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知识清单:第四单元
展开第一节:田野生物调查
1.小型的、活动较慢的动物,宜在野外观察。
2.活动性较强的动物,可以捕捉回室内,放在合适的容器内进行观察。
3.较大的动物,可放在笼内进行观察。
4.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应尽可能的在适宜的野生环境下进行。
5.野外调查是研究动物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6.在田野中调查时,除了对动物的种类、数量、形态特征和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外,还要注意他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以便对所观察的动物有更全面的了解。
7.通过野外观察,我们可以了解某一区域的野生动物资源状况,为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8.目前,地球上生活着150多万种动物,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9.在我国,鱼类有3842种,占世界鱼类种数的17.53%;两栖类284种,占世界种类的7%,爬行类占6%左右,鸟类占14%,哺乳类占13.39%。
第二节:(1)腔肠动物
1.水螅生活在淡水中,通常会固着在水草上。水螅的身体浅褐色,呈圆筒状,有5-12条细长的触手,呈辐射对称。
2.水螅的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组成,身体有口无肛门,是原始的多细胞生物。
3.繁殖分为出芽繁殖和有性繁殖。
4.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有口无肛门。
5.水螅、珊瑚虫、海葵、水母、海蜇等都属于腔肠动物。
6.海蜇可以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珊瑚虫群体分泌的骨骼,我们通常称作珊瑚。珊瑚虫的大量繁殖,形成了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地---珊瑚礁和珊瑚岛。人们应该自觉保护珊瑚礁。
(2)扁形动物
1.涡虫全长只有10-15毫米,背面呈灰褐色,腹面颜色较浅,身体柔软,背腹扁平,体型像一片柳叶。
2.涡虫身体前端呈三角形,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的眼点,可以辨别光线的明暗。
3.左右对称的动物在运动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上,比辐射对称的动物强。
4.涡虫的身体是由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三个胚层组成,由于中胚层形成了肌肉层,涡虫的运动能力比水螅强。
5.涡虫、猪肉绦虫、血吸虫等都属于扁形动物。
6.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三个胚层。
7.多数扁形动物是营寄生生活的,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猪肉绦虫是血吸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8.米猪肉是指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血吸虫也会引发疾病,预防血吸虫的措施主要是消灭他的传播媒介---钉螺。
第三节:(1)线形动物
1.蛔虫身体呈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红色。雄虫较小,体长15-25厘米尾端卷;雌虫较大,体长20-35厘米,体粗,长尾端尖直。
2.蛔虫身体表面有半透明的角质层,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蚀,对自身有保护作用。
3.蛔虫的消化管十分简单,体内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4.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
5.蛔虫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结构比较简单,生殖器官发达,运动、感觉器官退化这些特点都是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
6.要注意个人饮食卫生,要严格管理粪便。
(2)环节动物
1.蚯蚓的体色为暗红或灰黑色,身体长而圆,由许多体节组成,靠近前端的几节,颜色较浅,表面光滑,靠近前端的几节形成一个环状结构,叫做环带。
2.除了前端和最后几个体节外,其他各节都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在粗糙面运动更快。
3.体壁和肠壁之间有众多的排泄器官,血管和神经系统等等。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多数生有刚毛。
5.蚯蚓,水蛭,沙蚕等都属于环节动物。
6.蚯蚓可以改良土壤,提高活力,是禽畜的优良饲料,还可入药。
7.蚯蚓体壁摸上去湿润粗糙,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第四节:软体动物
1.河蚌的身体外面包着两片贝壳。在贝壳的内面贴着一层柔软的膜,叫做外套膜。
2.外套膜可以保护河蚌柔软的身体。
3.贝壳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4.外套膜会分泌出珍珠质,把异物包被起来。时间久了,就形成珍珠。
5.乌贼是腕足,蜗牛的足是腹足。
6.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或者具有被外套膜包被的贝壳)。
7.软体动物一般都有贝壳,所以也叫贝类。贝类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贝类可以食用。
8.如:蛏,牡蛎,田螺,鲍,扇贝,扇贝等,这些贝类的肉质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9.除了食用之外,有些软体动物还可做中药材,如鲍鱼的贝壳、乌贼的内壳(海螵蛸)等。有些软体动物,贝壳形状独特,有美丽的光泽和色彩,如宝贝、鸡心螺、竖琴螺、扇贝等,这些贝壳可以做成工艺品。此外,珍珠贝和三角帆蚌等能够产生珍珠。珍珠是名贵的药材,也是高级装饰品。
10.为什么要在珍珠贝的外套膜上放砂砾?
