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13 人体稳态-【考点聚焦】最新高考生物必备知识大串讲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13 人体稳态(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13 人体稳态(解析版).docx
    专题13 人体稳态(原卷版)第1页
    专题13 人体稳态(原卷版)第2页
    专题13 人体稳态(原卷版)第3页
    专题13 人体稳态(解析版)第1页
    专题13 人体稳态(解析版)第2页
    专题13 人体稳态(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3 人体稳态-【考点聚焦】最新高考生物必备知识大串讲

    展开

    专题13 人体稳态【考点梳理.逐个击破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生物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体液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  2/3  )1. 体液: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  1/3  ),主要由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组成。2.各种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细胞名称所处的内环境细胞名称所处的内环境大多数组织细胞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或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和组织液  3. 内环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1)体液各组成之间的关系4.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5. 内环境的稳态1含义:常机体通过  调节  作用,使各个 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稳定 状态2实质:内环境的每一种  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都处于  动态平衡  中。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网络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稳态会被破坏的原因:①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②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有障碍。5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6.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7. 反射与反射弧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①概念:指在  中枢神经系统  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  内外环境  变化做出的  规律性  应答。②类型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时间生来就有后天形成刺激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条件刺激(信号刺激)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中枢大脑皮层举例归类:①缩手反射、②膝跳反射、③谈虎色变、④眨眼反射、⑤吮吸反射、⑥吃食物时分泌唾液、⑦望()梅止渴、⑧排尿反射、⑨小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①②④⑤⑥⑧③⑦⑨联系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非条件反射可转化为条件反射2)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8.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结构基础——  突触  ①结构:突触是由  突触前膜    突出间隙    突触后膜  三部分构成的。②类型:  轴突—细胞体  (表示为: )  轴突—树突  (表示为: 2)兴奋的传递过程神经冲动→  轴突  末梢→  突触前膜  内侧的  突触小泡  释放神经递质(方式:  胞吐  )→神经递质扩散通过  突出间隙  →神经递质与  突触后膜  上的特异性  受体  (化学本质:  糖蛋白  )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  兴奋    抑制  9、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1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神经系统的控制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10体温调节1体温维持机制:是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2热量来源:细胞呼吸有机物氧化放能(主要部位是骨肌肝脏11水平衡调节1 吸收途径:饮水、食物、细胞代谢产生的水2排除途径:尿液、汗液、呼吸、3无机盐的排除途径:尿液、汗液4Na+K+的作用:Na+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K+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12血糖平衡调节1血糖正常浓度  0.81.2g/L  (80120mg/L)2来源:食物消化吸收    去路:氧化分解   糖原分解            合成肝糖原糖原非糖物质转化          转化为肪、某氨基酸13、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吞噬细胞1组成   免疫细胞  B细胞(起源于骨髓,也在骨髓中成熟。)                      T细胞(起源于骨髓,在胸腺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2功能防卫功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监控功能:监控人体内异常细胞的产生(如细胞)。清除功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的细胞、损伤细胞或癌变细胞3免疫失调免疫过强: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自身免疫疾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 解题技巧:1激素的化学本质脑(1)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3)固醇类激素:性激素。2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 真题重现.精选精炼1.(2019·全国·高考真题)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答案】D【分析】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详解】血浆中的葡萄糖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再通过组织液进入全身各处的细胞,包括骨骼肌细胞,A正确;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其代谢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到组织液中,B正确;氧气通过血红蛋白被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液,再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中,C正确;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不发生在组织液中,D错误。故选D2.(2021·重庆·高考真题)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脉滴注后,药物可经血浆、组织液到达靶细胞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C.