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期末必备】部编版语文九上 单元测试+专项测评+专项复习+期中期末测评(含答案)
- 人教版语文九上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试卷 12 次下载
- 人教版语文九上 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试卷 7 次下载
- 人教版语文九上 第六单元知识梳理 试卷 7 次下载
- 人教版语文九上 专项一 字音与字形(含答案) 练习 试卷 14 次下载
- 人教版语文九上 专项二 词语理解与运用(含答案) 练习 试卷 10 次下载
人教版语文九上 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语文九上 第五单元知识梳理,共3页。
五单元知识梳理一、重点字音搽(chá) 玄虚(xuán) 渺茫(miǎo) 麻醉(zuì) 摧残(cuī)诓骗(kuāng)家谱(pǔ) 倘若(tǎng) 宰相(zǎi) 繁殖(zhí)脊梁(jǐ) 视察(chá) 虚妄(wàng) 盲从(máng) 折扣(zhé)流俗(sú) 停滞(zhì) 步骤(zhòu) 譬如(pì) 思索(suǒ)懒惰(duò) 墨守(mò) 创意(chuàng) 压榨(zhà) 汲取(jí)驾驭(yù) 渊博(yuān) 中伤(zhòng) 遁词(dùn) 鲁钝(dùn)懦夫(nuò) 豢养(huàn) 灌溉(gài) 塑像(sù) 卦辞(ɡuà)玄奘(zànɡ) 屋檐(yán) 樵夫(qiáo) 烟囱(cōnɡ) 诬蔑(wū miè)自暴自弃(bào) 前仆后继(pū) 腐草为萤(yíng) 不攻自破(ɡōnɡ)根深蒂固(dì) 孜孜不倦(zī) 锲而不舍(qiè) 持之以恒(héng)二、重点词语玄虚 诓骗 渺茫 脊梁 虚妄 墨守 停滞 譬如 汲取 压榨 遁词 鲁钝 懦夫 豢养 灌溉 怀古伤今 前仆后继 不足为据 腐草为萤 不攻自破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不言而喻 自暴自弃 画龙点睛 走投无路三、重点释义(1)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2)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3)污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4)麻醉:比喻用某种手段使人认识模糊、意志消沉。(5)摧残:使蒙受严重损害。(6)诓骗:说谎话骗人。诓,哄骗。(7)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8)盲从: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9)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多含贬义)。(10)墨守:形容固执保守,不思进取。(11)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12)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13)汲取:吸取。(14)渊博:(学识)深而且广。(15)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16)豢养:喂养。(17)舍身求法: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生命。(18)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19)怀古伤今:怀念古代,哀叹现在。表示对现状不满的怀旧思绪。(20)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21)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22)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化为萤火虫。(23)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24)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25)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26)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27)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28)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29)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30)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31)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32)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四、文学常识1.作者(1)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他出版的著作有《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国史讲话全本》《浪口村随笔》《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三皇考》等。(2)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创立加利福尼亚创意思考顾问公司,发表过《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踢醒沉睡的心》等著作。(3)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了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2.文体知识驳论文: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就是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