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检测(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检测(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选择题1.(2018·安徽合肥一模)某溶液由K+、Fe3+、SO、CO、NO、I-中的几种离子组成,取样,滴加NaOH溶液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下列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否含有SO可用BaCl2溶液检验B.一定存在的离子为Fe3+、NOC.是否含有K+可通过焰色反应确定D.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CO、I-【答案】B【解析】某溶液由K+、Fe3+、SO、CO、NO、I-中的几种离子组成,取样,滴加NaOH溶液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有Fe3+,一定没有CO和I-。是否含有SO可用BaCl2溶液检验,A项正确;是否含有K+可通过焰色反应确定,C项正确;无法确定是否一定存在NO,B项不正确;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CO、I-,D项正确。2.下列各组粒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银氨溶液中:Na+、H+、NOB.碘化钾溶液中:H+、H2O2、SOC.氢氧化钙溶液中:Na+、ClO-、HCOD.偏铝酸钠溶液中:K+、Cl-、SO【答案】D【解析】银氨溶液呈碱性, H+不能大量存在,A项错误;H2O2能氧化SO、I—,B项错误;氢氧化钙溶液中:OH-、HCO反应生成CO,且Ca2+与CO反应,C项错误;偏铝酸钠溶液中:K+、Cl-、SO、AlO均不反应,可以共存,D项正确。3.25 ℃时,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当溶液中c(H+)=1×10-1mol·L-1时,有气体产生,而当溶液中c(H+)=1×10-13 mol·L-1时,又能生成沉淀。则该组离子可能为( )A.HCO、Na+、Al3+、NOB.Fe2+、Na+、SO、NOC.Mg2+、NH、SO、Cl-D.Na+、MnO、NO、S2-【答案】B【解析】审题抓住几个关键点:①大量共存;②酸性时产生气体;③碱性时生成沉淀。由此可得B项符合题意,酸性时H+、NO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O被还原生成了NO气体,碱性时Fe2+与OH-生成沉淀。4.有一澄清透明的溶液,只可能含有大量的Fe3+ 、 Fe2+ 、H+、AlO、Al3+ 、CO 、NO七种离子中的几种,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1 mol·L-1 NaOH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淀,而后才有沉淀。则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可能含有AlOB.溶液中可能含有Fe3+ ,但一定不含Fe2+C.溶液中一定不含Fe2+和Fe3+D.溶液中可能含有NO【答案】B【解析】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1 mol/L NaOH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淀,而后才有沉淀,说明溶液呈酸性,则一定含有大量的H+,因为AlO、CO分别与H+反应生成Al(OH)3沉淀、CO2气体,故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存在,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可知一定含有阴离子,而阴离子只剩下NO,则NO一定有;能够与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有Fe3+、Fe2+或Al3+,但在酸性条件下Fe2+与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则一定不含Fe2+,故Fe3+、Al3+至少有一种。综上所述,溶液中一定含有H+、NO,一定没有AlO、CO、Fe2+,Fe3+、Al3+至少有一种;故选B。5.向溶液中分别通入足量的相应气体后,下列各组离子还能大量存在的是( )A.氯气:K+、Na+、SiO、NOB.二氧化硫:Na+、NH、SO、Cl-C.氨气:K+、Na+、AlO、COD.乙烯:H+、K+、MnO、SO【答案】C【解析】通入氯气后,溶液显酸性,SiO与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SO与通入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K+、Na+、AlO、CO之间不发生反应,通入氨气后也不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C项正确;H+、MnO能够氧化乙烯,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K+、Na+、SiO、SOB.1.0 mol·L-1的CH3COOH溶液:K+、Fe3+、NO、Cl-C.c(OH-)/c(H+)=1×1012的溶液:NH、Ca2+、Cl-、K+D.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Na+、CO、NO、SO【答案】B【解析】水电离的c(H+)=1×10-13 mol/L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SiO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K+、Fe3+、NO、Cl-之间不反应,也都不与CH3COOH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B项正确;c(OH-)/c(H+)=1×101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NH、Ca2+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的pH大于4.4,可能为酸性或碱性溶液,CO、SO与氢离子反应,NO、SO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7.(2019·河南开封期中)某黑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冷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固体部分溶解②另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浓盐酸并加热,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该黑色粉末可能为( )A.Fe、MnO2 B.C、MnO2C.Si、FeO D.Ag2S、CuO【答案】A【解析】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MnO2与稀硫酸不反应,Fe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氢气,MnO2与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气,A项正确;C与冷的稀硫酸、浓盐酸(加热)均不反应,B项错误;Si与稀硫酸、浓盐酸均不反应,C项错误;Ag2S在浓盐酸中不能溶解,CuO与浓盐酸反应不能生成气体,D项错误。