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南环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南环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2分)初三(1)班《八荣八耻》宣传栏中记述着:“某高楼大厦发生高空抛物不文明行为,一位老太太被抛下的西瓜皮砸伤…”,被抛下的西瓜皮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增大的物理量是( )
A.重力势能 B.动能 C.重力 D.密度
2.(2分)如图所示工具,在使用时费力的是( )
A.镊子 B.扳手
C.羊角锤拔钉子 D.钢丝钳
3.(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做功时间短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4.(2分)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C.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D.在a到d的过程中,重力对铅球做了功
5.(2分)用下列简单机械,使物重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重,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6.(2分)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电路图中与如图实物连接图对应的是( )
A. B.
C. D.
7.(2分)教室里有2盏电灯,去掉其中任意一盏灯泡,另外一盏电灯仍能继续发光,则这2盏灯(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无法判断
8.(2分)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9.(2分)一个人站在电梯里,当电梯匀速上升时,则人的( )
A.动能增加,势能增加 B.动能减小,势能增加
C.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D.动能不变,势能增加
10.(2分)如图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这种要求的是( )
A. B.
C. D.
11.(2分)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 )
A. 给冷水加热 B.压缩空气温度升高
C. 下滑时臀部发热 D. 搓手取暖
12.(2分)如图是小叶同学用火焰稳定的酒精灯对冰块加热“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图中两条图线中的一条是他依据实验数据绘制而成。已知c水=4.2×103J/(kg•℃),c冰=2.1×103J/(kg•℃),m冰=0.1kg)。酒精灯均匀加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小叶绘制的是乙
B.0~2min内冰块吸收的热量为1.05×103J
C.10min末,水的末温为5℃
D.2~8min内冰水混合物温度不变,其内能增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3.(4分)如图所示,是手电筒的构造示意图,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其中干电池工作时将 能转化为电能。按下按键前,小灯泡不发光,此时电路为 (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尾部的弹簧利用了金属弹簧的 和 物理属性。
14.(2分)氢气的热值为14.3×107J/kg,完全燃烧2kg的氢气可放出热量 J;若一罐氢气用去一半,剩余氢气的热值为 J/kg。
15.(2分)小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g,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小华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A点悬挂了2个钩码,如图所示。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应该在B点悬挂 个钩码。此时,如果忽略杠杆自重及摩擦的影响,保持A、B点悬挂位置不动,用手将杠杆逆时针缓慢旋转5°静止,放手后杠杆 (填“仍能”或“不能”)平衡。
16.(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只要灯L1发光,应只闭合开关 ;要使灯L1、L2串联,应闭合开关 ;要使灯L1、L2并联,应闭合开关 ;若闭合开关 ,就会造成电源短路。
17.(3分)某同学用100N的水平拉力在5秒钟内把重为500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拉动了4m,拉力所做的功是 J,重力做的功是 J,拉力的功率为 W。
18.(5分)如图甲所示,在透明塑料盒的底部钻一个孔,把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放电针管紧紧地塞进孔中,打开塑料盒盖,向盒中滴入数滴酒精,再将盒盖盖紧,然后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看到盒盖 ,在此过程中,酒精燃烧后的燃气的 能转化为盒盖的机械能。图 (乙/丙)中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与这
一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 次,对外做功 次。
19.(3分)夏天,白天湖水温度往往比水泥马路温度低,这是由于水的 ;市政部门经常派出洒水车向路面洒水降温,这一操作 (选填“是”或“不是”)利用水的上述特性;若某辆洒水车洒水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该洒水车的动能将 。
20.(3分)许多同学都很喜欢设计和参加“多米诺骨牌效应”活动(如图所示,按一定距离排列的骨牌,碰倒第一块骨牌后,其它所有骨牌会依次倒下),其中的物理原理是:骨牌倒下时, 转化为 ,这部分能量就转移给下一张骨牌,下一张骨牌倒下时具有的能量更大,骨牌被推倒的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3分)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水壶,同时给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 液体的温度升高较快,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如果B液体是水,则A液体的比热容是 J/(kg•℃)。[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2.(2分)请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L。
