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8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8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原卷版).doc
    • 解析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8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解析版).doc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8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原卷版)第1页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8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原卷版)第2页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8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原卷版)第3页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8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解析版)第1页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8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解析版)第2页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8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8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8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8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解析版doc、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8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⑤2/3。
    (2)a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a处的氧分压要高于b处的,a处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b处的,b处的CO2和代谢废物含量均高于a处的。
    (3)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如图中①②③三种体液的关系:

    (4)毛细淋巴管末端是闭合的;毛细血管末端是开放的。
    二、内环境的成分
    (1)血浆的主要成分
    (2)与血浆相比,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
    三、不同组织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
    四、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1)神经元包括②细胞体和突起(包括①树突和③轴突)。
    (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五、反射
    六、反射弧(如图)
    (1)填充图中反射弧的组成
    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⑥效应器。
    (2)图示可否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请说明原因。
    否;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无④中间神经元。
    (3)图中a、b为灵敏电流计,若刺激④,则a、b的指针偏转情况是a不偏转,b发生两次相反偏转。
    (4)⑥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七、促胰液素的发现
    (1)沃泰默的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①实验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化学物质。
    ②实验设计
    实验组:
    对照组:稀盐酸eq \(――→,\s\up10(注入))狗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实验结论:小肠黏膜在盐酸的作用下分泌某种化学物质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促胰液素。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除了神经调节外,还有激素调节。
    八、主要内分泌腺、激素及生理功能
    九、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一经作用后就被灭活。
    十、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
    (2)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衰老、病变的细胞。
    十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
    (2)鲍森·詹森实验
    (3)拜尔实验
    (4)温特实验
    十二、植物激素的概念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十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合成部位 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
    ①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横向运输、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图甲中的a表示横向运输,b表示极性运输,c表示非极性运输。
    ②图乙中表示横向运输的有A→A′和B→B′,表示极性运输的有A→C、A′→C′、B→D、B′→D′。(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③图甲和图乙中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的因素分别是单侧光照和重力。
    (3)分布 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选择题:
    1.(2020·金科高三大联考)肌酐是肌肉细胞的代谢产物,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检测血液中肌酐含量能反映肾脏功能。下表是某人的化验报告单,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肌细胞产生肌酐后先进入组织液
    B.此人肾脏很可能出现了问题
    C.此人很可能会出现水肿现象
    D.为降低肌酐,此人应该剧烈运动
    【答案】 D
    【解析】 肌细胞代谢产物要排出体外,应先进入组织液,A正确;此人肌酐偏高,说明肾脏无法正常将其排出体外,B正确;肾病患者由于肾脏过滤功能减弱,组织液浓度升高,可能会出现水肿,C正确;剧烈运动会使肌肉细胞代谢增强,可能会产生更多的肌酐,D错误。
    2.(2019·全国卷Ⅲ)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答案】 D
    【解析】 骨骼肌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A正确;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液,B正确;组织液中的O2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细胞,C正确;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3.(2020·江西省九校高三模拟)如图显示小鼠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小鼠刚建立该反射后,此时仅给灯光刺激测得小鼠心率为P,若反复给小鼠灯光刺激而不给予电刺激,以后再给灯光刺激测得的小鼠心率为Q,则错误的是( )
    A.灯光刺激为条件刺激,电刺激为非条件刺激
    B.小鼠表现恐惧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表现出警觉性提高
    C.P<Q
    D.图示小鼠恐惧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答案】 C
