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 人教八下物理 第十章 浮力与液面升降 专题训练 试卷 5 次下载
- 人教八下物理 第十章 浮力(单元检测) 试卷 6 次下载
- 人教八下物理 11.2 功率 同步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人教八下物理 11.3 动能和势能 同步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人教八下物理 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 同步练习 试卷 3 次下载
物理人教版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1 功精品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1 功精品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功 课时专训,若绳长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学科核心素养课时训练
11.1功 课时专训
一、单选题
1.以下示例所列举的几个力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1)物体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升高(2)提着滑板在水平面上行走
(3)用尽全力搬石头,搬而未起(4)小车在推力作用下向前运动
A.(1)(2) B.(2)(3) C.(3)(4) D.(1)(4)
2.如图所示,在水平面ABC中,AB段光滑,BC段粗糙,且AB=BC=20m,用10N的水平恒力F推着100N的重物,由A点运动到C点,在AB段、BC段上推力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W1、W2的大小关系是( )
A.W1=W2 B.W1>W2 C.W1
A.小明同学从准备状态发力到上拉状态过程中对杠铃做了功
B.小明同学从上拉状态发力到上挺状态过程中对杠铃做了功
C.小明同学从上挺状态发力到站立状态过程中对杠铃做了功
D.小明同学在站立状态过程中对杠铃做了功
4.如图所示,水平木板上有甲、乙两个木块,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两木块下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分别在相同的水平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运动了相同的距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做功和F2一样多 B.F1做功比F2多
C.F2做功比F1多 D.条件不足,F1、F2做功无法比较
5.小明和小李都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箱子,箱子的质量相同,小明用力推箱子但箱子静止,如图甲所示;小李用力推箱子,箱子推出去后又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对上述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明推箱子,箱子没动说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推力
B.小明推箱子,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与推力大小相等
C.小李推力对箱子做的功等于推力与箱子前进总距离的乘积
D.小李能推动箱子说明他所推箱子的惯性小
6.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a 是起推点,b 是铅球脱手点,c 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d 是落地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C.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D.在a到d的过程中,重力对铅球做了功
7.图所示的实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搬而未起 B.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C.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D.拉着小车向前运动
8.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习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前后轮安装在滚动轴承上,可以增大摩擦
B.投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C.短跑运动员在到达终点后不会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
9.下面四幅图中所描述的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使小车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的推力
B.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手对石头的力
C.托着货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车对货物的力
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的力
10.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讲台桌不受摩擦力
B.推力对讲台桌在做了功
C.地面对讲台桌的支持力和讲台桌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推力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11.如图装卸工人用沿斜面的力F=200N,匀速将G=800N的货柜从斜面底端推上1m高的货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中,斜面对货柜支持力做功0J
B.此过程中,推力做功800J
C.货柜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货柜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D.货柜受到的重力和货柜对斜面的压力二力平衡
12.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方向的推力去推一块大石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石头没有被推动,小明对石头没有做功
B.若石头没有被推动,这时小明对石头的推力小于地面对石头的摩擦力
C.若石头被推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石头的惯性
D.石头受到的重力和石头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做的功一定越大
B.对物体做的功越大,物体受到的力一定越大
C.力的大小一定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移动的距离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4.下列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被运动员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
B.运动员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C.中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走
D.物理老师提着实验器材上楼
15.如图所示,已知m1>m2>m3,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三个物体都沿力的方向移动s,则力F所做的功( )
A.甲情况下最多 B.乙情况下最多 C.丙情况下最多 D.三种情况下一样多
16.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A、B两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
