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高考 第3章 专题强化6 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新教材) 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第3章 专题强化6 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新教材) 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题型一传送带模型,课时精练,题型一,传送带模型,水平传送带,倾斜传送带,答案16m,答案5m,题型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强化六 传送带模型和“滑块 —木板”模型
1.会对传送带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能正确解答传送带上物体的动力学问题.2.能正确运用动力学观点处理“滑块—木板模型”.
题型二 “滑块—木板”模型
例1 (多选)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传送带始终保持v=0.4 m/s的恒定速率运行,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A、B间的距离为2 m,g取10 m/s2.旅客把行李(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时行李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B.行李经过2 s到达B处C.行李到达B处时速度大小为0.4 m/sD.行李在传送带上留下的摩擦痕迹长度为0.08 m
考向1 动力学中水平传送带问题
开始时,对行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μmg=ma解得a=2 m/s2,故A正确;设行李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行李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0.4 m/s,根据v=at1,代入数据解得t1=0.2 s,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大小
可得行李从A到B的时间为t=t1+t2=5.1 s,故B错误;
由上分析可知行李在到达B处前已经与传送带共速,所以行李到达B处时速度大小为0.4 m/s,故C正确;行李在传送带上留下的摩擦痕迹长度为Δx=vt1-x=(0.4×0.2-0.04) m=0.04 m,故D错误.
例2 如图所示,煤矿有一传送带与水平地面夹角θ=37°,传送带以v=10 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点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1.0 g的黑色煤块,经过2 s运动到传送带下端B点并离开传送带,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一段黑色痕迹.已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 37°=0.6,g=10 m/s2,求:(1)传送带从A到B的长度;
考向2 动力学中的倾斜传送带问题
煤块速度达到10 m/s之前mgsin θ+μmgcs θ=ma1
煤块速度达到10 m/s之后运动时间t2=1 s,mgsin θ-μmgcs θ=ma2
煤块速度小于传送带时s1相=vt1-x1=5 m煤块速度大于传送带时s2相=x2-vt2=1 m由于s1相>s2相,可见痕迹长为5 m.
(2)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传送带上形成痕迹的长度.
1.求解传送带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2.临界状态:当v物=v带时,摩擦力发生突变,物体的加速度发生突变.3.滑块与传送带的划痕长度Δx等于滑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的大小,若有两次相对运动且两次相对运动方向相同,Δx=Δx1+Δx2(图甲);若两次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Δx等于较长的相对位移大小.(图乙)
例3 (多选)如图甲所示,倾斜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的倾角为37°.一物块以初速度v2从传送带的底部冲上传送带并沿传送带向上运动,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物块到达一定高度时速度为零,sin 37°=0.6,cs 37°=0.8,g=10 m/s2,则A.传送带的速度为4 m/sB.物块上升的竖直高度为0.96 mC.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D.物块所受摩擦力方向一直与物块运动方向相反
考向3 传送带中的动力学图像
如果v2小于v1,则物块向上做减速运动时加速度不变,与题图乙不符,因此物块的初速度v2一定大于v1.结合题图乙可知物块减速运动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继续向上做减速运动.由此可以判断传送带的速度为2 m/s,A错误;物块的位移等于v-t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即L= ×(4+2)×0.2 m+ ×1×2 m=1.6 m,则上升的竖直高度为h=Lsin θ=0.96 m,B正确;
在0~0.2 s内,摩擦力方向与物块的运动方向相反,0.2~1.2 s内,摩擦力方向与物块的运动方向相同,D错误.
1.模型特点:滑块(视为质点)置于木板上,滑块和木板均相对地面运动,且滑块和木板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2.位移关系:如图所示,滑块由木板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滑块和木板同向运动时,位移之差Δx=x1-x2=L(板长);滑块和木板反向运动时,位移大小之和x2+x1=L.
3.解题关键点(1)由滑块与木板的相对运动来判断“板块”间的摩擦力方向.(2)当滑块与木板速度相同时,“板块”间的摩擦力可能由滑动摩擦力转变为静摩擦力或者两者间不再有摩擦力(水平面上共同匀速运动).
