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统练六化学试题(word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统练六化学试题(word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在浓盐酸中可与反应,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10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统练六化学2022年12月1日友情提示: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两部分,共19个小题,共10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B-11 N-14Ⅰ卷 选择题(共42分)1.2022年3月神州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授课活动。其中太空“冰雪实验”演示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结晶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醋酸钠是强电解质B.醋酸钠晶体和冰都是离子晶体C.常温下,醋酸钠溶液的pH>7D.该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可以促进醋酸钠晶体析出2.已知:(硒)、S、O为同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Se>S>OB.沸点:C.非金属性:Se>S>OD.电负性:Se>S>O3.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正确的是A.用氨水吸收烟气中少量的:B.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C.向中通入过量:D.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4.元素X、Y、Z和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R位于第四周期,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B.电负性:R>YC.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Y>Z D.0.033的溶液的pH约等于15.在浓盐酸中可与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M为 B.每还原1mol氧化剂,就有3mol电子转移C.还原性: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6.“张-烯炔环异构化反应”被《Name Reactions》收录。该反应可高效构筑五元环状化合物,应用在许多药物的创新合成中,如资料:有机物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的键线式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②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B.①、②均含有三种官能团C.①、②互为同分异构体 D.①、②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7.在T℃,HCl气体通过铁管时,发生腐蚀反应(X):反应X: △H(K=0.3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降低反应温度,可减缓反应X的速率B.在HCl气体中加入一定量能起到防护铁管的作用C.反应X的△H可通过如下反应获得: D.T℃时,若气体混合物中,铁管被腐蚀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实验目的的是 ABCD目的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碳酸、醋酸苯酚的酸性强弱实验方案9.在一定温度下,在2个容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 △H<0,相关数据见下表。容器编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NO(g)CO(g)(g)Ⅰ0.40.40.2Ⅱ0.40.40.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Ⅰ中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C.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Ⅱ<ⅠD.对于Ⅰ,平衡后向容器中再充入0.4mol CO和0.2mol ,平衡正向移动10.在卤水精制中,纳滤膜对、有很高的脱除率。一种网状结构的纳滤膜J的合成路线如下(图中表示链延长)。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成J的反应为缩聚反应 B.MPD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C.J具有网状结构与单体TMC的结构有关 D.J有亲水性可能与其存在正负离子对有关11.向碘水、淀粉的混合液中加入溶液,蓝色褪去。为探究褪色原因,实验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过程①后溶液pH明显增大B.过程③中加入NaCl溶液的目的是除去C.过程④中溶液变蓝的原因一定是:D.综合上述实验,过程①中蓝色褪去的原因是氧化了12.中国科学家在淀粉人工光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该实验方法首先将催化还原为。已知催化加氢的主要反应有:① ② 其他条件不变时,在相同时间内温度对催化加氢的影响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注】A. B.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向生成的方向进行D.220~240℃,升高温度,对反应②速率的影响比对反应①的小13.氧化铈()是应用广泛的稀土氧化物。一种用氟碳铈矿(,含Ba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的工艺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和B.步骤①、②中均有过滤操作C.该过程中,铈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了两次D.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4.探究盐酸盐溶液对反应(血红色)的影响。将2mL 0.01的溶液与2mL 0.02的KSCN溶液混合,分别加入等量的试剂①~④,测得平衡后体系的透光率如下图所示。已知:ⅰ.溶液血红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颜色对透光率的影响可忽略ⅱ.(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增大,证明正向移动B.透光率③比②高,一定是溶液pH不同导致的C.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发生了反应D.若要证明试剂③中对平衡体系有影响,还应使用0.04的溶液进行实验Ⅱ卷 非选择题(共58分)15.(12分)硼与氮、氢能形成多种具有优良性能的化合物,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Ⅰ.氨硼烷()具有良好的储氢能力。(1)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呈正电性(),与B原子相连的H呈负电性(),三种元素电负性大小顺序是 。(2)其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释放氢气:,的结构为。在该反应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的变化是 。(3)无机苯()不能形成像苯一样的离域π键,原因是 。Ⅱ.氮化硼(BN)是一种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高绝缘性的材料。一种获得氮化硼的方法如下:(4)被认为是有机化学上的“万能还原剂”,其中H的化合价为 。(5)硼酸的化学式为,硼酸产生过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元弱酸 b.硼酸体现酸性与配位键有关c.B位于三个O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 d.与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6)氮化硼(BN)晶体存在如下图所示的两种结构,六方氮化硼的结构与石墨类似,立方氮化硼的结构与金刚石类似,可作研磨剂。