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2分)智能机器人能识别主人语音指令,是通过主人语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2.(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水中的倒影 B.坐井观天 C.小孔成像 D.海市蜃楼3.(2分)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液化4.(2分)陈老师喜爱环白云湖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他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 )A.6km/h,67cm B.2.7km/h,0.7m C.6km/h,20cm D.15km/h,0.6m5.(2分)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有关 B.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C.将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剩下的牛奶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平时我们所说的“铁比木头重”,是说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多选)6.(2分)(多选)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悠扬的音乐声一定不是噪声 B.摩托车的消声器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C.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来定位 D.“超声波”的速度大于“次声波”的速度7.(2分)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电视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B.电影屏幕凹凸不平是为了防止光发生漫反射 C.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D.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而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不可逆的8.(2分)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400g、60g,体积分别为16cm3、50cm3、12cm3。三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球的空心体积为( )A.12cm3 B.7.5cm3 C.4.5cm3 D.5cm39.(2分)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是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图示“?”应为 2.7m C.图示“?”应为 2.3m D.当该同学走近镜子时,她自己在镜子里的像变大10.(2分)国之重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已突破7000m,世界领先。在执行某次下潜任务之前,“蛟龙号”用声呐向该海域的海底发出声波信号,8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若“蛟龙号”经过3小时20分钟成功坐底,已知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到达海底所用时间为8s B.该海域的深度为12000m C.“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2.1km/h D.“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1.8km/h二、填空与作图题(本大题共8小题,计22分)11.(2分)如图中甲所示的某汽车速度计,显示的速度为 km/h;如图乙是小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的情形,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 。12.(4分)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主题活动中,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党史,她的声音是由声带 产生的,通过 传入同学们耳朵的;同学们了解了党史,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讲解员使用话筒是为了提高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13.(3分)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其中“我舞影凌乱”是光的 造成的;月亮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14.(3分)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常常看到窗户内表面上有白色的冰花,这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炸油条可以将油条炸黄,而煮面条不能将面条煮黄,这是因为油的 比水的高;注射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时,医生先用酒精棉擦拭消毒,这时擦拭部位会有冰凉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 时会吸收热量。15.(3分)小明购买了一瓶体积是360mL的纯净水,冰冻后发现瓶子底部有明显凸出的现象,是因为水结成冰后 变小,造成体积 (选填“变大”或“变小”)引起的,体积变化了 cm3(ρ冰=0.9×103kg/m3)。16.(3分)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路段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 cm;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时间为 s,平均速度为 cm/s。17.(2分)如图中的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入射光线平行于水平面,请作出相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18.(2分)如图所示,物体AO放置在水平面上,A'O是AO在平面镜中的像,且A'O垂直于AO。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大小。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22分)19.(4分)按要求完成填空。(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出不同响度声音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不同,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2)如图乙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发声的不同,这是在探究声音的 的关系。(3)如图丙所示,是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所描绘的光路图。由实验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若水中有一枚硬币,透过水面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实际的要 (选填“深”或“浅”)一些。20.(5分)小雷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75%酒精的密度。(1)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2)接着做了如下操作:①向烧杯中倒入适量75%酒精并盖上薄塑料片,将其放在天平左盘,通过增加砝码和移动游码的位置使天平重新平衡,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塑料片和酒精的总质量为 g;②将烧杯中的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迅速读出酒精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图中三个读数方式正确的是 ;③测出烧杯、塑料片和剩余酒精的质量为20g。(3)通过计算得出75%酒精的密度为 g/cm3。(4)如果在实验中不用薄塑料片盖住烧杯口,测量酒精的密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1.(6分)金属镓是一种低熔点的金属,放在手中就可熔化。