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走进分子世界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走进分子世界测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子的热运动,分析实验现象,回答相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7-1 走进分子世界
目标导航
1、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分子模型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知识拓展】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很小,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如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10-10m。
【即学即练1】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分子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 构成的,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合 nm.
【即学即练2】把50 cm3的染色酒精倒入装有50 cm3的水的试管中,加盖后颠倒几次使其混合,如图所示.
(1)完全倒入并混合后,观察试管中混合液体的体积,你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02 分子热运动
1、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1)物质的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物质的种类: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4、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微点拨】
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
4、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例如,炒菜时,老远就能闻到菜的香味,当菜冷下来后,香味就逐渐减少了。
【即学即练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 )
A. 酒香不怕巷子深
B. 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C.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 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
【即学即练4】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楼里喷洒消毒液,楼道里弥漫着消毒液味,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实质是__________现象,随着气温的升高,这种现象会__________(选择“加快”或“减慢”)。科学家为了说明戴口罩防护的重要性,用高速摄像机拍下打喷嚏的过程。如图所示,数万个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小液滴(气溶胶)组成高密度喷射物,最远可达8米,大量病毒随产生的小液滴传播开来。小液滴向四周飞散与前述闻到消毒液的气味实际上是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物理现象。
【即学即练5】(1)小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气体扩散实验,在抽掉玻璃板前,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的瓶子应该放在 (填“上方”“下方”或“都可以”).
(2)为加快气体的扩散,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只填序号)
A.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浸入60℃的热水中
B.把两个瓶子一起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
C.把两个瓶子倒过来放置
D.把两个瓶子一起放入60℃的恒温箱里
(3)扩散现象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你各举出一个对人们有益和有害的扩散现象.
①有益扩散: .
②有害扩散: .
知识点03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1、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2、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3、分子动理论:分子、分子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认识称为分子动理论。
4、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分子间距
最小
较小
最大
分子间的作用力
最大
较大
最小
分子运动
在固定位置振动
在一定范围运动
在空间自由运动
一定的体积
有
有
无
一定的形态
有
无
无
【微点拨】
1、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只是对外表现不同。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打碎的玻璃不能吸引在一起,是因为两块玻璃碎片不可能相距很近,无法达到引力明显的距离,所以不能吸引在一起。电焊、气焊钢板时,用高温加热钢板,使钢熔化为钢水,钢水中的分子可以自由运动相互靠近,靠引力集结在一起。当钢水冷却凝结为钢块时,原来分离的钢板就被“焊接”在一起。
【即学即练6】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 分子间有空隙
【即学即练7】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是( )
A. 气体容易被压缩
B. 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
C. 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D. 两个小露珠相遇后变成一个大露珠
【即学即练8】如图所示是物质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物质具有流动性,但较难被压缩
B. 乙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小
C. 乙图中分子静止,甲、丙两图中分子在做热运动
D. 甲、乙、丙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排列情况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下列关于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荷叶上露珠靠近时能够聚集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清晨,森林里雾气消散,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手捏海绵,海绵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 “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2、下列诗词中,体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香
B.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烟
C.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絮
D. “沙迷双眸人不见,尘覆万柳鸟无鸣”——沙
3、王安石在《梅花》中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诗句。诗人根据远处飘来的梅花香味判断出“是梅而非雪”,而他从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是因为( )
A. 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 B. 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C. 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 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4、“破镜不能重圆”是指打破的玻璃不能再重新变成一面完整的镜子,其原因是( )
A. 断面处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B. 断面处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互相抵消
C. 断面处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D. 断面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5、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热运动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蓝色硫酸铜溶液与无色的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明显,静放几天之后,两种液体界面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
图B: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D:将两个铅柱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1)图A和图_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在______。
(2)图B和图_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6、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实验或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大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
B. 蓝墨水的扩散实际上是墨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过程
C.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D. 面包可以被捏扁,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7、劳技小组在实验室用1份体积的水和3份体积的纯酒精充分混合制成消毒液.已知ρ水=1×103kg/m3,ρ酒精=0.8×103kg/m3,则该消毒液的密度( )
A. 恰好等于0.8×103kg/m3 B. 略微小于0.85×103kg/m3
C. 恰好等于0.85×103kg/m3 D. 略微大于0.85×103kg/m3
8、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 )
A. 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 B. 分子间有引力
C. 分子间有斥力 D. 分子是运动的
9、分析实验现象,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说明_______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2)乙图说明_______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5年后它们可以互相渗入约1 mm深,说明_______分子也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4)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如图1所示,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地系着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弯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分子的某个特点,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在瓶中分别装着密度为1.3kg/m3无色的空气和密度为1.6kg/m3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①请写出上面瓶中应装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
②若抽掉间隔的玻璃板,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个实验说明了气体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总是明显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_________。
11、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流行期间,不少家庭或单位为了保持清洁,除了定期消毒外还配备了浓度为75%的酒精湿巾,在使用湿巾时,远远就能闻到酒精味,这是为什么?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请根据上述现象,试举出一个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类似例子。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利用了分子间有引力
B.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
C. 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13、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 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
C.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
D. 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14、关于分子动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雾霾(PM2.5)在高温天气容易消散,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 破镜难圆,是因为两片破镜子之间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太小
C. 大雾弥漫是一种扩散现象
D. 人们通常以10−10n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15、如图所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是