A.甲的速度一定小于乙的速度 B.F甲所做的功一定小于F乙所做的功
C.甲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甲、乙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7.如图,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拉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运动时间tab>tcd,运动距离sab=scd,比较两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段支持力对物体做了功 B.ab段拉力做功与cd段一样多
C.ab段拉力做功比cd段快 D.ab段与cd段的拉力功率一样大
二、填空题
18.人拎着一桶水从井中提上井台,人对水桶的拉力对水桶_______功,这由于水桶在拉力的方向上_______。人提着一桶水站立在井旁,人对水桶的拉力对水桶_______功。这是由于水桶在拉力的方向上________。人提着一桶水从楼下走到楼上,人对水桶的拉力对水桶_______功,这是由于水桶在拉力的方向上________。
19.一位同学正在进行投掷实心球的训练。他先将实心球举起,此过程他对实心球______功,然后手托实心球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他对实心球______功。(均选填“做”或“不做”)
20.小明用50N的水平力推着重300N木箱,先通过10m长的水平塑胶跑道,做的功为W1,然后又通过10m长的水平粗糙的人造草坪,做的功为W2,则W1______W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对木箱做的功是______J。
21.重800N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10m,小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3倍,则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J,重力对小车做功______J。
22.在水平地面上,芳芳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500N的箱子,8s内前进了12m,这个过程中,芳芳对木箱做功为___________J,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_W ,木箱所受重力对木箱做功为________J。
23.某运动员在某次射击比赛中,使用的气枪的枪膛长30cm,高压空气在枪膛内对子弹的推力是100N,子弹离开枪膛后前进了50m在枪膛内高压空气对子弹所做的功是___________J。子弹射出了枪膛后,由于___________,还能继续向前飞行,在这个过程中,高压空气对子弹做的功是___________J。
2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课本重为5N,现用1N的水平拉力拉物体,物体静止不动,这个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当把拉力增大为2N时,在水平面内沿直线匀速拉动课本0.5m。则课本的重力做功______J,拉力做功______J,课本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2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100N的小车前进5m,重力做功等于________J;
(2)李磊家住在4楼,一天,他把质量为2Kg的物体从1楼提到家里,提的力做的功是________J(每层楼高为3米).
26.如图所示,拉力F=10N,拉着一个重20N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小球受________(平衡力/非平衡力).若绳长0.5m,则物体运动一周,拉力做的为________J.
27.如图某举重运动员在0.5s内由支撑到起立将杠铃快速地举过头顶,运动员在这个过程中对杠铃____(填“有”或“没有”)做功,运动员在起立状态保持3s,在这3s内运动员对杠铃______(填“有”或“没有”)做功.
28.判断下列现象中力是否做功,并简述理由
(1)推箱子用100牛的力,但箱子没被推动,则推力________(填“做功”“不做功”),这是因为________.
(2)在水平面上用300牛的力推重500牛的箱子推动10米,则重力_________ , 这是因为________.
(3)一只箱子不慎从楼上落下,则重力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
29.2021年9月17日,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图乙是其阶段Ⅲ飞船返回舱着陆过程中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图乙中t1~t2时段,返回舱在竖直向上推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速度减小,该过程中推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______;(不计大气阻力)
(2)飞船返回舱的质量约为300kg,其重力在t2~t4时段做功______J。
30.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30N的物体,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物体上,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6~9s物体受到 ______对平衡力;9s后撤去拉力,物体继续滑行了9m,它能继续运动的原因是由于 ______;6~12s,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______J。
31.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同学在做仰卧起坐运动。若该同学上半身的质量约为全身质量的则她上半身的重力约为______N,她每次做仰卧起坐时上半身重心上升的距离均为0.3m,则她连续做50次仰卧起坐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______J。(g取10N/kg)
32.如图所示,一木块沿固定光滑斜面下滑,木块(不计大小)的重力为,所受支持力为,则木块由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______,支持力做功为______。
33.如图甲所示,重为8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由图象可知在0~6s内拉力F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s内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J。
34.甲、乙两位同学,甲同学比乙同学重。他们分别把同样重的木头从一楼搬到三楼,甲用的时间比乙用的时间长,两人上楼做功的大小关系为W甲_______W乙(选填“>”、“<”或“=”),对木头做功最快的是____同学。
35.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1、F2、F3使同一物体分别沿着水平面、斜面和竖直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拉力F1、F2、F3所做的功分别是W1、W2、W3,则W1______W2______W3(选填“>”“<”“=”)
36.如图所示,古时候,有端午节吃桃子的习俗.桃子从树上落下,先后经过A、B、C三点,且AB=BC,在AB和BC过程中桃子受到的重力方向是___________的,若重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有Wl________W2(选填“>”、“<”或“=”).
37.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0~3sF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J,3~6s物体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6~9s F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_J.
