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貌题型专练(3)海岸地貌
展开下图为“某海岸地区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地貌为( )
A.海蚀柱B.海蚀平台C.海蚀崖D.沙堤
2.①②两地貌景观分别属于( )
A.海蚀地貌、海积地貌B.海积地貌、河流地貌
C.风蚀地貌、海积地貌D.河流地貌、海蚀地貌
送别角(40°30′S,172°41′E)是一处似象鼻山造型的岩礁,这里是新西兰南岛的最北端。下图示意送别角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塑造送别角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C.流水侵蚀D.海浪侵蚀
4.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送别角地貌可能演变为( )
A.海蚀崖、海蚀柱B.海滩、滩涂
C.海蚀穴、离岸堤D.沙坝、沙嘴
山东乳山市白沙口湾水深约2米,因第四纪冰期后期气候转暖,被黄海海水浸没而成,并在基岩海岸发育了古海蚀崖。距今约5~1万年前,该海湾形成了东西延伸的白沙滩沙坝,潟湖也随之形成。1984年,为阻挡东来的沿岸泥沙淤积堵塞潮流通道,顺着潟湖出口修建了350米长的丁坝。下图为白沙口海岸地貌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古海蚀崖形成的原因是( )
A.潟湖潮流不断侵蚀砂质海岸B.东南向盛行风不断侵蚀砂质海岸
C.东南向海浪不断侵蚀基岩海岸D.流速快的白沙滩河侵蚀基岩海岸
6.修建丁坝后潟湖面积会变小,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丁坝提高潮流通道进出潮流速,利于潟湖淤积
B.丁坝降低潮流通道进出潮流量,利于潟湖淤积
C.白沙滩河携带泥沙持续输入,三角洲不断萎缩
D.东南向盛行海浪侵蚀白沙滩沙坝,使沙坝北移
位于山东半岛南部崂山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海蚀柱,岩石表面呈现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是我国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景观。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海蚀柱的形成过程可反映出( )
A.岩石坚硬度不同B.山脉的走向不同
C.海水运动方向不同D.岩石新老关系不同
8.推测未来图示地区海蚀地貌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海蚀崖逐渐向南推移B.海蚀崖所处高程逐渐增大
C.海蚀平台逐渐消失D.海蚀崖与海蚀柱距离变小
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格雷科国家公园,拥有壮观的石灰岩海岸地貌,崖壁陡峭,且发育有天然拱桥。下图为格雷科国家公园石灰岩海岸典型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格雷科国家公园海岸地貌的形成依次经历了( )
A.浅海沉积—流水侵蚀—地壳下沉—海水侵蚀
B.浅海沉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重力崩塌
C.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重力崩塌—海水侵蚀
D.流水侵蚀—重力崩塌—海水侵蚀—地壳抬升
10.图示崖壁上部未来可能( )
A.坡度平缓,向海延伸B.坡度平缓,间歇性后退
C.坡度陡峭,向海延伸D.坡度陡峭,间歇性后退
海岸按照物质组成可划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泥质海岸。左下图示意泥质海岸,右下图示意基岩海岸及其各种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形成图示中泥质海岸和基岩质海岸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流水侵蚀、海水搬运B.流水沉积、海水侵蚀
C.流水侵蚀、海水侵蚀D.流水搬运、海水沉积
12.右图中各种地貌类型形成具有统一演化的过程,按其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B.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洞
C.海蚀拱桥——海蚀洞——海蚀柱D.海蚀柱——海蚀洞——海蚀拱桥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沿海地区,从南到北都分布着砂质海岸和基岩海岸,在海岸经济开发中,它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砂质海岸最能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的需要。同其他自然海岸一样,砂质海岸普遍处于蚀退状态,从1940年的4 205.1千米减少到2020年的1785.9千米。人工修复及人造沙滩成为新趋势。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杭州湾以南大陆与岛屿的基岩海岸上,广泛发育着海蚀地貌。分布在岬角处的海蚀拱(下图)是海蚀地貌中的一种珍稀景观。与法国埃特尔塔“象鼻海岸”、马耳他“蓝色窗口”等国外著名海蚀拱相比,我国的海蚀拱景观有待进一步开发。
(1)分析砂质海岸蚀退的原因。
(2)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角度说明人工修复沙滩的意义。
(3)指出形成海蚀拱的主要作用力,并简述海蚀拱的形成过程。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①地貌为海浪侵蚀形成的海蚀崖,②地貌为海浪沉积形成的沙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故选C。
2.答案:A
解析:①海蚀崖地貌为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②沙滩地貌为海浪沉积作用形成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故选A。
3.答案:D
解析:结合图文和题可知,送别叫地处新西兰沿海地区,遭受海水侵蚀而成,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答案:A
