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03kg/m3,ρ木=0,【答案】C,5g/cm3;,【答案】A,【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1. 关于下列的数值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B. 初二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C. 人体的密度大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
    D.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4℃
    2.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B. 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C. 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D. 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3. 天文学中有个特殊的单位是“光年”。它是(    )
    A. 时间的单位 B. 速度的单位 C. 长度的单位 D. 质量的单位
    4. 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    )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原子
    5. 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间相互挤压,一定存在摩擦力
    B. 物体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物体本身就有重力,因此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6. 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16.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宇航员,他在月球上质量和重力为(g取10N/kg)(    )
    A. 90kg 900N B. 90kg 150N C. 15kg 900N D. 15kg 150N
    7. 如图是悬浮在底座上地球仪。由于底座有磁性,故地球仪能悬浮在空中,切断电源,它就不能悬浮在空中。关于地球仪悬浮在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受到的磁力属于弹力 B. 它受到的磁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
    C. 它受到底座磁体的吸引力作用 D. 它受到空气浮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
    8. 强力磁铁的磁性特别强,许多演示实验用它吸在黑板上,若要取下来得费点劲,如图是一光源吸附在竖直黑板上,它受到的摩擦力(    )
    A. 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它的重力
    B. 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它的重力
    C. 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大于它的重力
    D. 方向竖直向下,大小大子它的重力
    9. 小明乘坐在作匀速直线运动有轨电车上,他带了一个充入氦气的气球并把它固定在电车地板上,由于突发情况,电车紧急刹车。结果在车厢内出现的情景是(    )
    A. B.
    C. D.
    10. 一个轻质的测力计,其一端的环与秤钩分别用细线悬挂两个50g的钩码,经过两个固定在水平桌边的定滑轮,并安置在如图甲所示水平方向上,此时测力计为示数F甲.另一个轻质的测力计,其一端的环用细线系在固定在桌边的木板上,其秤钩用细线悬挂两个50g的钩码并绕经桌边的定滑轮处于水平方向上(如图乙所示),此时测力计示数F乙.则(    )

    A. F甲=2NF乙=1N B. F甲=2NF乙=2N
    C. F甲=1NF乙=2N D. F甲=1NF乙=1N
    11. 把一个鸡蛋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杯子里,如图所示,在图甲、乙中鸡蛋所受的浮力分别为用F甲、F乙表示,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
    A. F甲>F乙
    B. F甲/=//=//=//=/F1,所以两物体会沉入水底,故C错误;
    D.将质量相等的甲、乙物体捆在一起时,设每一个的质量为m,则两物体的重力G2=2mg,
    两物体所受浮力F2=ρ水gmρa+ρ水gmρb=12mg+2mg=2.5mg,
    因F2>G2,所以物体将上浮,并最终漂浮在水面,故D正确。
    故选:C。
    由图象中数据可求得两物体的密度大小,比较物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可知两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将两物体捆在一起时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两物体的状态。
    本题利用图象法求得物体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及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分析求解;图象法是物理学中常用方法,在学习中应注意如何读出图象中告诉的有用信息并能加以利用。

    3.【答案】C 
    【解析】解:“光年”指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所以是长度的单位;故C正确。
    故选:C。
    光在一年时间里的路程叫光年;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光年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

    4.【答案】A 
    【解析】解: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中带正电的微粒是质子.
    故选A.
    在原子结构中,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此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的相关基础知识,题目的难度很小,记住相关的基础知识即可解决此题.

    5.【答案】B 
    【解析】解:A、物体间相互挤压,如果没有运动,也没有运动趋势两个物体之间就没有摩擦力,故A错误;
     B、物体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B正确;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与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故C错误;
     D、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D错误。
    故选:B。
    (1)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只有发生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间才会产生摩擦力;
    (2)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力、摩擦力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明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6.【答案】B 
    【解析】解: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故宇航员在月球上质量还是90kg;
    (2)m=90kg,取g=10N/kg,
    宇航员在地球上的重力为:
    G=mg=90kg×10N/kg=900N,
    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16,
    在月球上重力:
    G月=16G地=16×900N=150N;
    可见,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物质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
    (2)根据重力的计算公式G=mg计算在地球上的重力G地,在月球上重力G月=16G地。
    本题考查对质量属性的理解、重力的计算,对月球上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16要有正确的认识。