A. B.
C. D.
16、把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这种现象叫做______现象。液体与液体之间,固体与固体之间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这种现象。
17、小明同学在做气体的扩散实验的时候,如图甲所示,抽去两个瓶子中间的玻璃片,过一会,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的结论是什么?小新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同样的实验,并且发现:自己的实验时间比小明的实验时间短,他认为自己的实验效果比小明的好。小明同学觉得小新的实验有问题,你认为小新同学的问题在哪里呢?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7-1 走进分子世界
目标导航
1、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分子模型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知识拓展】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很小,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如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10-10m。
【即学即练1】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分子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 构成的,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合 nm.
【答案】分子; 原子; 0.1;
【解析】略·
【即学即练2】把50 cm3的染色酒精倒入装有50 cm3的水的试管中,加盖后颠倒几次使其混合,如图所示.
(1)完全倒入并混合后,观察试管中混合液体的体积,你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100 cm3 (2)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解析】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1)完全倒入并混合后,观察试管中混合液体的体积,会发现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总体积100cm3;
(2)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故答案为:(1)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100cm3; (2) 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知识点02 分子热运动
1、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1)物质的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物质的种类: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4、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微点拨】
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
4、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例如,炒菜时,老远就能闻到菜的香味,当菜冷下来后,香味就逐渐减少了。
【即学即练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 )
A. 酒香不怕巷子深
B. 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C.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 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
【答案】C
【解析】
A、把瓶盖打开后,因为酒分子的运动使香气四溢,故A可以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解释;
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后,由于分子的运动彼此进入对方分子间的空隙,故B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
C、尘土漫天飞扬是由于土颗粒受到气流的作用的结果,与分子运动无关,故无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
D、樟脑球由于分子的运动,外层分子慢慢扩散到空中则使体积减小,故可以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
故选:C。
【即学即练4】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楼里喷洒消毒液,楼道里弥漫着消毒液味,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实质是__________现象,随着气温的升高,这种现象会__________(选择“加快”或“减慢”)。科学家为了说明戴口罩防护的重要性,用高速摄像机拍下打喷嚏的过程。如图所示,数万个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小液滴(气溶胶)组成高密度喷射物,最远可达8米,大量病毒随产生的小液滴传播开来。小液滴向四周飞散与前述闻到消毒液的气味实际上是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物理现象。
【答案】扩散;加快;不同
【解析】
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实质是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因此,随着气温的升高,这种现象会加快。
小液滴向四周飞散是属于机械运动,与前述闻到消毒液的气味实际上是不相同的物理现象。
【即学即练5】(1)小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气体扩散实验,在抽掉玻璃板前,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的瓶子应该放在 (填“上方”“下方”或“都可以”).
(2)为加快气体的扩散,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只填序号)
A.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浸入60℃的热水中
B.把两个瓶子一起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
C.把两个瓶子倒过来放置
D.把两个瓶子一起放入60℃的恒温箱里
(3)扩散现象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你各举出一个对人们有益和有害的扩散现象.
①有益扩散: .
②有害扩散: .
