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 期末检测卷4(含答案)
展开期末检测卷
一、积累运用(28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霎时(chà) 匿笑(nì) 贮蓄(chǔ) 抽噎(yē)
B. 捶打(chuí) 絮叨(xù) 徘徊(huí) 庇护(bì)
C. 棱镜(léng) 侍弄(shì) 搓捻(niǎn) 唱和(hè)
D. 怂恿(sǒng) 脸颊(xiá) 抖擞(sǒu) 看护(kā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一项是( )
A. 窠巢 烂漫 花枝召展 咄咄逼人
B. 絮叨 云宵 恍然大悟 人声鼎沸
C. 缥缈 憔悴 杞人忧天 人迹罕致
D. 倜傥 绵延 不求甚解 怪诞不经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扫除时,有的同学拈轻怕重,挑肥拣瘦,总有一大堆的事儿。
B. 本次研学旅行后,大家津津乐道地谈论着这次的收获。
C. 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D. 为打通这条路,他将老树的树干全都砍伐后,又甩开膀子刨根问底地挖掘起来。
4. 下面句于没有语病的项是( )
A. 在网课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培养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 中国人素有家国情怀,理解家与国的密切关系,传承爱国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必修课。
C. 线上教学是否高质有效,关键要看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D. 《科学》杂志研究报告预估,中国政府的防控措施将使中国减少大约70万左右的新冠肺炎感染者。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加强青年人的责任意识,幸福社区决定于本周日举行《青春与责任》主题演讲比赛。
B. 一个成功的人,往往放弃了一些活动,像游戏啦,聚会啦,玩耍啦……等,却多了些读书、思考、实践的时间。
C.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叫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D.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B. 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C.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人称“卧龙”。《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D.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颗明珠,这个时期涌现了大量杰出的诗人,我们所知道的刘禹锡、李商隐、陆游、谭嗣同都是唐宋时期著名的诗人。
7.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王湾)
(2)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3)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4)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秋词》 刘禹锡)
(5)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6)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8. 结合语境,仿写句子。
七年级一班准备开展一次演讲比赛,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的一句话,请你以“关爱”为开头,仿写句子。
关爱是一抹微笑,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以心田的滋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这一场,来来往往,斗经三十回合,不见强弱。八戒又使个佯输计,拖了钯走。那 A 随后又赶来,拥波捉浪,赶至崖边。八戒骂道:“你这个泼怪!你上来!这高处,脚踏实地好打!”那 A 骂道:“你这厮哄我上去,又教那帮手来哩。你下来,还在水里相斗。”原来那 A 乖了,再不肯上岸,只在河沿与八戒闹吵。却说行者见他不肯上岸,急得他心焦性爆,恨不得一把捉来。……这流沙河的妖怪,乃是卷帘大将临凡,因为在天有罪,堕落此河,忘形作怪。他曾被菩萨劝化,愿归师父往西天去的。
(1)文段A________(填名字),此文段选自名著中___________。(填情节)
(2)请你结合这部作品谈谈A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沙悟净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
C.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D.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文后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0. 这首诗以“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作为开头有什么妙处?
