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微专题 (含解析)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9章第45讲 微专题26 重要有机实验再落实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9章第45讲 微专题26 重要有机实验再落实 (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机物检验与鉴别的三种方法,重要的有机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依据水溶性鉴别
(2)依据密度大小鉴别
(3)依据有机物的结构特征或官能团鉴别
2.重要的有机实验
(1)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的反应
如图,在光照条件下,将盛有CH4和Cl2的试管倒扣于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进行实验。
①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代烃均不溶于水,其中__________________为气体,其他均为密度比水大的油状液体。
③饱和食盐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试管内有油状液体出现,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及氯化氢 一氯甲烷 ③降低氯气的溶解度,以利于证明氯化氢气体的产生
(2)苯的溴代反应
(3)乙醇与钠反应、催化氧化反应
①乙醇与钠反应:取一黄豆粒大小的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然后投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催化氧化:取一螺旋状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待红热后迅速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重复几次操作。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钠在乙醇中上下跳动,并有气泡产生 ②铜丝加热后变为黑色,在乙醇溶液中由黑色变为红色,并产生刺激性气味
(4)乙酸乙酯的制取
①加入的试剂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长导管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导管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药品作用: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反应现象:饱和Na2CO3溶液上面有油状物出现,振荡后油状物________。
⑤产物分离:用分液法分离,上层油状物为________。
答案 ①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乙酸 ②为防止倒吸,长导管不能插入Na2CO3溶液中 防止倒吸、导出乙酸乙酯、冷凝回流乙酸和乙醇 ③防止暴沸 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液体分层,便于分离得到乙酸乙酯 催化剂与吸水剂,提高反应速率及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④由厚变薄 ⑤乙酸乙酯
(5)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方法
①实验流程(忽略反应条件):
②实验现象及结论:
1.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错误的是( )
A.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鉴别麦芽糖和蔗糖
B.用银镜反应可证明蔗糖是否转化为葡萄糖,但不能证明是否完全转化
C.浓硫酸可使蔗糖脱水变黑,证明蔗糖含C、H、O三种元素
D.向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证明蔗糖不水解
答案 D
解析 麦芽糖属于还原性糖,而蔗糖是非还原性糖,利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鉴别,A项正确;产生银镜只能说明蔗糖水解生成了葡萄糖,但蔗糖是否水解完全则无法确定,B项正确;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变黑,蔗糖中H、O元素以水的形式脱出,只剩下C,则证明蔗糖含C、H、O三种元素,C项正确;银镜反应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应先在蔗糖水解液中加入碱性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D项错误。
2.下列有机物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A.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
B.用酸性KMnO4溶液直接检验乙醇与浓硫酸反应是否得到乙烯
C.不能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甲烷与乙炔
D.取少量卤代烃加NaOH水溶液共热、冷却,再加AgNO3溶液检验卤原子存在
答案 A
解析 乙醇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错误;甲烷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而乙炔燃烧时冒黑烟,现象不同,故C错误。
3.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区分乙酸、乙醇、苯的是( )
A.金属钠 B.溴水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 B
解析 乙酸和金属钠反应剧烈,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缓慢,苯和金属钠不反应,可以区分;乙酸、乙醇均溶于溴水,且不分层,苯可以把溴水中的溴萃取出来,出现分层,不能区分;乙酸和碳酸钠反应放出气泡,乙醇和碳酸钠互溶不分层,苯不溶于碳酸钠,出现分层,可以区分;乙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乙醇溶于石蕊溶液不分层,苯与石蕊溶液混合,出现分层,可以区分。
4.取一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如图),下列对于试管内发生的反应及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试管内黄绿色逐渐消失,试管壁上有油珠产生
B.甲烷和Cl2反应后的产物有4种
C.盛放饱和食盐水的水槽底部不会有晶体析出
D.CH4和Cl2完全反应后液面上升,液体充满试管
答案 A
解析 Cl2被消耗后,黄绿色消失,生成的CH2Cl2、CHCl3、CCl4均为油状液体,所以试管壁上有油珠产生,A项正确;CH4与Cl2反应生成4种有机物和1种无机物,共有5种产物,B项错误;CH4与Cl2反应后最多的产物是HCl,HCl溶于饱和食盐水会有NaCl晶体析出,C项错误;取代产物CH2Cl2、CHCl3、CCl4是油状液体,而CH3Cl是气体,不溶于饱和食盐水,故液体不会充满试管,D项错误。
5.(2020·西安模拟)某同学分别用下列装置a和b制备溴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烧瓶中均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液溴沸点低
B.a装置锥形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说明烧瓶中发生取代反应
C.b装置试管中CCl4吸收Br2,液体变为红棕色
D.b装置中的倒置漏斗起防倒吸作用,漏斗内形成白烟
答案 B
解析 制备溴苯的过程中有热量产生,溶液温度升高,导致沸点较低的液溴挥发,成为红棕色的溴蒸气,故A正确;a装置中的溴蒸气挥发进入锥形瓶被硝酸银溶液吸收,也会产生淡黄色的溴化银沉淀,故a装置锥形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不能说明苯和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故B错误;b装置中挥发的Br2被CCl4吸收,液体变为红棕色,故C正确;HBr气体极易溶于水,用倒置的漏斗可防止倒吸,用浓氨水吸收HBr,挥发的NH3和HBr反应生成固体NH4Br,有白烟生成,故D正确。
6.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加热装置未画出)制备乙酸乙酯,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点分别为78.5 ℃、117.9 ℃、77 ℃。为提高原料利用率和乙酸乙酯的产量,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K1,关闭K2
