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点03化学试剂的保存及实验安全(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点03化学试剂的保存及实验安全(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实验安全,典型的实验安全装置,下列有关药品保存方法错误的是,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化学实验必须以实验安全为前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03 化学试剂的保存及实验安全1.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1)试剂的存放三原则①安全性原则一般化学试剂都有毒性或腐蚀性或易挥发性或易燃易爆性等,储存化学试剂时必须注意安全。②保纯性原则有的化学试剂易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等发生化学反应,有的化学试剂自身易发生化学反应,还有的化学试剂易与橡胶、玻璃等发生化学作用或物理作用,在储存化学试剂的过程中要防止化学试剂变质而导致纯度降低。③方便性原则在对化学试剂进行储存时,既要考虑试剂易装入容器中,又要考虑试剂易从容器中取出。(2)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保存依据保存方法典型实例防氧化①密封或用后立即盖好;②加入还原剂;③隔绝空气①Na2SO3固体,Na2S、KI溶液等用后立即盖好;②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屑;③K、Na保存在煤油中,白磷保存在水中,Li保存在石蜡中防潮解(或与水反应或吸水)密封保存NaOH、CaCl2、CuSO4、P2O5等固体,浓硫酸等密封保存防与CO2反应密封保存,减少露置时间NaOH、Na2CO3溶液、石灰水、Na2O2固体等密封保存防挥发①密封,置于阴凉处;②液封①浓盐酸、浓氨水等置于阴凉处;②液溴用水封防燃烧置于阴凉处,不与氧化剂混合贮存,严禁火种苯、汽油、酒精等防分解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冷暗处浓硝酸、KMnO4、AgNO3溶液、氨水等防水解加入酸(碱)抑制水解FeCl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防腐蚀能腐蚀橡胶的物质用玻璃塞浓硝酸、KMnO4溶液、新制氯水、溴水等能腐蚀橡胶,汽油、苯、CCl4等能使橡胶溶胀防黏结碱性溶液用橡胶塞NaOH、Na2CO3、Na2SiO3溶液等防变质现用现配银氨溶液等 2.实验安全(1)常用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2)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意外事故处理方法碱洒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稀硼酸溶液误食重金属盐服用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水银洒在桌面上尽量回收,再用硫粉覆盖酸液溅到眼中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液溴、苯酚沾在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洗涤金属钠、钾等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扑灭,要用沙土盖灭(3)化学灼伤的急救措施灼伤物质急救措施各种酸(浓硫酸、硝酸等)立即用水冲洗,接着用3%~5% NaHCO3溶液冲洗,最后用水洗净,必要时涂上甘油。如果出现水泡,应涂上紫药水氢氟酸立即用流水长时间冲洗(15~30 min),然后用3%~5% NaHCO3溶液湿敷,再涂上33%的氧化镁甘油糊剂或敷上1%的氢化可的松软膏各种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2%的硼酸或2%的醋酸(4)实验安全装置(ⅰ)防堵塞安全装置(ⅱ)防污染安全装置考向一 试剂的保存常见化学药品保存口诀药品状态定口径,瓶塞取决酸碱性;硝酸固碘硝酸银,低温避光棕色瓶;液溴氨水易挥发,阴凉保存要密封;白磷存放需冷水,钾钠钙钡煤油中;碱瓶需用橡胶塞,塑容存放氟化氢;易变质药放时短,易燃易爆避火源;特殊试剂特殊放,互不反应要记清。 典例1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碘通常密封保存于无色广口瓶中B.白磷常保存于无色广口瓶中,并加适量水液封C.HF溶液通常密封于细口玻璃瓶中D.Na2CO3溶液通常密封于带玻璃塞的细口瓶中【解析】碘易升华,应密封保存于棕色广口瓶中,A项错误;白磷易自燃,应加水液封于广口瓶中,B项正确;HF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应密封于塑料瓶中,C项错误;Na2CO3溶液中的CO易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可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Na2SiO3,使瓶塞和瓶颈粘在一起,故Na2CO3溶液应保存于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D项错误。【答案】B1.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其中保存方法和理由描述都正确的是编号试剂保存方法理由A钠保存在煤油中防止与空气中水、氧气接触发生反应B液溴密封保存在细口瓶中防止升华C浓硝酸密封保存在铁器中避免见光分解D烧碱存放在磨口玻璃塞的广口瓶中防止与空气中氧气接触被氧化 考向二 化学实验操作安全及意外事故的处理1.三禁(1)任何化学药品都禁止手触、口尝。(2)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3)用试管加热液体时禁止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2.八防(1)防爆炸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C2H4、C2H2等)前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②用H2或CO还原CuO时,应先通入H2或CO,在装置尾部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若尾部气体已纯净,说明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可对装置加热。(2)防失火①可燃性物质如钾、钠、白磷等强还原剂要妥善保存,与强氧化剂要分开存放。②使用易挥发性可燃物,如乙醇、乙醚、汽油等应防止蒸气逸出,添加易燃品一定要远离火源。