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说课课件ppt
展开氮气和氮氧化物补充习题
1.判断正误
(1)氮元素有多种化合价,其最高正价为+5价( )
(2)氮原子与其他原子只能形成共价键,不能形成离子键( )
(3)氮气常用作焊接金属、填充灯泡、保存食品的保护气( )
(4)氮的固定中氮元素一定被氧化( )
(5)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属于自然固氮中的高能固氮( )
(6)工业上将NH3转化为其他铵态化肥属于人工固氮( )
(7)N2和O2在放电条件下会生成NO2( )
(8)N2中N元素价态为0价,处于中间价态,因此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9)由于NO极易与O2反应,并且其密度与空气相差不多,因此收集NO只能用排水法( )
(10)由于NO2极易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因此收集N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
(11)NO2易溶于水生成HNO3,故NO2是酸性氧化物( )
(12)N2与O2反应时,不论O2是否足量,其一步反应都只能得到NO,不能生成NO2( )
(13)NO和NO2都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们都是大气污染物( )
(14)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NO2与溴蒸气( )
2.写出“雷雨发庄稼”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将一支充有12 mL NO2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
(1)下列图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若水不能充满试管,需再向试管中缓缓充入O2,现象为__________,最终充入_____ mL氧气,才能使水全部充满。
4.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如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
B.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是③
C.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
D.向海洋排放含NO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的含量
5.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是( )
A.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B.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
C.氮气分子中两个氮原子结合很牢固,分子结构稳定
D.氮气既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6.下列反应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N2+3H22NH3
B.2NO+O2===2NO2
C.4NH3+5O24NO+6H2O
D.NH3+H2O+CO2===NH4HCO3
7.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气体呈红棕色,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面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被水充满,对原试管中盛装的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
B.可能是N2O气体
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
8.NO与NO2中氮元素的价态均处于中间价态,则NO与NO2均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NO极易与氧气反应表现________性,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与氨气发生归中反应生成N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NO2可发生自身歧化反应,N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NO2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两种盐,其中一种是NaNO3,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强化训练
1.众所周知,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是吸烟、汽车尾气及垃圾燃烧等释放出的有害气体,但是这种最常见、最简单的气体小分子在生物体内却是一种重要的信使分子,具有保护心血管、降低血压以及提升记忆力的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O是无色气体,易溶于水,是酸性氧化物
B.NO在人体内可做“信使分子”能扩张血管,提高免疫力等,因此大气中的NO对人体无害
C.NO在空气中可以转为NO2,二者都是大气污染物
D.NO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不能作氧化剂
2.在NO2与水的反应中( )
A.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B.NO2只是氧化剂
C.NO2只是还原剂
D.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3.某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可能含有NO2、NO、CO2、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甲气体经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不考虑Na2O2与NO2、NO的反应)( )
A.NO2、CO2、N2 B.NH3、NO、CO2
C.NH3、N2、CO2 D.NO、O2、NH3
4.将装有50 mL NO2、NO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水槽中,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为30 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比是( )
A.5∶3 B.3∶5
C.3∶2 D.2∶3
5.对3NO2+H2O===2HNO3+NO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N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D.在反应中若有6 mol NO2参与反应时,有3 mol电子发生转移
6.把少量的二氧化氮气体通入过量的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 )
A.O2 B.NO2 C.NO2和O2 D.CO2和NO
7.常温下将盛有10 mL NO2和10 mL NO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并向其中通入O2,一段时间后,试管内还剩余2 mL气体,则通入O2的体积可能为
A.8mL B.8.5mL C.l0mL D.10.5mL
8.按下图进行实验,试管内装有12mL NO,然后间歇而缓慢地通入8 mLO2,下面有关实验最终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 B.试管内气体为无色是NO
C.试管内气体为无色是O2 D.试管内液面上升至充满整个试管
9.下列反应必须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应就能完成的是( )
①N2→NO2 ②NO2→NO ③NO2→HNO3 ④N2→NO ⑤N2→NH3
A.① B.②⑤ C.④ D.③④
10.实验室以空气和镁为原料制备Mg3N2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A、B中可依次加入浓硫酸、NaOH溶液
B.若去掉装置C,对产品纯度无影响
C.实验时应先加热C,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再加热D
D.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尾气
11.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或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B.探究NO和N2O可能化合生成NO2
C.探究NO2可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
D.探究向滴有酚酞溶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还是HClO的漂白作用
12.为了避免NO、NO2、N2O4对大气的污染,常采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反应化学方程式: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现有由a mol NO、b mol NO2、c mol 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恰好被V L NaOH溶液吸收(无气体剩余),则此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13.(2020·北京东城区校级检测)现有NO2、O2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2 mL(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是( )
A.1.3 mL B.2.4 mL
C.3 mL D.4 mL或1.2 mL
14.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2+NO+2NaOH===2NaNO2+H2O,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氨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
15.(1)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NO2和SO2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①图甲两集气瓶中________(填“上”或“下”)瓶颜色深。
②图乙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丙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SO2和NO2反应的产物中有________,说明NO2在该反应中表现________性。
④由图乙和图丙中的现象写出NO2和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镁与NO2的反应。已知镁与CO2反应如下:2Mg+CO22MgO+C。
①该小组采用类比Mg与CO2反应的思路对Mg与NO2的反应进行预测,写出Mg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验证猜测(用于连接玻璃管的乳胶管均内衬锡纸)。
资料信息:2NO2+2NaOH===NaNO3+NaNO2+H2O。
Ⅰ.装置A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干燥管和装置B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实验开始时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通入NO2
b.打开弹簧夹
c.点燃酒精灯
d.当硬质玻璃管充满红棕色气体后,关闭弹簧夹
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文配套ppt课件,共41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图片ppt课件,共44页。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四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3讲 氮及其化合物: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四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3讲 氮及其化合物,文件包含第3讲氮及其化合物pptx、第3讲氮及其化合物docx、第3讲氮及其化合物课后作业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