①立方氮化硼的熔点和硬度均高于SiC的原因是 ,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晶胞的边长为a cm,则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表达式为 。②六方氮化硼可做润滑剂,不导电。则六方氮化硼的晶体类型是 ,其中含有的微粒间作用力有 。16.(9分)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1)反应Ⅰ由两步反应组成,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①;② 。(2)反应Ⅱ: △H①不同条件下,达到相同的平衡转化率,温度越高,所需的压强越大,说明△H 0。②一定压强下,与的投料比[]对平衡体系中转化率影响如下:时,解释平衡转化率随投料比增大而降低的原因: 。(3)可以作为水溶液中歧化反应(歧化反应生成硫酸与硫沉淀)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ⅱ补充完整。ⅰ.ⅱ. (4)探究ⅰ、ⅱ反应速率与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mL饱和溶液加入到2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易溶解在KI溶液中)序号ABCD试剂组成0.4 KIA KI0.2 0.2 0.2 KI0.0002mol 实验现象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快无明显现象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a=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 。③实验表明,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ⅰ、ⅱ反应速率解释原因: 。17.(12分)香豆素类化合物在药物中应用广泛。香豆素类化合物W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ⅰ.ⅱ.ⅲ.(1)A→B的化学方程式是 。(2)D的分子式是 。(3)条件①是 。(4)F的结构简式是 。(5)1mol J可以生成2mol K,J的结构简式是。(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a.可以用酸性溶液鉴别E和Gb.G可以发生加聚反应、还原反应和取代反应c.1mol P最多可以和5mol 反应(7)M为线型不稳定分子,M→P经过两步反应,R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①R的结构简式是 。②R→P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18.(13分)铁黄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由生产钛白粉废渣制备铁黄的过程如下。资料:ⅰ.钛白粉废渣成分:主要为,含少量和不溶物ⅱ.ⅲ.0.1 生成,开始沉淀时pH=6.3,完全沉淀时pH=8.30.1 生成FeOOH,开始沉淀时pH=1.5,完全沉淀时pH=2.8(1)纯化①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是(从两个角度回答)。②充分反应后,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是。(2)制备晶种为制备高品质铁黄产品,需先制备少量铁黄晶种。过程及现象是:向一定浓度溶液中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并很快变成灰绿色。滴加氨水至pH为6.0时开始通空气并记录pH变化(如下图)。①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产生白色沉淀后的pH低于资料ⅲ中的6.3。原因是:沉淀生成后 0.1(填“>”、“=”或“<”)。③0-时段,pH几乎不变;-时段,pH明显降低。结合方程式解释原因 。④pH≈4时制得铁黄晶种。若继续通入空气,后pH几乎不变,此时溶液中仍降低,但增加,且降低量大于增加量。结合总方程式说明原因: 。(3)产品纯度测定铁黄纯度可以通过产品的耗酸量确定。资料:,不与稀碱液反应过量,会使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19.(12分)某课外小组探究Cu(Ⅱ)盐与溶液的反应。【查阅资料】ⅰ.(绿色),(无色)。ⅱ.(无色),遇空气容易被氧化成(蓝色)。ⅲ.易被氧化为或。【猜想假设】同学们根据资料认为Cu(Ⅱ)盐与可能会发生两种反应。假设1:与在溶液中发生络合反应生成。假设2:Cu(Ⅱ)有 性,与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分析】实验一:探究与溶液的反应。实验操作实验序号(mL)(mL)逐滴加入溶液时的实验现象a1.50.5溶液逐渐变为绿色,静置无变化b1.01.0溶液先变为绿色,后逐渐变成浅绿色,静置无变化c02.0溶液先变为绿色,后逐渐变浅至无色,静置无变化(1)根据实验a的现象可推测溶液中生成的含Cu微粒是 (填化学式)。(2)甲同学认为实验一可证明假设2成立,他的理由是 。实验二:探究与的反应。(3)乙同学利用已知资料进一步确证了无色溶液中存在Cu(Ⅰ),他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无色溶液, 。(4)经检验白色沉淀中含CuCl,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继续加溶液后CuCl沉淀溶解的原因: 。(5)经检验氧化产物以形式存在,写出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获得结论】综合以上实验,同学们认为Cu(Ⅱ)盐与在溶液中的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得到实验结论:①随的增大, ;② 。北京10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统练六参考答案化学2022年12月1日Ⅰ卷 选择题(共42分)1234567891011121314BADCDBDACBBDCCⅡ卷 非选择题(共58分)*未标出分值的均为“1分”15.(12分)(1)N>H>B(2)变为(3)电负性N>B,π电子主要在N附近,不能自由移动(4)-1(5)abc(2分,对2个得1分,有错不得分)(6)①均属共价晶体,结构相似,B-N键长比Si-C键短,键能更大 ②混合型晶体 共价键、配位键、分子间作用力16.(9分)(1)②(2)①<②在一定压强下,相比的浓度的增加,浓度的减小对平衡影响更大,不利于的转化(3) (4)①0.4②是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③反应ⅱ比ⅰ快;D中由反应ⅱ产生的使反应ⅰ加快17.(12分)(1)(2)(3)NaOH水溶液,△(4)(5)(6)ac(7)① ②加成反应18.(13分)(1)①消耗,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析出;防止被氧化②过滤(2)①② >③0-:,不变-:,增大④,不变,消耗的多,产生的少(3)不受影响19.(12分)【猜想假设】氧化(1)(2)实验b中,溶液先变为绿色,后逐渐变成浅绿色,说明消耗了(或实验a到实验c,最终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或有生成了)(3)向其中滴加氨水,放置在空气中,若溶液变为蓝色,则说明含Cu(Ⅰ)(4),滴加溶液后,与形成络离子,浓度降低,使平衡正向移动,沉淀溶解(5)【获得结论】二者发生络合反应的趋势减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趋势增强;Cu(Ⅱ)盐的阴离子为时能增大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趋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统练(六)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5 Fe 56,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不正确的是,1 ml氨基中含有NA个质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10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符号表示不正确的是,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下列物质可用溴水进行鉴别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统练六化学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有机推断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