    【解析】 给小鼠给予灯光刺激再给予电刺激,小鼠会产生恐惧,此时灯光刺激为条件刺激,电刺激为非条件刺激,A正确;小鼠恐惧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呼吸、心率加快等,B正确;分析题干可知,P是仅给灯光刺激建立反射后的心率,若反复给小鼠灯光刺激而不给予电刺激,无法让小鼠建立恐惧反射,故心率P>Q,C错误;小鼠产生恐惧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D正确。
    4.(2020·河南省名校联考)屈反射是指由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肢体回缩的原始保护性反射。下表是利用青蛙进行的关于屈反射的相关实验记录表。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参与实验Ⅰ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实验Ⅱ可起对照作用
    C.实验Ⅲ中含有条件反射 D.参与实验Ⅲ的神经中枢只位于大脑
    【答案】 D
    【解析】 实验Ⅰ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参与实验Ⅰ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A正确;为了说明未建立条件反射前,只开灯不能引起反射活动,故此时实验Ⅱ可起对照作用,B正确;实验Ⅲ中经过多次条件刺激后,建立了只开灯就进行屈反射的条件反射,C正确;实验Ⅲ中条件反射的建立离不开大脑的参与,但是反射活动的完成还需要位于脊髓中的神经中枢的参与,D错误。
    5.如图是手触碰到热水壶后移开的动作所涉及的反射弧,箭头代表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反射过程中,c所在的神经细胞末端产生的神经递质使b所在的神经元抑制
    B.在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时会使该处神经纤维膜上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
    C.b处所在的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外,轴突与肌肉相连
    D.该反射活动涉及三个神经元的反射弧,其反射中枢在脊髓
    【答案】 D
    【解析】 在这个反射过程中,手会缩回,c所在的神经细胞末端产生神经递质使b所在的神经元兴奋,A错误;在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时会使该处神经纤维膜上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B错误;b是传出神经,b处所在的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内,C错误;由图可知,该反射活动为缩手反射,反射弧涉及三个神经元,其反射中枢在脊髓,D正确。
    6.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灵敏电流表接于离体的蟾蜍坐骨神经纤维上(如图所示),探究适宜刺激与电流表指针变化的情况,电极L1、L2、L3、L4均置于膜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刺激下表1、表2发生指针偏转的次数和方向均不同
    B.刺激神经纤维时钠离子的内流增多,此时没有钾离子外流
    C.若刺激点在L2、L3中点,可探究电极间距离对电位的影响
    D.若将该神经元放入低钠溶液中进行实验,动作电位峰值将升高
    【答案】 C
    【解析】 同一刺激可能会引起表1、表2发生指针偏转的方向不同,A错误;动作电位产生时也有钾离子外流,B错误;若刺激点在L2、L3中点,由于电极L1和L2、L3、L4之间的距离不同,因此可探究电极间距离对电位的影响,C正确;若将该神经元放入低钠溶液中进行实验,则钠离子的内流将减少,动作电位峰值将降低,D错误。
    7.(2018·江苏高考)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答案】 C
    【解析】 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K+通道打开,K+外流,A错误;bc段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Na+通道开放,Na+内流,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cd段是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该过程中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正确;阈刺激与任何强度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水平是相同的,D错误。
    8.(2019·海南高考)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下列情况可以导致血糖浓度降低的是( )
    A.健康人早餐食用馒头、面包和米粥等食物后
    B.胰岛A细胞分泌增强,胰高血糖素水平上升
    C.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胰岛素受体活性降低
    D.胰岛B细胞分泌增强,胰岛素受体活性正常
    【答案】 D
    【解析】 健康人早餐食用馒头、面包和米粥等食物后,面食中含有淀粉,在消化道经淀粉酶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会升高,A错误;胰岛A细胞分泌增强,胰高血糖素水平上升,升高血糖,B错误;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胰岛素受体活性降低,胰岛素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降血糖的作用,血糖会升高,C错误;胰岛B细胞分泌增强,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受体活性正常,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有效降低血糖,血糖下降,D正确。
    9.(2020·全国Ⅰ卷五省创优名校联考)某实验小组将野生型小鼠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敲除后获得了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缺失突变型小鼠,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刺激对野生型小鼠和突变型小鼠胰岛素释放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型小鼠的血浆甲状腺激素浓度低于野生型小鼠的
    B.敲除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可能提高了胰岛B细胞对血糖的敏感程度
    C.突变型小鼠体内血糖浓度较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D.突变型小鼠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明显减弱
    【答案】 B
    【解析】 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缺失,导致甲状腺不能接受到促甲状腺激素的刺激,所以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A正确;读图知敲除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的小鼠在高血糖的刺激下胰岛素含量较低,说明降低了胰岛B细胞对血糖的敏感程度,B错误;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含量升高,所以血糖浓度较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C正确;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缺失,所以突变型小鼠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明显减弱,D正确。
    10.(2020·河北省高三期末)下列关于图中血糖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细胞的种类相同,均为肝细胞和肌细胞
    B.饥饿时血液中胰岛素与③的含量比值将会变大
    C.血糖浓度升高、③均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三种激素之间都是拮抗关系
    【答案】 C
    【解析】 图中①为肝细胞和肌细胞,②为肝细胞,A错误;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比值将会变小,B错误;由图可知,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均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C正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肾上腺素之间都是拮抗关系,但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之间是协同关系,D错误。
