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4 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考点一遍过
展开一、噪声的控制
1.噪声的来源:
(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2)环保角度:妨碍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说明: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乐音可能成为噪音,但在任何时候噪声永远是噪声,是不能成为乐音的。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声音的强弱:单位分贝,符号dB。
(2)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30 dB。
3.控制噪声:防止噪声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即人在耳处减弱噪声。
注意:(1)噪声只能减弱,不能消除;(2)噪声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噪声除草、发电、除尘、诊病等。
4.乐音和噪声的对比
区 别 | 名称 | 乐音 | 噪声 |
定义 | 听起来优美动听的声音 | 听起来嘈杂刺耳的声音 | |
产生原因 | 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 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 |
环保角度 |
| 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音 | |
波形 | |||
联系 | 乐音和噪声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有些声音从物理角度是乐音,但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噪音。大小都用分贝(dB)作单位 |
二、声的利用
1.声与信息
关系:声可以传递信息。
应用:B超,回声定位(声呐),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等。
2.声与能量
关系:声可以传递能量。
应用:超声波清洗物体、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等。
说明:凡是声音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能量。声音未能引起其他物体的变化,而是人们根据所听到的声音作出判断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信息。任何声音的传播都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学生上课时,歌舞厅的音乐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根据噪声的定义,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和对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飞机起飞时的声音,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属于噪声。ABD错误,C正确。
1.(2019·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初二月考)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A.学校附近的歌舞厅播放出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
B.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音乐,伴随着老人的晨练
C.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十分开心
D.公路上机动车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
【答案】B
【解析】A.学校附近歌舞厅的音乐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属于噪声,故A项不符合题意;B.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琴声伴随着老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不属于噪声,故B项符合题意;C.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高声谈笑会影响到其他人正常看电影,属于噪声,故C项不符合题意;D.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都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休息,属于噪声,故D项不符合题意。
2.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声音交换信息、交流情感。但伴随人类的活动,产生了一种新的污染——噪声污染。
(1)吉他和吸尘器都能发出声音,但这两种声音是截然不同的。请指出如图所示,图_______表示乐音,图________表示噪声,并指出两者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噪声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它的响度,通常人们用声音强弱的等级来表示声音的大小,其单位名称是______,单位符号是______。
(3)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宽的林带可使噪声减弱,科学家们提出不要把城市绿化带地面上的树叶扫光,你估计这是出于什么原因?
【答案】(1)甲 乙 乐音是由物体的规则振动产生的;噪声是由物体的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2)分贝 dB (3)城市绿化带地面上的树叶层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解析】(1)乐音是物体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也是有规律的,因此乙图是乐音;而吸尘器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没有规律,因此甲图是噪声;松软的地面具有较好的吸音作用,城市绿化带地面上的树叶层具有较强的吸音效果;
(2)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用符号dB表示;
(3)落在地上的树叶可以吸收部分噪声,故不能把落在地上的树叶扫光。
(2019·天津中考模拟)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下列不能减弱噪声的措施是
A.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D.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A、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可以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对噪声没有影响,符合题意;C、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1.(2019·涡阳县高炉镇普九学校初二月考)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答案】D
【解析】A.减弱噪声的途径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禁鸣喇叭是防止噪声产生,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A项不合题意;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阻断噪声传播,B项不合题意;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也是阻断噪声传播,C项不合题意;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防止噪声产生,选项D符合题意。
2.(2019·泗洪县第四中学初二月考)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在高架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减小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故AC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2019·曲靖一中卓立学校中考模拟)宋词《解语花·上元》中描写元宵节“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香飘麝”,其中“箫鼓喧”中的鼓声是由于鼓面_________产生的;人们踩着鼓点载歌载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
【参考答案】振动 信息
【详细解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箫鼓喧”的鼓声是由于箫鼓的鼓面振动产生的;有节奏的鼓声通过空气向四周传播开来,人们踩着鼓点载歌载舞,说明鼓声可以传递信息。
