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好题汇编】2022-2023学年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03 地球的运动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78685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好题汇编】2022-2023学年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03 地球的运动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78685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好题汇编】2022-2023学年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03 地球的运动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78685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好题汇编】2022-2023学年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03 地球的运动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7868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好题汇编】2022-2023学年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03 地球的运动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78685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好题汇编】2022-2023学年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03 地球的运动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78685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好题汇编】2022-2023学年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03 地球的运动
展开专题03 地球的运动
1.(2021·河南义马·七年级期中)静止轨道卫星是运行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地球同步卫星,其运行方向、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静止轨道卫星( )
A.自东向西绕地球运行 B.运行一周约为24小时
C.运行轨道周长不足4万千米 D.运行轨道的半径为6371千米
【答案】B
【解析】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故A错误。运行一周的时间都是24小时,故B正确。轨道卫星位于地球赤道上空,运行的轨道周长大大超过4万千米,故C错误。运行轨道的半径也不止6371千米,故D错误。故选B。
2.(2021·山东成武·七年级期中)下侧甲、乙两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下列对甲、乙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代表北极上空的俯视图 B.乙图代表南极上空的俯视图
C.甲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180° D.站在乙图中心A点位置,四周都是北方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甲图所示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是北极上空看到的俯视图,故A正确。乙图所示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是南极上空看到的地球俯视图,故B正确。甲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90°,是北极点,故C错误。A点是南极点,站在A点四周都是南方,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往前的任何方向都是向正北,故D正确。故选C。
(2021·广东揭东·七年级期中)小周老师在教授地球运动时,用灯泡模拟“太阳”,并拨动地球仪,亲自演示地球自转。阅读演示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仪绕着地轴旋转 B.地球仪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C.图中乙的时间比甲早 D.此时非洲正处在黑夜
4.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由于地球自转产生( )
A.昼夜交替现象 B.昼夜现象 C.昼夜长短变化 D.四季变化
5.对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白昼最长的是丙地 B.甲、乙、丙三地同在北半球
C.丙、丁两地均是昼长夜短 D.甲、乙两地昼夜平分
【答案】3.B 4.A 5.D
【解析】3.从图中看出,地球自转是绕着地轴旋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东边的时刻早于西边,图中乙在甲的东边,因此乙的时间比甲早,图示非洲背对太阳的一面,为黑夜。故选B。
4.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昼半球和夜半球不断地更替,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不透明造成,与自转无关,昼夜长短和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故选A。
5.由图可以看出,此时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白昼时间最长的是丁地,丙地的白昼时间最短,故A错误。甲和乙位于赤道上,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只有丙地位于北半球,故B错误。丙地是昼短夜长,丁地是昼长夜短,故C错误。甲和乙所处的赤道任何时候都是昼夜平分,故D正确。故选D。
6.(2021·河南南召·七年级期中)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
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
C.小明凌晨2点起床观看NBA球赛现场直播
D.南召县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答案】C
【解析】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错误。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B错误。小明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NBA球赛现场直播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C正确。南召县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D错误。故选C。
7.(2021·全国·七年级期末)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地轴是地球公转的轴
C.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 D.地球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答案】C
【解析】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故A错误。地球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地轴是自转绕转的轴,故B错误。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即一个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年,故C正确。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故D错误。故选C。
(2021·贵州德江·七年级期中)日本2021东京奥运会开幕时间定在2021年7月23日(北京时间)19点,(东京时间)20点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举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造成北京收看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时间比东京时间要晚1小时是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大陆的漂移 D.海底的扩张
