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展开大田县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
友情提示:1.本试卷6页。
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的答案均填写有答题卡上。
3.答题要求见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四时景物美不胜收。古人常借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情感怀。《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①__________”作者借所见的初春之景抒发深深的思乡之情;《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②__________”作者在暮春时节寄寓繁华落幕的慨叹;《天净沙·秋思》中作者借秋景“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⑤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诗人通过秋菊这个意象寄托对和平的渴望;《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回乐烽前沙似雪,⑥__________”用冬雪和秋霜的比喻描绘边塞荒凉凄冷的景象,抒发了“征人”思乡的哀愁。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至圣先师”。孔子及其弟子在《论语》中不仅教我们学习方法,更教我们学习态度。其中“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教我们在学习中“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⑨__________,⑩__________”告诉我们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如果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这是我们该有的学习态度。
2. 下面是小丽同学在中秋节写的一篇随笔,请帮助她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静① (mì)的月,已经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像孩子天真的脸庞,幽幽地照在树叶上,又轻轻地( )回来,把树点②(zhuì),一片片,一点点,显得十分( )。温柔的银光一缕缕洒在路上,像母亲的手在( )着;她又溜进人的心里,似春天融化的冰雪,滋 ③ (rùn)着,冰凉又轻快。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如此美好的月夜,我不忍心做其它的事。这是一个特殊的夜,我不想把它惊动,我怕这位美丽少女隐 ④ (nì)了。恬静的夜,恬美的月儿,这是上帝的宠儿。我在想:今夜,倒上一杯香茗,摆上一盘可口的月饼,静静地倚在窗台上,恰若置身于世外桃源。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正确的汉字。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反弹 秘密 抚爱 B. 反射 神秘 抚摸
C. 反弹 神秘 抚摸 D. 反射 秘密 抚爱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阵风吹来,树影摇曳着,月光、树枝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B. 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也跟着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C. 一阵风吹来,月光摇曳着,树枝、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D. 一阵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树影也跟着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二、阅读(70分)
(一)(6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乙]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3.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诗题中“左迁”是降职的意思,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被贬为龙标县尉的悲愤之情。
B. 甲诗“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袁渲染了一种哀伤惆怅的气氛。
C. 乙诗中“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连用,让人感觉行船之快。
D. 乙诗中“半轮秋”写的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的半轮秋月,诗人从仰望角度描写了静态之景。
4. “月”是诗歌常见的意象,这两首诗借“月”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析。
(二)(16分)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乙】
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③也。”简子不说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④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⑤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⑥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
(选自《论语》)
【注释】①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鞅。②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③识:了解。④终业:完成学业。⑤譬:好像。⑥奚:怎么。
5.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 ) (2)饭疏食( )
(3)简子不说曰( ) (4)终业而去之( )
6. 下列对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
B. 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
C 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
D. 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
7. 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善哉,子贡之言也。
8. 乙文中子贡认为孔子的贤明就像江海一样深不可测。甲文中孔子在修身做人方面有哪些具体要求?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其中三点。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②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③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我”决定走大路,是因为“我”儿子还小不懂事,对走大路还是小路无所谓。
B. 第②段“我”母亲决定走小路,是因为小路菜花、桑树、鱼塘等美丽景色太吸引人。
C. 第①段“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是因为“我”担心自己的决定会破坏一家和美的气氛。
D. 第③段中“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是因为“母亲高大”“儿子很胖”背不动。
10. 根据对第①段理解,把“各得其所”在文中的意思具体地表述出来。
11.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选文哪些事例体现这一点?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
(四)(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幼年
张充和
①四岁时,外面来的客人们问我:“你是谁生的?”我总是答一声:“祖母。”他们总是大笑一阵,我只是莫名其妙地望着他们,心里说:“这有什么好笑?难道你们不是祖母生的,是从天上落下来的?”我一直不晓得祖母之外还有什么更亲的人。
②在花园里,站在祖母面前,没有祖母的手杖高,祖母采了四朵月月红戴在我的四条短短的发辫上,因为花园里没有镜子,我只得向地上看我的影子,只见牛角似的发辫每个上面添了一朵花的影子,我欢喜得直跳跃起来。我跑到深草处寻找野花和奇异的草,祖母对我说:“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快来!你乖,来!我替你比比,看到我手杖哪里了……”我跑了去,祖母替我比一比,然后叫我拾一块碎碗片来,在手杖上刻了一道痕,又对我说:“今年这样高,明年就有这样高,后年就和手杖平了。”我开心极了,一心就想长到祖母的手杖那样高。
③书房窗外两棵梧桐树,那样高。秋深了,梧桐子不时落下来。我在读《孟子》:“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王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虽有此,不乐也。’——先生,我要小便去。”先生允许了,我便一溜烟地跑了出去。满院的梧桐子,我拾了许多,袋袋里满了,又装些在套裤筒里,在外面打了一个转,又回到书房里去,先生被我瞒过去了。
④晚上总是我先睡,祖母看着佣人替我脱衣,有时也亲自动手。这一天也是这样,脱到套裤时,哗啦啦一阵响,梧桐子都落下来。我心里有点着慌,怕祖母责备,哪知她还笑了一声说:“生的吃不得,明天我叫他们拾些来炒熟给你吃。以后不要拾了。”啊,祖母,你哪知我骗了先生呢!