23.(2分)请在图中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24.(2分)在图2方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四、实验与计算(共41分)
25.(6分)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
(1)首先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实验的情景(杠杆都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均为0.5N,杠杆上刻线的间距为5cm,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5
10
1
2
1
20
2
10
3
1
20
1.5
10
表格中空格里应记入的数据是 ,小明的第3次实验中四个实验数据中有一个存在错误,是 (填“F1”、“L1”、“F2”或“L2”)错了。
(3)第4次测量中,如图所示的条件下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小明分别拿走两边下方的两个钩码,则杠杆的 (左/右)端将下沉,为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小明应将左侧剩余的两个钩码移至 点处。
26.(6分)在研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小车和钩码的总质量m/g
小车释放的高度h/cm
木块滑行的距离s/cm
1
200
30
35
2
400
30
65
3
600
30
(1)让质量不同的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这样操作的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来比较动能的大小;本实验研究的“动能”是指 (填字母序号)。
A.小车在斜面上时,小车的动能 B.小车撞击木块时,小车的动能
C.小车撞击木块后,木块的动能 D.小车在斜面上时,木块的动能
(3)第3次实验时,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无法记录数据,需要重做第三次实验,甲同学建议换用同样较长的木板,乙同学建议换一个较大的木块,丙同学建议降低小车释放的初始高度,你认为应当采用 同学的建议。
(4)由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 。
(5)在上述三次实验中,不计碰撞过程中能量的损失,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7.(4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同一个动滑轮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不同的钩码,并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人对绳子的拉力F/N
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高度S/cm
时间
t/s
甲同学
3
5
2.0
10
2
乙同学
4
4
2.6
8
1
丙同学
7
6
4.2
12
3
(1)所用动滑轮重可能为 N;(选填“0.8”“1”“1.2”或“1.4”)
(2)有一位同学做功最多,他做的功为 J;
(3)做功最快的是 同学;(甲/乙/丙)
(4)利用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28.(10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相同容器内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1)按规范要求,调节铁圈M的高度之前,要进行的操作是 ,实验中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用三种方法来比较两种液体吸热升温的快慢:
①在相同的时间t内比较温度变化ΔT;
②在相同的温度变化ΔT内比较时间t;
③若ΔT和t均不同,则可用 (用字母表示)来比较两种液体吸热升温的快慢.
(3)由图乙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A液体吸收的热量 B液体吸收的热量;A液体的比热容 B液体的比热容.(填大小关系)
29.(6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63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300N,重物在5s时间内匀速上升了1m,不计摩擦和绳重。求:
(1)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0.(4分)完全燃烧3kg热值为4.4×107J/kg的石油。
(1)求能释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
(2)用释放出的热量来加热水,只有其中的21%能被水吸收,但能使水的温度上升20℃,求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
31.(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高架桥侧翻
2019年10月10日,严重超载的大货车行驶在312国道锡港路上的高架桥上时,引起桥面垮塌,造成严重的车祸,整个桥面向一侧翻倒,而桥墩几乎完好无损,桥面也几乎完好无损。这种奇怪的垮塌方式,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高架桥是承受动载的设施。其结构如图甲所示,主要由桥梁、桥墩、支座等三部分组成,桥梁有顶板、翼缘板、腹板、底板等构成。
当车辆在桥梁上行驶时,桥梁会受到摩擦和震动,同时桥梁桥面会热胀冷缩,这些都会使桥面发生变形破损。为了化解摩擦、震动、热胀冷缩等产生的危害,在桥墩上安装支座支撑着桥梁,支座常选用橡胶支座。
无锡312国道锡港路上的高架,垮塌段的桥墩是单桥墩,其结构如图乙所示。桥墩的上表面有2个支座支撑着桥梁,这种单立柱的桥墩宽度都小于桥面的宽度,如图丙所示。桥面在竖直方向上受到自身的重力、桥面载重对桥面的压力以及两个支座向上的支撑力共同作用下保持平衡。当一侧的压力F越大时,另一侧桥墩支座给桥面的
支撑力就会越小。如果压力F继续变大,那么桥面就会像杠杆一样失去平衡,另一侧翘起来,一旦翘起来后,支座处接触发生改变,桥面会从桥墩上滑落,从而发生侧翻。
(1)选用橡胶支座能够抗压,起到缓冲的作用,是因为其 。
A.硬度大
B.导热性好
C.弹性好
D.导电性好
(2)丙图中,将桥面视作杠杆,当重载卡车在高架桥最左侧行驶时桥面侧翻,支点是 (左/右)支座。
(3)影响桥面侧翻的因素是 (单项选择)。
A.压力的大小
B.支撑点到压力作用点的距离
C.压力与支撑点到压力作用点距离的乘积
D.压力与支撑点到压力作用点距离之和
(4)如图丙,如果在两个支座中间再增加一个支座,桥面侧翻危害的风险将 (减小/增大/不变)。