(3)防倒吸用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易引起倒吸。有加热装置的实验结束时的操作一般为先撤导管再撤酒精灯,在有多个加热装置的复杂实验中要注意熄灭酒精灯的顺序,必要时要加装防倒吸装置。(4)防堵塞有关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导管堵塞现象,下图中的“液封平衡式”可用于判断实验过程中装置是否堵塞。在分液漏斗口与烧瓶瓶塞之间常加装一段橡胶管,其作用是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易于滴下(见下图中的“恒压式”)。用干燥管盛放固体干燥剂或加热粉末状固体物质及易升华的物质时,均易导致导管堵塞,常将棉花团放置在导管口(见下图中的“防阻式1”及“防阻式2”)防堵塞。(5)防暴沸①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②加热液体混合物特别是沸点较低的液体混合物时,应加碎瓷片或沸石。(6)防污染、防中毒①药品取用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②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7)防仪器炸裂①加热试管时要先均匀预热,然后将其固定在某部位加热。②用试管加热固体时,管口要略向下倾斜。③集气瓶中的燃烧反应有固体物质生成时,应加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来源:学科网]④禁止将热的仪器放入冷水中冲洗。(8)防泄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长颈漏斗下端是否插入液面下以防止气体泄漏;检查滴定管、分液漏斗、容量瓶是否漏水以防止液体泄漏。3.典型的实验安全装置(1)防倒吸装置(2)防堵塞安全装置(3)防污染尾气处理装置如实验室制取Cl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b装置;制取CO、H2时,尾气处理可采用a、c装置。典例1 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解析】A.钠着火时应该用沙土盖灭,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因为钠燃烧生成Na2O2,Na2O2与CO2、H2O反应生成的O2有助燃作用。B.用试管加热NaHCO3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否则会使生成的水倒流,炸裂试管。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大量水冲洗,不能用NaOH溶液冲洗,因为NaOH溶液具有腐蚀性。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答案】D2.在中学化学实验中使用的玻璃、陶瓷等仪器,在实验操作中不能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否则会引起安全事故。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不是基于上述原因的是A.钠与水反应时,只能取黄豆粒大小的钠投入盛水的烧杯中反应B.在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时,在加入二氧化锰后应首先加入浓盐酸,然后再点燃酒精灯C.在用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取氨气结束后,将大试管从铁架台上取下置于石棉网上冷却后再洗涤D.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 实验安全与事故处理走进化学实验室,最好戴上防护镜。可燃气体点燃前,必先验纯要记清。取用易燃易爆品,远离明火记心中。毒燃尾气要处理,通风措施必保证。意外事故发生后,冷静迅速很重要。两酸一碱要常备,灭火器械不可少。[来源:学科网ZXXK]酒精失火湿布盖,苯酚沾肤酒精好。大珠水银要回收,小珠硫粉把毒消。 [来源:Z。xx。k.Com]1.下列化学物质对应的危险化学品分类正确的A. O2—易燃气体 B. NaOH—氧化剂C. 稀HNO3—易燃液体 D. 浓硫酸—腐蚀品2.实验室有五个药品柜,已经存放的药品如表所示:甲柜乙柜丙柜丁柜戊柜盐酸、硫酸烧碱、氢氧化钡硫、红磷铜、锌碳酸钠、硝酸钾现在新购进硝酸、苛性钾溶液、碘和硝酸银溶液,下列对其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硝酸用棕色细口瓶盛装放在甲柜B.苛性钾溶液用磨口玻璃塞广口瓶盛装放在乙柜C.碘单质用广口瓶盛装放在丙柜D.硝酸银溶液用棕色磨口细口瓶盛装放在戊柜3.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的是A. Na2SO3 B. 漂白粉 C. 烧碱 D. NH4Cl4.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A.用图1方法点燃酒精灯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2%~5%的硼酸溶液C.用图2制备氢气并检验H2的可燃性D.用图3配制硫酸溶液5.下列有关药品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保存液溴、白磷要用水液封B.新制氯水、硝酸银溶液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Li、Na、K要保存在煤油中D.苏打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6.下列实验问题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中不慎打破温度计,可用吹风机加快水银的蒸发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甲烷气体时,必须先检验甲烷的纯度C.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应立即用水扑灭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B.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饱和氨水C.硅酸钠溶液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D.镁带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灭火8.在中学化学实验中使用的玻璃、陶瓷等仪器,在实验操作中不能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否则会引起安全事故。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不是基于上述原因的是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B.