而出。
    (3)日出之后。当地昼夜温差大,阳光初照时地面升温,云雾升腾;气温仍较低,利于气热泉的蒸汽上升;钙华反射太阳光,绚丽夺目。
    (4)问题①:该地构造活跃,地质灾害频发;环境承载力弱,不宜大规模开发;地形崎岖,配套设施建设难度大;知名度低,距主要客源市场较远,游客数量少。
    问题②: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可发展矿产采集、康养医疗、休闲观光等产业;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延长产业链,发展加工业,实现经营多元化;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市场;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分析】本大题以四川境内茶洛热坑气热泉群为材料,设计了四道小题,涉及了气热泉主要沿河谷分布的原因、气泉的形成过程,观赏最佳时间、气热泉景观开发规模和进一步发展建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1)根据材料和图可知,横断山发育的河流多受构造控制,与断层走向一致,构造条件和地形条件一致形成温泉出露的优越条件;河流是当地切割最深最低的侵蚀面,也是地下热水隔热盖层最薄、地下热水最低、最易外泄的出口,所以很大部分温泉都在河谷地区出露。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冰川融水和降雨等地表水,为喷涌的温泉提供了丰沛的水源;根据材料“绝大部分是大于60℃的高温热泉,以及高于当地沸点85℃的过热水泉和蒸汽泉”可知,地下水在来自地球内部或岩浆活动强大热源的加热下,高于沸点可形成蒸汽,沿着断裂处喷出形成气泉。
    (3)根据材料“长时间的温泉喷发,形成了厚达50米的温泉钙华,当整个山谷中云雾升腾、蒸汽弥漫时,虹彩乍现,宛如仙境”可知,由于热坑温泉群地处高原,昼夜温差较大,阳光初照时,地面增温,云雾升起;但此时近地面温度仍然较低,有利于气热泉的蒸汽上升;通过钙华反射太阳光,使其如梦如幻,宛如仙境。故最佳观赏时间为日出之后。
    (4)问题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横断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多发;环境承载力小,不适宜大规模开发;山高谷深,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修建成本高;距客源地远,知名度低。问题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地矿产资源和气热泉资源丰富,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矿产采集和气热泉观光、疗养等相关产业;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多种经营;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开拓市场;当地基础设施落后,可以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赤潮是特定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图1为珠江口沿岸区域图。
    材料二:深(圳)汕(头)特别合作区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和沿海经济带连接点,“深圳总部+深汕基地、深圳研发+深汕生产”为其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产业、生命健康等产业。图2为深汕特别合作区位置示意图。

    (1)简析珠江口海域赤潮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2)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简析其对赤潮的影响。
    (3)合作区“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发展模式对汕尾市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
    【答案】(1)纬度低,光照充足,水温适宜;海域相对封闭,风力小;海域较浅,海水流动性差;珠江口呈喇叭状,涨潮流明显强于落潮流,使得珠江口内的物质不易向外输运。
    (2)可扩大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寒流能降水表层海水温度,减缓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减轻污染程度。
    (3)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劳动力就业岗位变化增多。
    【分析】本题以珠江口沿岸和深汕特别合作区为区域背景,并结合相关材料,涉置了赤潮形成的自然原因、寒冷的沿岸流对赤潮的影响、“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发展模式对汕尾市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三个小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1)依据材料:“赤潮是特定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因此,珠江口海域赤潮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可从该海域适宜浮游生物生长自然环境条件和影响浮游生物高度聚集的水体运动状况两方面分析。由图可知,珠江口海域地处低纬,水温较高,光照充足,光热条件适宜浮游生物的生长;珠江口海域相对封闭,海水流动性差,海水交换不畅;珠江口呈喇叭状,河口区河汊发育,水域较浅,受潮汐影响,海水沿河口上溯距离远,使得珠江口内的营养物质不易向外扩散,容易导致浮游生物高度聚集或爆发性增殖。
    (2)赤潮发生的海域,若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可以加快海水中营养物质的扩散,使海水温度降低,从而抑制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进而降低赤潮危害,减轻污染程度,但同时也会扩大赤潮的分布范围。
    (3)“深圳总部+深汕基地、深圳研发+深汕生产”的发展模式对劳动力既需要高科技人才从事研发和创新,也需要一般劳动力从事生产。由于新的产业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需求量变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变化增多。
    24.2022年2月5日中国和厄瓜多尔发表联合声明深化中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下图为厄瓜多尔及周边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厄瓜多尔中部地区城市集中分布的自然原因。
    目前中厄两国在资源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上进行战略性合作。
    (2)举例说明中厄两国合作中厄瓜多尔的资源优势及可开发的相关项目。
    很早以前厄瓜多尔的渔民发现,某些年份的圣诞节前后其西部渔场的鱼产量就会大幅度降低,据专家分析主要是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发生的大范围、持续性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下图为某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部分海区表层水温分布图。

    (3)在①、②两题中任选其一作答。
    ①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____。解释该厄尔尼诺现象对厄瓜多尔西部海域渔场的影响____。
    ②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____。解释该厄尔尼诺现象对厄瓜多尔西部沿岸气候的影响____。
    【答案】(1)该国地处热带;中部为山地,海拔高;气候全年凉爽宜居,人口、城市集中分布。
    (2)该国矿产资源丰富,开发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丰富,靠近渔场,开发生物资源;水能资源丰富,建设水电站;光照充足,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等。
    (3)         
    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信风明显减弱,导致该区域上升流减弱或消失;海水中营养物质减少;鱼类大量减少,捕鱼量下降。          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部气温高于西部;东部气流上升,导致该国西部沿岸降水异常增多,甚至引发洪涝灾害。
    【分析】本大题以厄瓜多尔的相关信息为背景材料,涉及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资源、厄尔尼诺现象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读图可知,厄瓜多尔大部分位于0°~4°S之间,地处热带;西部沿海平原地区和东部亚马孙平原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中部为山地地形,海拔高,气候凉爽,适宜居住,因此城市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
    (2)读图可知,厄瓜多尔石油、铜、金等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开发矿产资源;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广,山地垂直差异明显,森林资源丰富,靠近秘鲁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可开发生物资源;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可建设水电站,开发水能资源;地处热带,正午太阳高度大,光照充足,可开发太阳能如光伏发电等。
    (3)由图文材料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偏高,导致其近地面大气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同纬度的太平洋西岸海水温度较低,受其影响近地面大气气温较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逆时针方向的热力环流。如图所示:

    选择①:该地渔场的形成是由于盛行由美洲大陆吹响太平洋的东南信风,表层海水被吹走,深层的营养盐类被带到表层,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东南信风明显减弱,导致该区域上升流受到抑制,减弱或消失,海水中营养物质减少,饵料缺乏,鱼类大量减少,从而导致捕鱼量下降。
    选择②:正常年份,厄瓜多尔西部沿岸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旱。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部海域水温高,受其影响东部气温高于西部,东部气流受热上升,导致厄瓜多尔西部沿岸降水异常增多,甚至引发洪涝灾害。

    相关试卷

    2.3.1 城镇化(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2.3.1 城镇化(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17页。

    2.1.1 人口(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2.1.1 人口(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19页。

    1.9 植被与土壤(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1.9 植被与土壤(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20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