⑤葡萄架下有一张方桌,我坐在祖母怀里,手伸在几本书上,让一个戴宽边眼镜的医生诊脉。佣人拿了电报来,祖母一看电报就老泪纵横了。医生去了,祖母把我的一条红花夹裤翻了过来,里面是白色的花布。祖母又把我搂在怀里,眼泪不住地流着。她用颤抖的声音对我说:“乖乖,你从此就要做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了……你要好好地听我话,你母亲是个好媳妇……以后……再也没有她……她了!”我这才晓得我还有个母亲,但是在我晓得有母亲时,母亲已经死了。我看见祖母哭得那么厉害,我也跟着哭了。祖母又拍着我说:“孩子,乖乖,不要哭,你不是说你是我生的吗?你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你不要哭了。”祖母又叫佣人把我抱回床上去,说:“这里有风,哭了不好,怕病才好又要被风吹坏的。”
⑥现在我已长得比祖母的手杖高出一尺多了。祖母墓上的草,我以为一定是不会有毒虫的。假使现在要有人问我“你是谁生的”,我还是说“祖母”。不过,我明白了还有一个人,也是生我的,叫作“母亲”,因为她们都是爱我的。我看见每个小孩子的母亲或祖母总是爱他们的。
⑦我似乎时常听见祖母高声说:
⑧“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
1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结尾与第②段相照应,是小时候生活情景再现,富有情味。
B. 第③段的划线句点明时令,为下文写“我”偷拾梧桐子埋下伏笔。
C. 第②段“跳跃”表现“我”戴上花的喜悦,体现“我”活泼纯真的本性。
D. 第④段祖母“笑了一声”写出祖母对“我”骗了先生这一件事的宽容。
13. 文章第②到第⑤段主要记叙了“我”与祖母之间的哪些事?请依次概括。
14. 第⑤段中,为什么祖母对“我”说“你不要哭了”?
15.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句子。
佣人拿了电报来,祖母一看电报就老泪纵横了(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加点词)
16.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你是谁生的”,“我”的回答都是“祖母”,其中蕴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五)(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400年前,已有茶树与茶贸易的文字记载,生产上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旺于2000年以后。现可查阅的最早县志为明朝万历辛亥三十九(1611)年版《大田县志》。该版卷之八记录有:“货之属:……茶、茶油……;木之属:松、柏、……茶……。”元朝,大田县广平人郭居敬著的《百香诗》之一《茶》,为大田最早的茶诗,距今至少有640年历史,说明大田人对茶道早已深悟怡然。大田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垂直温差显著,常年云雾缭绕。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75座,600米以上的茶园面积6.6万亩,其中90%以上茶园面积在海拔高度800米—1200米之间。大田高山茶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发展,面积、产量、品质等均得到同步的提升,在省内外茶叶消费者中获得较好的声誉,2010年大田县茶叶生产区域确认为“中国高山茶之乡”、“全国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2015年“大田高山茶”列入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大田高山茶品质特征为:乌龙茶外形紧结重实;色泽乌绿油亮;香气清高悠长,花香显;滋味浓厚甘爽;叶底肥厚软亮;具有显著的高山茶韵和持久耐泡的品质特征。红茶外形条索紧结;香气高锐;滋味甘甜鲜爽;汤色金黄明亮;叶底嫩艳匀红;具有高山红茶特有的品质。
【材料二】
2019年11月2日,福建大田第十四届中国高山茶文化节在福州三坊七巷举行。《光明日报》记者正在采访活动主办方负责人。
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大田高山茶能名扬四海,吸引茶客,一方面在于它高山原生态,茶叶醇香,风味独特;另一方面在于它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大田山清水秀,种茶历史悠久;泡茶可修心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下一步我们会以高山茶文化节为载体,突出宣传大田高山茶,大力弘扬茶文化:首先我们要搞制茶能手赛,斗茶赛,来营造一个竞争、提高技术的氛围;第二,我们准备组织一些茶文化的采风,包括茶诗,茶对联,茶园的摄影,茶书法等,大力推进大田茶业产业化,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中国高山茶之乡”。
【材料三】
2017-2022年大田茶叶生产总值情况统计表
时间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生产总值(单位:万元) | 1002 | 1201 | 1538 | 2132 | 2501 | 2814 |
增长率(单位:%) |
| 19.86 | 28.06 | 38.62 | 17.31 | 12.51 |
17.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大田高山茶茶叶醇香,风味独特,背后文化内涵深厚,名扬四海,吸引八方茶客。
B. 从2017至2022年,大田茶叶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增长率也呈逐年稳步递增态势。
C. 大田高山茶在省内外有较好的声誉,2010年大田县被确认为“中国高山茶之乡”。
D. 广平人郭居敬《百香诗》之一《茶》是大田最早的茶诗,距今至少有640年历史。
18. 请你根据材料二采访情景和回答的内容,补出《光明日报》记者所提的问题。
19. 根据情境,仿照划线部分,补写句子。
灵动济阳春光浪漫,阳春三月,大田县济阳乡“灵动济阳”景区油菜花竞相绽放,整个村落里,沉淀在一份淡淡的香气中。周末,小丽同学去赏花踏春。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香四溢,小丽不禁脱口而出:“赏金色花海,闻醉人花香,灵动济阳欢迎你!”假如你此时正在高山茶园里,你也禁不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山茶园等你来!”
