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4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共48页。
    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时49分,近距离飞过冥王星,成为首个探测这颗遥远天体的人类探测器,冥王星首张高清照也随之发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文材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视野”号探测器现已飞离太阳系 B.冥王星是八颗行星之一
    C.图中包含两级天体系统 D.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特征完全相同
    2.除了地球外,冥王星和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   )
    A.没有昼夜现象 B.难以获取太阳辐射
    C.缺少卫星环绕 D.缺少液态水和适宜生命生存的大气

    【答案】1.C    2.D

    【解析】1.“新视野”号近距离飞过冥王星,冥王星属于太阳系,A错误。冥王星不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B错误。图中包含太阳系、地月系等两级天体系统,C正确。冥王星与图中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特征基本相同,不是完全相同,D错误。故选C。
    2.根据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除了地球以外,冥王星和太阳系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缺少液态水和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D对。其它行星有昼夜现象,A错。能够获取太阳辐射,B错。多数行星有卫星的环绕,C错。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太阳系的组成及地球存在生命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北京时间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天宫一号”坠落前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4.“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图中字母所示的某天体构成一个天体系统,该天体及其所在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
    A.c、地月系 B.d、太阳系 C.b、河外星系 D.c、银河系

    【答案】3.B    4.A

    【解析】3.天宫一号升入太空后,绕地球运动,地球是行星,故B正确,ACD错误。
    4.天宫一号升空后,绕地球运动,与地球构成一一个天体系统,即地月系中,图中c为地球。故A正确,BCD错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重达372千克的铜质撞击器,在距地球约1.3亿千米处与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彗星由彗头和彗尾两部分构成,在太阳系中彗尾的朝向是(   )
    A.背向太阳 B.朝向太阳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6.彗尾是冰物质升华而成,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彗尾最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5.A    6.C

    【解析】5.彗星是由冰物质组成的天体,靠近太阳时,冰物质升华,形成彗尾,由于太阳风的推斥作用,彗尾背向太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根据彗尾的长短与彗星距太阳远近有关,彗星距太阳越近,彗尾越长,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最靠近太阳的是丙点,所以丙点彗尾最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是所有宇宙星体的统称。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下图为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征大致是(   )
    A.东多西少 B.东少西多 C.南少北多 D.南多北少
    8.甲、乙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低 C.地表植被 D.天气状况

    【答案】7.C    8.D

    【解析】7.根据图中太阳辐射数量分布信息可知,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是北多南少,故C正确,自然排除ABD。故选C。
    8.甲地位于泰山以北,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晴天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乙地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阴雨天气多,年太阳辐射总量相对较小,故D正确。甲乙两地纬度、海拔和植被状况都不是影响的主要因素,故排除ABC。故选D。
    太阳能资源受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某省区年降水量和城市分布图,太阳能热水器在该省区得到广泛推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9.图中①、②、③、④地,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推测图中①、②、③、④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9.A    10.B

    【解析】试题分析:
    9.太阳辐射能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地形地势等。据图可知:图示区域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该省级行政区东西方向狭长,因此随着距海远近不同,降水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总体来说,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则自东向西晴天日数越来越多。晴天日数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小,因此太阳能资源自东向西越来越丰富,因此最西部的①地太阳能资源最丰富,所以A正确。
    10.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一个方面要求具有较好的太阳辐射条件,另一方面要求这个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据图可知①到④太阳辐射条件越来越差;同时可以看到①地城市数目少,②地城市密集,因 此②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所以本题选B。
    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示意某时段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如果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1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低 D.云雨少

    【答案】11.D    12.D

    【解析】11.据材料“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可知,光合有效辐射越大,农业生产潜力越大。由图示可以看出,青藏高原的PAR强度最大,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能强,农业的生产潜力大,农业生产潜力最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读图可知,乙地地处内蒙古高原,晴天多,太阳射强,PAR值高,甲地处于四川盆地,地势低、阴雨天多,太阳辐射弱,PAR值低,D正确;内蒙古高原比四川盆地纬度更高,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较弱,与题意不符,A错误;植被不是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B错误;内蒙古高原地势比四川盆地高,但是地势高低不是导致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四个: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
    地球的历史好像是一本“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是指(   )
    A.标本、化石 B.标本、地层 C.地层、化石 D.岩石、化石
    14.如果把地质年代比作一本4600页的书,下列地质年代中,占有页数最少的是(   )
    A.元古宙 B.太古宙 C.中生代 D.新生代

    【答案】13.C    14.D

    【解析】13.不同的地层中,含有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化石,通过研究化石,可以研究生物的演化规律,确定化石所处沉积岩层的形成年代,了解和恢复沉积当时的地理环境,所以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分别是地层和化石,C正确;标本是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经过各种处理,令之可以长久保存,并尽量保持原貌,藉以提供作为展览、示范、教育、鉴定、考证及其它各种研究之用;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标本和岩石均不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ABD错。故选C。
    14.根据题意,书本共4600页,而地球历史为46亿年左右,则每一页就应代表 100万年。所以由各时期的时间长短可知:太古宙约为1 500页,元古宙应为1 960页,古生代约为290页,中生代约为186页,新生代约为66页,故占有页数最少的就应是新生代,D正确。故选D。
    【点睛】地球的演化史:1.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出现了原始细菌、蓝绿藻类。2.元古代(距今25亿~5.41亿年),藻类日益繁盛。3.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7亿年),①早古生代:三叶虫、珊瑚等空前繁盛,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后期出现鱼类。②晚古生代动物:鱼类→两栖类植物:蕨类植物繁茂。4.中生代(距今2.5217亿~0.66亿年),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裸子植物时代”动物:恐龙等爬行动物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5.新生代(距今0.66亿年至现在),被子植物为主,被称为“被子植物时代”动物:哺乳动物繁盛,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下图示意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爬行动物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16.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   )
    A.极地冰盖面积缩小 B.全球高大山地雪线上升 C.全球海岸线变短 D.利于物种在岛屿间交流
    17.下列关于地球各阶段历史演化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古生代早期,地球大部分被海洋占据
    B.晚古生代和中生代都是重要的成煤期
    C.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大繁盛
    D.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答案】15.B    16.D    17.A