38.如图所示,在整修寺庙的过程中,甲和尚用较大的力将一捆木料匀速提到3米高的庙墙上,乙和尚用较小的力将一篮瓦片匀速提到了8米高的房檐上。根据以上情景,小明和小红就甲、乙两个和尚所做功的多少进行了讨论。
小明的观点是:“甲和尚做功多,因为他用的力大”。
小红的观点是:“乙和尚做的功多,因为他提起的距离大”。
你认为小明的观点______,小红的观点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根据现有条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比较两个和尚做功的多少。
39.某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同一个物体分别在水泥水平面和草坪水平面上把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该人在这两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做功大小关系是W1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W2。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绳子对物体有向上的拉力,且在拉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故拉力对物体做功;
(2)人对滑板的拉力竖直向上,而滑板的距离是沿水平方向,即此时力与运动的方向垂直,故此时没有力对滑板做功;
(3)搬石头时,对石头有力的作用,但未搬动,即在力的作用下没有产生距离,故力没有对石头做功;
(4)小车受到向前的推力作用,且在推力作用下向前移动,故推力对小车做功。
综上,(1)(4)有力对物体做功,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解析】
【详解】
物体M在不同路面上受到的推力F大小相等,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相等,由公式W=Fs可得
W1=W2
因此选项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解析】
【详解】
做功的两个因素,一是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A.小明同学从准备状态发力到上拉状态过程中,小明对杠铃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对杠铃做了功,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小明同学从上拉状态发力到上挺状态过程中,对杠铃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对杠铃做了功,B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小明同学从上挺状态发力到站立状态过程中,对杠铃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对杠铃做了功,C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小明同学在站立状态过程中,对杠铃有一个向上的力,但杠铃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没有对杠铃做功,D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解析】
【详解】
甲、乙分别在相同的水平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运动了相同的距离,拉力相同,物体在拉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相等,根据,故拉力做功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明推箱子,箱子没有动,仍然处于静止状态,箱子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等于摩擦力,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推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
C.小李推力对箱子做的功等于推力与推力作用距离的乘积,滑行距离不应算在里面,故C错误;
D.能推动箱子与惯性无关,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6.B
【解析】
【详解】
A.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有推力,且铅球在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故运动员做了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b到c的过程中,铅球不再受推力,故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故重力对铅球做了功,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故重力对铅球做了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解析】
【详解】
A.搬而未起,有力,但没有距离,力没有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
B.举着杠铃静止不动,有力,但没有距离,力没有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距离与力垂直,即距离不是沿着力的方向,力没有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拉着小车向前运动,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了一段距离,则力做功,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自行车前后轮的滚动轴承能将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故A错误;
B.在空中飞行的铅球,已经离开手,不再受到运动员的作用力,所以此过程运动员对铅球没做功,故B错误;
C.到达终点,运动员不会立即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不是力,不能受到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
D.高压锅因为密封性好,沸腾时锅内气压增大,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故D正确。
故选D。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推着小车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对物体施加了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故A符合题意;
B.搬而未起,有力但是无距离,不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托着货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车对货物有力但是无距离,不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即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垂直,不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则讲台桌仍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其受力平衡,推力与摩擦力平衡,故A错误;
B.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小刚只对台桌施加了力但桌子没有在力的方向移动距离,推力没有做功,故B错误;
C.地面对讲台桌的支持力和讲台桌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在水平方向上,人对讲台的推力与地面对讲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1.A
【解析】
【详解】
A.斜面对货柜支持力与斜面相垂直,但货柜在此支持力的方向没有通过一定的距离,由公式知,支持力没有做功,故A正确;
B.已知推力F=200N,斜面长度为,所以推力做的
故B错误;