在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时,先加入二氧化锰,再加入浓盐酸,然后点燃酒精灯C.用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取氨气的实验结束后,将大试管从铁架台上取下置于石棉网上,冷却后再洗涤D.钠与水反应时,只能取黄豆粒大小的钠投入盛水的烧杯中反应9.读下列药品标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选项ABCD物品标签药品:×××分析该试剂应装在橡胶塞的细口瓶中该药品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该物质受热易分解该药品标签上还标有10.化学实验必须以实验安全为前提。下面的操作不会出现危险的是A.强碱溶液滴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然后用稀醋酸冲洗[来源:Z#xx#k.Com]B.取适量水沿玻璃棒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C.为防止试剂污染,用剩的金属钠放入垃圾桶中D.制备CO时,为防止CO逸出,待刚刚出现气体时就在气体发生器出气口点燃11.“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图1 图2 图3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12.某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Cu2+、Fe2+、Hg2+、H+等离子,某化学小组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需要回收污水中的铜和汞,并得到绿矾。设计如下方案:(1)现有仪器:酒精灯、玻璃棒、坩埚、蒸发皿、蒸馏烧瓶、烧杯、铁架台等。为完成步骤Ⅳ的实验操作,还需要选择下列仪器________(填字母)。设计简单实验检验绿矾是否变质: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2)步骤Ⅰ加入过量的铁粉的目的是________,步骤Ⅱ能否用盐酸代替硫酸?________(填“能”或“否”)。(3)步骤Ⅲ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应与________装置连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利用氧化铜制铜,设计如下四种方案:甲方案: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乙方案: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丙方案:利用炭粉还原氧化铜;丁方案:先将氧化铜溶于稀硫酸,然后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再将滤渣溶于过量的稀硫酸,再过滤、洗涤、烘干。从安全角度考虑,方案________不好;从产品纯度考虑方案________不好(填“甲”、“乙”、“丙”或“丁”)。(5)步骤Ⅰ中涉及的离子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收集汞时,不小心将少量汞洒在地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1.[2019海南]某试剂瓶标签上安全标志如图,该试剂是A.氨水 B.乙酸 C.氢氧化钠 D.硝酸2.[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C.天然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D.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3.[2018海南]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不必要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是A.实验服 B.橡胶手套 C.护目镜 D.防毒面罩4.[2017海南]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A. B. C. D.5.[2015山东理综]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1.【答案】A【解析】升华是固体直接变气体,液溴易挥发而不是升华,B错误;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错误;烧碱不能被氧气氧化,烧碱易腐蚀玻璃,应用橡胶塞,D错误。2.【答案】A【解析】A项是因为钠与水反应剧烈容易造成爆炸。1.【答案】D【解析】A、氧气可以助燃,但自身不能燃烧,故不是易燃气体,A错误;B、氢氧化钠是强碱,有强腐蚀性,但其氧化性极弱,故不是氧化剂,B错误;C、硝酸是液态,且不能燃烧,故不是易燃液体,C错误;D、浓硫酸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故有很强的腐蚀性,是腐蚀品,D正确,答案选D。点睛:选项A是易错点,注意区分可燃性气体与助燃性气体的区别。例如氢气是可燃性气体,可以在氧气中燃烧,但氧气自身不能燃烧,属于助燃性气体。2.【答案】B【解析】苛性钾溶液呈碱性,应用橡皮塞细口瓶盛装,B项错误。3.【答案】B【解析】根据标签可判断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则A. Na2SO3没有强氧化性,A不符合;B. 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B符合;C. 烧碱具有腐蚀性,C不符合;D. NH4Cl没有强氧化性,D不符合,答案选B。4.【答案】B【解析】A项,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C项,H2需验纯后,再点燃;D项,浓H2SO4稀释时应将浓H2SO4沿器壁缓缓注入水中。5.【答案】C【解析】白磷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液溴易挥发,所以均要用液封法保存,A正确;HClO、AgNO3见光易分解,所以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正确;Li的密度比煤油小,应保存在石蜡中,C错误;苏打溶液水解显碱性,应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正确。6.【答案】B【解析】A项,汞挥发被人吸收,人中毒;C项,废液应倒入废液缸中;D项,酒精着火,不用水扑灭,可用湿布盖灭。7.【答案】C【解析】金属钠以及钠着火时生成的过氧化钠均能与水反应生成H2或O2,不能用沾水的毛巾覆盖,应该用沙子覆盖,A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直接通入水中,应使用倒置的漏斗,防止其倒吸,B错误;硅酸钠溶液有粘性,保存时不能用玻璃塞,应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C正确;2Mg+CO22MgO+C,应用沙土灭火,D错误。