    【解析】15.爬行动物时代为中生代,由图示可知,该时代平均温度比现代暖,平均降水比现代干,气候总体特点是暖干,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气温较低,气候特征表现出冷湿,极地冰盖面积扩大,全球高大山地雪线下降,AB错误;海平面下降,全球海岸线变长,C错误,利于物种在岛屿间交流,全球自然带向低纬移动,D正确。故选D。
    17.元古宙,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 后来陆地逐渐扩大,古生代后期,地球各块大陆汇聚形成联合古陆,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晚古生代和中生代都是重要的成煤期、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大繁盛、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BCD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下图表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乙丁丙甲 D.乙丁甲丙
    19.与图中丙化石相同的地质年代,陆地上繁盛的植物是(   )
    A.孢子植物时代 B.裸子植物 C.海生藻类 D.被子植物

    【答案】18.D    19.D

    【解析】18.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三叶虫生活在古生代早期,哺乳动物主要生活在新生代,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晚期,所以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为乙丁甲丙,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19.丙为哺乳动物化石,为新生代,被子植物在新生代繁盛,D正确;裸子植物是中生代繁盛,B错误;孢子植物时代为古生代,A错误;海生藻类繁盛是在元古宙时期,C错误,所以选D。
    【点睛】蕨类植物的特点和器官:植物体已有真正的根、茎、叶和维管组织的分化。已属维管植物的范畴。木质部只有管胞、韧皮部只有筛管或筛胞,没有伴胞,不开花、不产生种子,主要靠孢子进行繁殖,仍属孢子植物。
    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了目前最早的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该古生物生活在距今大约1.6亿年前,比此前发现的白垩纪哺乳动物早大约3500万年。读图“最早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及复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我国科学家用发现化石的地区和地层对该古生物进行命名,其最可能的命名是(   )
    A.辽宁新生兽 B.东北白垩兽 C.中华侏罗兽 D.亚洲三叠兽
    21.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与图示动物属于同时期的重大事件是(   )
    A.各块大陆聚成联合古陆 B.重要造煤时代
    C.发生喜马拉雅构造运动 D.火山活动强烈

    【答案】20.C    21.D

    【解析】20.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古生物生活在距今大约1.6亿年前,比此前发现的白垩纪哺乳动物早大约3500万年,因此该古生物不可能处于新生代和白垩纪,不可能命名为“新生兽”或“白垩兽”,AB错;距今大约1.6亿年前,处于侏罗纪,本次化石发现的地区位于辽宁省,命名用“中华侏罗兽”更准确,它不生活在三叠纪,C正确,D错误。故选C。
    21.图示动物属于中生代,中生代板块运动强烈,火山活动强烈,联合古陆在中生代的三叠纪开始解体,A错,D正确;中生代是主要的成煤时代,而重要造煤时代应为古生代,B错;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发生在新生代,C错。故选D。
    【点睛】地球的显生宙从古至今大致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依次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依次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依次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和“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层在大洋地壳中常常缺失
    B.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层和②层
    C.②为软流层
    D.岩石圈的范围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23.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
    A.莫霍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

    【答案】22.A    23.C

    【解析】22.地壳上层(①)为硅铝层,图中显示,①层在大陆地壳中较厚,在海洋地壳中较薄或缺失,A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石圈是指上地幔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即图中①②层的全部和③层的顶部,B、D错误;图中②位于莫霍界面之上,是地壳的一部分,而软流层位于地幔,因此②不是软流层,是地壳的硅镁层,C错误。故选A。
    23.图中显示,经过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地震波速增加一直持续到古登堡界面之上,到达古登堡界面时,横波消失,纵波的速度也明显下降,在古登堡界面以下,纵波速度又有所上升,但最快速度没有超过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所以在古登堡界面之上附近地震波的速度达到最快,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地壳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平均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似,称为花岗岩层,亦有人称之为“硅铝层”。此层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区,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连续圈层。下层富含硅和镁,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称为玄武岩层,所以有人称之为“硅镁层”,在大陆和海洋均有分布,是连续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海洋地壳厚度平均约6千米。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24.该地震波应是(   )
    A.无法判断 B.纵横波 C.纵波 D.横波
    25.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
    A.17千米处 B.5千米处 C.2900千米处 D.33千米处
    26.该地地形最有可能是(   )
    A.海岸山脉 B.内陆高原 C.海洋 D.平原

    【答案】24.D    25.B    26.C

    【解析】24.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特征,地震波分横波与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不同,横波比纵波慢。横波速度慢,初始在3-6千米/秒,只经过固体物质;纵波速度快,初始可以达到6-9千米/秒,能经过固态,液态,气态物质,AC错误,D正确。不存在纵横波,B错误。故选D。
    25.根据地震波在莫霍界面经过时,速度明显增加。图中位置在5千米的地方速度明显增加,是莫霍界面的地方,B正确。故选B。
    26.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地壳厚薄不均,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平均是17千米。由于该位置厚度是5千米,所以是在海洋海底的位置,C正确。海岸山脉、内陆高原和平原的地形的海拔较高,地壳较厚,不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点睛】目前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是地震波。地震波包括横波和纵波,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因此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发生变化。
    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3U8633航班紧急迫降的事迹展现在大众面前。飞机从重庆起飞,在9800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刘传健机长借助自己一百多次来回飞川藏线的经验和从业30年的技术,成功于成都迫降,拯救了全机人的生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7.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   )
    A.平流层 B.电离层 C.对流层 D.高层大气
    28.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   )
    ①被风挡玻璃砸伤②机内温度过低③飞机颠簸强烈④太阳辐射太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27.C    28.B