    11.(2020·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三质检)饮水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机理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DH由垂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
    B.结合ADH的受体促进①ATP水解过程,为M蛋白供能
    C.H2O通过③自由扩散过程,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侧)
    D.M蛋白促进②胞吐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
    【答案】 D
    【解析】 ADH是由下丘脑合成与分泌的,A错误;结合ADH的受体促进①ATP的分解过程,为M蛋白传递信号,B错误;H2O通过③协助扩散,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即B侧,C错误;M蛋白可以促进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以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D正确。
    12.(2020·青岛市高三期末)研究人员构建了用特定光束控制脑部神经元X激活的小鼠模型,以考查X神经元对体内水分平衡的作用,当用特定光束照射X神经元时,小鼠的舔水次数明显增加,为进一步研究光刺激下小鼠的舔水行为是否和口渴程度有关,设计了如下表实验,测定在“光刺激”和“测量前48小时限水”情况下三组小鼠15 min内的舔水次数,结果为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对照组。
    (注:“-”表示不处理,“+”表示处理)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神经元 X 位于下丘脑,上述过程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
    B.光刺激神经元X一段时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可能减少
    C.实验组Ⅱ小鼠的舔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有关
    D.光刺激激活X神经元所诱导的过度饮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无关
    【答案】 A
    【解析】 调节水平衡的中枢位于下丘脑,因此神经元X位于下丘脑。特定光束照射X神经元时,小鼠的舔水次数明显增加,小鼠饮水后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抗利尿激素减少,从而调节水平衡,其调节方式应为神经-体液调节,A错误,B正确;实验组Ⅱ,测量前48 h限水,其舔水行为高于对照组,说明小鼠的舔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有关,C正确;实验组Ⅰ,测量前不限水,且舔水行为高于实验组Ⅱ,说明光刺激诱导的舔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无关,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20·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期末)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依赖突触。无脊椎动物枪乌贼的星状神经节具有巨大的化学突触结构(巨突触),可用微电极来记录突触前动作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变化(如图1)。以下是关于递质释放机制的相关研究。
    图1 枪乌贼星状神经节
    图2 河豚毒素对电位的影响
    (1)在图1中的突触结构中,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后,由突触前膜释放的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的________,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2)河豚毒素(TTX)是一种钠离子通道阻断剂。用TTX处理突触前神经纤维,然后每隔5 min施加一次刺激,分别测量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2。推测TTX导致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研究者检测到,在使用TTX后突触前膜处的Ca2+内流逐渐减弱,由此推测“突触前动作电位通过提高突触小体内Ca2+浓度来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研究者利用图1所示标本进行如下实验,获得了支持上述推测的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BAPTA(一种Ca2+螯合剂,能够快速与钙离子发生结合,从而阻断钙离子与相应分子的结合)、“笼锁钙”(一种缓冲液,暴露在强紫外线下会释放钙离子。强紫外线不影响正常神经纤维兴奋)。
    实验过程及结果:
    第一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实验结果:先检测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之后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
    第二组:先向突触小体注射足量BAPTA,接着在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过程及结果)。
    (4)结合上述研究,完善正常条件下的递质释放流程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神经递质 受体 (2)由于TTX作用于钠离子通道,阻断了Na+内流,导致突触前动作电位变化明显减弱,进而导致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或不能释放,使得突触后膜难以兴奋 (3)能检测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但不能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 向突触小体注射适量“笼锁钙”,然后用强紫外线照射标本。实验结果:检测不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但能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
    【解析】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到达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的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2)依据图2显示,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主要取决于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随着刺激次数的增加,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明显减弱,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减弱甚至不兴奋,主要原因是TTX作用于钠离子通道,阻断了Na+内流,导致突触前动作电位变化明显减弱,进而导致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或不能释放,使得突触后膜难以兴奋。(3)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突触前动作电位通过提高突触小体内Ca2+浓度来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因此设计实验时应通过给定的两种试剂来调整突触小体内Ca2+浓度。即首先是施加适宜电刺激来检测突触前动作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变化,然后向突触注射足量BAPTA,接着在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到的电位变化为突触前有动作电位的发生,突触后无电位的变化,再向突触小体注射适量“笼锁钙”,然后用强紫外线照射标本,检测的结果则为检测不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但能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
    (4)结合上述分析,正常条件下的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如下:

    14.(2020·高考调研测试)为了研究垂体对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与调节,某同学取幼年大鼠若干,称重后随机分成甲组和乙组,其中乙组切除垂体,两组大鼠分别置于适宜条件下饲养,每周测定体重(g),3周后处死大鼠,去除甲状腺、肾上腺,并测定其质量(g),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一个表格,以记录各组数据的平均值。
