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9.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案及反思
展开《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创作。了解民间艺术常运用丰富的寓意、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
2、 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十四册中的第七课。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教学重点:明确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常规:目光巡视学具准备,稳定学生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学生:(……)
老师:同学们喜欢旅游,老师也非常喜欢。在旅游的时候,我除了饱览祖国的秀美河山,还会带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回来留作纪念,或者赠送亲朋好友。比如说食品、工艺品。食品呢?早已下肚了。而那些工艺品却都保留了下来,并且时不时地拿出来欣赏一下,带给我无穷的乐趣。今天,我把这些工艺品也带来了,想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欣赏,同学们乐意吗?
学生:(……)
老师:介绍民间艺术品(虎枕、蜡染、挂饰、服饰、套娃等)
同学们看这些工艺品漂亮吗?漂亮在什么地方?
生:(……)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工艺品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就是鲜艳夺目的色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课件出示板书: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三、讲授新课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我国的民间艺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1、课件出示:广义民间艺术和狭义民间艺术
广义的民间艺术泛指活跃于民间的美术、工艺、曲艺、杂技、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
狭义的民间艺术特指民间美术与工艺。
2、讨论回答:常见的民间艺术有哪些种类?
学生:讨论、发言
老师:我国民间艺术种类很多,典型而且常见的形式有民间玩具、剪纸、刺绣、年画、风筝、织绵、面具等。
3、民间艺术种类繁多,特色鲜明,蕴含着浓浓的乡情,健康、率真而质朴,而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更是形成其艺术特征的重要方面。
下面我想请同学们一边欣赏民间艺术作品,一边思考以下问题;
民间艺术作品的创造者是谁?
民间艺术作品中常出现什么形象?为什么?
民间艺术的色彩及色彩搭配特点?
课件展示:欣赏民间艺术作品,配播音乐。
民间玩具、剪纸、刺绣、年画、风筝、织绵、面具等。
老师:现在我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讨论思考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答题,老师总结
(1)这么多、这么美的民间艺术作品,创造者是谁?
学生:讨论、发言
老师:民间艺术的创造者是民间的能工巧匠,是普通的劳动人民。
(2)民间艺术作品中常出现什么形象?为什么?
学生: 讨论、发言
老师:民间艺术中所表现的植物、动物都有深刻的内涵。
老虎——镇宅辟邪、护生立子
鲤鱼——年年有余
龟鹤——延年益寿
雄鸡——吉祥如意
牡丹——雍容富贵
石榴——多子多福
另外还有许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固定的语言结构模式
瓶插牡丹 ——平安富贵
娃坐莲花 ——连生贵子
蝙蝠和桃子——福寿双全
猴子骑大马——马上封侯
莲花和鱼 ——连年有余
玉兰和海棠——玉棠富贵
在民间,逢年过节时,在门上贴上凶神恶煞的门神,在家里贴上年年有余的年画;结婚的时候在窗户上贴上“喜鹊登梅”的窗花;这些不只是为了喜庆、好看,而是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具有吉庆有余、福禄寿喜、益寿延年、祛病避邪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民间艺术的形象代表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那么民间艺术的色彩则代表着中华民族热情、开朗的性格。
(3)民间艺术的色彩及色彩搭配特点?
①课件出示:三原色比较
中国民间的三原色和西方及现代美术的三原色有什么不同?
学生:(……)
老师:中国民间的三原色是大红、中黄、普蓝,偏暖。
西方及现代美术的三原色是玖瑰红、柠檬黄、钴蓝,偏冷。
中国民间艺术的用色偏于暖色,而且不拘泥于物象的固有颜色,对生活中物象的色彩进行大胆的取舍、归纳。
② 课件出示:真虎和布老虎比较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布老虎和真老虎有什么不同?
学生:(……)
老师:布老虎和真老虎的颜色虽然都以黄色为主,但是布老虎使用的黄色不是老虎身上的固有颜色,而是纯度高的原色,显得更鲜艳。布老虎身上又添加了红、蓝、绿色,由于对老虎的色彩进行了大胆的取舍、添加,因而产生了鲜艳夺目的艺术效果。
③实验分析: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山西民间玩具布老虎的色彩搭配。
课件出示:山西玩具布老虎(提取主要颜色进行色相、纯度、对比、 冷暖 方面的分析 )
提问:布老虎身上主要选用了哪几种颜色?
这几种颜色的纯度如何?
这几种颜色的对比怎样?
这几种颜色的冷暖如何?
结论:色相:红、黄、蓝、绿 (四种颜色)
纯度:红、黄、蓝 ( 三种原色,纯度高)
对比:黄与蓝、 红与绿 ( 两种互补色对比)
冷暖:暖色 多,冷色少 (以暖色为主)
布老虎的色彩搭配特点:布老虎身上主要选用了四种颜色,采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搭配,使用互补对比色进行搭配,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④欣赏其它民间艺术作品的色彩搭配
风筝: 采用纯度较高的黄与蓝、红与绿两种互补色进行搭配,显得格外醒目。
刺绣:绣片以蓝缎作底,以大红为图案的主色调,配以黄、绿、玫瑰红、淡蓝及黑和白等色,并在花纹的空间钉以金色亮片,鲜艳的色彩交相辉映、富丽堂皇。
肚兜:以黑缎为底,用红、粉、黄、绿,白等彩色丝线绣制,配色细腻精。
老师:通过我们的观察、分析,我们发现民间艺术作品在色彩搭配上有共同的特点。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观察分析总结出民间艺术作品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学生:(……)
结论: 民间艺术作品主要选用红、黄、蓝、绿四种; 民间艺术作品大多运用纯度较高的三原色进行搭配,纯度高,色 彩鲜艳;民间艺术作品大多使用互补色对比进行搭配,色彩对比强烈。
四、学生作业;
我们了解了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特点,今天,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做一回民间艺人,用所学的民间色彩搭配的方法给五彩鸟涂色。同学们分组合作,希望涂出有浓郁民间色彩的作品。
学生彩绘图形,老师巡视辅导。
课件展示知识窗:
民间美术中的“五彩”:青、赤、黄、白、黑
年画“点套“口诀: 红靠黄,亮晃晃;
分青绿,人品细;
要想俏,带点孝;
要想精,带点青;
红忌紫,紫怕黄;
黄喜绿,绿爱红。
五、作业展示:
展示作业,自评互评,给学生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六、小结
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在民间艺术中经常使用的色彩只有少数的几种,但在劳动人民灵巧智慧的手中却变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热烈、纯真和质朴,更让我们领略了民间艺术利用强烈对比手法所形成的辉艳浓郁的艺术风格。
同学们都知道那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我希望同学们主动地学习民间艺术,积极地了解民间艺术,努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华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更加灿烂辉煌。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学反思:
本课我感受较深的是:
1、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探究及多媒体的应用,整堂课过程中,大量不同类型的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视觉的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2、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特点,在这一环节中,我没有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而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通过互相帮助、引导、启迪,较好的培养了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方式和意识,充分地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新理念。
同时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有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没有很好地参与进来,我想,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应充分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享受到创造乐趣,快乐地投入到教学课堂中来。
2、教师的课堂语言还须优化,要能深深吸引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教学实践中,我还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重组,这样才能不断地适应新的变革。
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11.戏曲与美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11.戏曲与美术教学设计,共6页。
初中美术9.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9.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生实践,小 结,配色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美版九年级上册9.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美版九年级上册9.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