    【解析】27.材料指出,“在9800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2千米,因此该高度位于对流层,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8.由于飞机内气压高,高空气压低,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所以挡风玻璃会向外脱落,故机长不会被风挡玻璃砸伤,①错误。当飞机的挡风玻璃脱落时为9800米的高空,飞机内的温度是非常低的,机内温度过低是机长迫降面临的困难,②正确。挡风玻璃脱落,进入飞机内的湍急气流会使飞机产生剧烈的颠簸,可知,飞机颠簸强烈是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③正确。太阳辐射强和飞机的迫降没有关系,④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的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对流层由于受到地面森林、湖泊、草原、海滩、山岭等不同地形的影响,受日光照射而引起的气温的变化,因而造成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风,即空气发生大量的对流现象,故称为对流层。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极地平均为8~9千米。
    一位地理爱好者去北半球沙漠地区旅游,发现绿洲附近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反向的特征。读沙漠地区绿洲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夜晚M地的风向为
    A.西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30.造成该地区风向昼夜反向的原因是
    A.人类活动差异 B.降水差异
    C.海拔高低差异 D.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29.C    30.D

    【解析】29.根据由于比热容沙漠比绿洲小,故沙漠升温和降温都快,夜晚绿洲气温高,形成低压中心,沙漠气温低,形成高压中心,风由高压吹响低压,M地的风向为东南风。 故选C。
    30.根据沙漠和绿洲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绿洲气温低,形成高压中心,沙漠气温高,形成低压中心,风由高压吹响低压,M地的风向为西北风,根据上题结论夜晚风向为东南风,可知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造成该地区风向昼夜反向。 故选D。
    【点睛】根据热力环流的过程,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N地气压低于P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1.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32.Q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偏东风 D.偏南风

    【答案】31.D    32.D

    【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及天气系统。等压线越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示四点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图中N地气压低于P地,P是一高气压中心,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图示北半球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Q地风向是偏南风。
    31.等压线越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示四点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选D正确。
    32.图中N地气压低于P地,P是一高气压中心,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图示北半球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Q地风向是偏南风。选D正确。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3.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 B.12℃ C.10℃ D.8℃
    34.高原地区气温低主要是吸收哪部分少所导致的
    A.① B.② C.③ D.⑤
    35.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33.B    34.C    35.B

    【解析】33.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受温室效应影响,读数应大于10℃,C、D错。但不可能是25℃,A错。可能是12℃,B对。
    34.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低主要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所导致的。图中①、⑤是太阳辐射,A、D错。②是大气反射,B错。③是地面辐射,C对。
    35.图乙中全球变暖的原因是水汽、二氧化碳等浓度增加,大气保温效应增强。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大气的反射作用增强。即图中②增强,B对。图中①是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不是地球变暗的原因,A、C、D错。
    【点睛】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受温室效应影响,读数应大于10℃,但不可能是25℃,可能是12℃。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来源,气温低主要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所导致的。水汽、二氧化碳等浓度增加,大气保温效应增强,大气的反射作用也增强。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6.有关①②③④四地空气流动状况,正确的是
    A.①—③一④一②一① B.③一①一②一④一③
    C.①-②—③一④一① D.④一②一③一①一④
    37.此时甲地风向可能为
    A.东南风 B.正西风 C.正北风 D.西北风

    【答案】36.B    37.C

    【解析】考查热力环流,高空风向的判断。
    36.由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可知:①处是高压,②处是低压,那么近地面③处是低压,④处是高压。所以可以判断气压大小为:②<①<③<④。水平面上①流向②;④流向③。垂直方向③处上升流向①,②处下沉流向④。四地空气流动状况是④一③一①一②一④顺时针方向。故选B。
    37.甲地水平面上气流由①流向②,高空大气运动忽略摩擦力,北半球右偏90°,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可能为正北风。故选C。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O→P→M→N→O
    B.P→O→M→N→P
    C.M→N→P→O→M
    D.N→M→O→P→N
    39.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38.A    39.A

    【解析】38.读图,图示表示,M、N海拔高度相同,位于近地面,气压M大于N。OP海拔高度相同,位于高空,气压O大于P。根据热力原理,近地面,高压区是下沉气流,低压区是上升气流。在高空气压状况与近地面相反。所以M上空是P点,所以气流是P→M 。N上空是O点,气流方向是N→O。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吹向低压,即M→N、O→P。所以气流状况是O→P→M→N→O,A对。故选A。
    39. 等压面向海拔高的弯曲的气温和气压就高,反之则低。N地气压低,所以等压面向下弯曲。排除BC,等温面和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故A描述正确,D错误,故选A。
    【点睛】要根据图中坐标轴,判断四点的气压、海拔状况。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近地面比高空气压高,气压高低,只是在同一水平面上比较。热力环流的原理是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遇冷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高空气压状况与近地面相反。
    下图为某地1000hpa和700hp的等压面上等高线分布图(单位:m)。完成下面小题。

    40.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则A地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41.若该地等压面的弯曲是由热力环流引起的,则该地可能是
    A.白天的城区
    B.夜晚的城区
    C.夏季的湖泊
    D.冬季的湖泊