9.开幕式期间地球大致运行在图中的位置是( )
A.BC之间 B.CD之间 C.DA之间 D.AB之间
10.开幕式期间日本首都东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无法确定
【答案】8.A 9.C 10.A
【解析】8.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断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产生了时间的差异,东方的时间早于西方。东京位于北京的东方,时间比北京早,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地球自转,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东京奥运会开幕式是7月23日,这一天地球是公转在D夏至日至A秋分日之间,即在6月22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之间,故选C。
10.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北极出现极昼,南极出现极夜,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北极出现极夜,南极出现极昼,是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东京奥运会举办时间是7月23日至8月8日,这段时间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对于北温带的东京来说,是昼长夜短,昼渐短,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021·重庆垫江·中考真题)北京时间(东八区)2021年3月5日9:00,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洛杉矶(西八区)的华侨李先生在家通过网络收看直播,他在当地收看的时间为( )
A.2021年3月5日9:00 B.2021年3月5日17:00
C.2021年3月4日17:00 D.2021年3月6日1:00
【答案】C
【解析】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东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所以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的大。已知时区差求具体时间时,遵循“东加西减 ”的规律。读题干可知,北京和洛杉矶之间相差16个时区,就相差16个小时。所以2021年3月5日9:00减去16个小时是2021年3月4日17:00。故选C。
(2021·湖北黄石·八年级期中)读图“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图示半球是(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3.此时是我国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4.这一天图中③处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极昼 B.昼夜平分 C.昼长夜短 D.昼短夜长
【答案】2.C 3.D 4.C
【解析】2.结合图可知,图中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为南半球的俯视图,C正确,D错误;东西半球没有办法从俯视图中看出,A、B错误。故选C。
3.读图根据自转方向可知,该图为南极上空的俯视图,且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故选D。
4.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南半球图,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这一天图中③处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故选C。
(2021·山东高青·期中)第24届冬奥会将于北京时间2022年2月4日-22日在我国北京举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冬奥会举办期间,地球运行在图1中哪个位置( )
A.① B.② C.③ D.④
6.此时关于北京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正值冬季,昼长夜短
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高度一年中最高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逐渐向北移动
D.正午影子长度为一年最短
7.为方便外国运动员在我国的起居生活,特意在运动员的宿舍安装图2中四个城市的钟表,下列造成不同城市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壳运动 D.生活习惯
【答案】5.D 6.C 7.B
【解析】5.冬奥会举办期间是在2月4日-22日,在冬至日12.22到春分日3.21之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不断向北移动,北京正值冬季,昼短夜长,A错误、C正确。太阳直射南半球,但不是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较低,不是最低,BD错误。故选C。
7.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地方时,较东的地方时间较早,造成不同城市时间差异,B正确。时间差跟地球的公转、地壳运动和生活习惯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2021·四川遂宁·中考真题)遂宁某中学小明同学从智能手机天气预报APP中了解到某日遂宁、北京、哈尔滨三个城市的日出日落时间,截图如图。据此可判断( )
A.当天位置越偏北,白昼时间越长
B.该日三城市昼夜长短情况均为昼短夜长
C.该日遂宁正值冬半年中某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D.当天三城市正午太阳高度(H)的关系为:H遂宁
【解析】由日落时间减去日落时间就可以知道三地均昼长夜短,为夏半年中的某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A正确,BC错误。距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所以当天三城市正午太阳高度(H)的关系为:H遂宁>H北京>H哈尔滨,D错误。
(2021·山东台儿庄·七年级期中)读下图,圆圈a,b,c分别代表赤道、回归线、极圈,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a、b、c线描述正确的是( )
A.b线是南极圈,有阳光直射现象。
B.c线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当太阳直射点由a线移到b线过程中,台儿庄昼渐短,夜渐长。
D.c线与b线之间是南温带
10.当太阳直射b线时,台儿庄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草长莺飞二月天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烈日炎炎似火烧
【答案】9.B 10.D
【解析】9.地球按照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b线是北回归线,A错误。c北极圈线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B正确。当太阳直射点由a赤道移到b北回归线过程中,北半球的台儿庄昼渐长,夜渐短,C错误。c线与b线之间是北温带,D错误。故选B。
10.当太阳直射b北回归线时,是每年的夏至日6.22,台儿庄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烈日炎炎似火烧,D正确。清明时节雨纷纷,是4月份,A错误。草长莺飞二月天是春季,B错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北方的冬季,C错误。故选D。
(2021·湖北孝南·八年级期中)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冷天数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过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图1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2是九九消寒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1.数九第一天,北京的昼(空白部分)夜(黑色部分)长短的状况是( )