8.下列离子在未知溶液中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离子检验方法ACO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将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BSO向样品中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CFe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紫色是否褪去DI-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入淀粉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 【答案】D【解析】如果该溶液中含有HCO,和盐酸反应也产生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HCO对此产生干扰,A项错误;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SO氧化成SO,同样出现上述现象,B项错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离子很多,如Cl-、SO等,因此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一定是Fe2+,C项错误;氯气能把I-氧化成I2,淀粉遇碘变蓝,因此可以检验I-的存在,D项正确。9.(2018·山东曲阜高三检测)某试液中只可能含有K+、NH、Fe2+、Al3+、Cl-、SO、CO、AlO中的若干种离子,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1,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存在NH、Fe2+、Cl-、SOB.滤液X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NH、Fe2+和Ba2+C.无法确定沉淀C的成分D.无法确定原试液中是否含有Al3+、Cl-【答案】A【解析】加入过量稀硫酸无明显变化,说明不含CO和AlO;加入硝酸钡有气体生成,因为前面已经加入了硫酸,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说明有亚铁离子存在且被氧化,沉淀为硫酸钡;加入NaOH有气体,说明存在铵根离子,生成的气体为氨气,沉淀B为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通入CO2产生沉淀C是BaCO3,说明可能存在Al3+。因为存在的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1,从电荷守恒的角度出发,只能含有NH、Fe2+、Cl-、SO才能保证电荷守恒。1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一份溶液成分(已知不含其他还原性离子)进行了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检测序号溶液中检测出的离子组合第一次KCl、K2SO4、Na2CO3、NaCl第二次KCl、AlCl3、Na2SO4、K2CO3第三次Na2SO4、KCl、K2CO3、NaCl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三次检测结果都正确B.该溶液中的阳离子无法判断C.为了检验SO,应先加过量稀硝酸后再滴加Ba(NO3)2,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D.为了确定是否存在CO,可以向其中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答案】C【解析】由表格对比可知溶液中可能检测到K+、 Na+、SO、CO、Al3+等,但CO与Al3+因双水解不共存,A、B项均不正确;SO与Ca2+不共存,D项不正确,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1.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K+、Na+、Mg2+、Al3+、Fe3+、Ba2+、Cl-、I-、NO、CO、SO中的几种。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用pH试纸检验该溶液呈强酸性,可推出______离子不存在。(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后CCl4层呈紫红色,可推出______________离子不存在。(3)另取部分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均无沉淀产生,则可推出______________离子不存在;取部分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____________离子存在。(4)另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推出________离子不存在。(5)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还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O (2)NO、Fe3+ (3)Mg2+、Al3+ NH(4)SO (5)Ba2+、I-、NH K+、Na+、Cl-【解析】(1)用pH试纸测得溶液显强酸性,说明溶液中含有H+,因此原溶液中不含CO。(2)加入氯水,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I-,NO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Fe3+具有强氧化性,均能与I-反应,因此NO、Fe3+与I-不能大量存在。(3)加入NaOH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均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无Mg2+、Al3+;取出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产生,且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此气体为NH3,原溶液中含有NH。(4)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为BaCO3,原溶液中含有Ba2+,不含SO。(5)根据上述分析,一定含有的离子有Ba2+、I-、NH,可能含有的离子有K+、Na+、Cl-。12.现有四瓶贴有甲、乙、丙、丁标签的溶液,它们可能是K2CO3、Ba(NO3)2、NaHSO4和K2SO4溶液。现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部分现象(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丁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甲+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a+溶液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检验物质丙中阳离子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实验操作、现象等)。