小华利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来探究“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中装有冰水混合物,试管中装有固体镓。完成实验并绘制了时间与温度图像(如图乙所示)。(1)图甲中的器材安装顺序是 (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其温度是 ℃。(3)0~3min镓温度不变的原因 。(4)由图乙可知镓的熔点 ℃;镓熔化时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 。(5)12min后对烧杯中的水继续加热,若试管中的镓温度不变,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表明金属镓已经沸腾。22.(7分)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1)实验中,他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 的位置;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蜡烛A、B应选择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2)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与水平桌面垂直的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移动B,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3)多次改变蜡烛 (选填“A”或“B”)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且它们的连线与镜面 。(4)小明想确定家中穿衣镜成像的反射面,他将笔尖紧贴镜面A,如图丙所示,发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说明 (选填“A”或“B”)是反射面。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16分)23.(7分)一个由铝和钢两种材料制成的实心零件,质量为374g,体积为100cm3。(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铝的密度为2.7×103kg/m3;合金零件的总体积等于组成该零件的铝的体积和钢的体积之和)(1)该合金零件的密度为多少kg/m3?(2)制成上述“铝钢合金”零件所需要铝多少cm3?(3)如果用纯钢打造一个与上述形状体积相同的实心零件,则纯钢零件的质量为多少kg?24.(9分)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八年级(2)班的小阳获得了100m的冠军,用时12.50s。问:(1)若以比赛中的小阳为参照物,运动场旁的建筑物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小阳比赛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3)若比赛中小阳先以9.5m/s的速度奔跑了5s,则剩下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4)若让你作为终点的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则你记录的小阳比赛成绩为多少?(声速为340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解答】解:智能机器人能识别主人语音指令,是通过主人语音的音色。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解答】解:A、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坐井观天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3.【解答】解:已知空气清新剂是固态的,变小实际上是变为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故选:C。4.【解答】解:运动的时间t=40min=h,路程s=4km=4×105cm,则陈老师行走的速度:v===6km/h,一步的长度为≈66.7cm/步,最接近于67cm。故选:A。5.【解答】解:A和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故A和C错误;B、不同物质的密度通常是不同的,但固体的密度不一定都比液体的密度大,故B错误;D、平时我们所说的“铁比木头重”,是说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故D正确。故选:D。6.【解答】解:A、悠扬的音乐声虽然动听,如果打扰了人们的休息和工作,就属于噪音,故A错误;B、摩托车的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即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正确;C、因为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强的特点,所以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工作的,故C正确;D、在温度相同的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速度与次声波的速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BC。7.【解答】解:A、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故A正确;B、电影屏幕凹凸不平是为了让光发生漫反射,故B错误;C、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花能反射黄色的光,故C错误;D、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和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故D错误。故选:A。8.【解答】解:金属球A的密度:ρA===8g/cm3,金属球B的密度:ρB===8g/cm3,金属球C的密度:ρC===5g/cm3,因为ρC<ρA=ρB,且在A、B、C三个金属球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所以,金属球C是空心的,则这种材料的密度为8g/cm3;C球中实心部分的体积为:V实===7.5cm3,所以C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空=VC﹣V实=12cm3﹣7.5cm3=4.5cm3。故答案为:C。9.【解答】解:A.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BC.由题意可知,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是5m,人和视力表的距离是0.4m,则人和平面镜中的像的距离是5m﹣0.4m=4.6m,人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且人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4.6m÷2=2.3m,所以图中“?”应为2.3m+0.4m=2.7m,故B正确,C错误;D.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的大小相等,所以该同学走近镜子时,他的像不会变化,始终和他等大,故D错误。故选:B。10.【解答】解:(1)因为声音传播到海底的时间为总的时间的一半,则t=×8s=4s,(2)由v=得,该海域的深度:s=vt=1500m/s×4s=6000m;(3)“蛟龙号”的下潜速度:v===1.8km/h。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二、填空与作图题(本大题共8小题,计22分)11.【解答】解:汽车行驶的速度为80km/h;小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的情形,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答案为:80;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12.【解答】解:(1)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讲解员和同学们之间有空气,讲解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给同学们的;(2)同学们通过讲解员讲话获得一些党史知识,这说明声能传递信息;(3)讲解员使用话筒是为了提高声音的响度。故答案为:振动;空气;信息;响度。13.【解答】解:(1)“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池底看起来要比实际的位置变浅了,看到的池底是真实池底反射的光线在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2)“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3)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而月亮自身是不会发光的,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月亮是因为月亮能够反射太阳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答案为:折射;直线传播;不是。