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精讲课件】人教版(2019) 生物必修1高一备考复习课件-第1章 走近细胞
展开非细胞生物:病毒 结构分类 细胞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1)细胞结构: 生物。(生物的物质组成主要 和 )、(因此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P一2,5
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但在宿主细胞中能增殖,产生与亲代相同的子代病毒,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病毒属于生物
蛋白质,决定了病毒抗原的特异性
(2)遗传物质: 或 。(当DNA和RNA同时存在时, DNA 是遗传物质, RNA 是辅助 DNA 完成遗传效应;只有 RNA 单独存在时,才是遗传物质。)P一35
注:遗传物质是DNA的病毒有: 噬菌体 、 水痘病毒 、 天花病毒 。 遗传物质是RNA的病毒有: 流感病毒 、 HIV 、 烟草花叶病毒 。
RNA分子一般为单链结构,易发生突变
例1.(2016上海高考)下列病毒的构成组合中错误的是( )①DNA ②RNA ③蛋白质 ④磷脂.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D. ②③
例2.2020年的新冠肺炎、2003年的SARS和2012年的中东MERS都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冠状病毒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RNA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B.为研制疫苗要先在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上培养冠状病毒C.冠状病毒只有侵入活细胞内才能增殖D.冠状病毒是由野生动物体内的病毒变异来的,传染性强,可以感染多种植物
例3.如图显示的是SARS病毒结构,其中刺突糖蛋白是抗原位点,下列有关SARS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裸露病毒B.遗传物质为DNAC.可自我复制遗传物质并合成蛋白质D.利用刺突糖蛋白可制备相应的疫苗
例4.(2015年全国Ⅰ卷T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诱导更多PrPc的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功能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而非多样性
揭示了动植物结构的统一性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 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 和 所构成。 2. 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 共同组成的 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 中产生。
注意:细胞学说中3个“未涉及”和2个“统一了”(1)3个“未涉及” ①未涉及 细胞; ②未涉及病毒; ③未涉及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 (2)2个“统一了” ①统一了“ ”(均由细胞构成); ②统一了“细胞”(细胞均有自己的生命又对整体生命起作用; 均来自老细胞)。
例1.(高考题重组)下列关于“生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揭示了所有生物结构的统一性B、细胞器种类、数量的不同体现了真核细胞功能的差异性C、生物体的差异性表现在组成不同个体的元素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统一性体现在都具有DNA、RNA、蛋白质E、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F、含有有氧呼吸酶的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G、细胞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H、细胞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基本结构
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生态系统相互关联构成的统一整体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关系:
不仅现存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_________或在________________完成的,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也是具有_____________的单细胞生物。原始的单细胞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演变为今天多种多样的生物个体、______和________;生物与________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形成多姿多彩的_______________和生机勃勃的生物圈。 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的每一个层次都应当研究。从细胞开始吧,因为它是地球上_____________的生命系统。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 结构 和 功能 的基本单位。细胞必须保证 ,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P一56
判断:一个分子或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
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所有层次。
例1.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①核酸 ②肌细胞 ③呼吸道上皮 ④病毒 ⑤皮肤 ⑥野猪 ⑦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野猪 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⑨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 ⑩一个池塘中所有生物.A.①④②③⑤⑥⑦⑨⑩⑧B.②③⑤⑥⑦⑩⑧C.⑧⑩⑨⑥⑤③②D.⑧⑩⑦⑥⑤③②
例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面哪一项叙述不符合这一观点( )A.各种细胞的生命活动只有在细胞这个统一的整体中才能完成B.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以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C.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但不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例3.下列关于某池塘内相关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草履虫有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芦苇有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池塘内所有动植物构成了生物群落,而所有藻类构成了种群D.池塘内所有生物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 的放大的虚像。 ①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了180度。如:P → 。
解题方法: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了180度
②放大是指 或 的放大,不是指面积或体积的放大。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 ,即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 ,看到的标本范围 越小 。(2)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
(3)目镜越长,放大倍数 。( 螺纹)
(4)物镜越长,放大倍数 ,工作距离(镜头距标本的距离) ,视野 。( 有 螺纹)
(5)换上高倍镜后,只能使用 准焦螺旋调焦。 (6)使视野变亮的方法除换用 外,还可以将反光镜由 面镜换为 面镜 。
例1.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 本切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 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 ) A. 1、3、5 B. 2、4、6 C. 2、3、5 D. 2、4、5
一擦二滴三取四浸五盖六染七吸