体温的改变与组织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无关D.血浆渗透压降低可使红细胞失水皱缩【答案】A【分析】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详解】A、静脉滴注后,药物首先进入血浆,然后通过组织液到达靶细胞,A正确;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B错误;C、体温的改变与机体的产热散热相关,而产热就与组织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有关,C错误;D、血浆渗透压降低可使红细胞吸水,甚至涨破,D错误。故选A3.(2022·湖北·高考真题)人体中血红蛋白构型主要有T型和R型,其中R型与氧的亲和力约是T型的500倍,内、外因素的改变会导致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发生变化,如:血液pH升高,温度下降等因素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向R型转变。正常情况下,不同氧分压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变化曲线如下图实线所示(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B.在肾脏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C.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有利于肌肉细胞代谢【答案】A【分析】R型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更高,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当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当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详解】A、由题意可知,R型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更高,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温度下降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向R型转变,故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时,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A正确;B、在肾脏毛细血管处血浆要为肾脏细胞提供氧气,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B错误;C、在肺部毛细血管处需要增加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C错误;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氧分压偏低,血红蛋白饱和度偏低,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这样便于释放氧气用于肌肉呼吸,D错误。故选A4.(2017·全国·高考真题)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答案】C【分析】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高。【详解】生理盐水是内环境的等渗溶液,注射后血浆渗透压不变,但血浆量上升,需要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符合题意。故选C5.(2022·广东·高考真题)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血糖 C.肾上腺素 D.睾酮【答案】A【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组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细胞内的成分也不属于内环境。【详解】A 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符合题意;B 血糖属于营养物质,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不符合题意;C 肾上腺素属于激素,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不符合题意;D 睾酮属于雄激素,可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2021·福建·高考真题)运动可促进机体产生更多新的线粒体,加速受损、衰老、非功能线粒体的特异性消化降解,维持线粒体数量、质量及功能的完整性,保证运动刺激后机体不同部位对能量的需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B.细胞中不同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强度均相同C.衰老线粒体被消化降解导致正常细胞受损 D.运动后线粒体的动态变化体现了机体稳态的调节【答案】D【分析】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详解】A、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正常细胞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A错误;B、结合题意运动可促进机体产生更多新的线粒体……保证运动刺激后机体不同部位对能量的需求可知,不同部位对能量的需求不同,则线粒体的呼吸强度也不相同,B错误;C、结合题意可知,受损、衰老、非功能线粒体的特异性消化降解,有利于维持线粒体数量、质量及功能的完整性,不会导致正常细胞受损,C错误;D、内环境的稳态体现在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运动后线粒体的动态变化(产生更多新的线粒体;加速受损、衰老、非功能线粒体的特异性消化降解)是机体稳态调节的结果,D正确。故选D7.(2009·山东·高考真题)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答案】C【详解】A.分析题图曲线可知,曲线a受刺激后膜内电位上升超过横轴,变为正值,恢复极化后又变为负值,完全符合动作电位曲线图,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ab两条曲线的起点与终点的膜电位值相同,则说明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B正确;C.不论是低钠海水,还是正常海水,静息状态都是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C错误;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D正确。故选C8.(2022·河北·高考真题)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具有舒血管效应。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增多,这种调控机制可使肌肉运动状态时的血流量增加到静息状态时的1520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肌细胞的代谢产物进入内环境,参与体液调节B.肌肉处于运动状态时,体液调节对肌肉血流量的影响大于神经调节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经组织液大部分进入血液,血流量增多利于维持肌细胞直接生活环境的稳定D.运动时肌细胞的代谢产物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机体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答案】A【分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详解】A、由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具有舒血管效应可知,肌细胞的代谢产物进入内环境,参与体液调节,A正确;B、肌肉处于运动状态时,神经调节对肌肉血流量的影响大于体液调节,B错误;C、血流量增多利于维持血细胞直接生活环境的稳定,C错误;D、运动时肌细胞的代谢产物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机体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D错误。故选A9.