14.【解答】解:冬天窗户内表面上有白色的冰花,是水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炸油条可以将油条炸黄,而煮面条不能将面条煮黄,这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高;医生先用酒精棉擦拭消毒,擦拭部位会有冰凉的感觉,是因为皮肤上的酒精会迅速汽化,由于汽化过程吸热,使擦拭部位有冰凉的感觉。故答案为:凝华;沸点;汽化。15.【解答】解:水结冰后的质量不变,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则水结冰后密度变小;由可知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已知水的体积为V水=360mL=360cm3,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由可知水的质量为:,则冰的质量为:m冰=m水=360g,冰的密度为ρ冰=0.9×103kg/m3=0.9g/cm3,由可知冰的体积为:,则水结冰后体积的变化量为:ΔV=V冰﹣V水=400cm3﹣360cm3=40cm3。故答案为:密度;变大;40。16.【解答】解:观察图甲和图乙可知,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路程为64.00cm,小车运动到的时间为2s,小车平均速度:v===2.00cm/s。故答案为:64.00;32;2.00。17.【解答】解: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入射光线水平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等于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先画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如图所示:18.【解答】解: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是以镜面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连接AA′,做这两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可,如图所示: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22分)19.【解答】解:(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出声音响度大的音叉,弹开的距离大;接触发出声音响度小的音叉,弹开的距离小;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2)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硬纸片划过的速度不同,硬纸片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从而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3)把一枚硬币放入杯底,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所以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它实际的位置要浅。故答案为:(1)振幅;(2)音调与频率;(3)小于;浅。20.【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2)①烧杯、塑料片和酒精的总质量为:m1=50g+4g=54g;②读数时视线与液柱凹面相平,故B正确;(3)则量筒中酒精的质量:m=m1﹣m2=54g﹣20g=34g;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V=40mL=40cm3;75%酒精的密度为:ρ===0.85g/cm3;(4)如果实验当中不用薄塑料片盖住烧杯口,由于酒精蒸发的速度很快,导致测出烧杯、塑料片和剩余酒精的质量为偏小,计算出量筒中酒精的质量偏大,所测体积准确,由ρ=可知,测量酒精的密度会偏大。故答案为:(1)右;(2)①54;②B;(3)0.85;(4)偏大。21.【解答】解:(1)在使用酒精灯时,需要用其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位置。又因为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所以要根据温度计的长度确定横杆的位置,因此按照“从下至上”安装实验装置;(2)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水银柱指在20℃上面第二个小格,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24℃;(3)由图乙可知,因为0~3min烧杯中的冰水混合物吸热不升温,即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镓温度不变;(4)由图乙可知,AB段镓吸热升温,BC段镓吸热温度不变,说明BC段镓处于熔化过程中,温度为30℃,,镓熔化时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不变;(5)12min后对烧杯中的水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水沸腾过程中吸热不升温,所以试管中的镓即便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也不一定沸腾。故答案为:(1)从下至上;(2)24;(3)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4)30;不变;(5)不一定。22.【解答】解:(1)由于玻璃板既能代替平面镜成像,又能透光,可以透过玻璃板观察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为了探究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成的像和蜡烛大小相等,即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3)一次实验不具备说服力,所以应改变A蜡烛的位置,重复实验,以避免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由图乙可得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且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将笔尖紧贴镜面A,发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玻璃有一定的厚度,笔尖通过B面成像(穿衣镜的里层镀了膜,镀膜后增强了光的反射),从而造成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由此可见,B是反射面。故答案为:(1)像;相同;(2)未点燃;( 3)A;相等;垂直;( 4)B。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16分)23.【解答】解:(1)这种合金零件的平均密度为:ρ===3.74g/cm3=3.74×103kg/m3;(2)设制成上述“铝钢合金”零件所需要的铝的体积为V铝,由题可得:m铝+m钢=m,则有:ρ铝V铝+ρ钢×(V﹣V铝)=m,代入数据可得:2.7×103×10﹣3g/cm3×V铝+7.9×103×10﹣3g/cm3×(100cm3﹣V铝)=374g,解得:V铝=80cm3=8×10﹣5m3;(3)如果用纯钢打造一个与上述形状体积相同的实心零件,则纯钢零件的体积V钢=V=100cm3,则纯钢零件的质量为:m钢=ρ钢V钢=7.9×103×10﹣3g/cm3×100cm3=790g=0.79kg。答:(1)这种合金零件的平均密度为3.74×103kg/m3。(2)制成上述“铝钢合金”零件所需要的铝的体积为8×10﹣5m3;(3)如果用纯钢打造一个与上述形状体积相同的实心零件,则纯钢零件的质量为0.79kg。24.【解答】解:(1)若以比赛中的小阳为参照物,运动场旁的建筑物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2)由 得小阳100米的平均速度为:;(3)由题意知,小阳5s内的所通过的路程为:s₁=v₁t₁=9.5m/s×5s=47.5m;剩余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听到枪响后才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了100m,则声音传播100m所用时间为:,则记录的小阳成绩为:t′=t﹣Δt=12.50s﹣0.29s=12.21s。故答案为:(1)运动;(2)小阳比赛时的平均速度为8m/s;(3)若比赛中小阳先以9.5m/s的速度奔跑了5s,则剩下路程的平均速度为7m/s;(4)若让你作为终点的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则你记录的小阳比赛成绩为12.21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小江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