    7.【答案】B 
    【解析】解:
    A、悬浮在底座上地球仪受到的磁力不属于弹力,故A错误;
    BD、因为地球仪在空中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地球仪受力平衡,即重力和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D错误;
    C、因为地球仪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所以地球仪与底座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即该悬浮地球仪是利用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即地球仪内部的磁铁受到电磁铁斥力的作用,故C错误。
    故选:B。
    (1)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两物体直接接触并且发生形变,两物体间才会有弹力作用;
    (2)从图可知:地球仪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故可判断地球仪与底座是相互排斥的;
    (3)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力平衡。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从题目中寻找有用的信息,明确磁悬浮地球仪所包含的原理,利用有关知识点可做出解答,体现了物理的广泛应用。

    8.【答案】A 
    【解析】解:
    图中的磁铁图案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磁铁图案会受到黑板表面对其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由于磁铁静止,所以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图中磁铁组成的图案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其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力平衡条件是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对摩擦力存在的认识和二力平衡理解,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

    9.【答案】A 
    【解析】解:由题意知,刹车前车和车上的物体都是运动的,当紧急刹车时,车虽然停下来,但由于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急刹车车内空气整体也会向前,氦气球就向后摆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A。
    一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本题考查了惯性现象,难度不大,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10.【答案】D 
    【解析】解:悬挂两个50g的钩码产生的拉力为:
    F=G=mg=0.1kg×10N/kg=1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则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甲为1N;
    乙图中,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拉另一端,其效果相同,则此时测力计示数F乙也等于1N。
    故选:D。
    我们通常所说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由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大小决定的,求出两个50g钩码的拉力可得出力的大小。
    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问题,弹簧测力计是我们研究各种力学实验时都要用到的,是我们研究力学的基础,需要掌握。

    11.【答案】C 
    【解析】解:鸡蛋在甲中悬浮,所以此时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漂浮,浮力也等于重力,因此在甲和乙中所受浮力相等,即F甲=F乙.故C正确。
    故选:C。
    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物体所受浮力与重力相等。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此题主要考查了浮沉条件的应用,一定要要搞清不同状态下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12.【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图乙可知,当木块下表面距离水面高度为10cm时,木块完全浸没,因此木块的边长为10cm,故A错误;
    B、当木块距离下表面距离为0时,钢丝绳上的拉力竖直向上,且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因此由图乙可知,木块的重力为7N,故B错误;
    CD、正方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1m)3=10N,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根据图乙可直接读出木块完全浸没水中木块下表面距离水面的高度,即木块的边长;
    (2)当木块距离下表面距离为0时,钢丝绳上的拉力竖直向上,且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根据图乙读出木块的重力;
    (3)根据F浮=ρ水gV排可求出木块全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能才从图象中读出有用信息。

    13.【答案】汤姆生  卢瑟福  哥白尼  托里拆利 
    【解析】解: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
    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首先测出大气压数值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
    故答案为:汤姆生;卢瑟福;哥白尼;托里拆利。
    根据对物理学家及其成就的了解作答。
    此题考查我们对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成就的了解,属于常识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14.【答案】=平衡力  右 
    【解析】解:(1)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利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2)甲方案中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3)乙方案中木块相对木板有向左运动,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右。
    故答案为:(1)=;(2)平衡力;(3)右。
    (1)物体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实验时,应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等于拉力;
    (2)二力平衡条件: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此题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及对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难度不大。

    15.【答案】>G;
    当电梯向上减速停下来时,电梯中的人处于失重状态,人对电梯的压力小于重力,人对电梯的压力等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所以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小于重力,即F;质量 
    【解析】解: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越来越小,故真空包装食品进入高原地区,包装袋往往会鼓起,分子间得间隔变大,体积变大,气体的质量不变,由公式ρ=mV得,随着海拔的增高,包装袋内气体的密度变小,则有ρ平>ρ高。
    故答案为:低;>;质量。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由公式ρ=mV判断密度的变化;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本题考查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密度公式的运用,以及质量是一道基础题。

