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无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无答案)第1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无答案)第2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无答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无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课外文言阅读,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四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一、基础题 (1-10 题每题 3 分,11 16 分,共 46 分)1.  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踌躇D.蜷缩
    敝帚自珍 泽而渔 美仑美奂燥一时
    讪讪 (shàn ) (zhí) 蹰不 (dònɡ) (bài) 官野史 (jí)    (yà) 苗助长摒弃 (bìnɡ) (qì) 而不舍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大部这样的改革试验,开始时轰轰烈烈,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为人淡忘,最后大都无疾而 B.辨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C. 曾几何时,国际体育赛事赞助商一直被国外品牌垄断,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运动品牌开始在大赛场崭露头角。D.纪检委从党政机关内部挖出了一批与走私分子沆瀣一气的蛀虫,这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们要展现老一辈绿色先驱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大力宣传他们的精神,勉励新一代林场人志不渝地传承。B.国好声音》是当下最火爆的娱乐节目之一,其年度总冠军借此契机,走上商业舞台,一时 炙手可热C.赢球后,主教练接受采访,他振振有词地说:这是场很艰难的比赛,所幸我们拼到了最后。...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先秦期,散文蓬勃发展,出现了诸如《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优秀的历史散 文。B.诗十九首》起于汉代,后被南朝萧统选录编入《文选》,代表作《迢迢牵牛星》等篇传唱 后世C.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倡导者,与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等并称唐宋八大家
     D.沈从文,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代表作《边城》描写了湘西淳朴的风土人情,展现 善良美好的人性。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舆马者,非利足也B.锲而不舍,金石可
    :借助镂:雕绝:断绝
    D.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就:趋向、接近  6.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明而行无过矣B. 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D.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句读之不,惑之不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人非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7.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夫晋,何厌之有
    夫民虑于心,而宣之于用亡郑以陪可怪也民之口,甚于防川
      8.  对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 壮也,犹不如人      观百兽见我而敢不走乎(2) 吾尝终日而思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A.两个不同,两个不同B.两个相同,两个不同C.不同,两个相同D.两个相同,两个相同  9.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没死以B.今媪长安君之位
     C. 既东郑,又欲肆其西封D.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  10.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一项的是 ( )例句:材不为世A.   项籍者,下相人也B.   以其无礼于晋C.   蚓无爪牙之利D.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11.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共 16 分)(1) 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2) 明明如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歌行》)(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李罗堂前。  (《归园田居》  (其一) )(4) 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劝学》)(5) 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说》)(6)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说》)(7) 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说》)(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人之贻。  (《静女》)(9) 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虞美人》)(10) 云弄巧,飞星传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鹊桥仙》)(11)  《劝学》中,荀子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十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在不舍。(12) 《师说》中,韩愈认为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指出 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是而已”。 课外文言阅读 (17 分)愈,字退之,昌黎人。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奖励。洎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牢相董晋出镇大梁,为巡官。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 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之, 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 被摈黜,作《进学解》 自喻,执政览其文怜之, 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 馆修撰。逾岁,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 1】其旧事,坐是改太子右庶子。愈性弘,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愈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愈大抵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取材于《旧唐书韩愈传》)释: 摭:指摘。12.  请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B.为巡官C.被摈黜D.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 
    :等待辟:征:连累:空闲