    【答案】40.A    41.C

    【解析】40.读图可知,A地所在的等压面的高度中间高四周低,等压面凸起,应为高气压,A处于高气压的东部,A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西指向东,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到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向右偏,则A地的风向是西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1.读图可知,该地近地面等压线向上凸起,高空等压向下凹陷,表示近地面为高气压,高空为低气压,由此推断,当地盛行下沉气流,若这是由热力环流引起的,则当地近地面应气温低,空气冷却下沉。白天和夜晚的城区,城市排放的废热较多,散热不畅,气温总是城区高于郊区,空气膨胀上升,与题意不符,排除A、B。夏季的湖泊,由于热容量较大,升温慢,气温低于湖岸,空气冷却下沉,与题意相符,选项C符合题意。冬季的湖泊,湖泊降温慢,气温高于湖岸,空气膨胀上升,与题意不符,排除D。故选C。
    【点睛】等压面凸起的地方,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两侧)高。等压面凹陷,表示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两侧)低。
    我国江淮地区的一个池塘,一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该池塘边仍然清风阵阵。

    42.在大气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湖陆间气压差异 B.纬度位置的影响
    C.高低纬间的热力差异 D.湖陆热力性质差异
    43.夏季的白天午后,①地附近近地面的等压面(图中的曲线)和风向(图中的箭头)为下列四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42.D    43.C

    【解析】42.在大气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因池塘水面与塘岸的比热容不同,相对于池塘水面,塘岸白天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风从池塘水面吹向塘岸,夜晚塘岸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风从塘岸吹向池塘水面,因此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湖陆热力性质差异,D符合题意;湖陆间气压差异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对于一个池塘来说,不存在纬度位置差异和高低纬间的热力差异,排除B、C。 故选D。
    43.夏季的白天午后,塘岸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等压面应向下凹陷,而池塘水面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等压面应向上凸,风应从池塘中心吹向塘岸。读图可知,图A和图B中等压面特征与前面分析不符,排除AB;图D中箭头表示的风向由低气压吹向高气压,因此图D错误,排除D;图C中等压面特征和风向与前面分析相符,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或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上升气流使得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下沉气流使得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空气的水平运动(气流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下图为我国某山间河谷某时段等温面和等压面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4.下列能正确反映图示情况的是(   )
    ①该时段为夜间②该时段为白天③该时段吹谷风④该时段吹山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5.下列古诗蕴含的原理与图中现象相关的是(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44.B    45.C

    【解析】44.从图中等压面和等温面的分布状况可以看出,该时段河谷等温面向高处凸,等压面向低处凹,说明该时段河谷温度较高,气压较低,为夜晚,①正确,②错误;根据山谷风的热力环流原理,可以判断该时段吹山风,③错误,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5.夜间河谷温度高,气流上升,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容易成云致雨,所以夜雨较多,与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相符,C正确;“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水流速度快,A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绘山地垂直变化,B错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蜿蜒道路曲折,D错误。故选C。
    【点睛】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 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的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下图中箭头为大气流动方向。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46.若图示信息中只有一处正确,它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7.若图示信息中只有一处正确,则该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时间可能是(   )
    A.8:00~9:00 B.12:00~13:00 C.15:00~16:00 D.23:00~24:00

    【答案】46.C    47.D

    【解析】46.该图表示山谷风,如表示白天,吹谷风,丙处表示的等压面应向上弯曲;乙、丁两处风向是正确;甲处表示的等温面向下弯曲正确;这样有三处正确。 如果表示夜间,吹山风,乙、丁两处风向错误;丙处等压面向下弯曲,表示低压,正确;甲处表示的等温面向上弯曲,错误;这样有一处正确。题目中只有一处是正确,则可能为夜间,对应的丙正确,所以C正确,故选C。
    47.白天吹谷风,晚上吹山风。结合上题分析,图示信息中只有一处正确,则该地吹得是山风,所以应该在夜间,D正确, ABC时间是在白天,错误。故选D。
    【点睛】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中心;遇冷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中心。空气流动总是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形成风。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48.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②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49.关于图中气温、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压面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B.甲地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C.等温面的数值自上往下递减 D.甲地气温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50.“晚见江山雾,宵闻夜雨来”是对甲地的形象写照。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上升
    B.夜晚气温低,空气中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上升
    D.夜晚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答案】48.C    49.B    50.D

    【解析】48.温度由地面向高空递减的,由等温线和等压线分布可知,坡上温度高于谷底,谷底的气压大于坡面,气流沿山坡上升,吹谷风,是白天。选C正确。
    49.位于同一高度的两地相比,甲地的气温比乙地低,甲地空气下沉,密度增大,甲地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选B正确。
    50.甲处在谷地,夜晚山坡降温快,山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迫使谷底中原有的暖空气抬升,在抬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甲多夜雨。选D正确。
    【点睛】山谷风是由于山坡上和坡前谷中同高度上自由大气间有温差而形成的地方性风。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空气增温较多;与山顶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因离地较远,空气增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膨胀上升,在山顶近地面形成低压,并在上空从山坡流向谷地上空,谷地上空空气收缩下沉,在谷底近地面形成高压,谷底的空气则沿山坡向山顶补充,这样便在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下层风由谷底吹向山坡,称为谷风。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加热炉”变成了“冷却器”,空气降温较多;而同高度的谷地上空,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于是山顶空气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冷空气下沉使空气密度加大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被迫抬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风。
    每年春季和初夏都会有近千座冰山漂至纽芬兰岛东北海岸,这里被称为是“冰山胡同”。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回答下面小题。