    20.【答案】变小  大于 
    【解析】解:当气体在硬币上方流过时,硬币上方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硬币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硬币上方压力小于下方压力,形成压力差,当硬币上下方的气体的压力差大于其重力时,硬币便向上跳起,越过了前面的障碍物。
    故答案为:变小;大于。
    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这是升力产生的原因,据此可做出解释。
    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应用。

    21.【答案】解:
    因为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因此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杆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作用点在小球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
     
    【解析】首先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弯杆对它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对小球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关键。

    22.【答案】解: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的作用,这三个力可以画成共点力,如图所示:
     
    【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其一定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同时又因为物体处在斜面上,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还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据此再利用作图法画出这几个力。
    先进行受力分析是此类题的首要步骤,此题中,一定注意不要漏掉摩擦力,再就是要注意各个力的方向关系。

    23.【答案】解:
    当用力F水平拖着木板在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木块A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相对木板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所以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沿摩擦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f表示,如图所示:
     
    【解析】摩擦力是由于物体相互接触,并且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再按力示意图要求画出A受到摩擦力f的示意图。
    本题是要画力的示意图,主要考查了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解:
    因为浮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的,作用点在小球的重心,浮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解析】浮力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液体向上托起的力,其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的,与物体受其他力的方向无关,据此来判断浮力的方向,并完成作图。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浮力方向的判断,浮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的,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确。

    25.【答案】(1)左;零;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直到分度盘的中央;
    (2)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解析】解:(1)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标上的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从甲图可以看出,指针右偏,不在分度盘的中央,因此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这时天平平衡,才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2)从乙图可以看出,称物体的质量时天平指针左偏,因此应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故答案为:(1)左;零;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直到分度盘的中央;(2)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标上的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之前,需要进行调平。平衡螺母调节的规律是根据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在测量过程中,需要通过增减砝码或改变游码位置使横梁平衡。
    使用天平应该清楚:平衡螺母只是调节平衡,在测量过程中不能移动位置;游码位置的改变相当于在右盘中增减砝码,调平过程中需要固定在零刻度线处。

    26.【答案】质量相同  杯中所剩的水量  棉布的吸水能力最强,涤纶布的吸水能力最差  棉 
    【解析】解:(4)根据控制变量法知要探究哪种布的吸水能力强,需要控制水的质量相同、布的质量相同,材料不同,所以应该将三个烧杯中倒入质量相同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观察和比较剩余水的多少来判断不同材料布的吸水能力;
    (5)根据表格数据知放涤纶布的杯子,杯中所剩水量最多,说明涤纶布的吸水能力最弱,放棉布的杯子,杯中所剩水量最少,说明棉布的吸水能力最强,故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棉布的吸水能力最强,涤纶布的吸水能力最差;
    (6)根据(5)知棉布的吸水能力最强,所以运动服装应采用棉的布料来制作。
    故答案为:(4)质量相同;杯中所剩的水量;(5)棉布的吸水能力最强,涤纶布的吸水能力最差;(6)棉。
    (4)要比较不同材料布的吸收能力强弱,应控制倒入倒入烧杯的水量相同,让不同材料的布充分吸收后,根据杯中剩余水量的多少判断布料所吸水的多少。
    (5)分析实验数据,观察杯中所剩水的质量,得出合理的答案。
    (6)根据(5)的结论判断出运动服装的材料。
    本题考查了根据生活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应用等问题,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7.【答案】1×103  44.9 
    【解析】解:(1)从第一次实验到第二次实验时,体积的变化量是:V=35.0cm3−16.5cm3=18.5cm3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得变化量是:m=39.9g−21.4g=18.5g
    该液体密度是:ρ=mV=18.5g18.5cm3=1g/cm3=1×103kg/m3;
    (2)第一次实验时液体的质量:m=ρV=1g/cm3×16.5cm3=16.5g
    容器的质量:21.4g−16.5g=4.9g;
    (3)第三次实验时液体的质量:m=ρV=1g/cm3×40.0cm3=40.0g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40.0g+4.9g=44.9g;
    故答案为:(1)1×103;(2)44.9。
    (1)单从一次实验无法解决此题,可以比较前后两次的变化量,得到液体的体积和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
    (2)通过第一次实验中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求出液体的质量,再结合测量的总质量得容器质量;
    (3)通过第三次实验中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求出液体的质量,再加上容器质量得出总质量。
    此题主要是密度公式的应用,同时与实验结合起来,考查了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也体现了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属于中档题。