(5)为了减小桥面侧翻的危害,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增强桥墩混凝土的强度
B.增大桥墩的宽度
C.禁止超重车行驶
D.减小桥梁翼缘板的宽度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南环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解答】解:A、重力势能减小,因为高度越来越低。
B、西瓜皮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不断增大,所以动能不断增大。
C、重力不变。因为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D、密度不变。因为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跟位置无关。
故选:B。
2.【解答】解:
A、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B、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A。
3.【解答】解:A.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快,说明功率大,故A正确;
BCD.物体在单位时间完成的功叫功率,功率与做功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两个物理量有关,只知道一个物理量,无法确定功率的大小,故BCD错误。
故选:A。
4.【解答】解:A、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有推力,且铅球在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故运动员做了功。故A说法正确。
B、b到c的过程中,铅球不再受推力,故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故B说法正确。
C、c到d的过程中,重力对铅球做功。故C说法错误。
D、a到d的过程中,铅球总受到重力作用,且在重力方向上有距离,故重力对铅球做了功。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5.【解答】解:在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的重量的理想状况下:
A、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F1==G;
B、定滑轮不省力,F2=G;
C、动滑轮省一半的力,F3=G;
D、滑轮组由两段绳子承担,F4=G。
由此分析比较可知F1最小。
故选:A。
6.【解答】解:由实物图知,两灯串联,开关控制两个灯泡。
A、图中两灯串联,开关控制两个灯泡,与实物图对应;
B、图中两灯并联,与实物图不对应;
C、图中两灯并联,开关在其中一个灯泡的支路上,与实物图不对应;
D、图中开关断开时两灯串联,开关闭合时,右边的灯泡被短路,与实物图不对应。
故选:A。
7.【解答】解:2盏电灯,去掉其中任意一盏灯泡,另外一盏电灯都能继续发光,所以它们是互不影响的,因此是并联的。
故选:B。
8.【解答】解:A、温度是影响内能大小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A不正确;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且二者是等效的,所以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故B不正确;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不正确;
D、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加,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总和为物体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9.【解答】解:一个人站在电梯里,当电梯匀速上升时,人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人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增加。
故选:D。
10.【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灭蚊网和灯泡互不影响,所以灭蚊网和灯泡应并联,故ABD错误;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说明S1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灯泡,故C正确;
故选:C。
11.【解答】解:A、给冷水加热,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火的内能转移到水中,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
B、在压缩空气的过程中,活塞对空气做功,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C、在沿滑梯下滑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臀部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D、搓手时,双手相互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从而使手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故选:A。
12.【解答】解:
A、由图可知,在0~2min内,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了5℃;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根据题意可知,水的比热容是冰的比热容的2倍,根据Q=cm△t可知,水升高5℃所需的热量为冰升高5℃所需热量的2倍,即水升高5℃,所需的加热时间为4min,故乙图线是水的升温图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冰吸收的热量为:Q冰=c冰m冰△t=2.1×103J/(kg•℃)×0.1kg×5℃=1.05×103J,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吸热热量一定时,由于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冰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由于冰在0﹣2min升温5℃,则水在8﹣10min升温要小于5℃,所以在10min末,水的温度要低于5℃,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3.【解答】解:
干电池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直流电源,它正常工作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按下按键前,小灯泡不亮,电路为断路;按下按键后,小灯泡发光,电路为通路;
尾部的弹簧利用了金属弹簧的弹性和导电性物理属性。
故答案为:化学;断路;弹性;导电性。
14.【解答】解:(1)m=2kg,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
=2kg×14.3×107J/kg
=2.86×108J;
(2)一罐氢气用去了一半,氢气的热值不变,仍为14.3×107J/kg。
故答案为:2.86×108;14.3×107。
15.【解答】解:一个钩码的重是G,设杠杆一个小格是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2G×3L=nG×2L,
解得,n=3,
即在B点挂3个钩码。
用手使杠杆缓慢地转过一个角度后松手,两个力臂都会减小,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两个力臂的比值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杠杆仍然能平衡。
故答案为:3;仍能。
16.【解答】解: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3、s2,灯L2处于开路状态,灯泡L1发光;
当闭合s2,断开开关s3、s1,灯L1、L2首尾相连组成串联电路;
当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灯L1、L2并列连接组成并联电路;
当开关s1、s2、s3同时闭合,会造成电源短路,烧毁电源。
故答案为:s1;s2;s1、s3;s1、s2、s3。
17.【解答】解:
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的距离,所以W重=0J;
拉力做的功:
W=Fs=100N×4m=400J,
拉力的功率:
P===80W。
故答案为:400;0;80。
18.【解答】解:在透明塑料盒的底部钻一个孔,把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放电针管紧紧地塞进孔中,打开塑料盒盖,向盒中滴入数滴酒精,再将盒盖盖紧,然后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看到盒盖飞出;在此过程中,酒精燃烧后的燃气的内能转化为盒盖的机械能。图丙中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这一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动2周,活塞往复运动2次,对外做功1次。
故答案为:飞出;内;丙;2;1。
19.【解答】解:(1)因为水泥的比热容比水小,吸收相同的热量(同样的阳光照射)水泥的温度变化大,升高的温度值大,所以水泥马路的温度比湖水高得多;
(2)在路面上洒水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的道理,不是利用水的上述特性;
(3)洒水车洒水时速度不变,但洒水车的质量减小,洒水车的动能减小。
故答案为:比热容较大;不是;减小。
20.【解答】解:骨牌倒下时,其所处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从而获得速度,动能增大,正是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了动能;这部分能量就转移给下一张骨牌,下一张骨牌倒下时具有的能量更大,骨牌被推倒的速度变大。
故答案为:重力势能,动能,变大。
21.【解答】解:
(1)由图像可以看出:在相等时间内,液体A温度变化量大,则A液体温度升高较快;
(2)而两个电热水壶相同、加热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则前10min内,液体A吸收的热量等于液体B吸收的热量,
由公式c=可知,在质量相等、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变化量大的液体比热容小,
所以A的比热容小,B的比热容大。
(3)由图像可知,两液体的温度都从20℃升高到80℃时,A液体的加热时间为10min,B液体的加热时间为20min,
因为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水壶”同时对两种液体加热,
所以液体吸收的热量与加热时间成正比,则QA吸=QB吸,
根据Q吸=cmΔt可得:cAmAΔtA=cBmBΔtB,
由题知mA=mB,且ΔtA=ΔtB,
所以,cA=cB=×4.2×103J/(kg•℃)=2.1×103J/(kg•℃)。
故答案为:A;B;2.1×103。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2.【解答】解:由支点O向F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L为F的力臂。
如图所示:
23.【解答】解:如图,此滑轮组可以有两种绕法,如图所示:
,
第一图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F1为物重的,
第二图由三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F2为物重的,所以右图最省力。
故答案为:如图所示
。
24.【解答】解:由实物图知,两灯并联,开关S在L1支路上,电路图如图所示:
。
四、实验与计算(共41分)
25.【解答】解:(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大小;杠杆的左端偏高,应使杠杆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偏高的左端移动;
(2)第1次实验: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
1.5N×10cm=1N×L2,
解得:L2=15cm;
实验中,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F1的方向垂直于杠杆时,力臂才在杠杆上。如图3所示,F1倾斜拉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动力臂L1不在杠杆上,所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3)在图4中,如果两侧各去掉两个钩码,则左侧:0.5N×2×5cm×3=15N•cm,右侧:0.5N×1×5cm×4=10N•cm,左侧的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右侧的力与力臂的乘积,所以杠杆的左侧下降;
为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左侧力和力臂的积应为10N•cm,即0.5N×2×5cm×n=10N•cm,则n=2,故应移至杠杆左侧2格。
故答案为:(1)力臂;左;(2)15;L1;(3)左;杠杆左侧2格。