A. B. C. D.
12.图2中的“九九消寒图”已晕染梅花30瓣,此时北京( )
A.正午物体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 B.昼短夜长,且黑夜时长越来越短
C.春回大地,可以欣赏桃花盛开 D.昼长夜短,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最早
【答案】11.C 12.B
【解析】11.根据题意,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故数九第一天就是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半球的北京昼短夜长,北京达到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故C符合题意。故选C。
12.材料中给出“每九天算一九”,因此晕染30瓣大约在三九,也就是北京的冬至日过后的27天,时间大约在次年一月的中旬偏后,最接近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北京正午物体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的时间是冬至日,故A错误。此时昼短夜长,且黑夜时长越来越短,直到春分日才能全球昼夜平分,故B正确。桃花一般在春季开花,3到4月份是赏桃花最好的时节,此时时间不符,故C错误。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最早的一天是夏至日,故D错误。故选B。
(2018·山东高密)甲、乙、丙是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每幅图都画出了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的阳光。读下图后回答下列各题。
13.对三地的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极地地区 B.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C.丙地位于北半球 D.图乙中阳光a表示该地夏至日
14.图示光照现象
①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②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
③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3.B 14.C
【解析】13.对三地位置的判断,甲地的太阳直射南北两侧都有,说明该地是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乙地在太阳直射点的南侧,说明该地是在北回归线以北;丙地在太阳直射点的北侧,说明该地是位于南半球,图乙表示北回归线以北,a表示的是二分二至日中太阳高度最小的冬至日,故选B。
14.图中所示光照现象是由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动引起的,与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与自转和太阳东升西落无关,故选C。
二、解答题
15.(2018·陕西咸阳·中考真题)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地处______ (东或西)半球。
(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B点即将迎来______ (黎明、中午、黄昏、深夜)。
(3)图中C点地处五带中的______带。
(4)图示时刻南极圈内出现______ (极昼或极夜)现象,正值咸阳的______季节。
【答案】(1)(30°E、23.5°S ) 东
(2)黎明
(3)热
(4)极夜 夏季
【解析】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自西向东自转过程中,会产生昼半球和夜半球不断更替的现象;在公转过程中还会出现昼夜长短现象和四季的变化。
(1)由图可知,图中A点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向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30°E、23.5°S);是位于20°W以东的东半球。
(2)根据地球自西向东判断,B点是位于晨线上,即将迎来黎明。
(3)C点是位于南北回归线内的热带,终年高温。
(4)图中所示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现象,是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的夏至日,位于北温带的咸阳正是夏季。
16.(2021·湖北荆门·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地球公转示意图
材料二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卫星于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在四川西昌成功发射。7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通仪式,并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材料三 智能光控路灯是一种新型自动化照明设施它能根据天空的阴暗程度自动开启和关闭,比传统路灯更加节能、环保。
(1)卫星发射当天,地球公转至______(A、B、C、D)位置附近;这一天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南、北)移动。
(2)卫星发射时,枯黄的巴西高原正笼罩在夜幕之下,请从地理角度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
(3)为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我国北方某城市采用智能光控路灯装置。卫星发射期间,该路灯照明时长可能是一年中最短的时段,原因是________。
(4)“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的这一天,上海与荆门相比,日出较早的是______,这种差异主要是由______引起的。
【答案】(1)A 南
(2)巴西高原多为热带草原气候,且位于南半球,此时为当地干季,因此植被枯黄;巴西高原位于西半球,正值黑夜
(3)夏至日前后,是该北方城市昼最长、夜最短,故路灯照明时长最短
(4)上海 地球自转
【解析】
本题以地球公转示意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地球公转示意图中二分二至、太阳直射点的判断进行分析,考查学生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卫星发射当天为6月23日,地球公转至A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位置附近;这一天,太阳直射点达到最北端,这一天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2)卫星发射时,枯黄的巴西高原正笼罩在夜幕之下,是因为巴西高原多为热带草原气候,且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为当地干季,因此植被枯黄;巴西高原位于西半球,又由于地球自转造成时间差异,所以巴西高原正值黑夜。
(3)为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我国北方某城市采用智能光控路灯装置。卫星发射期间,该路灯照明时长可能是一年中最短的时段,原因是:夏至日前后,该北方城市昼最长、夜最短,故路灯照明时长最短。
(4)“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的这一天,上海与荆门相比,日出较早的是更靠东的上海,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地球由西向东进行自转引起的。
17.(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下图为公转轨道上地球在甲、乙两处的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的光照图中,中国的昼夜情况为________ (填“白昼”或“黑夜”)。
(2)甲处的光照图中,A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3)地球公转到甲处时,下列四城市中,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为______。(填字母)
①合肥 ②堪培拉 ③摩尔曼斯克 ④石家庄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4)在由甲处公转到乙处的过程中,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_____。到乙处时,C点的日出时刻是_____点。