(六)名著阅读(6分)
20. 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出来的《西游记》“取经路线及对应故事”图(局部),请补全空缺处的内容。
21. 《朝花夕拾》是作者“从记忆中抄出来”“回忆文”。作品中作者赞扬的人物有很多,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在作者的眼里,他(她)有怎样的美好品质?
三、作文(60分)
22. 从小学升到初中,有许多美好的相遇。也许是一个老师,一个同学;也许是一个微笑,一声感谢,一个善意的举动……美好的相遇会点亮黑暗中的火焰,让平淡无奇的生活焕发光彩。请以“美好的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套作、不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等;请用化名代替。④一律不能使用试卷中阅读材料作为写作素材。
答案
1. ①. 风正一帆悬 ②. 落花时节又逢君 ③. 枯藤老树昏鸦 ④. 小桥流水人家 ⑤. 遥怜故园菊 ⑥. 受降城外月如霜 ⑦. 学而不思则罔 ⑧. 思而不学则殆 ⑨. 择其善者而从之 ⑩. 其不善者而改之
2. (1) ①. 谧 ②. 缀 ③. 润 ④. 匿 (2)B (3)D
3. A
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月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峨眉山月歌》中诗人借月抒发对故乡故人的恋恋不舍之情。(意思对即可)
5. ①. 生气,恼怒 ②. 吃 ③. 同“悦”,愉快 ④. 离开
6. B
7. (1)温习学过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2)子贡的话说得很好。
8. ①别人不了解自己,不要生气;②替人做事要忠诚;③与朋友交往要守信用;④不追求“不义”的富贵。
参考译文:
【甲】①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②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③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④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乙】赵国君主赵简子问子贡说:“孔子这个人怎么样?”子贡回答说:“我不能了解他。”赵简子不高兴说:“先生您跟随孔子学习几十年,完成学业才离开他,我问你,你(却)说不了解,为什么啊?”子贡说:“我好像饥渴的人在江海边喝水一样,知道满足罢了。孔子就像江海一样,我又怎么能够了解他?”赵简子说:“子贡的话说得很好!”
9. C
10. 母亲走大路,儿子走小路,一家人分成两路走。(意对即可)
11. ①母亲和“我”的儿子发生分歧时,“我”尊重和理解母亲,决定走大路;
②母亲疼爱孙子,知道孙子喜欢小路的美景,决定自己克服困难,满足孙子的心愿;
③走到不平顺,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意对即可)
12. D
13. (1)祖母怕“我”被深草丛的虫子咬到,便哄“我”和她的手杖比身高。(2)祖母发现“我”套裤里的梧桐子,没有责备“我”,反而说让佣人拾些来炒熟给“我”吃。(3)在收到母亲去世的电报时,祖母哭着把“我”搂在怀里安慰“我”。(意对即可)
14. 祖母心疼“我”,怕“我”小小年纪把自己哭坏了,所以让“我”不要哭。(意对即可)
15. 加点词是神态描写,写出祖母得知“我”母亲去世后泪流满面的样子,表现了祖母得知失去儿媳妇之后无比悲痛的心情。(意对即可)
16. 开头表现幼时的我对祖母的无比亲密,结尾表现我对祖母的无限怀念;(意对即可)
17. B
18. 示例:你能说说大田高山茶文化节(在福州三坊七巷)成功举办的原因以及未来的相关发展计划吗?
19. ①. 观茶园美景 ②. 品美人香茗
20. ①流沙河;②三打白骨精;③大战红孩儿。
21. 示例:①长妈妈:朴实善良,关爱小孩。②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对学生要求严格,思想却比较开明。③藤野先生:平等待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④母亲:朴实,慈爱,爱护孩子,端庄,知书达理。⑤无常:爽直,公正,善良,颇具人情味。⑥范爱农:内心爱国,有进步的思想,追求自由平等。
22.略
2022-202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作文,选材立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