1.(2019·宜兴市官林第二中学初二月考)下列实例不是应用超声波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听内脏的声音
B.商店里用超声波焊接器对塑料袋进行封口
C.医生用B超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
D.外科医生不开刀就能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
【答案】A
【解析】A.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呼吸和心跳,以此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利用可闻声波传递信息,故A符合题意;B.商店里用声波焊接器对塑料袋进行封口,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C.医生用B超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医生用超声波给病人做碎石,属于超声波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2.(2019·广东中考模拟)声音的传播速度因介质而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________(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中传播最快;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蝙蝠靠超声波探索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答案】固体 340 信息
【解析】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从中获得信息,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2019·江苏初二月考)小立同学不在“中国好声音”现场,通过收音机传来的声音就辨别出是导师李荣浩在唱歌,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去判断的,收音机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信息”或“能量”),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______(“音调”、“响度”或“音色”)。
【参考答案】音色 能量 响度
【详细解析】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不一样,通过收音机传来的声音就辨别出是导师李荣浩在唱歌,这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去判断的;收音机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音量太大是指声音的振幅大,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响度。
1.(2019·安徽省蚌埠龙湖中学初二月考)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小片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该实验说明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
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答案】A
【解析】A.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小明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说明声音的振动引起纸杯振动,即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错误;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固体棉线传播的;故C错误;D.在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故做该实验不能成功,不能看到光点的晃动;故D错误。
2.(2019·大冶市第三中学初二月考)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面,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请列举该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______(举一例即可)。
【答案】烛焰晃动 声音具有能量 超声波清洗眼镜
【解析】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生活中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原理。
1.(2019·大冶市第三中学初二月考)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回声定位来探测障碍物
B.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C.“真空不能传声”是仅通过推理获得的
D.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
2.(2019·扬州市梅岭中学初二月考)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楼梯口标语“轻声慢步靠右行”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3.(2019·南通市实验中学初二月考)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中说法错误的是
A.闹市口通常会竖立一个噪声监测仪来监测该处的噪声响度
B.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组编钟里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
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乐器种类,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4.(2019·宜兴市官林第二中学初二月考)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
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
B.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
C.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D.用手捂住耳朵
5.(2019·湖南初三期中)大象可以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声音”交流。关于这种“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声音”是超声波
B.这种“声音”人类听不到,因此没有响度
C.每头大象发出的这种“声音”的音色不同
D.这种“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6.(2019·江苏初二月考)控制噪声污染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一项,我们用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________减弱噪声。
7.(2019·湖北初二月考)娄底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 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__。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 000 Hz,其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波称为________。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________。
8.(2019·南通市实验中学初二月考)为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如图所示),这种做法实际上是通过_____________来传声的;选择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的干扰,利用听音棒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_____________(选填“高”或“大”)些。
9.(2019·江苏初三月考)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_(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填“音调”或“响度”)。
10.(2019·泗洪县第四中学初二月考)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30 m/s,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 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
(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3)若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说明水母听到了什么声音?