    28.【答案】相等  旋转  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物体上  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绳子与滑轮间有摩擦 
    【解析】解:
    (1)保持两个拉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调整细线两端的钩码,当两端钩码的质量相等时,对小卡片的拉力相等,小卡片平衡;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此时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再观察卡片刚释放时能否平衡;
    (3)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沿虚线迅速剪断小卡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必须在同一物体上;
    (4)由于小卡片的质量很小,重力远小于卡片受到的拉力,所以选用轻质小卡片目的是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5)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没有校零、读数存在误差、绳子与两滑轮间摩擦不同等原因,都可能造成两个力的大小有较小的差异。
    故答案为:(1)相等;(2)旋转;(3)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物体上;(4)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5)绳子与滑轮间有摩擦。
    (1)钩码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对小卡片施加一个拉力的作用,左端的钩码对小卡片施加一个向左的拉力,右端的钩码对小卡片施加了一个向右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
    (2)要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是否平衡,可以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上受到的两个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
    (3)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在同一物体上;
    (4)实验中,用到了小卡片,是因为小卡片的质量很小,其重力远小于卡片受到的拉力,重力可以忽略;
    (5)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时,由于测量工具、或测量的人或所用器材,都会造成误差的存在。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答本题。

    29.【答案】相同的速度  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  =不变  匀速 
    【解析】解:①实验中,将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小车进入水平面,可以获得相同的速度。
    ②通过三个实验步骤中的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
    ③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因此,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的惯性等于小车在毛巾上运动时的惯性;
    小车在木板上减速过程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所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若小车木板上减速的过程中,小车所受重力突然消失,则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消失,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再受阻力作用,则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相同的速度;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不变;匀速。
    ①要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应控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应使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②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③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影响了阻力的大小,要注意掌握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推理法的应用。同时还要了解惯性的概念、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等。

    30.【答案】大  小  错误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解析】解:
    (1)比较图甲和图乙,物体的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乙图压力大,其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由此可得: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比较乙、丙两图的实验,保持压力不变,只改变受力面积,可得到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因甲、丁两图中受力面积不同,即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他的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1)大;(2)小;(3)错误;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1)(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根据实验所控制的变量、分析图示实验现象,然后得出实验结论;
    (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本题考查了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实验,应用了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应用控制变量法、认真分析图示实验现象即可正确解题。

    31.【答案】高度差  大  乙、丙、丁  大 
    【解析】解:(1)在利用压强计探究液体的压强时,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大小。
    (2)比较图甲和乙图,可以看出,液体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深,高度差越大,故可得到:同一种液体里,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3)要得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相同,方向不同,图乙、丙、丁符合题意;
    (4)比较图丁和图戊,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且液体的密度越大,U型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故可得到:在不同种液体里,深度相同,密度大的其压强越大。
    故答案为:(1)高度差;(2)大;(3)乙、丙、丁;(4)大。
    (1)用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压强,U型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2)(4)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方向无关。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在深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探究液体压强与方向的关系,需保持液体的深度、密度相同,方向不同。
    知道压强计的工作原理,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能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和探究,是解答的关键。同时本题还考查了我们的读取图象的能力,但难度不大。