    51.关于图示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纬度水温西高东低 B.随纬度增加水温升高
    C.西部水温温差大,东部水温温差小 D.由南向北递减变化均匀
    52.影响图示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光照 B.海拔、地形
    C.纬度、洋流 D.海陆位置、盛行风
    53.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随全球气温转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有
    ①出现时间滞后②出现时间提前③数量增多④数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51.C    52.C    53.B

    【解析】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海水等温线的因素,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51.根据“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可知西部较东部密集,因此温差大,东部温差小,C正确。图示水域位于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西侧为寒流,受其影响,水温低;东侧受暖流影响,水温高,因此同纬度西低东高,A错误。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B错误。从南向北,等温线分布疏密不均,因此由南向北递减变化不均匀,D错误。故选C。
    52.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水域位于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西侧为寒流水温低,东侧受暖流影响水温高,洋流影响图示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纬度影响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纬度影响图示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综合可知,影响图示大洋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和洋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3.随着全球气温转暖,春季气温升高日期提前,极地附近冰川融化提前,故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时间提前,②正确,①错误;全球气温转暖,热量增多,融化的冰川增多,冰山数量增多,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
    【点睛】
    渤海的海水盐度为28‰~31‰.海水在结冰过程中会析出盐分,所以海冰的含盐量接近淡水。海冰外缘线是指由基准点向外有海冰分布的最远边界。图为“某年1月15日渤海湾海冰预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4.与世界大洋平均盐度值相比,渤海海水盐度值较低,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高,蒸发大  ②海水的流通性弱  ③多年平均降水量少  ④多条河流注人稀释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5.与其他海湾相比,辽东湾海冰外缘线与基准点间的距离最远,最主要原因是(   )
    A.海水深度浅 B.纬度高,气温低 C.径流汇人少 D.人类活动影响大
    56.海冰适度处理可作为淡水资源,目前渤海海冰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A.海冰资源丰富,可开采时间长 B.开采技术成熟,开采成本低
    C.国家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量大 D.淡水资源缺乏,市场需求大

    【答案】54.C    55.B    56.D

    【解析】54.由图可知,渤海周围地区有多条淡水河流注入,对海水具有稀释作用,且渤海为内海,海水的流动性较弱,使得该海域海水的盐度低于世界其他地区,②④正确,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小,①错误,温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不少,③错误,据此判断C正确。故选C。
    55.由材料可知,海冰外缘线是指由基准点向外有海冰分布的最远边界,图中辽东湾地区海冰外缘线与基准点相比,偏离程度更大,是由于辽东湾与渤海湾、莱州湾相比,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海水易结冰,B正确。海水深度、汇入的地表径流以及人类活动没有明显的差异,ACD错误。故选B。
    56.从图中可以看到渤海纬度较低,受全球变暖的影响,目前渤海海岸地带冬季结冰期短、冰层薄,海冰资源数量有限,A错误。目前我国技术能力有限,开采海冰资源难度大且成本高,B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到政策支持,C错误。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缺乏,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D正确。故选D。
    【点睛】渤海冬季结冰的原因: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气温在0℃以下,气温条件具备;海区半封闭,与其他海域热量交换少;地表径流的注入使海水盐度降低,易结冰。
    读“海洋水温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57.影响曲线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水比热容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58.若曲线①表示的是某地的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 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增
    C.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 D.大陆架海区,水温变化最小
    59.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海洋沿岸地区(   )
    A.冬暖夏凉,温差减小 B.冬暖夏凉,温差增大
    C.冬冷夏热,温差增大 D.冬冷夏热,温差减小

    【答案】57.D    58.C    59.A

    【解析】57.本题考查表层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曲线②表现的特点是随纬度升高,海水温度降低,故应为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故影响曲线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D正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水比热容、大气环流不会使得海水温度变化呈现出②的规律,ABC错误。故选D。
    58.由曲线①可知,表层水温在25C左右,可以确定其不可能在高纬度海区,A错误;观察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大致以1 000米深度为界,0~1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至1000米以下,基本保持稳定变化不大,C正确,B错误;大陆架水深一般小于200m,D错误。故选C。
    59.海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温差的影响,因海水比热比陆地大,其温度变化就相对小,通常二者热量交换使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气温变化慢,从而使温差减小,BC错误;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水降温慢,海水暖,夏季陆地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海水凉,所以受海洋影响,海洋沿岸地区表现出冬暖夏凉,温差减小,A正确,D错误。故选A。
    【点睛】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就全球多年来讲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个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0.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 B.温度
    C.蒸发量 D.入海径流
    61.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化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答案】60.D    61.A

    【解析】该题组考查径流对海水盐度的影响。
    60.读图可知,长江口附近的盐度比附近海区盐度低,其主要原因是长江口有大量河流淡水的汇入,稀释了长江口附近海区的盐度,D对。
    61.由于长江口附近海区的盐度大小主要受长江径流量的影响,当长江进入汛期时,盐度较小,等盐度线进一步向外海凸出(弯曲程度增大);当长江进入枯水期时,盐度变大,和附近海区的盐度差别变小,等盐度线相对平直,所以Q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应该是在长江的枯水期,即2月份左右,A对。
    下图为北冰洋部分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2.图中北部地区海岸线很长,港口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   )
    ①海水温度低,冰封时间长②沿岸河流少,淡水补给难③人口密度小,经济不发达④大雾天气多,白昼时间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63.有人预测北冰洋航线将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试推测其理由(   )
    ①全球气候变暖,海冰面积减少②图示北冰洋航线为公共海域,各国可自由穿行
    ③核动力破冰船的广泛使用④缩短了西欧与东亚及北美的航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62.A    63.D