11.(2019·四川乐山)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B.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12.(2019·四川南充)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B.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C.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3.(2019·辽宁营口)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能够分辨出钢琴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声的响度不同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放低些
C.超声波能够粉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D.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4.(2019·四川眉山)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 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 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 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 m
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 m
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 m/s
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 m/s
15.(2019·江苏扬州)扬州大力推进 24 小时城市书房建设,书房内禁止大声喧哗,“大”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大,这是在___________处控制噪声;书房内还配置了自助式消毒机,这是利用___________(红外线/紫外线)消毒灭菌的。
1.A【解析】A.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来探测车后的障碍物,故A符合题意。B.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 Hz,而不是因为响度太小,故B不符合题意;C.实验室很难创造真空环境,因此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故C不符合题意;D.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2.D【解析】A.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防止了声音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C.楼梯口标语“轻声慢步靠右行”, 防止了声音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故符合题意。
3.B【解析】A.闹市口通常会竖立一个噪声监测仪,噪声监测仪是用来监测该处的噪声响度的大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组编钟里不同的编钟,即编钟的振幅一定相同,所以响度相同;同一组编钟的每个钟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它们振动的频率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错误,符合题意;C.利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不同的物体振动时的音色是不同的,即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4.D【解析】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B.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C.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合题意;D.用手捂住耳朵,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5.C【解析】A.大象可以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声音”交流,这种声音是次声波,不符合题意;B.这种声音是次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类听不到,但是有振幅,有响度,不符合题意;C.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不同大象发出的这种“声音”的音色不相同,符合题意;D.这种“声音”是次声波,次声波传播需要介质,不符合题意。
6.分贝 传播过程中
【解析】物理学上用分贝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它的符号是dB;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是声源处也不是人耳处。
7.分贝(dB) 超声波 倒车雷达(B超、声呐)
【解析】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噪声的单位是分贝(dB),此时的噪声是49.20dB;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 Hz~20 000 Hz,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人们利用超声定向性强的特点,做成了声呐,用来探测海底的深度,或者探测鱼群的位置。人们还用B超来诊病,也是超声波的应用,倒车雷达同样利用了超声波。
8.固体 外界噪声 大
【解析】听音棒是固体,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是通过固体传播声音的;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可以避免外界噪声的干扰;固体传声效果好,能增大声音的响度,使声音听起来更大。
9.传递信息 响度
【解析】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通过声音能传递信息;声音的响度和物体的振幅有关,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平时可以利用减少声音分散的方法来提高响度,所以,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10.(1)最好用超声波 (2)459 m (3)水母听到了风暴发出的次声波。
【解析】(1)因为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的特点,所以最好用超声波;
(2)根据发出的声音信号0.6 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可知:
超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海底障碍物的时间:t=×0.6s=0.3s,
由v=,可得,障碍物到船的距离:s=vt=1530m/s×0.3s=459m;
(3)风暴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 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但水母等动物可以听到,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异常反应预测灾难。
11.C【解析】用力鼓掌与轻轻拍掌振动的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故A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即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故B错误;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但不能防止噪声产生,故D错误。
12.D【解析】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故A错误;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故B错误;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人们利用超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故C错误;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13.C【解析】A.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故B错误;C.声即可以传递能量又可以传递信息,超声波能够粉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C正确;D.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D错误。
14.D【解析】A.根据题意知道,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在0.25 s时与汽车相遇,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在0.2 s时与汽车相遇,所以s1=vt1=340 m/s×0.25 s=85 m,s1=vt2=340 m/s×0.2 s=68 m,故A错误;B.超声波第一次与汽车相遇时,汽车距测速仪85 m;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与汽车相遇时,汽车距测速仪68 m,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是:s车=85 m–68 m=17 m,故B错误;CD.根据题意知道,测速仪每隔0.9 s发一次超声波,第一次发出的超声经0.25 s与汽车相遇,说明汽车与第一次的超声波相遇时,再等0.65 s,测速仪发出第二次超声波。第二次超声波发出后,经0.2 s与汽车相遇。所以汽车与第一次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所用的时间是:t车=0.65 s+0.2 s=0.85 s,所以,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故C错误,D正确。
15.(1)响度 (2)声源 (3)紫外线
【解析】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禁止大声喧哗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音;紫外线具有杀菌和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功能,红外线多用于遥控器传递信息。
考点37 磁现象-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考点一遍过: 这是一份考点37 磁现象-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考点一遍过,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磁现象,磁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29 电阻及变阻器-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考点一遍过: 这是一份考点29 电阻及变阻器-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考点一遍过,共3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电阻,变阻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25 内能的利用-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考点一遍过: 这是一份考点25 内能的利用-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考点一遍过,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热值,热机,热机效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