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 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间、经过、影响,失败原因;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发生的著名战役及牺牲的民族英雄;甲午中日战争结束签订的条约及影响;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经过、影响二、重难点1、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间、影响,失败原因2、难点:’西方列强为何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三、学生自主学习指导与检测及课堂展示【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指导检测及课堂展示目标导学1.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打分(桌子上只有本学科课本、学案文具)。2.目标导入(即情景引入,微视频、旧知识回顾、故事引入等)。3.设计有学习目标(学生读或者教师解读)自学自研一查: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1.教师查。2.组长交叉查打分交流展示1.交流:(5-10分钟)对学、合学(共同讨论研究预习时留下的难题,并订正好标准答案)。2.展示:(展示每组5分钟之内、板书预展3-5分钟)抽签展示导学案上的相关知识点。3.二查:教师参与学生的合学,检查各组学习的具体情况,有无学生不参与、不认真的现象。4.此环节教师确定A展B板或者A板B展,其中一个共同体上去板书时,另一共同体在下面进行预展。5.查学情。学生的导学案是否用双色笔。6.学生的导学案里,上过的内容是否订正好答案。7.教师是否及时进入点评。巩固提升(三查)教师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通过练习试题学教反思课堂小结,学生的相关练习册里是否按时按量完成,是否也用双色笔。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模块一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时间: 2、甲午中日战争中发生的著名战役: 模块二1、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2、甲午中日战争结束时间: 模块三1、《马关条约》签订时间: 2、《马关条约》签订的地点: 3、《马关条约》签订的双方: 模块四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模块五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导火线: 2、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 3、割台湾的条约: 模块六1、左宝贵牺牲的战役: 2、邓世昌牺牲的战役: 3、日本制造的大屠杀: 4、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
参考答案模块一1、1894年2、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模块二1、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加剧2、1895年模块三1、1895年2、日本马关3、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模块四1、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②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③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模块五1、三国干涉还辽2、美国3、《马关条约》模块六1、平壤战役2、黄海大战3、旅顺大屠杀4、威海卫战役【课堂小结】当时中国是大国,有4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抗战争;而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是非正义的战争。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其主要原因就是清政府的腐败落后,避战求和【板书设计】瓜分中国狂潮【随堂检测】一、选择题1.“条约签订之日是台湾遭日本侵据统治的悲情岁月的开始,也是台湾人民坚决奋起,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不间断抗争的开始。”材料中的“条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2.导致右图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洋务运动中大量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开办工厂的限制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甲午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掀起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等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这一现状,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A.发动新一轮战争抢夺地盘 B.积极争取在华设厂的权利C.支持清政府反抗外来侵略 D.提出“门户开放”的政策4.《清史稿》中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年)夏,日侵朝,世昌乘致远……战既酣,致远弹将罄,世昌誓死敌。”该史料记载的英雄人物是( )A.戚继光 B.关天培 C.丁汝昌 D.邓世昌5.张华同学在撰写历史小论文时以下面表格内容作为支撑,他的论文标题最有可能是( )国别强租租借地“势力范围”德国胶州湾租借地山东沙俄旅大租借地长城以北、新疆东北法国广州湾租借地广东、广西、云南英国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长江流域日本 福建A.《炮口下的中国1840》 B.《师夷长技以自强》C.《中国蛋糕1897》 D.《揖美追欧的失败》二、材料分析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材料二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顾明义《中国近代外交史略》材料三 观点:甲午中日战争是两个从事现代化、历一代人之久的国家间的一场重大较量,而双方现代化的程度决定着战争的结果。(1)材料一中所说“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2)材料二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后签定了什么条约? 这个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 (3)材料二中提到的各列强对中国的“瓜分”过程中,美国错过瓜分狂潮时为了实现“利益均沾、机会均等”而提出了什么政策? (4)材料三中的表格是某学者为说明材料三的观点所搜集的一个方面的材料。你认为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决定战争结果的还有哪方面因素?请选定一个方面列举双方的对比。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C 3、D 4、D 5、C二、材料分析题6、(1)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条约:《马关条约》;条款: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政策:“门户开放”政策(4)因素: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和文化教育状况。①双方的政治制度材料。政治制度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是战败的重要原因;而日本当时已经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双方在制度上有重大差异。②补充双方的经济实力材料。理由:经济实力体现国力,是决定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体现。日本实行“殖产兴业”,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发展;中国洋务运动以官办企业为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内容标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主学习指导,学习过程,合作·提升,整体构建,我的困惑,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目标导学,新课导入,学生自主研习,板书设计,课堂总结,教学反思,课堂达标测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