解析:送别角是由属于海岸侵蚀地貌,故进一步有可能演变成海岸侵蚀地貌中的海蚀崖和海蚀柱,A正确;海滩、离岸堤和沙嘴都为堆积地貌,B、C、D错误,故选A。
5.答案:C
解析:由材料“被黄海海水浸没而成,并在基岩海岸发育了古海蚀崖”可知,古海蚀崖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沿岸,是东南向海浪不断侵蚀基岩海岸而成,A、B错误,C正确;白沙滩河在入海口形成三角洲,流速缓慢,也不可能侵蚀基岩海岸,D错误。综上,故选C。
6.答案:B
解析:丁坝提高潮流通道进出潮流速,不利于瀉湖淤积,A错误;丁坝降低潮流通道进出潮流量,利于瀉湖淤积,B正确;白沙滩河携带泥沙持续输入,三角洲面积会增加,C错误;东南向盛行海浪侵蚀白沙滩沙坝,使沙坝东侧面积缩小,不会使沙坝移动,不会影响潟湖面积,D错误。综上,故选B。
7.答案:A
解析:图中显示,原有剥蚀台地上的岩石在长期海蚀作用下,抗海蚀作用差的岩石被侵蚀,形成海蚀平台,而致密坚硬的岩石保存下来,从而形成海蚀柱,因此海蚀柱的形成过程可反映出岩石坚硬度不同,A正确;山脉的走向不同、海水运动方向不同、岩石新老关系不同,与海蚀柱形成没有直接关系,B、C、D错误。故选A。
8.答案:C
解析:由于海水不断侵蚀,海蚀平台将因侵蚀而逐渐消失,C正确;海蚀崖不断后退,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海蚀崖逐渐向北推移,与海蚀柱的距离增大,A、D错误;风化、风力和流水侵蚀、岩石的崩塌,使海蚀崖所处高程逐渐变小,B错误。故选C。
9.答案:B
解析:读材料“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格雷科国家公园,拥有壮观的石灰岩海岸地貌,崖壁陡峭,且发育有天然拱桥”可知,石灰岩为浅海沉积岩,然后经过地壳抬升,海底石灰岩被抬升成陆地,再经过海水侵蚀,形成天然拱桥,桥顶经过重力崩塌,变成陡峭的崖壁。因此B正确。故选B。
10.答案:D
解析:由图示可知,崖壁下部在海浪的侵蚀下,形成天然拱桥,拱桥顶部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形成陡峭的崖壁,因此图示崖壁上部未来可能坡度陡峭,间歇性后退。因此D正确。故选D。
11.答案:B
解析:泥质海岸又称平原海岸,主要由河流携带入海的大量细颗粒泥沙在潮流与波浪作用下输运、沉积而成;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包括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崖、海蚀平台和海蚀柱,基岩海岸是由海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选B。
12.答案:A
解析:海岸不断受到海浪的影响,由于组成海岸的物质不同,相对松软的岩石或土块受到海水侵蚀,形成海蚀洞。经过海水不断侵蚀,海蚀洞坍塌,形成海蚀崖。海蚀崖形成后,继续受海水侵蚀而不断后退,最后形成海蚀平台。故选A。
13.答案:(1)生态治理效果明显,水土流失减弱,河流供沙量减少;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人为采砂及人造海岸工程导致砂质减少;大量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等。
(2)人工修复沙滩可以抵御台风和巨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保护海岸;可以改善原有被破坏的沙滩生态系统,为海岸生物提供栖息地,丰富生物多样性;可以提升城市品位,推动海滨旅游业发展,获得经济效益。
(3)海水侵蚀。当岬角两侧受海浪的强烈冲蚀时,先形成海蚀洞;再在海浪的持续作用下,两侧的海蚀洞被蚀穿,相互贯通,就形成了海蚀拱。
解析:(1)砂质海岸蚀退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泥沙来源减少;生态治理使得河流含沙量降低,输沙量减少;人类活动,导致海岸砂量减少,诸如采砂、海岸工程等。二、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海浪侵蚀作用增强,导致砂质海岸蚀退。
(2)人工修复沙滩可以抵御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形成的巨浪对海岸的侵蚀,减少巨浪对砂质海岸蚀退,从而起到保护海岸的作用;人工修复被破坏的沙滩,由于修复沙滩生态系统,有助于保护沙滩生物多样性。经济意义:读材料“砂质海岸最能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的需要”可知,沙质海岸由于发展海滨旅游业,人工修复沙滩可以提高滨海旅游客流量,提高旅游收益,获得经济效益。
(3)海蚀拱又称海蚀拱桥或陆桥,是基岩海岛上比较少见而又十分奇特的海蚀地貌,海蚀拱桥常见于岬角处,其两侧受波浪的强烈冲蚀,形成海蚀洞。波浪继续作用,使两侧方向相反的海蚀洞被蚀穿而相互贯通,形似拱桥。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37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高频考点37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塞布尔岛的类型和移动方向分别是,该岛将来可能会,与乙时期相比,甲时期河口区,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拦门沙产生的影响是,南极大陆有神奇功能,主要是因为,格罗夫山陨石的主要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貌题型专练(5)地貌的观察: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貌题型专练(5)地貌的观察,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地貌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地点组合相对高度最大的是,“九曲十八弯”河段上的地貌,86米,考察人员合影地的地貌类型是,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貌题型专练(4)冰川地貌: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貌题型专练(4)冰川地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②表示的地貌名称是,最典型的峡湾地貌分布于, 图示地貌为,与河流三角洲相比,冰碛垄堆积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