C.货柜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斜面对货柜的支持力与斜面相垂直斜向上,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货柜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货柜是受力物体;货柜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垂直斜向下,两个力方向不相反,所以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12.A
【解析】
【详解】
A.小明推一块大石头,若石头没有推动,虽然小明对石头有推力的作用,但石头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他对石头没有做功,故A正确;
B.若石头没有被推动,则石头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小明对石头的推力与地面对石头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故B错误;
C.若石头被推动,石头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改变了石头的运动状态,而石头的质量不变,其惯性大小不变,故C错误;
D.石头受到的重力作用在石头上,石头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二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13.D
【解析】
【详解】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做的功一定越大;必须强调在力的方向上,故A错误;
B.对物体做的功越大,物体受到的力不一定越大,还与移动距离大小有关,故B错误;
C.力的大小一定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成正比;必须强调在力的方向上,故C错误;
D.因为ABC说法均错误,所以D的说法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14.D
【解析】
【详解】
A.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而此过程中人对足球没有力的作用,所以此过程中人对足球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B.运动员举着杠铃原地不动,人对杠铃施加了力,但杠铃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人对杠铃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C.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虽然有力也有距离,但力与距离垂直(或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所以人对书包没有做功,不符合题意;
D.物理老师提着实验器材上楼,人对实验器材施加了力,且实验器材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人对实验器材做了功,符合题意。
故选D。
15.D
【解析】
【详解】
因为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三个物体都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距离s,所以,由功的公式可知
即三种情况下F做功一样多。
故选D。
16.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知,不知道甲、乙的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无法知道甲乙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未知,所以根据W=Fs不能确定F甲所做的功与F乙所做功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它们受到的拉力等于摩擦力,即
即
故C符合题意;
D.由题知,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支持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由于物体在拉力的作用沿cd段水平运动时,没有沿支持力方向运动,所以支持力不做功,故A错误;
B.由题F1=F2,sab=scd,由W=Fs可知拉力所做的功相同,故B正确;
CD.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由于tab>tcd,由P=知 ab段拉力功率小于cd段拉力功率,即cd段拉力做功快故C、D错误。
故选B。
18. 做 移动了一段距离 不做 没有移动距离 做 移动了一段距离
【解析】
【详解】
[1][2]从井中提一桶水上井台,由于对水桶的拉力和桶移动的距离的方向均向上,即沿力的方向水桶移动了距离,故人对水桶的拉力对水桶做功。
[3][4]人提着一桶水站立在井旁,力的方向向上,由于只有力没有移动距离,故人对水桶的拉力对水桶没有做功。
[5][6]人提着一桶水从楼下走到楼上,对水桶的拉力方向向上,在竖直方向上通过了一段高度,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做功。
19. 做 不做
【解析】
【详解】
[1]该同学将实心球举起的过程中,实心球受到该同学施加的竖直向上托的力,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此过程他对实心球做功。
[2]手托实心球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实心球受到该同学施加的竖直向上托的力,但实心球没有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此过程他对实心球不做功。
20. 等于 0
【解析】
【详解】
[1]由题知,小明在水平塑胶跑道和粗糙的人造草坪上推木箱的力均为50N,通过的距离均为10m,根据可知,两次推力做功相同,即。
[2]由题知,木箱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其运动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对木箱没有做功,即重力做功为0。
21. 2400 0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从题可知,小车处于平衡状态,拉力等于阻力,故
F=F阻=0.3G=0.3×800N=240N
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
W=Fs=240N×10m=2400J
[2]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
W'=Gs'=800N×0m=0J
22. 1200 150 0
【解析】
【分析】
【详解】
[1][2]根据题意知道,推力 F=100N,箱子前进的距离是s=12m,运动时间是t=8s,所以,推力对木箱做的功为
W=Fs=100N×12m=1200J
做功的功率为
[3]根据题意木箱没有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对木箱并没有做功,即做功为0。
23. 30 惯性 0
【解析】
【分析】
【详解】
[1] 在枪膛内高压空气对子弹所做的功是
在枪膛内高压空气对子弹所做的功是30J。
[2] 子弹射出了枪膛后,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前进。
[3] 在这个过程中,高压空气对子弹没有力,故高压空气对子弹做的功是0。
24. 1 0 1 2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用1N的水平拉力拉物体,因为物体静止不动,所以此时物体受平衡力,拉力等于摩擦力,所以摩擦力为1N。
[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而物体沿着水平方向移动,物体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是0。
[3]拉力做功是
[4]当拉力为2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平衡力,拉力等于摩擦力,所以此时的摩擦力是2N。
25. 0 180
【解析】
【详解】
(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而物体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了5m,物体没有在重力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0J;(2)每层楼高为3米,把物体从1楼提到4楼,李磊实际爬楼的高度h=3m×3=9m;则提物体的力做的功:.