B.冷却水应分别从A、C口通入
C.关闭K1打开K2时,应控制温度计2的示数为77 ℃
D.锥形瓶中应先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答案 D
解析 乙醇、乙酸具有挥发性,实验开始时,由于加热作用,导致未反应的乙醇、乙酸加速挥发,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应先打开K1,关闭K2,进行原料的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故A正确;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水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冷凝管的冷凝效果好,因此水从冷凝管的A口进入;直形冷凝管用来收集制备的乙酸乙酯,冷凝管内的冷却水方向应与蒸气流动的方向相反,因此冷凝水从冷凝管的C口进入,故B正确;收集乙酸乙酯时,应关闭K1打开K2,温度计2用来测量乙酸乙酯蒸气的温度,则应控制示数为77 ℃,故C正确;饱和碳酸钠溶液在制备乙酸乙酯实验中的作用为除去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向锥形瓶中先加入或收集完成后再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对该制备实验没有影响,故D错误。
7.下列关于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而其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方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的操作顺序:④③
B.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的操作顺序:④②⑤
C.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①④⑤
D.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①②④⑤
答案 D
解析 糖类是否属于还原性糖,可通过银镜反应加以证明。银镜反应应该在水浴中进行加热,故不能选择③,同时考虑到银镜反应的发生应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蔗糖水解后应先加碱中和过量的酸,才能进行银镜反应,综上所述,选D。
8.(2019·湖北高考模拟)某研究性小组为了探究石蜡油分解产物,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蜡油是石油减压蒸馏的产物
B.碎瓷片加快了石蜡油的分解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生成了乙烯
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答案 C
解析 石油在常压下分馏得煤油、柴油、重油等馏分,然后以重油为原料经减压蒸馏得到石蜡油,A正确;碎瓷片作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了石蜡油分解的速率,B正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只能说明石蜡油分解生成了烯烃,C错误;石蜡油分解得到烯烃和烷烃,其中烯烃和溴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9.(2020·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月考)实验室采用图a装置制备乙酸异戊酯[CH3COOCH2CH2CH(CH3)2](夹持及加热装置略),产物依次用少量水、饱和NaHCO3溶液、水、无水MgSO4固体处理后,再利用图b装置进行蒸馏,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从1、3口向冷凝管中通入冷水
B.依次向a装置中小心加入浓硫酸、乙酸和异戊醇
C.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洗掉NaHCO3等混合物中的盐
D.图a和图b装置中的冷凝管可以互换
答案 C
解析 冷凝管中冷凝水常采用下进上出的方式,使气态物质充分冷却,所以分别从1、4口向冷凝管中通入冷水,故A错误;浓硫酸吸水放热,所以浓硫酸应该缓慢加入异戊醇中,再加入乙酸,加入物质的顺序为异戊醇、浓硫酸、乙酸,故B错误;加入饱和NaH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残留的硫酸,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产品中残留的碳酸氢钠等盐,使其溶于水中与乙酸异戊酯分层,故C正确;图a和图b装置中的冷凝管分别为球形冷凝管和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常与发生装置连接,起冷凝回流作用,直形冷凝管常用于气态物质的冷凝,其下端接接收器,同时球形冷凝管倾斜角度大易造成堵塞,使冷凝效果变差,故D错误。
10.进行如图所示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试管A中盛有无水乙醇,B中装有CuO(用石棉绒作载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试管A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A上部放置铜丝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玻璃管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相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使空气通过乙醇,形成乙醇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2)防止乙醇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
(3)黑色固体变红 CuO+C2H5OHeq \(――→,\s\up7(△))CH3CHO+H2O+Cu,2C2H5OH+O2eq \(――→,\s\up7(Cu),\s\d5(△))2CH3CHO+2H2O有机物或官能团
常用试剂
反应产物或现象
碳碳双键
溴水
褪色
酸性KMnO4溶液
褪色
—OH
Na
产生H2
Cu或Ag、O2
生成醛(伯醇)
—COOH
紫色石蕊溶液
变红
新制的Cu(OH)2悬浊液
沉淀溶解,溶液呈蓝色
葡萄糖
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生成银镜
新制Cu(OH)2悬浊液
煮沸生成红色沉淀
油脂
稀H2SO4
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NaOH溶液
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
淀粉
碘水
呈蓝色
蛋白质
浓硝酸
呈黄色
-
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
试剂
液溴、苯、铁粉
化学方程式
+Br2eq \(――→,\s\up7(FeBr3))+HBr
反应装置
注意事项
①反应物是苯与液溴,苯与溴水不反应;
②催化剂是FeBr3,反应时通常加入铁粉,发生反应2Fe+3Br2===2FeBr3;
③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油状液体;
④除去溴苯中过量的溴,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再分液
情况
现象A
现象B
结论
1
溶液呈蓝色
未产生银镜
淀粉未水解
2
溶液呈蓝色
出现银镜
淀粉部分水解
3
溶液不呈蓝色
出现银镜
淀粉完全水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 第4章 本章知识系统及重要化学方程式的再书写 (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碳、硅及其化合物,氯气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9章第45讲 微专题25 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及应用 (含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烃与H2、Br2反应的定量关系,—OH与钠反应的定量关系,有机物燃烧耗氧量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11章第50讲 微专题29 常见有机反应类型总结 (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