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浙江中考语文 一轮复习 阅读 专题二 非文学作品阅读 三、常考考点答题技巧及典例精析 考点六 活动设计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3 浙江中考语文 一轮复习 阅读 专题二 非文学作品阅读 三、常考考点答题技巧及典例精析 考点六 活动设计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设问看考法,典例精析,材料一,→标题,◆◆文本助读◆◆,→表头,材料二,全国能源信息平台,材料三,碳中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2·湖州)班级开展“倡导低碳生活”主题宣传活动,为了保证宣传效果,需要你进行深入研究。你准备如何开展这项研究?请写出你的研究内容、研究步骤。
2.(2022·温州)策划组准备为世界区挑选宣传标语,你会推荐下面哪一条?根据“筹备说明”和资料二,简述理由。
3.(2021·宁波)请在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位作为采访对象,整合材料四的信息,设计一个采访问题,并说明提问意图。
▶考点针对练:《练测本》P58 T一(3),P59 T二(3)
一、(2022·绍兴)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相关数据:
→变化趋势:样本数逐年下降,样本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上升。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占比最大,超过四分之三;城市生活垃圾占比第二;医疗废物占比最小。
→表格和环形图的共同点在于反映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情况。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无废城市”的定义,其中关键是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国内首次牵头提出创建“无废城市”及“无废社会”的建议。2018年1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公布“11+5”个试点城市和地区。随后,各地政府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2021年,试点工作收官。2022年,《“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印发,明确提出将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无废城市”推行的现状。
中国固体废物的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亿-700亿吨,每年新增固体废物约100亿吨。如果以传统的堆放或填埋方式处置,直接后果就是挤压和损毁城市用地,并且污染大气、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威胁人们的健康。
→传统垃圾处理方式的危害。
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置固体废物?需要多方合力,抓好两大环节:源头减量化,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末端资源化,在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基础上,力求将废物转化成可利用资源。减量化不等于没有废物产生,它需要政府部门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驱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值得注意的是,从源头减量,不仅要引领企业推进绿色生产方式,还要大力倡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资源化并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要求逐步完善和延伸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依赖固废处理企业的创新科技与标准化能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最大化。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整理)
→科学处置固体废物,需要多方合力(政府、企业、公众),抓好两大环节:①源头减量化;②末端资源化,即最大化综合利用效率。
【材料关系解读】材料一指出全国大、中城市(抽样)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上升的现状;材料二针对这一现状提出“无废城市”概念;材料三阐述了实现“无废城市”的重要环节。
1.选出以下推论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 C )(3分)
【考点一 文意理解与辨析/考点三 图表分析与转换】A.材料一中的表格只适用于抽样的城市,并不代表全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的整体增量。B.强加因果,原材料并未提及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D.根据材料二中的“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可知,创建真正的“无废城市”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2.创建“无废城市”需要多方合力,请根据材料填写思维导图。(6分)
①发挥引领作用,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驱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②企业 ③公众 ④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考点二 信息提取与整合】由思维导图可知,①处填写的应是政府在创建“无废城市”中的作用。由材料二第②段可知,发挥引领作用,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或:材料三第②段中的“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驱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根据②处的部门职责,找到材料三中对应内容可知,这里职责的主体是企业;由材料三中的“还要大力倡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可知,公众是多方合作的第三方,其主要职责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3.运用三则材料的相关知识,分析绍兴市或佛山市固废处理做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4分)
绍兴市:绍兴市是全国“无废城市”试点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的试点市。在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曾分布着数百家大大小小的印染企业,产出的各类固废不计其数。近年来,柯桥大力推进印染业搬迁集聚、改造提升工程,印染企业缩减一半以上。
佛山市: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中心,园内各项目之间资源共享、协同处理,焚烧产生的电能为园区输送稳定、经济的能源,余热供污泥干化、餐厨垃圾提油,污泥厂和餐厨厂产生的臭气通过负压系统抽入焚烧炉助燃……
我选( )市,分析:
示例一:绍兴。政府规划产业布局,推进印染业搬迁集聚、改造提升工程,这是依靠政府顶层设计,合理运用“两大环节”中的固废处理源头减量化策略。企业数量减少、改造提升,就能有效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示例二:佛山。佛山建设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园内各项目资源共享、协同处理。这是依靠政府顶层设计,合理运用“两大环节”中的固废末端处理资源化策略。废物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后,通过企业间的共享、协同,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水平。
【考点四 材料结果探究】由绍兴市材料可知,政府重点抓的是源头,他们规划产业布局,推进印染业搬迁集聚、改造提升工程,这是依靠政府顶层设计,合理运用“两大环节”中的固废处理源头减量化策略。由佛山市材料可知,政府抓的是末端处理环节,他们建设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园内各项目资源共享、协同处理。这是依靠政府顶层设计,合理运用“两大环节”中的固废末端处理资源化策略。
4.实验中学将创建“无废学校”。调研中发现,校内固化物占比最大的是饮料瓶,各类垃圾桶内均有发现。运用材料知识,向校长、同学建言献策,提出具体做法并说明其依据。(4分)