【答案】(1)NaHSO4 Ba(NO3)2 K2CO3(2)Ba2++SO===BaSO4↓ BaCO3+2H+===Ba2++CO2↑+H2O(3)用洁净的铂丝蘸取丙溶液少许,在煤气灯外焰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火焰颜色为紫色,则溶液中含有钾离子【解析】混合后产生的沉淀可能为硫酸钡或碳酸钡,碳酸钡沉淀会溶于酸,所以沉淀a为碳酸钡,乙为硝酸钡,丁为碳酸钾,因为碳酸钡溶于酸,所以甲为硫酸氢钠,剩余丙为硫酸钾,沉淀b为硫酸钡,溶液b为硝酸钠和硝酸。13.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下列离子:K+、Al3+、Fe3+、Ba2+、NO、SO、HCO、Cl-等,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该溶液,试纸显红色;②取溶液少许,加入铜片和稀硫酸共热,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③取溶液少许,加入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加入过量氨水,沉淀不消失;④取溶液少许,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⑤取实验④后的澄清溶液,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①中,下图所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2)根据上述实验判断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实验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D (2)NO、Al3+、SO Fe3+、Ba2+、HCO(3)Al3++3NH3·H2O===Al(OH)3↓+3NH【解析】(1)用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应将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移取少量溶液滴在试纸上。(2)根据溶液无色可判断Fe3+一定不存在;根据实验①可知溶液呈酸性,则HCO一定不存在;根据实验②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NO;根据实验③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Al3+;根据实验④和溶液呈酸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SO,同时可以判断一定不存在Ba2+。实验⑤检验出了Cl-,但由于实验④中加入了氯化钡溶液,故不能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14.(2018·山东济南高三调研)在化学研究中,往往可以通过观察现象认识物质变化的情况。请分析以下一组有现象变化的化学反应。实验实验及操作现象试管滴管饱和Na2SiO3溶液(含2滴酚酞)先滴加1.0 mL 0.5 mol·L-1 NaOH溶液;再滴加1.0 mol·L-1 H2SO4溶液Ⅰ.红色溶液中出现胶状沉淀0.1 mol·L-1 AlCl3溶液Ⅱ.加碱时________;加酸时产生白色沉淀,又逐渐溶解至消失0.1 mol·L-1 Fe(NO3)2溶液Ⅲ.加碱时________;加酸后得黄色溶液新制饱和氯水Ⅳ.加碱时溶液变为无色;加酸后__________ (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中出现胶状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Ⅱ中加碱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Ⅲ中加碱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Ⅳ中加酸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滴加试剂顺序的变化会影响溶液中的现象和发生的反应。请继续分析以下实验。实验实验及操作现象试管滴管0.1 mol·L-1 Fe(NO3)2溶液先滴加1.0 mol·L-1 H2SO4溶液;再滴加1.0 mL 0.5 mol·L-1 NaOH溶液Ⅴ.加酸时溶液无明显现象;加碱后溶液依然没有明显变化①探究加酸时Fe(NO3)2溶液中是否发生了反应:向1.0 mL 0.1 mol·L-1 Fe(NO3)2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Fe3+,证明加酸时溶液中发生了反应。(请将上述操作补充完整)②推测溶液中产生Fe3+的可能原因有两种: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H++ SiO===H2SiO3↓(2)出现白色沉淀,又逐渐溶解直至消失Al3+ + 3OH-===Al(OH)3↓、Al(OH)3+ OH-===AlO+ 2H2O(3)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4)无色溶液变为浅黄绿色ClO-+ Cl-+2H+===Cl2↑+ H2O(5)①滴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稀H2SO4②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Fe2+被NO氧化 溶液中的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解析】(2)Ⅱ中加碱时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在过量氢氧化钠作用下氢氧化铝溶解,出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后又逐渐溶解直至消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 + 3OH-===Al(OH)3↓、Al(OH)3+ OH-===AlO+ 2H2O。(3)Ⅲ中加碱时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迅速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出现的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4)Ⅳ中加酸时出现的现象是无色溶液变为浅黄绿色,这是因为ClO-+ Cl-+2H+===Cl2↑ +H2O。(5)①探究加酸时Fe(NO3)2溶液中是否发生了反应:向1.0 mL 0.1 mol·L-1 Fe(NO3)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Fe3+,证明加酸时溶液中发生了反应。②推测溶液中产生Fe3+的可能原因有两种:a.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Fe2+被NO氧化;b.溶液中的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节真题检测(含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正误,O2F2可以发生反应,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真题检测(含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节检测(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