答:为了生产珍珠。
11.有贝壳的软体动物,一般运动缓慢。
第五节:节肢动物
1.蝗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体表有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好适应陆地生活。
3.蝗虫头部有一对分节的触角,触角是感觉器官;有一对复眼,复眼是蝗虫的主要视觉器官。还有三个感光的单眼。头部下方有一个口器。
4.蝗虫胸部有三对分节的足,前足和中足适于爬行,后肢发达,胸部的背侧有一对革质的前翅和一对膜质的后翅,适于飞行。
5.蝗虫的口器有上唇,下唇,舌各一片,上颚,下颚各一对。
9.为何蝗虫是世界性害虫?
答:1.有咀嚼式口器。
2.用这种很强的口器暴食庄稼。
3.同时,蝗虫既有善于跳跃的足,又有善于飞行的翅,扩大了陆地生活的范围,成为一种严重危害农作物的世界性害虫。
10.沼虾的身体与蝗虫不同,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上的额剑,是防御或攻击敌害的武器。沼虾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头胸部和腹侧分别有五对分节的足。
1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12.蝗虫、沼虾、蜜蜂、蜻蜓、七星瓢虫、蝉、河蟹、黑斑园蛛、蜈蚣等都属于节肢动物,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第六节:鱼类
1.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2.腮盖后缘以前是头部,肛门以后是尾部,中间部分是躯干部。
3.体呈梭形。
4.体表长有一层鳞片,鳞片外面有粘液,可以减小游泳的阻力。
5.鲫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是鱼的一种感觉器官(能够测定方位,感知水流和水温)。
6.鳍是鱼的运动器官,包括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胸鳍保持平衡,尾鳍控制方向。鲫鱼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肌肉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
7.鳃是鱼的呼吸器官,由鳃丝,鳃耙和鳃弓组成。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水中的氧气进入血管,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排入水中。
8.鲫鱼属于变温动物。
9.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体表大多长有鳞片;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
10.其中被称为四大家鱼的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11.常见的海洋鱼类有: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鲳鱼,鲆鱼,鳕鱼,鲑鱼,鲨鱼等。
12.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渔业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以保护我国的水域环境,合理的利用鱼类资源。
13.鱼类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约有22000多种,我国的淡水鱼类约有800余种,虽然蕴藏丰富,但并非取之不尽。
第七节:(1)两栖类动物
1.青蛙背部呈黄绿色,间有黑色斑纹,腹面呈白色,是保护色。
2.青蛙前肢较短,后肢较强大,肌肉很发达,在陆地上是跳跃键将。
3.后足宽而脚趾长,脚趾间有蹼。
4.主要靠肺呼吸
5.青蛙的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不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有辅助呼吸的重要作用。
6.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多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少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湿润,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体温不恒定。
7.青蛙分为三部分:头,躯干,四肢。
8.适合陆地生活的是:答:
1.青蛙背部呈黄绿色,间有黑色斑纹,腹面呈白色,是保护色。
2.青蛙前肢较短,后肢较强大,肌肉发达,在陆地上是跳跃键将。
4.主要靠肺呼吸
5.青蛙的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不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有辅助呼吸的重要作用。
9.适合水中生活的是:答:
1.青蛙背部呈黄绿色,间有黑色斑纹,腹面呈白色,是保护色。
3.后足宽而脚趾长,脚趾间有蹼。
10.青蛙主要以农业害虫为食,是动物界著名的捕食能手。我们应该积极保护青蛙,蟾蜍眼睛后面有一对膨大的毒腺,其分泌的毒液能制成中药蟾酥。
(2)爬行类动物
1.蜥蜴头部的感觉器官比两栖类动物发达。
2.颈能灵活转动。
3.它的皮肤干燥而粗糙,表面覆盖有角质鳞片。
4.用肺呼吸,更适合于陆地生活。
5.爬行类的主要特征是:皮肤表面有角质鳞片或骨质的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四肢短小或无四肢;爬行。它已经进化为真正的陆生动物了。
6.蜥蜴全身可以入药。龟的腹甲是著名的中药,叫做龟板。蛇的一身都是宝,蛇毒,蛇胆和蛇蜕也可以作为中药材;蛇是鼠的天敌。大多蛇类能捕鼠,对于防止农作物减产有一定作用,我们要好好保护他们。
7.两栖类与爬行类相比较,哪个类群更适合陆地生活?为什么?