校长:(示例一)建议学校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建立考核制度,把校内各区域固废产生量、处理情况等纳入日常考核,定时检查、记录,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依据:这是从顶层设计入手,通过评价考核制度的建立,加强固废的有效管理。(示例二)建议学校加强对清洁工的管理,要求他们对垃圾再次分拣,坚持分类装运。依据:这是从固废的处理末端着力,坚持垃圾分类,为固体废物的下一步处理做好准备。
同学:(示例一)建议同学们自带水杯,少买饮料,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依据:这是从源头控制固废的产生量,是减量化做法。(示例二)建议同学们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也可以尝试将饮料瓶变废为宝。依据:这是从固废处理末端着力,将固废资源化。
【考点五 拓展表达】①从源头上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学生带进校园的饮料瓶数量,但又要解决学生的喝水问题。作为学校,可提供给学生清洁卫生的用水;作为学生,可携带能反复利用的水杯。校长可作好顶层设计,建立考核制度。②在末端环节,即如何处理废弃的饮料瓶问题,作为学校,可加强对清洁工的管理,要求再次分拣;作为学生,坚持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积极进行饮料瓶二次利用等。
二、(2022·湖州)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学习任务。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明确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是国际性议题,我国将对此采取有力措施。
碳中和(Carbn neutrality)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2011年已用掉52%的预算额度,自工业革命以来,全世界共排放5150亿吨
2045年据预算,若不采取行动降低现有排放,将在2045年超支
为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
全球碳预算额度总量为10000亿吨
→碳排放的预算和使用情况。
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来源:新华网)
→政府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具体方案。
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国意味着什么?需要经济社会全面转向绿色低碳●做好“加减法”,实现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主动作为●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就越有利于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对中国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当前的碳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比较高,大量排放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低碳的新产业新技术,正在大力发展(来源:《人民日报》)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专家统计:每节约1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7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
(摘自《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碳排放量的计算及与电的换算。
据悉,2022年湖州计划新造林8700亩,目前已落实绿化造林地块9014亩,施工完成4700亩,种植苗木5.7万株,绿化造林正有序推进。2022年湖州将全面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开展碳汇试点探索。
(摘自“人民网精选资讯”)
→湖州开展森林碳汇试点探索。
【材料关系解读】材料一介绍了“碳中和”的定义;材料二、四阐述了其重要意义;材料三、六说明了目前国家、地方政府相应的举措;材料五列出了碳排放量的计算及与电的换算。
1.从上面材料看,全球积极推进“碳中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地球升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考点二 信息提取与整合】根据材料一“碳中和”的定义和材料二中的“为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全球碳预算额度总量为10000亿吨”可知,“碳中和”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地球升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根据上面材料和语文知识积累,下面推论与上面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D )(3分)
【考点一 文意理解与辨析】A.根据材料一中“碳中和”的定义可知,峰值越高,越难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碳中和”越不利。B.根据材料四中的“做好‘加减法’,实现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可知,达到“碳中和”目标需要两方面共同用力,并非只“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就可以。C.根据材料五可知,“煤电”是会产生碳粉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发电方式,不符合环保要求,不属于“绿电”范畴。
3.“双碳”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该词入选“202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请根据材料,推断“双碳”入选有哪些原因。(3分)
“双碳”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受到各大媒体的关注;推进“双碳”工作十分重要,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大力推动“双碳”工作。
【考点二 信息提取与整合】根据材料一中的第1段可知,“双碳”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受到各大媒体的关注;根据材料四中的“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国意味着什么?……”可知,推进“双碳”工作十分重要,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根据材料三中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材料六中的“2022年湖州计划……”可知,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大力推动“双碳”工作。
4.班级开展“倡导低碳生活”主题宣传活动,为了保证宣传效果,需要你进行深入研究。你准备如何开展这项研究?请写出你的研究内容、研究步骤。(4分)
示例:研究内容:什么是低碳生活。研究步骤:1.查找资料,了解“低碳生活”的意义和方式;2.做社会调查,分析社会生活中有违“低碳生活”的现象;3.研究宣传稿写作的注意事项,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 浙江中考语文 一轮复习 阅读 专题四 古诗文阅读 一、诗歌阅读常考考点答题技巧及典例精析 考点四 表达技巧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常见表达技巧,典例精析,一剪梅·咏柳,明夏完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 浙江中考语文 一轮复习 阅读 专题四 古诗文阅读 二、文言文阅读常考考点答题技巧及典例精析 考点四 文意理解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向3对比理解,典例精析,卢重斋遗事,明叶盛,选自《水东日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 浙江中考语文 一轮复习 阅读 专题四 古诗文阅读 一、诗歌阅读常考考点答题技巧及典例精析 同类诗歌对比整合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赠友送别类,羁旅思乡类,爱国忧民类,边塞征战类,咏史怀古类,山水田园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