    【解析】62.据图可知,图中北部地区位于北冰洋沿岸,海岸线很长,港口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海水温度低,冰封时间长,A正确。入海河流多,淡水补给较多,B错误。该地区纬度高,城市分布少,人口密度小,经济不发达,但不是港口少的原因,C错误。结冰期长,水汽蒸发少,大雾天气少,北极地极夜时间比极昼时间略短,D错误。故选A。
    63.有人预测北冰洋航线将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海冰面积减少,利于航行,①正确。图示北冰洋航线多为俄罗斯领海,②错。核动力破冰船的广泛使用,水平高,但是耗资巨大,不适合商业航向,适合科考和救援 ,③错误。缩短了西欧与东亚及北美的航程,④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区位的有关知识。
    海水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辽东湾(如图)是我国水温最低,冰情最重、海冰资源分布最多的海区,但目前仍未大规模开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4.辽东湾海面冬季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获得光热少②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
    ③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④受寒潮影响,降温明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5.海湾封冻会导致
    A.上空空气湿度增加 B.区域内降雪量增加 C.冰面风力显著减弱 D.冰下海水盐度升高

    【答案】64.A    65.D

    【解析】考查海洋水文特征的分析,海湾封冻的影响。
    64.辽东湾海面为我国纬度最高的海域,冬季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光照少,海域气温低,易结冰,①说法正确;据图可知,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海水盐度降低,有利于结冰,②说法正确;图示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有利于海面结冰,③说法正确;图示海湾在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海洋比热容大),不会出现明显的降温,④说法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A选项。
    65.海湾封冻会导致海水蒸发减弱,上空空气湿度减小,区域内降雪量减少,A、B选项错误;海湾封冻会增强海面的光滑性,海面摩擦力较弱,冰面风力显著增强,C选项错误;海冰是没有盐分的,海湾封冻会析出大量盐分,促使冰下海水盐度升高,D选项正确,综上分析,本题选择D选项。
    图为“大西洋沿某一经线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及“该经线上三个观测点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66.图示海水表层年平均盐度最高的海区海水密度大约是(   )
    A.37‰ B.1027kg/m3 C.1025kg/m3 D.36‰
    67.图中能正确反映出表层海水平均密度、盐度、温度三者的关系是(   )
    A.平均密度与温度大致呈正相关
    B.平均密度与温度大致呈负相关
    C.平均温度与盐度在低纬度海域呈负相关,在高纬度海域呈正相关
    D.平均密度与盐度在低纬度海域呈正相关,在高纬度海域呈负相关
    68.图中①②③三个观测点按其所处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无法确定

    【答案】66.C    67.B    68.A

    【解析】66.读图可知,海水表层年平均盐度最高的海区为北半球副热带海区,该区域的海水密度约为1027kg/m3,故C正确,A、B、D错误。
    67.读图可知,平均密度与温度大致呈负相关,故A选项错误;读图可知,平均密度与温度大致呈负相关,故B选项正确;盐度在低纬度海域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与温度关系不大,故C选项错误;海水密度与盐度不是完全一致的相关性关系,故D选项错误。所以选B。
    68.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①-②-③密度越来越大,故温度越来越低,纬度越来越高,故A正确,B、C、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海水温度、密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开发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依托。下图示意渤海和黄海局部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9.图中冬季结冰,因此海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0.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图中最有利于因开发海盐而形成的盐场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69.D    70.B

    【解析】1.海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的地点就是海冰资源丰富的地点,图中显示,与甲、乙、丙三地相比,丁地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海水结冰期较长,加上当地海水较浅、海水盐度较低,因此丁地海冰资源更为丰富,海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盐场应建在蒸发强、面积广阔平坦的淤泥质海岸、盐度大水质好的地点。图中显示,甲地海水深达50米以上,不可能形成盐场,排除A;图中显示,乙地位于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离河口较远,盐度较大,晴天多、多大风、光照强,适合晒制海盐,因此图中最有利于因开发海盐而形成的盐场为乙地,B符合题意;丙地和丁地从气候和地形来看比较适合建设盐场,但两地均位于河口附近,海水盐度较低,因此不是最有利于建设盐场的地点,排除C、D。故选B。
    【点睛】利于建设盐场的主要自然条件:水质——盐度较大,且水质较好的海水;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二、综合题
    71.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行星名称:B____,D____,E____。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具有____性、____性、____性。
    (3)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行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____行星。
    (4)图中虚线是____的运行轨道,该天体上一次回归地球是在1986年,则它下一次回归将在____年。
    (5)行星H与地球相比,不能产生生命物质条件最主要的原因表现在____。
    【答案】(1)     木星     天王星     火星
    (2)     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形
    (3)类地行星
    (4)     哈雷彗星     2062年
    (5)距离太阳太远,温度太低