    (2)实验结果预测:绘制曲线图表示甲、乙两组大鼠的体重变化趋势。
    (3)实验分析:
    ①为了使该实验设计更为严谨,还可设置丙组;不切除垂体,其他手术操作与乙组相同。设置丙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切除垂体对甲状腺重量的影响:垂体分泌的对甲状腺起作用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这种作用的前提是靶细胞表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①排除手术损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促甲状腺激素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与发育 与该激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解析】 (1)设计表格时,应有组别,体重(g),腺体(甲状腺、肾上腺)的质量(g)以及周次(0周、1周、2周、3周)。(2)曲线横轴为自变量,即时间/周,纵轴为因变量,即体重/g。垂体会促进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发育,因此甲组测量的数据会逐渐增加,而乙组由于切除了垂体,其测量数据基本不变。(3)①实验中应注意无关变量的控制,即切除垂体时手术损伤是否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还可设置丙组:不切除垂体,其他手术操作与乙组相同。②垂体分泌的对甲状腺起作用的激素主要是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的生长与发育,实现这种作用的前提是靶细胞表面具有与该激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15.(2020·东莞市高三检测)小鼠是研究哺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常用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小鼠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将其从常温(25 ℃左右)转移至低温(15 ℃左右)环境饲养,相同活动程度时,个体的单位时间耗氧量会________,体温会________。
    (2)机体缺乏甲状腺激素的原因有:下丘脑病变、垂体病变、甲状腺病变、缺碘。为探究某些患病小鼠的病因,科学家抽血检测3种小鼠的激素浓度,结果如下表:
    ①A小鼠体温比正常小鼠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患病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B小鼠的病因是垂体病变,则表中“?”应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增多 基本不变 (2)①偏低 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对细胞代谢的促进作用弱,机体的产热量少 甲状腺损伤或缺碘 ②偏高 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对下丘脑的负反馈控制作用弱,下丘脑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解析】 (1)同一个体在相同活动程度时,低温下产热量多,细胞代谢速度快,有氧呼吸速率快,消耗的O2多;而小鼠为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因而正常小鼠的体温无显著变化。(2)①A小鼠甲状腺激素含量低,对细胞代谢的促进作用弱,机体的产热量少,因而体温比正常小鼠低。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的原因有下丘脑病变、垂体病变、甲状腺病变、缺碘,而小鼠分泌的TRH和TSH都偏高,表明下丘脑对垂体都正常,因此只可能是甲状腺病变或缺碘导致TH分泌不足。②垂体病变的小鼠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少,进而导致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少,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弱,正常的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就更多。
    16.(2020·山西省临汾市高三检测)哺乳动物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传出神经通过释放________作用于胃窦G细胞和胃腺细胞;若胃酸分泌过多,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不同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用同一只大鼠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
    (假饲是让大鼠进食,但食物从食道上的瘘口掉出而未进入胃;“+”的数量表示胃液分泌的多少)
    ①步骤2中切除胃窦后再假饲,此时,胃液的分泌受________调节。
    ②步骤3中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结果与步骤1相同,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4只注射与步骤3相同剂量的胃泌素,但不假饲,从而确定在只有________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
    【答案】 (1)神经递质 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调节方式 (2)①神经 ②正常胃液的分泌量需要同时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③体液
    【解析】 (1)由图可知,传出神经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胃窦G细胞和胃腺细胞。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工作的调节方式。(2)①步骤2中切除胃窦后再假饲,已经排除了神经调节对胃窦G细胞的影响,胃液的分泌不再受胃泌素的影响,只能受到传出神经的影响,所以此时,胃液的分泌是受神经调节。②由图可知,步骤1中,胃腺细胞分泌胃液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下完成的。在步骤3中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结果与步骤1相同,由此说明正常胃液的分泌量需要同时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③步骤4只注射与步骤3相同剂量的胃泌素,但不假饲,可以排除神经调节的影响,从而确定在只有体液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
    17.(2020·湖北省荆门市高三调考)某研究小组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如果破坏动物体内与物质输送有关的一种特定的“VNUT蛋白”,就能提高胰岛素效果,降低血糖值。进一步研究发现,VNUT蛋白能将三磷酸腺苷搬运和储存到细胞的囊泡内,三磷酸腺苷分子可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或使胰岛素难以发挥作用;若无VNUT蛋白,则三磷酸腺苷既不会蓄积在囊泡内,也不会释放到细胞外,胰岛素的分泌量不再受到遏制。现有人认为某种药物X可能会影响VNUT蛋白的合成,进而影响胰岛素的产生,最终影响小鼠的血糖浓度,可能是治疗糖尿病的新药。为确定药物X是否有此功能,某人欲进行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人类而言,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________内波动,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进行实验探究,需要检测的指标有VNUT蛋白含量、________和________。
    (3)实验过程:将60只血糖含量________(填“正常”“偏高”或“偏低”)的小鼠(雌雄各50%)进行适应性饲喂5 d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注射____________,乙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定期测定并记录实验结果。
    (4)若题干所述观点是正确的,则检测到的指标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8~1.2 g/L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胰岛素分泌量 血糖浓度 (3)偏高 适量的药物X 等量的生理盐水 (4)甲组比乙组VNUT蛋白含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偏高,血糖浓度偏低
