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国各地最新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65-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65-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一种实现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反应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合物1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B.化合物1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C.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酯基D.化合物2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反应
2.(2022·山东·高考真题)下列高分子材料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A.聚乳酸()由乳酸经加聚反应制备
B.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经加聚反应制备
C.尼龙()由己胺和己酸经缩聚反应制备
D.聚乙烯醇()由聚乙酸乙烯酯()经消去反应制备
3.(2022·湖南·高考真题)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聚乳酸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乳酸与足量的反应生成
D.两分子乳酸反应能够生成含六元环的分子
4.(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北京冬奥会备受世界瞩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冰壶主材料花岗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火炬“飞扬”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冬奥会“同心”金属奖牌属于合金材料
D.短道速滑服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5.(2022·北京·高考真题)高分子Y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多肽,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中含有2个酰胺基B.高分子Y水解可得到E和G
C.高分子X中存在氢键D.高分子Y的合成过程中进行了官能团保护
6.(2021·广东·高考真题)广东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剪纸、粤绣、潮汕工夫茶艺和香云纱染整技艺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B.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
C.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
7.(2021·辽宁·统考高考真题)《天工开物》中记载:“凡乌金纸由苏、杭造成,其纸用东海巨竹膜为质。用豆油点灯,闭塞周围,只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而成此纸,每纸一张打金箔五十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乌金纸”的“乌”与豆油不完全燃烧有关
B.“巨竹膜”为造纸的原料,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豆油的主要成分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打金成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8.(2021·河北·统考高考真题)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芦苇可用于制造黏胶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B.聚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可用于制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
C.淀粉是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十万的天然高分子物质
D.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可降解材料
9.(2021·北京·高考真题)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聚苯丙生(L)的结构片段如下图。
已知:R1COOH+R2COOH +H2O
下列有关L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备L的单体分子中都有两个羧基
B.制备L的反应是缩聚反应
C.L中的官能团是酯基和醚键
D.m、n、p和q的大小对L的降解速率有影响
10.(2020·海南·高考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榨油脂不及时干燥脱水易变质B.聚氯乙烯可制作食品内包装材料
C.维生素C可作预包装食品抗氧剂D.卤水点豆腐本质属于蛋白质聚沉
11.(2020·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如图所示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可由n个单体分子通过缩聚反应生成
B.0.1ml该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标准状况)的CO2
C.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之一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
D.1m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3nmlNaOH
12.(2019·全国·高考真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13.(2019·北京·高考真题)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表示链延长)
A.聚合物P中有酯基,能水解
B.聚合物P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C.聚合物P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
D.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的交联结构
14.(2018·北京·高考真题)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结构简式为:
15.(2018·海南·高考真题)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2O2可与CO2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