【点睛】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2)根据W=Gh=mgh可算出做功的多少.
26. 非平衡力 0
【解析】
【详解】
只有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所以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时刻在发生改变,故小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这里的拉力永远指向圆心,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所以拉力做的功是0.
27. 有 没有
【解析】
【详解】
由题,举重运动员由支撑到起立将杠铃举过头顶,在这个过程中对杠铃施加了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运动员在这个过程中对杠铃有做功;
运动员在起立状态保持3s,在这3s内运动员对杠铃施加了力的作用,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没有做功.
点睛: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进行分析.
28. 不做功 在力的方向上物体没有移动距离 不做功 箱子移动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垂直 做功 箱子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解析】
【详解】
(1)推箱子用100牛的力,但箱子没被推动,说明在力的方向上物体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推力不做功;(2)箱子移动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垂直,此时重力不做功;(3)箱子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重力做功.
29.
【解析】
【详解】
(1)[1]返回舱在竖直方向上受到推力F和重力G的作用,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返回舱竖直下落的速度减小,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这两个力不平衡,而且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由于运动方向向下,则合力方向向上,故推力F大于重力G。
(2)[2]返回舱受到的重力为
由图可知,返回舱下落的高度h=100m,则返回舱重力在t2~t4时段所做的功为
30. 2 惯性 162
【解析】
【分析】
【详解】
[1]6~9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与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与摩擦力作用;故6~9s物体受到2对平衡力。
[2]它能继续运动的原因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由F﹣t图像和v﹣t图像可知,6~9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
f=F=6N
因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在6~12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为f=6N,物体在6~9s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为
物体在9~12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为9m,所以物体在6~12s内通过的路程为
所以物体在6~12s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W=fs=6N×27m=162J
31. 360 5400
【解析】
【分析】
【详解】
[1]该同学的重力
G=mg=60kg×10N/kg=600N
她上半身的重力
G上=
[2]做一次仰卧起坐克服重力做的功
W=G上h=360N×0.3m=108J
做了50个仰卧起坐克服重力做的功
W′=50W=50×108J=5400J
32. 0.6 0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重力做功为
[2]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支持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物体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支持力做功为0。
33. 变小 12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0~6s内,先加速后匀速,所以拉力先大于重力和摩擦力之和,后等于重力和摩擦力之和,在0~6s内拉力F变小。
[2]在2~6s内,物体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路程为
F拉动物体匀速上升,则拉力为
F=G+f=8N+2N=10N
在2~6s内拉力F做的功
W=Fs=10N×12m=120J
34. > 乙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甲同学比乙同学重,木头的重力相等,上升的高度相等,由
W总=(G人+G木)h
可知,甲同学上楼做功较大,即
W甲>W乙
[2]木头的重力相等,上升的高度相等,由
W木=Gh
可知,对木头做功相等,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由可知,W相同,甲用的时间比乙用的时间长,所以甲功率小,对木头做功慢,乙功率大,对木头做功快。
35. = =
【解析】
【分析】
【详解】
[1][2]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移动的距离相同,根据公式可知,它们做的功相等,即
36. 竖直向下 =
【解析】
【详解】
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又因为重力相同,AB=BC,由W=Gh可知,在两个阶段重力做功相同,即W1 =W2.
37. 0 4 24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在0∼3秒内,物体相对于水平地面没有发生运动,物体受到的力F=2N,所以W=Fs=2N×0m=0J;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6∼9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作用,即摩擦力f=F′=4N,6∼9s内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F′s=4N;在3∼6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都不变,故摩擦力不变,为4N.
38. 错误 错误 不能
【解析】
【分析】
【详解】
[1][2]小明和小红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根据W=Fs,只明确一个物理量,无法比较做功的大小。
[3]仅知道物体移动的距离,不知道对物体施加力的大小,不能准确比较两个和尚做功的多少。
39.等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物体受到力F的大小相等,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s也相等,根据W=Fs可知,该力在这两个过程中所做的功相等,即
W1=W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1 功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1 功课后复习题,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11.1 功精练,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从“探究斜面”实验我们看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