(2022·海南·高考真题)人体细胞会经历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历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的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B.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发育阶段C.细胞产生的自由基可攻击蛋白质,导致细胞衰老D.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可清除受损的细胞器,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答案】B【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正常的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能发生分裂和分化,但不能无限增殖,癌细胞具有无限增值的能力,A正确;B、细胞分化发生在个体发育中的各个阶段,B错误;C、细胞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的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C正确;D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可清除受损的细胞器,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D正确。故选B10.(2021·重庆·高考真题)研究发现,登革病毒在某些情况下会引发抗体依赖增强效应,即病毒再次感染人体时,体内已有的抗体不能抑制反而增强病毒的感染能力,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抗体与病毒结合依赖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B.过程,病毒利用吞噬细胞进行增殖C.过程释放的病毒具有感染能力D.抗体依赖增强效应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D【分析】抗原与抗体:抗原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通常是病原体中的蛋白质,但并不全是蛋白质,过敏原也属于抗原。抗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详解】A、根据题图分析,过程是抗体与抗原(病毒)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依赖于抗原与抗体结合的特异性,A正确;B、根据图示,过程是病毒在吞噬细胞内增殖的过程,病毒营寄生生活,需要利用其宿主细胞进行增殖,B正确;C、根据图示,过程是吞噬细胞裂解释放病毒的过程,释放的病毒具有感染能力,C正确;D、病毒被抗体识别、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应该消灭病毒,但存在抗体依赖增强效应时,不但不能消灭病毒,反而让病毒繁殖更多,故不属于免疫,D错误。故选D11.(2021·重庆·高考真题)人线粒体呼吸链受损可导致代谢物X的积累,由此引发多种疾病。动物实验发现,给呼吸链受损小鼠注射适量的酶A和酶B溶液,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代谢反应,从而降低线粒体呼吸链受损导致的危害。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呼吸链受损会导致______(填有氧无氧)呼吸异常,代谢物X______(2)过程中酶B的名称为_______,使用它的原因是______(3)过程将代谢物X消耗,对内环境稳态的作用和意义是____________【答案】(1)     有氧      乳酸##C3H6O3(2)     过氧化氢酶     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避免过氧化氢对细胞的毒害(3)避免代谢产物的积累,维持细胞内的 PH;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条件 【分析】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还原性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性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还原性氢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1有氧呼吸主要在线粒体内,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人线粒体呼吸链受损,会导致有氧呼吸异常。丙酮酸能够分解转化成代谢产物X,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中,可以得出X是无氧呼吸的产物乳酸。2B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所以为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的作用是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避免过氧化氢对细胞的毒害作用3代谢物X为乳酸,过程可以将其分解,避免了乳酸的大量积累,维持细胞内的 PH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2.(2022·海南·高考真题)人体运动需要神经系统对肌群进行精确的调控来实现。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轴突末梢中突触小体内的Ach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突触间隙。(2)突触间隙的Ach与突触后膜上的AchR结合,将兴奋传递到肌细胞,从而引起肌肉____________,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____信号到____________信号的转换。(3)有机磷杀虫剂(OPI)能抑制AchE活性。OPI中毒者的突触间隙会积累大量的__________,导致副交感神经末梢过度兴奋,使瞳孔_________(4)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与补体C5(一种蛋白质)的激活相关。如图所示,患者体内的C5被激活后裂解为C5aC5b,两者发挥不同作用。①C5a与受体C5aR1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后者攻击运动神经元而致其损伤,因此C5aC5aR1信号通路在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中发挥重要作用。理论上使用C5a的抗体可延缓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理由是__②C5b与其他补体在突触后膜上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引起Ca2Na内流进入肌细胞,导致肌细胞破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胞吐(2)     收缩     化学     (3)     Ach     收缩加剧(4)     C5a的抗体能与C5a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使C5a的抗体不能与受体C5aR1结合,不能激活巨噬细胞,减少对运动神经元的攻击而造成的损伤     Ca2Na内流进入肌细胞,会增加肌细胞内的渗透压,导致肌细胞吸水增强,大量吸水会导致细胞破裂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1突触小体内的Ach存在突触小泡内,通过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2Ach为兴奋性递质,突触间隙的Ach与突触后膜上的AchR结合,将兴奋传递到肌细胞,从而引起肌肉收缩,这个过程中可将Ach携带的化学信号转化为突触后膜上的电信号。3AchE能将突触间隙中的Ach分解,若有机磷杀虫剂(OPI)能抑制AchE活性,则导致突触间隙中的Ach分解速率减慢,使突触间隙中会积累大量的Ach,导致副交感神经末梢过度兴奋,使瞳孔收缩加剧。4①C5a的抗体可与C5a发生特异性结合,使C5a不能与受体C5aR1结合,进而不能激活巨噬细胞,降低对运动神经元的攻击而导致的损伤,因此可延缓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②C5b与其他补体在突触后膜上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引起Ca2Na内流进入肌细胞,大量离子的进入导致肌细胞渗透压增加,从而吸水破裂。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