11.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2. 用“/”划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恐前后受其敌( )
②屠自后断其股( )
③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
④一狼洞其中( )
⑤盖以诱敌( )
14. 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 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 “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15. 翻译下面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6. 这则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三)(8分)
①“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他相信他自己是无须害怕的,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②“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③这位善良的老大臣因此就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去了。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④“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有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⑤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⑥“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⑦“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⑧“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⑨“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织工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了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就这样做了。
⑩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丝和金子。他们说这是为了织布的需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了腰包。
17.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18. 老大臣的表现与皇帝对他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19.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第一项是( )
A. 第①段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刻画皇帝自相矛盾、复杂多变的心理,表明皇帝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
B. 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诚实”一词运用了反语的手法,具有讽刺意味。
C. 第⑥段主要运用语言描写,表现老大臣对自己的愚蠢、不称职是不相信的。照应上文布料的“特性”。
D. 第⑨段中加点词语“听”和“背”写老大臣的“诚实”,实际上是表现他的极端虚伪。
(四)(16分)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风景
①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小区里栉比的高楼,右边是起伏的群峰,刚下了一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
②妈妈的责骂声把小翠从沉醉中惊醒,仔细一听,是骂热力公司的,这么冷的天,居然一大早就没了暖气。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则启事吸引了她,市里要举办“泉市好人”画展,获奖作品将雕刻进广场的“泉市好人碑林”里。小翠怦然心动,立即决定参加这次比赛,画谁呢?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没有理想的人选。
③她继续构思她的画作,忽然,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远处径直走进了她手指框住的风景里。她有些气恼,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那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认识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去了,正好送一幅雪景图给他。
④两人走到窗外,钩开地上的井盖。猫着腰向井里看,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矮个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高个子拿着手电朝里照着,吆喝着,和井下的矮子联络着。
⑤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井口探出了头,和高个子交流着井下的情况,然后又钻下去了。高个子从背包里取了几样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井下的矮个子,那矮个子也一会儿探出头来取工具。一会儿又探出来放工具,矮个子终于从井下爬上来了,那条皮裤已经湿到膝盖以上,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丝丝粪便往下流淌,小翠感到一股恶臭从胃里猛地冒上来……
⑥矮个子脱下皮裤,那高个子在一旁帮忙,两人讨论着什么,他们把那些工具装入口袋里,走出了小翠的视野。那幅“素描”再一次跃入小翠的眼帘,朝阳柔柔的抚慰着远处的山、美丽的楼。
⑦“热力公司的人要挨家挨户供热冲洗管道!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妈妈骂骂咧咧进了屋,小翠没有回应妈妈,皮裤的湿冷和恶臭,又浮现在她脑海。
⑧“咚咚咚!”有人敲门。妈妈打开门,小翠侧身看见是高个子和矮个子,他们说明来意,妈妈让进了他们。后面的场景是小翠看不到的,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
⑨再见到这两个人的时候,还是在那个窗前:一高一矮,面带笑容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小翠像寻宝人突然发现了神秘的宝藏一样,兴奋不己,这不就是泉市好人吗?她立即摊开纸笔,在雪白的素描纸最显眼的位置上勾勒出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至于远远的山峰和错落的楼房,在这幅画中已然就是那星星点点的装饰。画作完结的时候,小翠在右下方郑重地写上标题“温暖的使者”。
⑩秋天,小翠作为获奖作者代表,由妈妈陪着出席“泉市好人”画展颁奖仪式,会议结束后,她们随着人流进入碑林参观,小翠突然发现一幅制刻在碑上的版画;轮椅上的女孩在风中静静地作画,她的肩上栖息着一只美丽的白鸽,题曰:坚强的翅膀。创作说明;她,因车祸截肢,却坚强不屈;她用心作画,用美温暖福利院的孩子。她为社会撒下爱的种子,为自己也为他人插上奋飞的翅膀。作者:佳佳。小翠含羞一笑,原来自己在不经意间,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20. 第④段中说“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请根据文本写出他们的“争执”的内容。
21. 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灿烂的阳光”,其作用是什么?
22. 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小翠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
23. 文章题目“风景”,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风景?
三、写作表达(50分)
24. 作文
憧憬美好的未来,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是人生的必需,也是学习和前进的动力。二十年以后的你是什么样子?在做什么?
请以《二十年后的我》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C【详解】A.霎时(chà)——(shà),贮蓄(chǔ)——(zhù);B.徘徊(huí)——(huái);
D.脸颊(xiá)——(jiá);故选C。
2. D【详解】A.花枝召展——花枝招展;B.云宵——云霄;C.人迹罕致——人迹罕至;
故选D。
3. A【详解】A.“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容易的,害怕繁重的。符合语意;B.“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与后文的“谈论”重复;C.“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不符合句意;D.“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不能用来形容砍伐树木;故选A
4. B【详解】A.语序不当,将“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调换位置;C.前后不照应,可在“突破”前加上“能否”;D.用词重复,删去“大约”或“左右”;故选B。
5. D【详解】A.演讲比赛的主题“青春与责任”不能用书名号,要用引号;B.省略号和“等”重复,删去省略号或“等”;C.“说”后边的冒号应该改为逗号,因为前边也是骗子的语言;故选D。
6. D【详解】谭嗣同是清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不是“唐宋时期的”。故选D。
7. ①. 潮平两岸阔 ②. 尚思为国戍轮台 ③. 应傍战场开 ④. 便引诗情到碧霄 ⑤. 正是江南好风景 ⑥. 其不善者而改之
8. ①. 示例:关爱是一种问候, ②. 给人以春天的温暖; ③. 关爱是一次鼓励, ④. 给人以阳光的灿烂。(言之有理即可)
9. ①. 沙僧(沙悟净) ②. 大战流沙河 ③. (2)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忠心不二,保师傅取经;精明世故,逆来顺受 ④. (3)D
10. ①写景兼点明时令;②融情于景,通过写“杨花”和“子规”这两种特定的景物,渲染了愁苦、凄凉的氛围。
11.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关切与同情。
12. 其一/犬坐于前
13. ①. 敌对,攻击 ②. 大腿 ③. 用 ④. 打洞 ⑤. 原来(大概) 14. D
15. (1)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禽兽的欺骗手段又有多少呢?
