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文艺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1、欣赏《野蜂飞舞》教学设计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06/138329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湘艺版音乐七下教学设计整套
湘文艺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1、欣赏《野蜂飞舞》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湘文艺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1、欣赏《野蜂飞舞》教学设计,共2页。
《野蜂飞舞》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仔细聆听乐曲,想象野蜂飞舞时的情景。
2、学生能够体会音乐表现野蜂飞舞时忽上忽下,声音时强时弱的特点。
3、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管弦乐,了解其中的乐器的音色的美妙,从而更加的喜爱音乐。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管弦乐,了解其中的乐器的音色的美妙,从而更加的喜爱音乐。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这首乐曲里面藏着一种昆虫。同学们等一下听的时候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
1、是什么昆虫在飞?(野蜂)
2、是只有一只在飞? 还是有一群在飞?(一大群在飞)
二、听乐曲,引出相关背景知识。
1、《野蜂飞舞》是由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创作,是作为一个故事的插曲。今天我们就来讲这个故事,同学们在听的过程里猜一下这首乐曲是作为故事里哪一段的插曲。
《野蜂飞舞》这支曲子就是描写野蜂袭击织布工和厨娘时的背景音乐。
2、乐器:小号
三、听乐曲,边听边用笔随乐曲画一条线。
乐曲从快速下行的半音阶开始,然后是上下翻滚的音流,生动地描绘了野蜂振翅疾飞,袭击两个坏人的情景,最后半音阶上升乐句。
四、民族管弦乐队和西洋管弦乐队
一、两边乐器都是呼应的,一人一句,音色相仿,乐句接近,不相上下,具体:古筝对竖琴,扬琴对钢琴,二胡对提琴,长笛对竹笛。
二、民乐演奏野蜂飞舞,是有相当的难度的,因为野蜂飞舞是为西洋乐写的曲子,弦位,指法,速度。对水平都有相当的考验。
三、唢呐一出,音色音调,都没有西洋乐器能与他抗衡。唢呐又用百鸟朝凤模仿鸟叫声,西洋乐没法模仿,又对不上;真有所谓凤凰一出,百鸟皆避的意思……
唢呐最后的散板(自由的节拍)和气口(比较自由的停顿,靠感觉)和变调(自然的调式变化),赢得了这次斗琴。
民乐的演奏手法非常丰富,尤其善于表达细腻的感情。民乐的抻一下(延长一点),转一下(复杂的滑音),升一点(往往是升几分之几个音程,而不是标准的半音),降一点,全靠感觉,这也是机器模仿不了。
当然,乐器不分高低,民乐西洋乐各有所长。民乐不如西洋乐声音洪亮,共振强,也没有西洋乐器的低音声部,虽能演奏西洋乐曲,却也没有那种宏大,沉稳,正光伟的感觉,这就是进行曲等必须用西洋乐队的原因。
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野蜂飞舞》这首乐曲,听了《萨旦王的故事》,并且看了视频,感受表达这段音乐。同时也了解了西洋管弦乐队和中共传统的民乐队演奏这首曲子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