    【解析】 (1)正常人的血糖在0.8~1.2 g/L范围内,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二者是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2)由于“VNUT蛋白”能提高胰岛素效果,降低血糖值,所以可以检测的指标有VNUT蛋白含量、胰岛素的浓度和血糖含量。(3)由于该药物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所以选择血糖含量偏高的小鼠,分成两组,甲组作为实验组注射药物X,乙组作为对照,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4)检测指标包括VNUT蛋白含量、胰岛素的浓度和血糖含量,由于甲组药物X将VNUT蛋白破坏,所以VNUT蛋白含量比乙组低,同时VNUT蛋白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所以可以检测到胰岛素分裂比乙组高,血糖含量比乙组低。
    18.(2020·潍坊市高三一模)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存在体温调定点。假如人的体温调定点是37 ℃,当体温高于或低于37 ℃时,机体能通过相关调节使体温恢复到37 ℃左右。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并非一成不变,如病菌、病毒感染等不利因素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原(EP),EP会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进而导致发热。
    (1)维持人体体温的热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
    (2)某人受病毒感染引起发烧,如图是他的体温测量记录,请结合调定点学说回答下列问题:
    ①AB段病人常表现为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颤栗等表现,并常伴有“害冷”的感觉,结合资料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甲中BC段人体产热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基本等于”)散热量。
    ③CD段机体通过________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发起攻击,并通过________细胞产生的________快速消灭EP,使体温调定点恢复到正常体温。综上所述,体温调节是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答案】 (1)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下丘脑 (2)①病毒感染产生的致热原(EP)使人体体温调定点升高至40 ℃左右,低于调定点的体温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另一方面传至下丘脑再经传出神经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和骨骼肌颤栗以增加产热使体温迅速升高 ②基本等于 ③效应T 浆(效应B) 抗体 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 (1)人体热量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变成热能以维持体温。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2)①病人由于受病毒侵染产生EP,致使体温上升,AB段的体温调定点上调,即低于调定点的体温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一方面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形成冷觉,另一方面通过相关反射弧,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骨骼肌颤栗,增加产热,使患者体温迅速升高。②图示BC段持续高温,因此其产热量基本等于散热量。③病毒侵入细胞后,启动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即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使之裂解,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之结合,由吞噬细胞等消灭。由此可知体温调节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9.(2020·河南省高三模拟)病毒攻击细胞所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如图所示。为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病毒性感染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关,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请分析回答相关的问题。
    (1)实验的基本思路:将病毒性感染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三组,通过灌胃的形式给药,实验组用蒸馏水煮复方草药所获得的提取液灌胃,空白对照组用________灌胃,阳性对照组用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注:免疫增强剂是能够增强机体抗病毒免疫力的一类免疫治疗药物)
    (2)若实验组小鼠的细胞________(填细胞序号)免疫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则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图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过程________(填序号)。
    (3)若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则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有可能增强小鼠的________免疫功能。
    (4)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细胞V增殖分化通常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人体第二次受到相同病毒的攻击,会发生快速免疫应答并产生大量相对应的抗体,结合上图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蒸馏水 (2)Ⅰ ① (3)特异性 (4)抗原(病原体)刺激和淋巴因子的作用 (5)人体第一次受到病毒攻击时可以使机体产生相应的细胞Ⅷ(记忆细胞)和抗体,当相同的病毒再次入侵机体时,细胞Ⅷ(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Ⅶ(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对应的抗体
    【解析】 (1)本实验的目的为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病毒性感染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关,因此实验设计中分三组进行,实验组用蒸馏水煮复方草药所获得的提取液灌胃,空白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阳性对照组(条件对照):用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2)若实验组小鼠的细胞Ⅰ吞噬细胞免疫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则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为图中的过程①,指的是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3)若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则说明:该草药有可能增强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因为T细胞既参与了体液免疫,又是细胞免疫的中心细胞。(4)题图显示,细胞V在(病原体)刺激下,以及细胞Ⅱ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增殖、分化的。(5)人体第一次受到病毒攻击时可以使机体产生相应的细胞Ⅷ(记忆细胞)和抗体,当相同的病毒再次入侵机体时,细胞Ⅷ(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Ⅶ(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对应抗体。
    20.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反馈调节机制,做了如下相关实验:
    步骤①:将多只生长状况相同的成年健康小鼠平均分成A、B、C三组;