16. 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17. 皇帝派老大臣看新装进展情况。
18. ①老大臣并不像皇帝说的那样“诚实”“很有理智”“称职”,而是“虚伪”“愚蠢”“不称职”。②这样写进一步揭露了统治者,尤其是皇帝的愚蠢、昏庸。
19. C【详解】C项有误。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
20. ①井里很脏,不要下到里面去维修 ②矮个子和高个子争执谁下到井里去维修。
21. ①照应标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下文小翠画“泉市好人”。②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写出了矮个子和高个子帮居民冲洗供热管道后高兴的样子,体现了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③凸显了小说的主题,对社会上乐于助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人们的赞美。
22. ①小翠是一个心思细腻、内心善良、热心帮助别人的人。小翠在福利院主动帮助先天性心脏病的佳佳。②热爱生活、心灵手巧的人。一支画笔画出社会上的好人好事。③积极乐观的残疾人。小翠虽然残疾,但积极面对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美好。
23. ①高楼、群峰、小雪组成的自然美景。②矮个子和高个子忍受污臭修理管道的样子,以及在阳光下微笑的样子。③小翠身患残疾,但依然在窗前为社会好人作画。④佳佳画笔下的小翠在风中静静作画,肩上栖息着白鸽的样子。
24.【例文】
二十年后的我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我已不再是那个十三岁的小姑娘,而是一名在小镇上颇负盛名的女中医,每天忙着给病人看病抓药。
我的诊所就在镇上,同时我还收了一个学生,她的名字叫小雪。小雪虽刚跟我不久,但看得出来是个非常机灵的孩子,可她也有个毛病,做事总是马马虎虎的。
一天早晨,小雪兴冲冲地来到我房间,指着菜谱说道:“老师,我要学做这个养生汤,您教教我吧。”我无奈地回答:“养生汤?我干脆教你做菜算了。”听了我的话,小雪有些不好意思。我连忙改口说:“行吧,熬猪蹄汤,再教你认几样药材。”小雪听了很高兴,蹦蹦跳跳地走进厨房,我只好跟了上去。
厨房中,食物一堆堆被放在盘子里,药材也被分成一盘盘摆放在桌子上。我决定用五加皮与猪蹄熬汤。于是,我指了指那盘空心的、像树枝一样的药材说道:“那是五加皮,跟猪蹄一起熬汤,可以使肉汤更加鲜美。而且五加皮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祛湿消肿’的作用,对身体健康很有帮助。”我又交待小雪熬汤的程序,然后又叮嘱:“按我刚才说的去做,呆会快好了,先给我尝尝。”小雪非常自信地回答:“老师,您放心,我明白了。”
过了一小时左右,小雪把汤端过来了。我闻了闻,怎么有股腥味儿?但看着小雪期待的眼神,我还是舀一口喝了下去,结果刚到嘴边就被我喷了出来。“怎么这么苦?你放什么了?”我一边擦嘴,一边不解地问。“没有哇,我就放了当归,您不是说当归熬肉也对身体好吗?”“当归?赶紧带我看看!”我跟着小雪来到厨房,小雪指了指锅灶旁的药材,我叹气道:“哎!你这孩子,这是黄芪,当归在那儿呢!而且熬这汤也不需要放当归呀,你到底放了多少黄芪?”小雪伸伸舌头说:“不多,就抓了三把。”唉,这个毛手毛脚的丫头,我只能说一句:“没事,以后好好学吧!”
二十年以后我,虽然过着平凡又忙碌的生活,但却十分充实快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 期末检测卷3(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 期末检测卷3(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与活用,综合性学习,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 期末检测卷2(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 期末检测卷2(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 期末检测卷1(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 期末检测卷1(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