B.SiO2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和光电池
C.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器的内壁涂层
D.氯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
二、实验题
16.(2020·海南·高考真题)聚异丁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某科研小组研究了使用特定引发剂、正己烷为溶剂、无水条件下异丁烯的聚合工艺。已知:异丁烯沸点266K。反应方程式及主要装置示意图如下:
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P4O10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钠块加入正己烷中,除去微量的水,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浴槽中可选用的适宜冷却剂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补齐操作步骤
选项为:a.向三口瓶中通入一定量异丁烯
b.向三口瓶中加入一定量正己烷
①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②待反应体系温度下降至既定温度:
③______________(填编号);
④搅拌下滴加引发剂,一定时间后加入反应终止剂停止反应。经后续处理得成品。
(5)测得成品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106,平均聚合度为________________。
三、有机推断题
17.(2021·浙江·高考真题)某课题组研制了一种具有较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聚合物P,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请回答:
(1)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化合物B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
B.化合物D的分子式为
C.化合物D和F发生缩聚反应生成P
D.聚合物P属于聚酯类物质
(3)化合物C与过量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在制备聚合物P的过程中还生成了一种分子式为的环状化合物。用键线式表示其结构_______。
(5)写出3种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化合物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体):_______。
①谱显示只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只含有六元环
③含有结构片段,不含键
(6)以乙烯和丙炔酸为原料,设计如下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有机溶剂任选)_______。
18.(2021·重庆·统考高考真题)光刻胶是集成电路微细加工技术中的重要化工材料。某成膜树脂F是248 nm光刻胶的组成部分,对光刻胶性能起关键作用。
(1)F由单体I和单体II合成,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F中官能闭的名称为酰胺基和_______,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2)单体I的分子式为CHaO2
①单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②单体I的同分异构体G能发生银镜反应,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峰面积比为6: 1), 则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3)单体II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部分试剂及反应条件省略)
已知以下信息:
①A+B→C为加成反应,则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
②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③E的同分异构体能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有_______个(不考 虑立体异构体)。
(i)含有环己烷基,环上只有3个取代基且相同;
(ii)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④已知以下信息:
a.+HOR4 (R1、R2、R4为烃基,R3为H或烃基)
b. (R为H或烃基)
单体II的加聚产物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序号
冷却剂
最低温度/℃
甲
NaCl-冰(质量比1:3)
-21
乙
CaCl2·6H2O-冰(质量比1.43:1)
-55
丙
液氨
-33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化合物1分子中还有亚甲基结构,其中心碳原子采用sp3杂化方式,所以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
B.结构相似,分子上相差n个CH2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上述化合物1为环氧乙烷,属于醚类,乙醇属于醇类,与乙醇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B错误;
C.根据上述化合物2的分子结构可知,分子中含酯基,不含羟基,C错误;
D.化合物2分子可发生开环聚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
答案选D。
2.B
【详解】A.聚乳酸()是由乳酸[HOCH(CH3)COOH]分子间脱水缩聚而得,即发生缩聚反应,A错误;
B.聚四氟乙烯()是由四氟乙烯(CF2=CF2)经加聚反应制备,B正确;
C.尼龙-66()是由己二胺和己二酸经过缩聚反应制得,C错误;
D.聚乙烯醇()由聚乙酸乙烯醇酯()发生水解反应制得,D错误;
故答案为:B。
3.B
【详解】A.根据氧原子数目守恒可得:3n=2n+1+m,则m=n-1,A正确;
B.聚乳酸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分别是羟基、羧基、酯基,B错误;
C.1个乳酸分子中含有1个羟基和1个羧基,则1ml乳酸和足量的Na反应生成1ml H2,C正确;
D.1个乳酸分子中含有1个羟基和1个羧基,则两分子乳酸可以缩合产生含六元环的分子(),D正确;
故选B。
4.B
【详解】A.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石英、云母、长石等矿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
B.碳纤维指的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
C.金属奖牌属于合金材料,C正确;
D.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正确;
故答案选B。
5.B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F中含有2个酰胺基,故A正确,
B.由结构简式可知,高分子Y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和,故B错误;