答:1.蜥蜴头部的感觉器官比两栖类动物发达。
2.颈能灵活转动。
3.它的皮肤干燥而粗糙,表面覆盖有角质鳞片。
4.用肺呼吸,更适合于陆地生活。
第八节:鸟类
1.两翼和尾部的羽毛是正羽,用于飞行,其他部位的羽毛是绒羽,用于保暖。
2.适合飞行的特点:
1.家鸽体呈流线型,减小飞行阻力。
2.体表被覆适于飞行的羽毛。
3.前肢变为翼。
4.胸部形成高大的龙骨突。
5.两侧长有发的的胸肌。
消化: 6.家鸽有角质喙,利于啄食,口内无牙齿。
7.食量大,消化能力很强,更好的减轻体重。
8.大肠直肠短,随时排便;减轻飞行负担。
呼吸: 9.双重呼吸提高了家鸽的摄氧能力,可以供给充足 的 氧气,满足长时间飞行对能量的需求。
骨头: 10.家鸽的骨质轻而坚硬。
- 长骨的骨腔里是空心的。从而使家鸽体重减轻,为飞翔创造了条件。
3.家鸽的体温高而恒定,保持在42°左右,是恒温动物。恒定的体温可以减少对环境的依赖,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生活范围。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高等。
4.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角质喙,没有牙齿;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长骨中空,内充气体;胸肌发达,用肺呼吸;并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
5.家鸽、鸡、鸭、鹅、鹌鹑等家禽以及麻雀、猫头鹰、喜鹊、鸵鸟、丹顶鹤、企鹅、大雁等都属于鸟类。
6.鸟类与人类的生活非常密切,不仅为人们提供大量的肉、蛋等食品,还可以为制药和服装行业等提供原料。鸟类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界绿色植物方面有很大作用。灰喜鹊、伯劳、燕子等是捕虫能手,啄木鸟是“森林医生”,猫头鹰是捕鼠健将。我们要大力保护鸟类。
第九节:哺乳类
1.家兔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
2.家兔四肢发达,前肢短,后肢长,适于跳跃和快速奔跑。
3.全身长满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还有换毛的习性。
4.家兔的膈是一块膜状肌肉。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可以帮助呼吸,增强气体交换的能力,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体温恒定。
5.家兔是草食性动物,消化道很长,盲肠特别发达,有利于粗纤维的消化。
6.幼兔不能独立生活,必须依靠吸食母体乳汁才能生活。
7.家兔、猪、牛、羊等家畜以及狼、虎、象等都属于哺乳类。
8.哺乳类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哺乳。
9.人最早饲养的是狗。
10.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身体里都有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凡是有脊柱的动物属于脊椎动物。
11.蝙蝠是唯一能够飞行的小型哺乳类动物;鸭嘴兽是卵生的哺乳动物;袋鼠是有袋的哺乳动物;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鲸,是哺乳动物,海牛、海豹、海豚、白鱀豚、蓝鲸等都是哺乳动物。
第十节:我国的珍稀动物
1.金丝猴是世界珍稀灵长类动物,被誉为“第二国宝”。
2.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因为食物箭竹的不断减少,是他的生活范围不断减小,加上其哺乳能力较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3.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动物,由于偷猎等原因,种群数量减少,藏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动物,有“活化石”之称。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扬子鳄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5.朱鹮分布于我国和日本等地,由于森林和湿地的急剧减少,以及体内寄生虫繁殖等原因,险遭灭绝。
6.白鱀豚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因为人为产生的噪声严重扰乱了白鱀豚的声呐系统。
7.东北虎由于繁殖能力低,加之生态环境被破坏、食物缺乏和人为捕猎。
8.珍惜动物是指分布区域十分狭小,密度很低。现存数量稀少,若不加以保护,数量会持续下降甚至灭绝的动物种群。
9.大熊猫、金丝猴、白鱀豚、东北虎、华南虎、朱鹮、褐马鸡、扬子鳄、黑颈鹤和藏羚等。
10.自然条件的变化,使某些野生不能适应环境;物种的退化危及野生动物的繁衍和生存;城市的扩建,农村耕地的扩大,道路的铺设,森林、草原的大面积破坏,使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减少;环境污染破坏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掠夺性狩猎,更加加快了物种的灭绝。
请善待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