    步骤②:A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药物Ⅰ(抑制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功能)和药物Ⅱ(抑制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B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药物Ⅰ和药物Ⅲ(促进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C组小鼠注射等量的________(不同药物只是限制对应区域的功能,对其他区域无影响)。
    步骤③:一段时间后,________,并求平均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________运输到垂体,并被垂体细胞膜上的________识别,从而发挥作用。
    (2)完善上述步骤②与③的实验操作:
    步骤②中,C组小鼠注射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中,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鼠注射药物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体液 特异性受体 (2)药物Ⅰ和生理盐水 测定每组小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 (3)防止因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的不同,进而影响垂体的分泌(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解析】 (1)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垂体,并被靶细胞即垂体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从而发挥作用。(2)实验设计遵循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验证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反馈调节机制,本实验的单一变量:加药物Ⅱ和药物Ⅲ。设置两组实验组,加生理盐水的为对照组。实验中的步骤②应为药物Ⅰ和生理盐水,A组中药物Ⅱ抑制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则甲状腺激素含量较低,则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量增加;B组中药物Ⅲ能促进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则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会反过来抑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则促甲状腺激素量降低,C组是空白对照组,甲状腺激素处于A和B两组之间,一段时间后测定每组小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故三组实验结果TSH的含量:A组>C组>B组。(3)本实验是验证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反馈调节机制,因此需要排除下丘脑的影响因素,防止因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的不同,进而影响垂体的分泌,所以小鼠注射药物Ⅰ。
    细胞类型
    生活的内环境
    绝大多数细胞
    组织液
    红细胞
    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组织液
    激素种类
    内分泌腺
    靶器官(或靶细胞)
    主要功能
    促(甲状腺、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均作用于垂体
    促进垂体的生长、发育和相应促(甲状腺、性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促进肾脏中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促(甲状腺、性腺)激素
    垂体
    促性腺激素→性腺;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促进甲状腺(或性腺)的正常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或性腺)合成相应的激素
    生长激素
    较广泛,特别是骨细胞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组织细胞
    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主要为肝脏
    促进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使血糖浓度升高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体内所有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肾上腺素
    肾上腺
    主要是肝脏,也可作用于其他组织细胞
    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提高血糖浓度
    ②加快代谢,增加产热
    序号
    项目
    结果
    生物参考区间
    单位
    1
    谷丙转氨酶(ALT)
    17
    9~50
    IU/L
    2
    肌酐(CREA)
    176.00↑
    44~133
    μml/L
    3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31.436
    mL/min
    4
    尿酸(UA)
    405
    150~420
    μml/L
    5
    尿素(UREA)
    7.85↑
    1.8~7.1
    ml/L
    序号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Ⅰ
    开灯并用硫酸刺激后肢,发生屈反射
    实验Ⅱ
    只开灯,不用硫酸刺激,不发生屈反射
    实验Ⅲ
    先开灯,2 s后给予硫酸刺激,发生屈反射;重复多次后,只开灯不用硫酸刺激,发生屈反射
    对照组
    实验组Ⅰ
    实验组Ⅱ
    测量前48 h限水



    光刺激



    组别
    体重(g)
    甲状腺质量(g)
    肾上腺质量(g)
    第0周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甲组
    乙组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
    促甲状腺激素含量
    甲状腺激素含量
    正常小鼠
    正常
    正常
    正常
    患病A小鼠
    偏高
    偏高
    偏低
    患病B小鼠

    偏低
    偏低
    步骤
    实验操作
    1小时胃液分泌量
    1
    假饲
    +++++++++
    2
    切除胃窦,再假饲

    3
    继续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
    +++++++++
    4
    只注射胃泌素,但不假饲
    +++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10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10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10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doc、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10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9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9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9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解析版doc、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9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6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探究(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6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探究(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6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探究解析版doc、高考生物三轮冲刺核心考点透析专题06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探究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