C.由结构简式可知,高分子X中含有的酰胺基能形成氢键,故C正确;
D.由结构简式可知,E分子和高分子Y中都含有氨基,则高分子Y的合成过程中进行了官能团氨基的保护,故D正确;
故选B。
6.D
【详解】A.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不涉及化学变化,A正确;
B.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是因为茶水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B正确;
C.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正确;
D.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错误。
故选D。
7.C
【详解】A.由题干可知,“乌金纸”是用豆油点灯,闭塞周围,只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而成此纸,故“乌金纸”的“乌”与豆油不完全燃烧有关,A正确;
B.造纸的原料主要是纤维素,故“巨竹膜”为造纸的原料,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正确;
C.豆油的主要成分油脂,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豆油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
D.打金成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D正确;
故答案为:C。
8.B
【详解】A.芦苇中含有天然纤维素,可用于制造黏胶纤维,故A正确;
B.聚氯乙烯在高温条件下会分解生成有毒气体,因此不能用于制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故B错误;
C.淀粉为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十万,故C正确;
D.大豆蛋白纤维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因此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可降解材料,故D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错误的是B项,故答案为B。
9.C
【详解】A.合成聚苯丙生的单体为、 ,每个单体都含有2个羧基,故A正确;
B.根据题示信息,合成聚苯丙生的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羧基间的脱水反应,除了生成聚苯丙生,还生成了水,属于缩聚反应,故B正确;
C.聚苯丙生中含有的官能团为: 、 ,不含酯基,故C错误;
D.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对聚合物的降解有本质的影响,因此m、n、p、q的值影响聚苯丙生的降解速率,故D正确;
故选C。
10.B
【详解】A.新榨油脂若不及时干燥脱水,水中含有的微生物等物质可以将油脂氧化,使油脂变质,A正确;
B.聚氯乙烯为3类致癌物质,具有毒性,不可作为食品包装材料,B错误;
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作为预包装食品的抗氧化剂,C正确;
D.向豆浆中加入卤水,是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聚沉,属于蛋白质的聚沉,D正确;
故选B。
11.C
【详解】A.该物质的单体为,可有n个单体分子通过双键加聚反应生成,A项错误;
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0.1ml该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标准状况)的CO2,B项错误;
C.该有机物为酯类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对应的羧酸和对应的醇,乙二醇为产物之一,可作为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C项正确;
D.该有机物中存在苯酚酯,1ml苯酚酯消耗2ml的,剩余的两个酯基各消耗1ml的,则1m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4n ml的,D项错误;
答案选C。
12.D
【详解】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
B.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
C. “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项正确;
D. 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答案选D。
【点睛】高中化学阶段,常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
13.D
【分析】将X为、Y为带入到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中可知,聚合物P是由邻苯二甲酸和丙三醇通过缩聚反应制备的,据此解题;
【详解】A.根据X为、Y为可知,X与Y直接相连构成了酯基,酯基能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故A不符合题意;
B.聚合物P是由邻苯二甲酸和丙三醇通过缩聚反应制备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油脂为脂肪酸甘油酯,其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脂肪酸盐和甘油即丙三醇,故C,不符合题意;
D.乙二醇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与邻苯二甲酸在聚合过程中只能形成链状结构,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D。
【点睛】本题侧重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涉及高聚物单体以及性质的判断,注意把握官能团的性质,缩聚反应的判断,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不大。
14.B
【详解】A、芳纶纤维的结构片段中含肽键,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为、,、中苯环都只有1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A错误;
B、芳纶纤维的结构片段中含肽键,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为、,含有的官能团为-COOH或-NH2,B正确;
C、氢键对该分子的性能有影响,如影响沸点等,C错误;
D、芳纶纤维的结构片段中含肽键,采用切割法分析其单体为、,该高分子化合物由、通过缩聚反应形成,其结构简式为,D错误;
答案选B。
15.B
【详解】A. Na2O2可与CO2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A不符合题意;
B. SiO2不导电,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但光电池的主要成分是硅B,符合题意;
C. 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器的内壁涂层,C不符合题意;
