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10 2 机械波的规律及其应用【练】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10 2 机械波的规律及其应用【练】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机械波的规律及其应用【练】,一列周期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目录
TOC \ "1-3" \h \u \l "_Tc25292" 一.练经典题型 PAGEREF _Tc25292 \h 1
\l "_Tc31575" 二、练创新情景 PAGEREF _Tc31575 \h 3
\l "_Tc10639" 三.练规范解答 PAGEREF _Tc10639 \h 6
一.练经典题型
1.(多选)如图所示,当波源和障碍物都静止不动时,波源发出的波在障碍物处不能发生明显衍射.下列措施可能使波发生较为明显衍射的是( )
A.增大波源的振动频率
B.减小波源的振动频率
C.增大障碍物的长度
D.减小障碍物的长度
【答案】 BD
【解析】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的原因是障碍物的长度远大于波长,则增大波长或减小障碍物的长度可能使波发生较为明显的衍射,选项C错误,D正确;由λ=eq \f(v,f)知,v不变,减小f,λ增大,选项A错误,B正确.
2.(2021·山东等级考模拟卷)某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eq \f(T,4)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Q为介质中的两质点,质点P正在向动能增大的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t=eq \f(T,4)时刻,Q比P的速度大
C.t=eq \f(3T,4)时刻,Q到达平衡位置
D.t=eq \f(3T,4)时刻,P向y轴正方向运动
【答案】 D
【解析】 质点P向动能增大的方向运动,则t=eq \f(T,4)时刻,质点P向平衡位置运动,即运动方向向下,可得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A错误;t=eq \f(T,4)时刻Q点位于波谷,速度为0,小于质点P的速度,故B错误;t=eq \f(3T,4)时刻,Q点位于波峰,P点在平衡位置下方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故C错误,D正确.
3.(多选)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eq \f(T,2)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表示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Q的振动图像与图(b)相同
B.在t=0时刻,质点P的速率比质点Q的大
C.在t=0时刻,质点P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质点Q的大
D.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
E.在t=0时刻,质点P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Q的大
【答案】 CDE
【解析】 t=eq \f(T,2)时刻,题图(b)表示介质中的某质点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而题图(a)中质点Q在t=eq \f(T,2)时刻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所以质点Q的振动图像与题图(b)不同,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题图(b)所示,选项A错误,D正确;在t=0时刻,质点P处在波谷位置,速率为零,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最大,加速度最大,而质点Q运动到平衡位置,速率最大,加速度为零,即在t=0时刻,质点P的速率比质点Q的小,质点P的加速度比质点Q的大,质点P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Q的大,选项B错误,C、E正确.
4.(多选)如图所示为两列相干波某时刻的波峰和波谷位置,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相邻实线与虚线间的距离为0.2 m,波速为1 m/s,在图示范围内可以认为这两列波的振幅均为1 cm,C点是B、D两点连线的中点,则( )
A.图示时刻A、B两点的高度差为2 cm
B.图示时刻C点正处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C.F点到两波源的路程差为零
D.经0.1 s,A点的位移为零
【答案】 BD
【解析】 A、B两点为振动加强点,两点振幅均为2 cm,两点高度差为4 cm,故A错误;C点为B、D两点连线的中点,所以C点处在平衡位置,根据“上下坡”法,C点正向上运动,故B正确;F点为振动减弱点,它到两波源的路程之差应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故C错误;因周期T=eq \f(λ,v)=eq \f(0.2×2,1) s=0.4 s,经t=0.1 s=eq \f(T,4),A点由波峰回到平衡位置,位移为零,故D正确.
5.(多选)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6 m处的质点A,如图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48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源的起振方向是向上
B.从t=0时刻起再经过0.5 s时间质点B第一次出现波峰
C.在t=0时刻起到质点B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内,质点A经过的路程是24 cm
D.从t=0时刻起再经过0.35 s时间质点B开始起振
【答案】 BC
【解析】 由题图知质点A起振方向是向下,故波源的起振方向是向下,故A错误;从t=0时刻起到质点B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为t′=eq \f(24,48) s=0.5 s,因T=eq \f(8,48) s=eq \f(1,6) s,则t′=3T,质点A在此过程中经过的路程s=3×4×2 cm=24 cm,故B、C正确;从t=0时刻起再经过t″=eq \f(18,48) s=0.375 s时间质点B开始起振,故D错误.