    【解析】该大题以太阳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五个小题,涉及天体系统、行星名称、行星运动特征、彗星及周期、生命存在的宇宙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蕴含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1)观察图中信息可知,该天体系统是太阳系,而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按照距离由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而图中现实行星BDE分别位于第5、7、4位,因此名称为:B是木星,D是天王星,E是火星。
    (2)结合所学知识,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公转的轨道接近圆,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因此八大行星的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题1结论可知,图中E行星所表示的是火星,八大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包含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巨行星(包含土星和木星)、远日行星(包含天王星和海王星),因此火星属于类地行星。
    (4)观察图中信息可知,虚线轨道成狭长的椭圆形状,且行星拖着常常的尾巴,因此是哈雷彗星的运行轨道,根据所学知识该天体上一次回归地球是在1986年,而它的周期是76年,则它下一次回归将在2062年。
    (5)地球日地距离适中,有着适宜的温度条件,海王星距离太阳太远,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小,温度太低,不适合生命存在。
    72.读“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半年辐射总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______,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依次______,极小值出现在______。
    (2)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在______的纬度带上,由此向______和______逐渐减少,最小值在______。
    (3)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______,随着______的增高,太阳辐射量也迅速______,到______为零。
    (4)夏半年与冬半年的辐射量差值,随着______的增高而______。
    【答案】     赤道     递减     两极     20°附近     赤道     高纬     极地     赤道     纬度     减少     极地     纬度     加大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不同季节和纬度的差异,考查读图的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解析】(1)根据图全年太阳辐射分布曲线,很明显可以看出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依次递减,极小值出现在极点。
    (2)根据夏半年太阳辐射分布曲线,很明显可以看出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在20°附近纬度带上,由此向极点和赤道逐渐减少,最小值在极点。
    (3)根据冬半年太阳辐射分布曲线,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赤道。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量迅速减少,到极点为零。
    (4)比较夏半年太阳辐射分布曲线和冬半年太阳辐射分布曲线,夏半年与冬半年的辐射量差值,随着纬度增高而增大。
    【点睛】
    7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新疆、西藏、青海三省区是我国太阳辐射较丰富的地区,根据区域内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差异,划分出Ⅰ-Ⅴ区(如下图)。

    (1)比较I区和V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2)说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足的原因。
    【答案】(1)大小:V区大于Ⅰ区。原因:Ⅰ区域受大西洋、北冰洋气流影响,阴雨天气较多,太阳辐射量小;V区域地势高,空气稀薄,为高原气候,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
    (2)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口稀少,距离消费市场较远;自然条件恶劣,多高温天气;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常规能源丰富。(答出四点)
    【解析】试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能资源开发条件。
    【解析】(1)从图中看,V区纬度低,为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可判断出V区比I区太阳辐射总量大。原因是V区比I区纬度低,太阳高度大。V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多晴天,日照时间长。
    (2)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足的原因可市场需求、资金、技术、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等方面来回答。新疆当地地广人稀,经济相对落后,对电力需求较少,且常规能源煤、石油资源丰富,同时距离东部消费市场较远,开发的动力不足。新疆为我国西部地区,资金短缺、技术落后。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相对不足,夏季多高温天气,开发的自然条件恶劣。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地表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具体的影响因素如下:(1)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2)天气:天气晴朗,阴天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3)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日照强度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4)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7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不少假说。科学家在许多地方的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发现铱元素含量异常,高出相邻岩层平均值的几十倍,铱元素在地球表面并不常见,而陨石中却经常存在铱含量较高的现象,这成为支持小行星撞击地球假说的证据。科学家推测,这次撞击事件发生了强烈的爆炸,并造成超级火山喷发。这些因素综合影响,造成了恐龙的灭绝。下图示意中生代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

    (1)与现代气候相比,指出恐龙盛行时期地球气候的主要特征。
    (2)恐龙时代是重要的造煤时期。请说出当时主要成煤植物的种类。
    (3)从大气环境角度,解释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
    (4)指出小行星撞击地球所影响的地球圈层。
    【答案】(1)暖(高温)干(干旱)。
    (2)裸子植物。
    (3)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发生强烈爆炸所产生的粉尘和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长时间弥漫在大气中,极大地 削弱了太阳辐射,气温剧降,恐龙灭绝。
    (4)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

    【解析】本题以恐龙灭绝成因为材料,主要考查地球演化的历史、不同地球历史阶段的环境特点,主要考查地理时空综合思维以及区域认知能力。
    【解析】(1)恐龙主要生活在中生代,读图可知与现代相比,中生代气候相对较暖且较干。
    (2)根据地球的演化过程可知,恐龙生活的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是当时主要的造煤植物。
    (3)根据材料可知,小行星撞击事件发生了强烈的爆炸,并造成超级火山喷发,这会改变原有的大气环境,造成恐龙灭亡。具体来说,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发生强烈爆炸所产生的粉尘和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长时间弥漫在大气中,极大地 削弱了太阳辐射,气温剧降,恐龙灭绝。
    (4)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爆炸和火山喷发,会产生大量烟尘和气体等,影响大气圈;同时撞击也会造成对水体和岩石的冲击,影响水圈和岩石圈;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了物种灭绝,对生物圈造成影响。
    75.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出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A+B+C是______,D是______,C+D+E是_____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为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是横波完全消失的界面。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B厚度不均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地幔
    (2)莫霍面 G
    (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B是大洋地壳,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地震波的特点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析】(1)从图上看:A、B所在的圈层是地壳,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地壳的厚度不均,A处是陆地,地壳厚度平均33千米,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壳最厚的地方,有60多千米;B处是海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F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即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此不连续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C+D+E是地幔的一部分,其中,C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A+B+C共同构成了岩石圈;D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2)F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属于莫霍面,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地震波穿过古登堡面时,横波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降低,G界面属于古登堡面。
    (3)地震波在经过F时,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的厚度。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B是大洋地壳,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
    7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2)图中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发生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
    ①甲、乙两处冷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        ④空气垂直运动
    (3)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4)假如图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____;
    (5)假如图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____地;假如图所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________(白天/黑夜)。
    (6)一般情况下,甲地为阴雨天气,乙地为晴朗天气,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图