D. 氯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 U形管或U型干燥管 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水分进入三口瓶中 乙 b a
50000
【分析】使用特定引发剂、正己烷为溶剂、无水条件下,将沸点266K异丁烯适当加热后转变成气体,通入三口瓶中,在冷却槽中加入合适的冷却剂,在下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异丁烯;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U形管或U型干燥管;由信息知,聚异丁烯是在无水条件下异丁烯发生加聚反应获得,P4O10能吸收水分,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水分进入三口瓶中;
(2)正己烷不和钠反应,而钠可与水反应,故将钠块加入正己烷中除去微量的水,反应方程式为;
(3)由信息知,加聚反应需在和引发剂作用下发生,由信息知,甲最低温度为-21℃,不合适;乙最低温度为-55℃,比较合适;丙最低温度为-33℃,离的上限-30℃很接近,也不合适,故浴槽中可选用的适宜冷却剂是乙;
(4)按实验流程可知,步骤为:向三口瓶中加入一定量 正己烷,将沸点266K异丁烯适当加热后转变成气体,通入三口瓶中,所以答案为b、a;
④搅拌下滴加引发剂,一定时间后加入反应终止剂停止反应。经后续处理得成品。
(5)异丁烯的分子式为C4H8,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已知成品聚异丁烯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106,则平均聚合度为。
17. HOCH2CH2Br C +4NaOH+2+2NaBr 、、、(任写3种)
【分析】A的分子式为C8H10,其不饱和度为4,结合D的结构简式可知A中存在苯环,因此A中取代基不存在不饱和键,D中苯环上取代基位于对位,因此A的结构简式为,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D中含有酯基,结合已知信息反应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B与E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该反应为酯化反应,因此E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Br,D和F发生已知反应得到化合物P中的五元环,则化合物F中应含有碳碳三键,而化合物P是聚合结构,其中的基本单元来自化合物D和化合物F,所以化合物F应为。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Br,故答案为:;HOCH2CH2Br。
(2)A.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化合物B中苯环的6个碳原子共平面,而苯环只含有两个对位上的羧基,两个羧基的碳原子直接与苯环相连,所以这2个碳原子也应与苯环共平面,化合物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故A正确;
B.D的结构简式为,由此可知化合物D的分子式为,故B正确;
C.缩聚反应除形成缩聚物外,还有水、醇、氨或氯化氢等低分子副产物产生,化合物D和化合物F的聚合反应不涉及低分子副产物的产生,不属于缩聚反应,故C错误;
D.聚合物P中含有4n个酯基官能团,所以聚合物P属于聚酯类物质,故D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不正确的是C项,故答案为C。
(3)中酯基能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溴原子能与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因此反应方程式为+4NaOH+2+2NaBr。
(4)化合物D和化合物F之间发生反应,可以是n个D分子和n个F分子之间聚合形成化合物P,同时也可能发生1个D分子和1个F分子之间的加成反应,对于后者情况,化合物D中的2个-N3官能团与化合物F中的2个碳碳三建分别反应,可以形成环状结构,用键线式表示为,该环状化合物的化学式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5)化合物F的分子式为C8H6O4,不饱和度为6,其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结构片段,不含键,且只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说明结构高度对称,推测其含有2个相同结构片段,不饱和度为4,余2个不饱和度,推测含有两个六元环,由此得出符合题意的同分异构体如下:、、、。
(6)由逆向合成法可知,丙炔酸应与通过酯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而中的羟基又能通过 +水解得到,乙烯与Br2加成可得,故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为。
18.(1) 酯基 加聚反应
(2)
(3) 乙炔 6
【分析】小问(1)考查的是课内知识,只需牢记课内官能团与有机反应类型即可判断解题;小问(2)考查了加聚物中单体的判断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前者也只需牢记课内如何进行单体与加聚物的相互转化判断即可简单完成,后者分情况而定,而此题主要涉及醛基的性质与等效氢问题;小问(3)是一道较简单的有机合成题,关联好给出的信息反应,注意对比流程中前后物质的结构与分子式的差异即可解题。
(1)
由F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来,该物质中除了含有酰胺基,还有酯基(),而F由单体I和单体II合成,表明单体I和单体II具有碳碳双键结构,通过加聚反应形成F;
故答案为:酯基;加聚反应;
(2)
单体I的分子式为,说明F的左侧结构是单体I发生加聚后形成的链节,由该链节可推断出单体I为 ;由单体I的结构简式可以判断出其有2个不饱和度,还有2个氧原子,而单体I的同分异构体G能发生银镜反应,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峰面积比为6: 1),由此可推断G有较高的对称性,才会使等效氢只有2种且数目比为6: 1,可见G中有两个醛基,而且有多个同碳上的甲基且处于对称位置,其结构为 ;
故答案为: ; ;
(3)
题号(3)①中A+B→C为加成反应,结合流程 ,可推断B为乙炔();
题号(3)②中结合题目信息 ,可以推断出生成D的反应为 ,所以D为 ;结合信息 可知, 要生成 ,需要加入的E()为 ;
题号(3)③中依据E的分子式或E的结构 都可以推断出E只有一个不饱和度,要求写的同分异构体含有的环己烷基占据了这一个不饱和度和6个碳原子,剩余的3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要形成3个相同且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取代,表明取代基为,可形成的同分异构体如下: 、 、 、 、 、,共6种;
题号(3)④中的信息反应a可推断出,单体II的加聚物,即 ,在酸性条件下先转变为 和 ,但是依据信息反应b可知 在酸性条件下会继续衍变为 ,最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乙炔;;; 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68-有机推断综合(含解析),共7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66-有机物的合成(含解析),共1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54-有机反应类型(含解析),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