【答案】下方 D 炒菜时放盐,盐扩散到菜中,菜变咸
人造木板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解析】略
知识点03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1、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2、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3、分子动理论:分子、分子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认识称为分子动理论。
4、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分子间距
最小
较小
最大
分子间的作用力
最大
较大
最小
分子运动
在固定位置振动
在一定范围运动
在空间自由运动
一定的体积
有
有
无
一定的形态
有
无
无
【微点拨】
1、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只是对外表现不同。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打碎的玻璃不能吸引在一起,是因为两块玻璃碎片不可能相距很近,无法达到引力明显的距离,所以不能吸引在一起。电焊、气焊钢板时,用高温加热钢板,使钢熔化为钢水,钢水中的分子可以自由运动相互靠近,靠引力集结在一起。当钢水冷却凝结为钢块时,原来分离的钢板就被“焊接”在一起。
【即学即练6】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 分子间有空隙
【答案】A
【解析】
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即学即练7】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是( )
A. 气体容易被压缩
B. 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
C. 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D. 两个小露珠相遇后变成一个大露珠
【答案】A
【解析】解: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两个露珠相遇后变成一个露珠,都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而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隙,所以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即学即练8】如图所示是物质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物质具有流动性,但较难被压缩
B. 乙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小
C. 乙图中分子静止,甲、丙两图中分子在做热运动
D. 甲、乙、丙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排列情况
【答案】A
【解析】A、甲图中的物质为液态物质,具有流动性,但是较难被压缩,故A正确;
B、乙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大,故B错误;
C、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液体、固体、气体分子的排列情况,故D错误。
故选:A。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下列关于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荷叶上露珠靠近时能够聚集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清晨,森林里雾气消散,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手捏海绵,海绵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 “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答案】A
【解析】
A、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变成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正确;
B、清晨,森林里雾气消散,是汽化。故B错误。
C、因为海绵内有空隙,所以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
D、破镜无法复原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破碎后的镜子碎片间的分子间隔已经远远超过了10倍的分子间隔,所以不可能再有斥力作用,故D错误;
2、下列诗词中,体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香
B.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烟
C.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絮
D. “沙迷双眸人不见,尘覆万柳鸟无鸣”——沙
【答案】A
【解析】
A、闻到花的香气是花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故A符合题意;
B、“烟”的实质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中,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不合题意;
C、“絮”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不合题意;
D、“沙”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3、王安石在《梅花》中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诗句。诗人根据远处飘来的梅花香味判断出“是梅而非雪”,而他从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是因为( )
A. 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 B. 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C. 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 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答案】D
【解析】
诗句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故D正确,ABC错误。
4、“破镜不能重圆”是指打破的玻璃不能再重新变成一面完整的镜子,其原因是( )
A. 断面处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B. 断面处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互相抵消
C. 断面处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D. 断面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答案】C
【解析】解:一切物质的分子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但分子间的作用力是有范围的;
玻璃打破后,由于两块玻璃断面处分子间距离太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打破的玻璃不能再重新变成一面完整的镜子。
故选:C。
5、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热运动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蓝色硫酸铜溶液与无色的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明显,静放几天之后,两种液体界面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
图B: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D:将两个铅柱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1)图A和图_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在______。
(2)图B和图_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
【答案】C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 引力
【解析】解:(1)图A和图C两个实验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图B和图D两个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故答案为:(1)C;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D;引力。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图C: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图D: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6、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实验或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大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
B. 蓝墨水的扩散实际上是墨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过程
C.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D. 面包可以被捏扁,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答案】D
【解析】
A.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隙,当水与酒精混合时,则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故A错误;
B.蓝墨水的扩散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实际上墨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肉眼是不能看到的,故B错误;
C.尘土是宏观小颗粒,尘土飞扬属于机械运动,故C错误;
D.面包中有很多小孔,用手捏面包,面包中的小孔体积变小,从而使面包可以被捏扁,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D正确。
故选D。
7、劳技小组在实验室用1份体积的水和3份体积的纯酒精充分混合制成消毒液.已知ρ水=1×103kg/m3,ρ酒精=0.8×103kg/m3,则该消毒液的密度( )
A. 恰好等于0.8×103kg/m3 B. 略微小于0.85×103kg/m3
C. 恰好等于0.85×103kg/m3 D. 略微大于0.85×103kg/m3
【答案】D
【解析】解:设一份的体积为V,
因为ρ=mV,
所以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
酒精的质量为m酒精=3ρ酒精V,
所以混合液体的总质量为m合=m水+m酒精=ρ水V+3ρ酒精V,
混合液体的总体积为V合=V+3V=4V,
混合液体的密度为ρ合=m合V合=ρ水V+3ρ酒精V4V=ρ水+3ρ酒精4=1.0×103kg/m3+3×0.8×103kg/m34=0.85×103kg/m3,
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所以两种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略小于4V,