    (2)①④③②
    (3)乙>甲>丁>丙
    (4)东北风
    (5)乙  白天
    (6)乙  乙地为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故气温日较差大。
    【解析】本题以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解析】(1)根据图中高空等压面的弯曲形态可知,丁处等压面上凸,丙处的等压面下凹,可推断,丁为高压,丙为低压,丁处为上升气流,近地面甲处温度高、气压低,丙处气流下沉,乙处气温低、气压高,故气流从甲到丁到丙到乙再到甲。
    (2)甲、乙两处冷热不均,导致甲处产生上升气流,乙处产生下沉气流,空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丁为高压、丙为低压,大气由丁运动到丙,甲为低压、乙为高压,大气由乙运动到甲,所以图中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发生的先后顺序为①④③②。
    (3)由于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丁>丙。
    (4)假如图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甲、乙之间的风向为从乙到甲,并向右偏,所以风向为东北风。
    (5)假如图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的气温,城市为上升流,郊区为下沉气流,则表示郊区的是乙地;假如图所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上升流,说明气温高,白天陆地增温快,气温高于海洋,所以此时为白天。
    (6)一般情况下,甲地为阴雨天气,乙地为晴朗天气,晴天白天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间晴天云量少,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气温的日较差大。
    77.某滨海城市某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现象及其影响”的小课题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研究报告。“海陆风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____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的现象。它是____环流的反映,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
    (2)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近地面风向,并画出高空的等压面。

    (3)分析海陆风对该滨海城市的影响。
    【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力
    (2)风向自海吹向陆地(必平行于等压面),等压面如下图

    (3)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
    【解析】(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晚上相反,吹陆风。海陆风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的现象。它是热力环流的反映,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
    (2)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近地面风向(白天吹海风),并画出高空的等压面(地面海洋是高压,高空气压与地面相反,海洋高空是低压,向低处弯曲,陆地高空是高压,向高处弯曲)。

    (3)海陆风对该滨海城市的影响:通过海陆风的调节,使城市白天的气温降低,晚上的气温升高,降低城市热岛效应;风从海洋吹来,增加空气湿度;通过热力环流,促空气的流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点睛】
    78.潘辰同学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在教室中模拟演示“热力环流”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开始前(图1),学生观察到学具中间悬挂的锡纸条没有明显的水平摆动。实验开始后,学生点燃蜡烛,并在纸杯中放入冰块,逐渐观察到两张锡纸条有明显的摆动(图2)。多次重复实验,学生发现结果相同。
    说明:
    ①木盒②锡纸条1③锡纸条2④蜡烛⑤纸杯⑥透明水晶板

    (1)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2)根据实验过程绘制出与图2一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标出近地面气压的高低状况。

    (3)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参与实验的学生想让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大,请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1)冷热不均会引起大气运动。
    (2)

    (3)选择更轻薄的纸进行实验,增加蜡烛与冰块的数量(或缩小学具尺寸、增加学具的密封性等,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
    【解析】(1)“热力环流”是因温度高低不同引起的大气环流形式,锡纸条一侧为点燃的蜡烛,一侧为冰块,温度差异明显,冷热不均会引起大气的运动。
    (2)A.在点燃蜡烛与放入冰块前,锡纸条两侧温度相同,没有明显的大气运动;B.锡纸条左侧蜡烛点燃,④处升温;右侧放入冰块,⑤处降温;C.④处气温高、气流上升;⑤处气温低,气流下沉;D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空与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在水平方向上,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根据形成过程,逆时针方向画出箭头即可。
    (3)想让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大,说明风力更大,因此应考虑增大锡纸条两侧的温差;减少外界的影响等方面。增大锡纸条两侧的温差可以选择增加蜡烛与冰块的数量,也可以在不改变蜡烛与冰块数量的前提下,缩小空间范围。
    【点睛】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太阳辐射能(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直接原因)
    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热高压);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冷低压)
    在同一水平面,高压流向低压。
    79.读下图,回答问题。

    (1)A、B、C、D四地中,海水盐度最低的是____,原因是____。
    (2)A、C两地相比,表面水温较高的是____,理由是____。
    (3)C、D两地相比,表面水温较高的是____,理由是____。表面盐度较高的是____,理由是____。
    (4)E地的盐度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相比盐度偏____,原因是____。
    【答案】(1)     B     地处赤道附近,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盐度比副热带海区低;且该处有大量的淡水注入
    (2)     A     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3)     D     地处低纬大陆东岸,有暖流经过     D     D地有暖流经过,水温增高,蒸发量变大,盐度较高;C地有寒流经过,水温较低,蒸发量较小,盐度较低
    (4)     高     E地所在的纬度大部分是海洋,无河流注入的淡水稀释,盐度较高;而同纬度的北半球陆地面积广阔,有大量的淡水注入稀释,故盐度较低

    【解析】本题以南美洲洋流分布为试题背景,涉及了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特点及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解析】(1)根据世界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可知,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高纬度和低纬度海区递减。图示A,B,C,D四地中,C,D位于副热带,A、B位于赤道附近,降水多,故A、B盐度低于C、D;但A、B相比,B地位于河流入海口,大量淡水的注入,对海水稀释作用强,使B地的海水盐度最低。因此四地盐度最低的是B。
    (2)海水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海水热量收支的对比关系,即取决于海水的热平衡;海水温度一般是自低纬向高纬递减。A,C两地相比,A地的纬度较C低,太阳高度角大,大阳辐射的热量大于海水蒸发的热量,故A的表面水温较高。
    (3)C,D两地相比,表面水温较高、盐度较高的都是D,理由是二者纬度相当,但D处在低纬大陆东岸,有暖流经过,使沿岸地区温度升高,蒸发加大,盐度增高,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4)盐度与纬度、气候、地形、淡水河流的注入等均有关。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盐度相比,E的盐度偏高,原因是E地所在的纬度大部分是海洋,无河流淡水注入稀释,而同纬度的北半球海区陆地面积广阔,有大量的淡水注入稀释,盐度较低。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