26.【解答】解:(1)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这样操作的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能够对外做功,小车由于运动具有动能,对滑块做功,可以通过滑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动能的大小;本实验研究的“动能”是指在水平面上,撞击木块时,小车的动能;
(3)在实验中,重要的是控制变量相同,本实验的变量是小车的质量,那么影响动能因素的量除了质量都应该相同,故选择甲同学;
(4)由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由于只改变了质量,故结论为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5)由于质量不同,在水平面时小车的动能不同,滑块移动的距离也不同,由于都是滑行,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同,路程不同,故克服阻力做的功不同。
故答案为:(1)速度相同;(2)木块滑行的距离;B;(3)甲;(4)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5)不相等。
27.【解答】解:(1)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G+G轮),
由表中甲同学的数据可知,2.0N=(3N+G轮),解得动滑轮重力G轮=2F﹣G=2×2N﹣3N=1N;
由于实际中存在摩擦力,所以动滑轮的重力应小于1N,可能为0.8N;
(2)由W=Fs可知,拉力最大、拉力端移动距离最大的同学做功最多,应该是丙同学做的功最多,
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高度s丙=12cm=0.12m,则W丙=F丙s丙=4.2N×0.12m=0.504J;
(3)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高度s甲=10cm=0.1m,
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高度s乙=8cm=0.08m,
丙同学做功的功率:P丙===0.168W;
甲同学做功的功率:P甲===0.1W;
乙同学做功的功率:P乙===0.208W;
可见乙同学做功的功率最大、做功最快;
(4)由表中数据可知使用动滑轮时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
由η====得三位同学实验测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η甲==×100%≈75%;
η乙==×100%≈76.9%;
η丙==×100%≈83.3%;
可见当提升的钩码重增大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增大,说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的钩码重有关。
故答案为:(1)0.8;(2)0.504;(3)乙; (4)提升的钩码重。
28.【解答】解:(1)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先点燃酒精灯,再根据酒精灯的外焰高度调节铁圈M的高度;
使用的酒精灯相同,根据转换法,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加热时间比较;
(2)由分析知,若ΔT和t均不同,可通过比较大小来比较两种液体吸热升温的快慢;
(3)由图象知,升高相同的温度,给A液体的加热时间大于B,所以A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B液体吸收的热量,;
由题知,液体A、B质量和升高温度△t相等,吸收热量QA>QB,由c=可知,cA>cB。
故答案为:(1)点燃酒精灯;加热时间;(2);(3)大于;大于。
29.【解答】解:(1)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630N×1m=630J;
(2)由图可知:n=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s=nh=3×1m=3m,
拉力做的功:
W总=Fs=300N×3m=900J,
拉力做功的功率:
P===180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70%。
答:(1)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有用功为630J;
(2)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80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
30.【解答】解:(1)石油燃烧能放出的热量:
Q放=mq=4.4×107J/kg×3kg=1.32×108J;
(2)这些热量只有21%被水吸收,
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Q放×21%=1.32×108J×21%=2.772×107J
水的质量为m′===330kg。
答:(1)石油燃烧能放出的热量为1.32×108 J;
(2)可以使330kg的水温度上升20℃。
31.【解答】解:(1)橡胶支座的弹性比较好,选用橡胶支座能够抗压,起到缓冲的作用,故C正确;
(2)丙图中,将桥面视作杠杆,当重载卡车在高架桥最左侧行驶时桥面侧翻,此时桥面以左支座为支点而转动;
(3)桥面侧翻,这说明动力、动力臂的乘积与阻力、阻力臂的乘积不相同,所以侧翻的原因是压力与支撑点到压力作用点距离的乘积不同,故C正确;
(4)如图丙,如果在两个支座中间再增加一个支座,由于桥面侧翻时是以左右两侧的支座为支点,所以桥面侧翻危害的风险不变;
(5)A.增强桥墩混凝土的强度不会改变桥面的受力情况,不能减小桥面侧翻的危害,故A符合题意;
BD.增大桥墩的宽度、减小桥梁翼缘板的宽度,可以改变力的大小,能减小桥面侧翻的危害,故BD不符合题意;
C.禁止超重车行驶,可以减小压力,减小桥面侧翻的危害,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故答案为:(1)C;(2)左;(3)C;(4)不变;(5)C。
菁优网APP 菁优网公众号 菁优网小程序
江苏省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练习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练习物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6,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自主练习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6,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自主练习物理试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文件包含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docx、初三物理期中考试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