因此混合液体的密度略大于0.85×103kg/m3。
故选:D。
8、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 )
A. 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 B. 分子间有引力
C. 分子间有斥力 D. 分子是运动的
【答案】D
【解析】答:由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且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当将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这样碳分子就可以进入零件分子间的间隙,从而渗入零件的表层。故D正确。
故选:D。
9、分析实验现象,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说明_______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2)乙图说明_______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5年后它们可以互相渗入约1 mm深,说明_______分子也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4)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气体 (2)液体 (3)固体 (4)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1)甲图抽去中间的玻璃板,过一会儿下方玻璃杯中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变浅,上方玻璃杯中的空气颜色变深,说明空气分子运动到下面的瓶子中,下面的二氧化氮分子运动到上面的瓶子中,属于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刚开始时,水与硫酸铜溶液两者各自独立,界面分明,时间越长,两者混合的越均匀,说明水分子和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即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5年后互相渗入,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固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气体、液体、固体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因此可得出结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0、(1)如图1所示,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地系着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弯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分子的某个特点,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在瓶中分别装着密度为1.3kg/m3无色的空气和密度为1.6kg/m3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①请写出上面瓶中应装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
②若抽掉间隔的玻璃板,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个实验说明了气体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总是明显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_________。
【答案】(1)分子间有引力;
(2)①空气;②两瓶气体颜色变得均匀;③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间隙
【解析】
(1)观察图可知:用手轻轻地碰一下附着肥皂泡棉线的任意一侧,这一侧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
(2)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要把密度小的空气瓶子放到上方,把二氧化氮放在下方;
(3)图3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故答案为:(1)分子间有引力;(2)①空气;②两瓶气体颜色变得均匀;③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间隙。
11、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流行期间,不少家庭或单位为了保持清洁,除了定期消毒外还配备了浓度为75%的酒精湿巾,在使用湿巾时,远远就能闻到酒精味,这是为什么?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请根据上述现象,试举出一个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类似例子。
【答案】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当使用酒精湿巾时,大量酒精分子会运动到空气中,进入鼻孔,从而闻到酒精味。生活中的类似例子有:
(1)打开醋瓶盖,闻到酸酸的醋味。
(2)途经香油坊远远闻到香油味。
【解析】略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利用了分子间有引力
B.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
C. 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答案】A
【解析】
A.“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可以减小分子之间的距离,使分子间作用力变大,从而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故A正确;
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故B错误;
C.用手把面包捏扁捏,面包的体积变小了,说明物质之间有间隙,不是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
D.尘土飞扬是大量分子组成的灰尘颗粒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它们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13、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 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
C.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
D. 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答案】B
【解析】解: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但不是最小的;故A错误;
B、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故B正确;
C、一般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但水变成冰体积变大;故C错误;
D、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14、关于分子动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雾霾(PM2.5)在高温天气容易消散,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 破镜难圆,是因为两片破镜子之间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太小
C. 大雾弥漫是一种扩散现象
D. 人们通常以10−10n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答案】B
【解析】
A.雾霾(PM2.5)不是分子,故A错误;
B.破镜难圆,是因为两片破镜子之间分子距离太大,分子间的引力太小,故B正确;
C.大雾弥漫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
D.分子直径约10−10m,故D错误。
故选B。
15、如图所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A.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故B不符合题意;
C.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隙比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故C符合题意;
D.两个露珠相遇后变成一个露珠,是由于分子间有引力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6、把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这种现象叫做______现象。液体与液体之间,固体与固体之间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这种现象。
【答案】扩散 能
【解析】解: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了,这是因为墨水分子和水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液体与液体之间,固体与固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扩散;能。
17、小明同学在做气体的扩散实验的时候,如图甲所示,抽去两个瓶子中间的玻璃片,过一会,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的结论是什么?小新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同样的实验,并且发现:自己的实验时间比小明的实验时间短,他认为自己的实验效果比小明的好。小明同学觉得小新的实验有问题,你认为小新同学的问题在哪里呢?
【答案】解:
(1)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要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在下面,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的运动无方向性,空气向下扩散,二氧化氮也会向上扩散,所以上面的瓶子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2)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
上面的瓶子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因为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本题考查扩散现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扩散定义的理解和掌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走进分子世界测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走进分子世界综合训练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下列关于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走进分子世界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