8.【答案】D【解析】先移出导气管是为了避免液体倒吸进入装置,引起装置炸裂,故A正确;先加热再加入浓盐酸有可能引起温度骤变而使试管炸裂,故B正确;大试管取下后,若直接洗涤会因温度骤降而使试管炸裂,故C正确;钠与水反应剧烈,若钠块过大会因为反应过于剧烈而引起爆炸,D错误。9.【答案】A【解析】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使用橡胶塞,A项错误;腐蚀品会腐蚀皮肤,故不能直接接触皮肤,B项正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C项正确;98%的浓硫酸具有腐蚀性,D项正确。10.【答案】A【解析】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剩的金属钠应放回试剂瓶中,在垃圾桶中Na遇水及空气容易燃烧;CO点燃前应验纯,直接点燃时可能爆炸。11.【答案】C【解析】①采用图1所示装置,用带有酚酞的水吸收逸出的氨气防止污染环境且能防倒吸,故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②采用图2所示装置,用沾有碱液的棉团可以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因此也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挥发的氯化氢和氨气会污染大气,因此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④采用图3所示装置,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及时收集在气球中,可以移动的铜丝可以控制反应,可以做到防止污染环境,也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12.【答案】(1)BC 取少量晶体溶于水,滴加KSCN溶液,若变红色,则绿矾变质,否则没有变质(2)将铜离子、汞离子全部转化成铜和汞 否(3)甲 汞易挥发且剧毒(4)甲、乙 丙(5)Fe+Cu2+===Cu+Fe2+、Hg2++Fe===Hg+Fe2+、2H++Fe===Fe2++H2↑(6)先用滴管吸取大颗汞珠,然后在残留少量汞的地面撒一些硫黄粉【解析】(1)硫酸亚铁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滤液中硫酸亚铁浓度很低,先蒸发水得到饱和热溶液,然后冷却结晶,最后过滤得到七水硫酸亚铁晶体,过滤时需要普通漏斗,蒸发时需要坩埚钳;绿矾易被氧化变质,检验Fe3+用KSCN溶液。(2)加入过量的铁粉,将铜离子和汞离子全部转化成单质;若用盐酸代替硫酸,制得的绿矾中会混有氯化亚铁。(3)汞在常温下呈液态,汞和汞蒸气都能使蛋白质变性,剧毒,收集汞要在密闭装置里进行,且要采用冷凝装置。(4)制备氢气、一氧化碳实验复杂,还原氧化铜存在不安全等因素;炭粉还原氧化铜,铜中易混炭粉。(5)步骤Ⅰ中包括H+与铁反应,Fe还原Cu2+、Hg2+。(6)常温下汞与硫反应生成无挥发性的硫化汞。1.【答案】D【解析】A.氨水具有腐蚀性,但不具有氧化性,A不符合题意;B.乙酸具有腐蚀性,但不具有氧化性,B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但不具有氧化性,C不符合题意;D.硝酸具有腐蚀性,同时具有氧化性,D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2.【答案】B【解析】A.液氯就是液态的氯气,与钢瓶不反应,可以储存在钢瓶中,A项正确;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B项错误;C.石英、水晶、硅石、沙子的主要成分均为二氧化硅,C项正确;D.硫在地壳中主要以硫化物、硫酸盐等形式存在,火山口处有硫单质,D项正确。故答案选B。3.【答案】D【解析】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因此凡是使用到浓硫酸的情况下必须注意防腐蚀。浓硫酸稀释可能会放出大量的热,液滴飞溅,因此需要用到护目镜和手套。A.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穿实验服,故A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倒浓硫酸需要用到橡胶手套,故B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稀释若操作不慎,可引起液滴飞溅,因此需要用到护目镜,故C不符合题意;D.稀释浓硫酸无有毒气体产生,不需要防毒面罩,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4.【答案】A【解析】A、为腐蚀品标志,故A正确;B、为易燃固体标志,故B错误;C、为放射性物品标志,故C错误;D、为氧化物标志,故D错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标志的认识,此题属于基础题,要了解化学中每个标志的用途,所对应的物质。5.【答案】D【解析】金属钠着火时生成的Na2O2能与H2O和CO2反应生成O2,且反应放热,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会“越灭越旺”,A项错误;用试管加热NaHCO3固体时,要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免生成的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B项错误;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布拭去浓硫酸,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C项错误;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暴沸,D项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点56综合实验题(含解析),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有机物的制备实验,掌握常见考查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点55微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突破微型实验方案设计类评价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考点34化学电源(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电池的分类,常见的化学电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