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中国的地理差异 【知识梳理】-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
展开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1)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南北差异不明显。
二、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7、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8、河流有无结冰的界线
9、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三、四大地理分区
1.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及主导因素
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将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1)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划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素(即气候因素),大致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划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季风因素,大体上以400mm 等降水量线北段为界;
(3)青藏地区与其它三个区域的划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和地势因素,大体上以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为界。
2、400mm 年等降水量线
(1)400mm 年等降水量线把中国大致分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分。其差异如下表:
(2)400mm等降水量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①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一线,其中中段大致与我国古长城一线吻合;
②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是农业与牧业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
④内流区与外流区界线。
3、青藏地区与其它三个区域的划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大体上以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为界。
1、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
方法指导:
2、四大地理区域
方法指导: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耕地类型
旱地400mm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
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
1月气温
低于0度
高于0度
温度带
中温带、暖温带、寒温带
亚热带、热带
河流
流量小、季节变化大、
汛期短,冬结冰
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汛期长、冬季不结冰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干湿地区
以半湿润区为主
湿润区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
水稻、油菜
民居特征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传统主食
以面食为主
以米饭为主
体育活动
溜冰、骑马
游泳、划船
冬季河流
结冰
不结冰
交通运输
陆路运输为主,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水运是常用的运输方式
代号
区域界线
主导因素
①
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400mm
降水
②
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
地势或地形
③
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 800mm
气温、降水(或气候)
分界线作用
特征
经济形式
东南半壁
受季风影响明显,雨热同期
以农耕为主
西北半壁
地处内陆,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
中国重要的牧区
区域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
平原、盆地与高原交错分布
高原和丘陵
高原和盆地
气候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以亚热带、热带气候为主
以温带大陆气候为主
高山高原气候
河流
黄河、海河、黑龙江、松花江、辽河
长江、珠江
塔里木河
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
植被
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
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
→荒漠
高寒草地
【期末复习】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单元知识梳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单元知识梳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人文环境差异显著,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综合地理位置,四大地理区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知识梳理】-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 这是一份专题01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知识梳理】-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资源,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4 中国在世界中【知识梳理】-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14 中国在世界中【知识梳理】-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做负责任的大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