6.(多选)(2021·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第五次月考)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图象如图6甲所示,平衡位置位于x=15 m处的质点A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波速是eq \f(5,3)m/s
C.从t=0开始,质点P比质点Q晚0.3 s回到平衡位置
D.从t=0到t=0.1 s时间内,质点Q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E.从t=0到t=0.6 s时间内,质点A的位移为0
【答案】 ADE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质点A开始运动的方向向上,则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选项A正确;根据波速公式可得:v=eq \f(λ,T)=eq \f(20,1.2) m/s=eq \f(50,3) m/s,选项B错误;t=0时刻,质点P向下运动,由题图乙可知,质点运动的周期为1.2 s,由于P点的运动是变速运动,且向下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故质点P运动到最低点的时间大于0.15 s,运动到和Q点等位移的位置时,所用的时间大于0.3 s,所以质点P比质点Q晚回到平衡位置的时间大于0.3 s,选项C错误;从t=0到t=0.1 s时间内,质点Q向平衡位置运动,所以质点Q的加速度越来越小,选项D正确;从t=0到t=0.6 s时间内,经历了半个周期,质点A刚好又回到平衡位置,因此质点A的位移为0,选项E正确.
7.(多选)(2021·江西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一列周期为0.8 s的简谐波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A、B、C是介质中的三个质点,平衡位置分别位于2 m、3 m、6 m处,此时B质点的速度方向为-y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0 m/s
B.A质点比B质点晚振动0.1 s
C.B质点此时的位移为1 cm
D.由图示时刻经0.2 s,B质点的运动路程为2 cm
E.该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宽度为d=4 m的障碍物时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答案】 BCD
【解析】 由题图知,波长λ=8 m,则波速为v=eq \f(λ,T)=eq \f(8,0.8) m/s=10 m/s.此时B质点的速度方向为-y方向,由波形的平移法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A错误;A质点与B质点平衡位置相距x=1 m,则波从B质点传到A质点的时间t=eq \f(x,v)=eq \f(1,10) s=0.1 s,故B正确;B质点此时的位移为y=eq \r(2)sin eq \f(3,4)π cm=1 cm,故C正确;由题图所示时刻经0.2 s=eq \f(1,4)T,由波形平移法可知,x=5 m处质点的状态传到B质点,B质点的运动路程为s=2y=2 cm,故D正确;因该列波的波长为8 m,则该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宽度为d=4 m的障碍物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E错误.
8.(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已知x轴上x1=1 m和x2=7 m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此列波的传播速率可能是( )
A.7 m/s B.2 m/s C.1.2 m/s D.1 m/s
【答案】 BC
【解析】 由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可知,t=0时刻,x1=1 m处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向下运动,x2=7 m处的质点位于波峰处,该波的传播周期为T=4 s.若该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两质点间的距离为(n+eq \f(1,4))λ=6 m(n=0、1、2…),则λ=eq \f(24,4n+1) m,由波速的公式得v=eq \f(λ,T)=eq \f(6,4n+1)m/s(n=0、1、2…),n=0时,v=6 m/s;n=1时,v=1.2 m/s;n=2时,v=eq \f(2,3) m/s,C正确;若该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两质点间的距离为(n+eq \f(3,4))λ=6 m(n=0、1、2…),则λ=eq \f(24,4n+3) m,由波速的公式得v=eq \f(λ,T)=eq \f(6,4n+3) m/s(n=0、1、2…),n=0时,v=2 m/s;n=1时,v=eq \f(6,7) m/s,B正确,A、D错误.
二、练创新情景
1.(2021·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水袖是中国古典舞中用于情感表达和抒发的常用技巧,舞者的手有规律的振动传导至袖子上,给人营造出一种“行云流水”的美感,这一过程其实就是机械波的传播.现有一列简谐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8中实线所示.经过0.5 s后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已知波的周期为T,且0.25 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练题专题10.2 机械波的规律及其应用(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机械波的规律及其应用【练】,一列周期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36 机械振动及其规律(解析版),共19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25 电磁感应基本规律及其应用(解析版),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