4.处理“板块”模型中动力学问题的流程
例4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足够长的质量为M=4 kg的长木板,在长木板右端有一质量为m=1 kg的小物块,长木板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长木板与小物块均静止,现用F=14 N的水平恒力向右拉长木板,经时间t=1 s撤去水平恒力F,g取10 m/s2,则:(1)在F的作用下,长木板的加速度为多大?
考向1 水平面上的板块问题
(2)刚撤去F时,小物块离长木板右端多远?
撤去F之前,小物块只受摩擦力作用故am=μg=2 m/s2
(3)最终长木板与小物块一起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运动?
刚撤去F时v=at=3 m/s,vm=amt=2 m/s
最终速度v′=vm+amt′=v-a′t′解得共同速度v′=2.8 m/s
(4)最终小物块离长木板右端多远?
解得Δx2=0.2 m最终小物块离长木板右端x=Δx1+Δx2=0.7 m.
例5 (多选)滑沙运动是小孩比较喜欢的一项运动,其运动过程可类比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倾角为37°的斜坡上有长为1 m的滑板,滑板与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小孩(可视为质点)坐在滑板上端,与滑板一起由静止开始下滑,小孩与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取决于小孩的衣料,假设图中小孩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小孩的质量与滑板的质量相等,斜坡足够长,sin 37°=0.6,cs 37°=0.8,g取10 m/s2,
考向2 斜面上的板块问题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孩在滑板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B.小孩和滑板脱离前滑板的加速度大小为0.8 m/s2C.经过1 s的时间,小孩离开滑板D.小孩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0.8 m/s
小孩刚与滑板分离时,有 解得t=1 s,离开滑板时小孩的速度大小为v=a1t=2.8 m/s,D错误,C正确.
例6 (多选)(2021·全国乙卷·21)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长木板,木板的左边上有一质量为m2的物块,如图(a)所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物块上,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其中F1、F2分别为t1、t2时刻F的大小.木板的加速度a1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c)所示.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假设最大静摩擦力均与相应的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考向3 板块问题中的动力学图像问题
由题图(c)可知,t1时刻物块、木板一起刚要在水平地面滑动,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此时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F1=μ1(m1+m2)g,故A错误;由题图(c)可知,t2时刻物块与木板刚要发生相对滑动,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μ1(m1+m2)g=(m1+m2)a以木板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2m2g-μ1(m1+m2)g=m1a>0
由题图(c)可知,0~t2时间段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所以有相同的加速度,故D正确.
1.某工厂检查立方体工件表面光滑程度的装置如图所示,用弹簧将工件弹射到反向转动的水平皮带传送带上,恰好能传送到另一端是合格的最低标准.假设皮带传送带的长度为10 m、运行速度是8 m/s,工件刚被弹射到传送带左端时的速度是10 m/s,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件与皮带间动摩擦因数不大于0.32才为合格B.工件被传送到另一端的最长时间是2 sC.若工件不被传送过去,返回的时间与正向运动 的时间相等D.若工件不被传送过去,返回到出发点的速度为10 m/s
工件恰好传送到右端,有0-v02=-2μgL,代入数据解得μ=0.5,工件与皮带间动摩擦因数不大于0.5才为合格,此过程用时t= =2 s,故A错误,B正确;若工件不被传送过去,当反向运动时,工件先加速到8 m/s,然后再匀速运动,所以返回的时间大于正向运动的时间,返回到出发点的速度为8 m/s,故C、D错误.
2.(多选)如图,一足够长的倾斜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一小滑块以某初速度沿传送带向下运动,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设传送带倾角为θ,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质量为m,若mgsin θ>μmgcs θ,滑块所受合力沿传送带向下,小滑块向下做匀加速运动;若mgsin θ=μmgcs θ,小滑块沿传送带方向所受合力为零,小滑块匀速下滑;若mgsin θ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3章专题强化6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题型一传送带模型,课时精练,题型一,传送带模型,水平传送带,倾斜传送带,答案16m,答案5m,题型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讲义 第3章 专题强化6 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文件包含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专题强化6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pptx、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专题强化6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3章 专题强化6 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策略,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内容索引,传送带模型,“滑块木板”模型,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