      1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 ) 
    作《进学解》 自喻执政览其文  A 相同 ③④相同 C. 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大抵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位尊无功,奉厚而无劳 B. 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1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A.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宰相郑余庆颇为他宣扬美名,由此韩愈在当时名声大振B.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韩愈话真率,没有顾忌,品行坚定、为人正直,不擅长应付世俗人情C.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皇帝 (非但) 不听从,大怒之下,将韩愈贬为连州阳山D.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韩愈募了十六七个后进贤才,即使早饭都吃不上,他们仍处之怡然不在意  15.  结合第四段的具体内容,谈谈对韩愈与人交,荣悴不易的理解。  (4 分)
     16.“/”为下列的文言语段断句。  (4 分)先生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 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韩愈《进学解》)、古诗鉴赏 (12 分)涉江采芙蓉江采芙蓉,兰泽②多芳草。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注: 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17.请认真阅读上面这首诗,体会诗句所描述的景物以及人物的心境,以第一人称视角,将此诗改写 成一段不少于 200 字的文段。  (12 分) 四、现代文阅读 (2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 18-22 美的道路上①故宫博物院总共收藏超过一百八十六万件 (套) 的文物。这些可移动文物,分为陶瓷、玉石、 青铜、、家具等,共二十五大类六十九小项。它们上新石器时代,跨越了夏、商、周、秦、两 汉、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等中国古代王朝,又历 了20 世纪的历史风云,一路抵达今天。我眼前的每一件文物,背后都隐藏着宏丽丰富的传奇。②在故文物面前,人类就是朝生夕死的类,是春生夏死的寒蝉。所幸,有它们在,拉长了我 的视线,拉宽了我的视界,既让我意识到自身之渺小,又使我“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 骋怀之间,去理解我们民族的精神历程。所有的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在“物质”的背后,一定闪烁着“非 ”的光芒、包括技艺、情感、追求,甚至信仰。这些文物,许多原本就是古代的日常生活用品。 至于法书、绘画,许多也是出自文人的日常,哪怕是当年的一纸便、几笔涂鸦,在千百年后都成 国宝”。故宫里的文物,相当多一部分是与百姓、文人和帝王的日常生活相连的。柴米油盐、衣食 住行的日常生活,是艺术的原动力,是文明的血与骨。④透过些文物,我不仅领略古人造物之精美,更体味古人生活之细致讲究。只有回到当时的场 中,通过人们的使用流程,在举手投足间,我才能真正体会出包含其中的美。美,不是孤悬于生活、 生命之外的事物。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许多都曾与人们生命的需求紧密相连,是对生活的美化、
     感的表、对生命的提升。在形而下的生活之上,我们民族历朝历代都始终保持着对艺术之美的形而上的追求。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 在“器 ”中安放的,是“道 ⑤历史如黑洞,吞噬着探寻者的目光。文物,是指引我们回到过去的路标,连接过去与现在的 桥梁。早在一百多年前,王国维先生就论及文物之于历史研究的价值。他将考古发现的“地下之新 料”,与“纸上的材料”相互印证,即“二重证据法”。“纸上的材料”,就是在人间流传的文献 籍而“地下之新材料”,就是文物。那些在地下沉睡了几千年的文字实物,甲骨文、金文、敦煌简书 陆续破土而出,为研究历史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资源后,中国神话学 (以闻一多为代表) 的发展,让“纸上的材料”得以扩展,神话与传说成为 “二重证据”之外的“第三重证据”。“地下之新材料”,后来也一分为二,被饶宗颐先生细化成 “有字的考古资料”和“没字的考古资料”,后者即古代各种器物,于是有了“第四重证据”。还 许多学者放宽了历史视界,走到希望的田野上,去探寻藏于民间的“大传统”,将口传与非物质遗 等民间活态文化引进来,于是有了“第五重证据” 。对历史真相的探寻, 已经成了多声部的大合⑦我关于艺术史的研究,必会超出艺术史的范畴,需要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文 字学、地学、天文学等多种学科共同介入。尽管我无力在如此众多的学科间纵横驰骋,也只能现学 现卖,以有限的学识,强化我的阐释。我所创作的《故宫艺术史》是有学术性的书,但我希望它不 是一部面目可憎、拒人千里的学术书,我希望这是一本“写给大家”的中国艺术史,亲切,温暖,真 实。⑧我知,探寻的道路既远且长,所幸,沿途都是美的风景。我会在美的道路上,与每一位制造 的人相遇。像一首熟得不能再熟的歌:我愿顺流而下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在水的中央(材于祝勇《故宫艺术史 ·序》)18.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便 
    A.   tièB.   tiěC.   tièD.  tiě
    qǐqìqìqǐ
    jūnjūnjùnjùn
    jiānqiānjiānqiān
      19.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丽:文物背后有着宏伟壮丽的历史内容
     B.吞噬:历史中人、事已消失模糊,再难寻觅踪迹C.纵横驰骋:同时兼顾多学科内容,彼此融会贯通D.拒人千里:作品质量低劣、学术水平很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作者数故宫收藏文物件数、种类、所历朝代,展现了故宫文物收藏数量之多、历史之久、价 值之大。B.作者将类比作朝菌夏蝉 ,表现出在穿越时光长河的古老文物面前,人类生命历程短暂,而不禁令作者格外忧伤。C.段结尾句中的沉睡 破土用词生动形象,写出了接连不断的考古发现为历史研究提 丰富材料与不竭动力。D.者在文章结尾借歌明志,所引歌词化用《诗经·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句,读来隽永 藉、回味无穷。 21.寻美的路上,作者遇到了很多美的风景。这些风景引发了作者哪些情思,请结合全文分条概   (6 分) 22. ③④段,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1) 段段末作者说中安放的,是 分别指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 (3 分)(2) 阅读链接材料,结合原文,请简析玫瑰椅中蕴含的   (7 分)【链接材】我查了许多史料,也没查出玫瑰椅跟玫瑰有什么关系。它体量小、造型婉约,因而 有人认为它是女眷的内房家具。比如故宫藏的那把紫檀雕夔龙纹玫瑰椅,原本是摆放在西六宫之翊 宫的西配殿——道德堂的。紫檀木沉穆的黑色,凸显了它端庄静雅的气质。靠背做成了一个空框, 一张屏幕,什么都没有,却什么都有了。空框四周雕刻的夔龙纹,绵密复杂的图案,似乎就是为了 衬中间的“空”。还有一些玫瑰椅,形式更加简练。那份空灵,已经直追用来沉思入定、参禅修炼 椅。(取材于祝勇《一把椅子》)、作文 (50 分)23.祝勇从静默的文物中,品味着器物之美,精神之美,文明之美,感受到许许多多曾与人们生 紧密相连的内蕴。美,是多多样的。美景,美食,美事,美人,美文.....但无论哪一种美,都必定与生活相关, 情感相连。
     ,不是孤悬于生活、生命之外的事物。回顾你生活,请以与美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说一说经历,谈一谈感受。文体不限 (诗歌 除外) 字数不少于 800 字。

    相关试卷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内古诗文[来源^#,默写,课外文言,诗歌鉴赏,实用文本阅读,微写作,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析》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解析》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2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