    32.【答案】刚被拉动  二力平衡 VL FS  加些润滑油能起到密封和减小摩擦的作用 
    【解析】解:
    (2)活塞刚被拉动时,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此时大气压强产生的压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
    (3)由图可知: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注射器的体积为V,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VL
    (4)活塞刚被拉动时,
    大气压强的数值为:p=FS=;
    (5)实验的误差主要是由于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漏气或拉动活塞时活塞和筒壁间有摩擦引起的,采取的方法是用润滑油能起到密封和减小摩擦的作用。
    故答案为:(2)刚被拉动;二力平衡;(3)VL;(4)FS;(5)加些润滑油能起到密封和减小摩擦的作用。
    (2)活塞刚被拉动时的拉力F,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压力与拉力的关系;
    (3)根据体积公式V=SL,求得横截面积;
    (4)可知,就可根据p大气=FS求出大气压强的值;
    (5)实验的误差主要是由于注射器内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漏气或拉动活塞时活塞和筒壁间有摩擦引起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在弄清测量大气压强实的验原理,然后才能分析出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才能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

    33.【答案】(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2;
    (3)物体受浮力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4)4×103;
    (5)1.2×103。 
    【解析】
    【分析】
    (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等于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去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进行实验探究时,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把握住所探究的相同量和不同量,再结合四个图示可判断出实验结论;
    (2)根据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求出浮力的大小;
    (3)在进行实验探究时,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把握住所探究的相同量和不同量,再结合四个图示可判断出实验结论;
    (4)根据称重法和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的体积,由G=mg可求得其质量,由ρ=mV可得石块的密度。
    (5)根据称重法求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根据F浮=ρ液gV排求出盐水的密度。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实验中,用“称量法”测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即F浮=G−F拉,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解答】
    (1)由图乙、丁可知,液体都是水,即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F=8N(即物重G=8N);图丁中,A浸没时测力计的示数F拉=6N,
    则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拉=8N−6N=2N;
    (3)分析丙、丁两图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则浮力相同,即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
    (4)由F浮=ρ水gV排可得,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F浮ρ水g=2N1.0×103kg/m3×10N/kg=2×10−4m3,
    因为浸没在水中,V排=V物=2×10−4m3,
    石块的质量m=Gg=8N10N/kg=0.8kg,
    石块的密度ρ=mV物=0.8kg2×10−4m2=4×103kg/m3;
    (5)石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盐=8N−5.6N=2.4N,
    由F浮盐=ρ盐水gV排可得,盐水的密度ρ盐水=F浮盐gV排=2.4N10N/kg×2×10−4m3=1.2×103kg/m3;
    故答案为:(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2;
    (3)物体受浮力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4)4×103;
    (5)1.2×103。  
    34.【答案】卸载压载铁 
    【解析】解:
    (1)“海斗一号”上表面受到的海水压强:
    p=ρ海水gh=1.03×103kg/m3×10N/kg×10000m=1.03×108Pa;
    (2)“海斗一号”在海底作业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V=50m3,
    受到海水的浮力:
    F浮=ρ海水gV排=1.03×103kg/m3×10N/kg×50m3=5.15×105N;
    (3)若要使“海斗一号”从最深处返回水面,需要使“海斗一号”受到的浮力大于自重;
    由于“海斗一号”的体积不变、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需要改变“海斗一号”的自重;
    而在最低处,海水产生的压强较大,很难将储水柜内的水排出;只能透过卸载压载铁来减小自重。
    故答案为:
    (1)当“海斗一号”下潜到上表面距离海面10000m时,上表面受到的海水压强为1.03×108Pa;
    (2)若“海斗一号”体积为50m3,它在海底作业时受到海水的浮力是5.15×105N;
    (3)卸载压载铁。
    (1)知道“海斗一号”上表面所处深度,利用p=ρgh求受到的海水压强;
    (2)“海斗一号”在海底作业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受到海水的浮力;
    (3)若要使“海斗一号”从最深处返回水面,需要使“海斗一号”受到的浮力大于自重;浮力不变,而在海底最低处,海水产生的压强较大,据此分析选择。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以及潜水器浮沉的原理,易错点在第三问,注意:潜水器在海底最低处,海水产生的压强较大,很难将储水柜内的水排出。

    相关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阳光调研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阳光调研物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6,3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阳光调研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阳光调研试卷,共8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2_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阳光调研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2_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阳光调研试卷,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