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寒假预习自测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寒假预习自测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01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寒假预习自测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02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寒假预习自测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寒假预习自测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寒假预习自测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0分)
    1.(本题2分)明朝手工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明代丝织业的中心是
    A.松江B.苏州C.景德镇D.刘家港
    2.(本题2分)如表是1661-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的变化,导致出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政策的支持B.人口的急剧增长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本题2分)读下图,古代货币的发展变化
    A.见延了古代商业的繁荣B.佐证了抑商政重的合理
    C.呈现了小农经济的瓦解D.表明了古代贸易额减少
    4.(本题2分)谚语的演变蕴含者一定的历史信息。从南宋时期的“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到明清时期的“湖广熟,天下足”,这两句谚语变化表明( )
    A.两湖地区取代江浙成为产粮重要地区B.宋以后江南因战乱多农业发展受影响
    C.江浙地区经济逐步落后D.明清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5.(本题2分)如图是某同学探究某一主题的笔记。据此可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清朝的商业B.唐朝的金融C.清朝的经济D.元朝的外贸
    6.(本题2分)下列有关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作用的表述中,错误的一向是( )
    A.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B.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C.推动了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D.造成了人口锐减
    7.(本题2分)某校七年级学生研究“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从以下两幅图片得出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十分兴盛B.清朝前期,尤其是乾隆时期,人口迅速增长
    C.清朝前期,苏州是十分重要的工商业城市D.人口的增长不会带来负面影响
    8.(本题2分)货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下列货币按照其最早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D.③②④①
    9.(本题2分)有人估算,十七、十八世纪,约占世界总产量一半的白银输入中国,大多成为流通货币。这反映当时中国
    A.君主专制强化B.商品经济发达C.科技领先世界D.人口迅速增长
    10.(本题2分)明朝时期的丝织业中心是( )
    A.杭州B.成都C.苏州D.镇江
    二、填空题(共10分)
    11.(本题2分)《____》的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12.(本题2分)明朝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____;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13.(本题2分)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____,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14.(本题2分)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_____时最后完成;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上,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__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15.(本题2分)明朝时,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色彩艳丽,畅销海内外;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17.(本题2分)明代手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当时的青花瓷畅销海内外。中国当时此类青花瓷的生产中心是江西景德镇。
    18.(本题2分)判断题(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1)科举制度在隋朝正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
    (2)清朝前期,中央政府为打击分裂势力,设立了新疆行省,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
    (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
    (4)《资治通鉴》原名《太史公书》,共130卷。( )
    (5)清朝前期,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
    19.(本题2分)据记载,乾隆时期的苏州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20.(本题2分)宋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花生、向日葵、甘薯和马铃薯等。
    四、综合题(共30分)
    21.(本题10分)人口变化关系国计民生。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说出魏晋时期人口迁移的方向。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唐代各地人口密度变化表
    (单位:人/平方公里)
    ——费省《唐代人口地理》
    注:天宝:唐玄宗在位时期的第三个年号。三个年号分别为先天(712年8月-713年11月)、开元(713年12月-741年12月)和天宝(742年正月-756年7月)。
    (2)依据材料二,说出贞观十三年到天宝元年唐代各地人口密度的变化。结合所学,说出这两个时期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
    材料三 西汉时期,我国南北方的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长江以南大多数地区人口稀少;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移民源源不断的注入,不仅使南方人口数量增加,而且增强了开发的动力;两宋时期,南方的人口无论是总数还是密度都超过了北方,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
    ——摘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3)人口分布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经济状况,材料三中的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四
    (4)依据图1,说出清代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材料,分析这种趋势给清代社会带来的利与弊。
    22.(本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回首唐宋】
    材料一 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yi)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绕。
    ——李处权《士贵要予赋水轮》
    材料二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南宋社会生活史》
    【对话明清】
    材料三 顺治十八年(1661年)全国人口1920万人,康熙九年(1670年)全国人口1939万人,乾隆八年(1743年)全国人口15000万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全国人口31000万人。
    ——摘编自高王凌《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
    材料四 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1)材料一所指是唐朝时期发明的哪种农业工具?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的“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举出两例)
    (3)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前期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通俗文学勃兴的时代背景。
    (5)据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23.(本题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初期实行“租庸调”制,田赋(土地税)税率相当于汉代的“三十税一”,若遇自然灾害,租调可减免;唐代中期,改行按亩纳税的“两税法”,税率约为5%。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确定,不分白地(未耕种的土地)水田,每亩税三升(元朝亩产约为100升)。朱元璋称帝之前,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推行“十税一”的土地税政策;明初,对农民开垦的荒田,实行“三年不征租税”的优惠政策。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哪种相同的方法?
    材料二:北宋时,推广了从越南传入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南方的水稻被推广到北方,水稻产量跃居农作物首位。明朝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清朝时大面积推广。
    (2)根据材料二,分析各朝政府和人民采取了哪些增加粮食产量的措施?
    材料三: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宋代推广了复种技术,种稻分“早禾”、“晚禾”;南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水稻品种,南宋时大面积推广冬麦和晚稻两熟制。清朝在南方很多地区种植双李看,这些措施,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3)列举明朝农业技术著作及作者。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提高粮食产量的技术手段。
    (4)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就当今我国种好中国粮食,端牢“中国饭碗”提出你的建议。
    年代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078430
    雍正二年(1724年)
    6837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414495
    区域
    贞观十三年(639年)
    天宝元年(742年)
    关内
    4.12
    10.62
    河南
    4.16
    35.46
    河东
    6.09
    21.20
    河北
    5.77
    36.18
    淮南
    2.87
    16.81
    江南
    2.89
    15.65
    参考答案:
    1.B
    2.D
    3.A
    4.A
    5.C
    6.D
    7.D
    8.C
    9.B
    10.C
    11. 农政全书 垦荒
    12. 商帮 垦荒
    13. 交子 商帮
    14. 南宋 垦荒
    15. 景德镇 垦荒
    16.正确
    17.正确
    18.(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19.正确
    20.错误
    21.(1)人口迁移的方向是南方或者东南方向。
    人口迁移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2)各地人口密度变大。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3)经济重心南移。
    (4)人口数量持续增多。
    利:人口数量增长,促进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弊: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22.(1)筒车。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造船业居世界首位;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等。(任答两点即可)
    (3)情况:快速增长。
    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粮食产量高;赋税制度改革,废除了人头税。
    (4)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文化繁荣。
    (5)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丰富多彩;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富有创造力。
    23.(1)征收比较轻的(田赋)土地税。
    (2)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大力推广。
    (3)《天工开物》,宋应星;《农政全书》,徐光启。发明并推广生产工具,培育良种,推广复种技术。
    (4)政府采取保护增加耕地的措施,降低农业税费,实行惠农政策,加大农业补贴;发明创造、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新设备;引进优质高产的粮食品种,大力培育国产良种等。
    相关试卷

    11.元朝的统治寒假预习自测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11.元朝的统治寒假预习自测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明朝的统治寒假预习自测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14.明朝的统治寒假预习自测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7.明朝的灭亡寒假预习自测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17.明朝的灭亡寒假预习自测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