取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
例2.(2021·福建福州检测)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以及突触小体等结构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D.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物镜上
例3.(2021汕头高一期中)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的原因是低倍镜观察视野大,易找到所要观察的目标.B、在从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如因太暗而影响观察时应开大光圈和反光镜由平面换成凹面。C、在低倍镜下观察一个植物细胞时,在视野的右上方有一结构因太小看不清,此时应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即可D、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用低倍镜观察的效果比用高倍镜观察要好,原因是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比较大,用低倍镜观察放大倍数适中
例4.(2019·海南卷)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有控制性状的基因B.大肠杆菌中DNA分子数目与基因数目相同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大肠杆菌的核糖体D.大肠杆菌分泌的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加工
例5.(2018·海南卷,T23)关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B.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C.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D.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例6.(2011年上海高考T14)右图为测量保卫细胞长度的局部视野,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要测量该细胞的长度,需旋转目镜B.物镜从10换为40,图示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C.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不同D.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
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裸露的大型环状DNA,无染色体
不是所有带“菌”的都是细菌,通常带“杆、弧、球、螺旋”等形状修饰词的菌属于细菌。
有些是需氧的(硝化细菌)、有些厌氧(破伤风杆菌)、
原核生物无线粒体的很多细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其主要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内侧进行的。
链霉菌是放线菌,霉菌(青霉、毛霉、根霉、曲霉)是真菌
大多数细菌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有光合片层,含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去壁不能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①除蓝细菌(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发菜)以外的带“藻”的生物,都是真核生物。
②蓝细菌无叶绿体,含叶绿素和藻蓝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蓝细菌也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色球藻是蓝藻、小球藻是藻类植物
③淡水富营养化→蓝细菌爆发→水华现象
海水富营养化→藻类爆发→赤潮现象
①结构上的分类依据: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②举例: “一藻”(蓝细菌,也叫蓝藻)、 “二菌”(放线菌、细菌)、 “三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③特征:“两个没有”、“两个有”。P一11
没有染色体,没有细胞核、有核糖体,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在拟核。
④原核细胞有核糖体,但无内质网、高尔基体,因此不存在蛋白质在他们上面的加工、运输过程。
⑤不是所有原核生物都有细胞壁,如支原体。
蓝细菌:光合片层 和细胞质基质
厌氧的微生物是乳酸菌、破伤风杆菌,兼性厌氧的是酵母菌和大肠杆菌,很多菌一般是好氧菌。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举例(概念图)
例1( 2018 全国Ⅰ卷,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例2.(2021·山东威海模拟)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为DNA,原核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为RNAD.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在染色体上,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在拟核中
例3.(2018·海南卷,T1)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的内膜上有酶的分布B.细胞核中含有 DNA 和蛋白质C.核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D.叶肉细胞的细胞膜含有纤维素
(1)细胞的多样性表现及两个原因:
6.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①无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P一9
②不分裂,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化。P一121
③无核糖体,不能合成蛋白质。P一49含有酶,但不合成酶
④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其ATP来自无氧呼吸,与氧气无关。P一95(右图)
⑤血红蛋白(含Fe2+)含量丰富。P一31
⑥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是提取细胞膜的理想材料。P一40
⑦细胞寿命很短,说明核质相互依存。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P一55
⑧功能是运输氧气,但不消耗氧气。P一31,41
⑨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P一43
⑩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协助扩散 P一66
⑪红细胞衰老中,就不存在“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这个特点。P一124
⑫不具有生物膜系统。P 一 52
第1讲 走近细胞(课件精讲)-【一轮精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和题型归纳: 这是一份第1讲 走近细胞(课件精讲)-【一轮精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和题型归纳,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梳理,易错易混点拨,易错与疑难点拨,归纳拓展,拓展归纳,2高倍镜观察,难点突破,思考讨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章+走近细胞(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1): 这是一份第1章+走近细胞(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1),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重点难点,易错提醒,基础梳理,网络构建,答题必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精讲课件】人教版(2019) 生物必修1高一备考复习课件-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这是一份【期末精讲课件】人教版(2019) 生物必修1高一备考复习课件-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概念图,物质准备,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的方式,无丝分裂,产生体细胞,产生生殖细胞,用于繁殖,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