【答案】(1)白昼
(2)西南
(3)D
(4)变大 8
【解析】(1)读图可得,由甲所处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的位置可得,甲运行在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此时北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根据甲处的光照图可得,图中靠近极点的虚线圈是北极圈,北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其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中国的经度范围是73°E向东到135°E之间,此时中国是白昼;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甲处的光照图中,A点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B点位于北极圈以内,即A点在B点的南方;同时根据北极上空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判断,A点在B点的西方。综上甲光光照图中,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
(3)甲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越往北白昼越长,所以题干中四个城市白昼时间有长到短依次是摩尔曼斯克、石家庄、合肥、堪培拉;
(4)乙位置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在由甲处公转到乙处的过程中,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变大;赤道上的点日出时间是6点,C点与赤道和地轴交点处的点的经度差是30°,其地方时相差2个小时,所以C点的日出时刻是8点。
18.(2020·山东滨州·中考真题)某中学初一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地理老师安排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请结合实践过程和你的学习经历,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材料: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
活动l: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日出后、9点、12点、15点、日落前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皮。结合活动1,完成(1)~(2)题。
(l)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此现象与地球的________(运动)有关。
(2)冬季,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时间应该是(_______)
A.8:00 B.10:00 C.12:00 D.14:00
活动2:在夏至日和冬至日前后,测量并纪录正午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绘制A、B图。结合活动2,完成(3)~(4)题。
(3)A、B图是某组同学的测绘结果。他们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你的经验,A图测绘的时间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后。
(4)图1为我市某校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当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地球位于图2中的________处。一年中,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大小的变化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活动3:冬至日这一天,滨州的小明邀请家住杭州的表弟一起测量相同的两栋楼的正午影子长度,绘制C、D两图。结合活动3,完成(5)~(6)题。
(5)导致C、D两图影子长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6)由此推理,为了更好的采光,与杭州相比,滨州的楼间距应该更_____(大或小)一些。
【答案】(1)由长变短再变长(或长一短一长) 自转
(2)A
(3)冬至日(或12月22日)
(4)甲 地球公转;
(5)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答出1条亦可)
(6)纬度差异(或纬度不同或纬度高低) 大
【解析】根据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进行分析解答。
(l)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规律是由长变短再变长,此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2)冬季,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时间应该是8:00,此时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故选A。
(3)A、B图是某组同学的测绘结果。他们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经验,A图测绘的影子较长,测绘的时间应该是冬至日前后,此时太阳高度角最低,影子最长。
(4)当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地球位于图2中的甲处夏至日,该日太阳高度角最大。一年中,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大小的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引起的。
(5)导致C、D两图影子长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两地的纬度位置不同,滨州纬度位置高,太阳高度角低,影子长。
(6)由此推理,为了更好的采光,与杭州相比,滨州的楼间距应该更大一些。
【期末好题汇编】2022-2023学年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10 发展与合作: 这是一份【期末好题汇编】2022-2023学年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10 发展与合作,文件包含期末好题汇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10发展与合作解析版docx、期末好题汇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10发展与合作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好题汇编】2022-2023学年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09 语言、宗教与聚落: 这是一份【期末好题汇编】2022-2023学年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09 语言、宗教与聚落,文件包含期末好题汇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09语言宗教与聚落解析版docx、期末好题汇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09语言宗教与聚落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好题汇编】2022-2023学年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08 人口与人种: 这是一份【期末好题汇编】2022-2023学年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08 人口与人种,文件包含期末好题汇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08人口与人种解析版docx、期末好题汇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好题-专题08人口与人种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