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4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第11讲抛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练习(含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7570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4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第11讲抛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练习(含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7570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4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第11讲抛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练习(含解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7570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4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第11讲抛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练习(含解析)
展开第11讲 抛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解密考纲]考查有约束条件的平抛运动、平抛运动的规律和研究方法,注重数理结合.
1.(2019·临沂第十九中高三调研)甲、乙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从同一高度分别做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最后落在同一水平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在飞行的整个过程中,时间相同
B.甲、乙在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加速度相同
C.甲、乙在飞行的整个过程中,速度变化相同
D.甲、乙在飞行的整个过程中,速度变化不同
D 解析 两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加速度均为g,根据h=gt2可知,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相同,根据Δv=gt可知,速度的变化相同,故选项A、B、C正确,D错误.
2.(2019·湖南G10教育联盟高三联考)一位同学做平抛实验时,只在纸上记下重垂线y方向,未在纸上记下斜槽末端位置,并只描出如图所示的一段平抛轨迹曲线.现在曲线上取A、B两点,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到y的距离,AA′=x1,BB′=x2,以及AB的竖直距离h,从而可求出小球抛出的初速度v0为( )
A. B.
C. D.(x2-x1)
A 解析 水平方向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由初始点O到A过程有x1=v0t0,①
由初始点O到B过程有x2=v0t,②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h=gt2-gt,③
联立①②③得 v0=,选项A正确,B、C、D错误.
3.(2019·江淮十校高三联考)某同学在操场练习投篮,设某次投篮篮球最后正好垂直击中篮板,击中点到篮球脱手点高度大约为0.45 m,同学离篮板的水平距离约为3 m,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g取10 m/s2).则球出手时的速度大约为 ( )
A.14.21 m/s B.6.25 m/s
C.8.16 m/s D.10.44 m/s
D 解析 因篮球最后正好垂直击中篮板,则研究逆过程为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得x=v0t,h=gt2可得t=0.3 s,v0=x=3× m/s=10 m/s,则球出手时的速度大约为v== m/s≈10.44 m/s,故选项D正确.
4.(2019·青岛高三调研)(多选)如图所示,小球甲从A点水平抛出,同时将小球乙从B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夹角为37°,已知B、C高度差h=5 m,g=10 m/s2,两小球质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由以上条件可知( )
A.小球甲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6 m/s
B.小球甲到达C点所用时间为0.8 s
C.A、B两点高度差为3.2 m
D.两小球在C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AB 解析 根据h=gt2,可得小球乙运动的时间为 t=1 s,所以小球乙的速度为 v=gt=10 m/s,所以小球甲沿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即平抛的初速度为 vx=vsin 37°=6 m/s,故选项A正确;小球甲沿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vy=vcos 37°=8 m/s,由vy=gt1,所以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t1==0.8 s,故选项B正确;小球甲下降的高度为 h甲=gt=×10×(0.8)2 m=3.2 m,A、B两点间的高度差 Δh=h-h甲=5 m-3.2 m=1.8 m,故选项C错误;两个小球完全相同,则两小球在C点重力的功率之比为===,故选项D错误.
5.(2019·鄂州高三三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球从同一固定斜面的顶端O点水平抛出,分别落到斜面上的A、B两点,A点为OB的中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2
B.甲、乙两球接触斜面的瞬间,速度的方向相同
C.甲、乙两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3
D.甲、乙两球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不相同
B 解析 因为两球下落的高度之比为1∶2,据h=gt2得t=,可知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之比是1∶;又因为两球运动的水平位移之比为1∶2,据v0=得初速度之比为1∶,故选项A、C错误;设小球落在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α=,tan θ==,可知tan α=2tan θ;因为小球落在斜面上时,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定值,可知甲、乙两球接触斜面的瞬间,速度的方向相同,故选项B正确;由Δv=gt知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相同,即竖直向下,甲、乙两球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故选项D错误.
6.(2019·郑州高三二模)(多选)如图所示为一半球形的坑,其中坑边缘两点M、N与圆心等高且在同一竖直面内.现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站在M、N两点,同时将两个小球以v1、v2的速度沿图示方向水平抛出,发现两球刚好落在坑中同一点Q,已知∠MOQ=60°,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球拋出的速率之比为1∶3
B.若仅增大v1,则两球将在落入坑中之前相撞
C.两球的初速度无论怎样变化,只要落在坑中的同一点,两球抛出的速率之和不变
D.若仅从M点水平抛出小球,改变小球抛出的速度,小球可能垂直坑壁落入坑中
AB 解析 根据几何关系知,Q到O点的水平方向的距离等于0.5R,所以M的水平位移xM=R-=,N的水平位移为 xN=R+=,则落在Q点的水平位移之比为1∶3,运动时间相等,则初速度之比为1∶3,选项A正确;若只增大v1,而v2不变,则小球运动的轨迹的落点将向右一些,两球可在空中相遇,选项B正确;要两小球落在弧面上的同一点,则水平位移之和为2R,则(v1+v2)t=2R,落点不同,竖直方向位移就不同,t也不同,所以v1+v2也不是一个定值,选项C错误;根据平抛运动的推论: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水平位移的中点,因为球心O并不是水平位移的中点,所以不可能使小球沿半径方向落在圆弧坑壁内,选项D错误.
7.(2019·衡水中学高三二调)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α,且tan α=0.5,现从斜面上O点与水平方向成45°角以速度v0、2v0分别抛出小球P、Q,小球P、Q刚要落在斜面上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P、vQ,设O、A间的距离为s1,O、B间的距离为s2,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2=4s1,vP、vQ方向相同
B.s2=4s1,vP、vQ方向不同
C.2s1<s2<4s1,vP、vQ方向相同
D.2s1<s2<4s1,vP、vQ方向不同
A 解析 设抛出的速度为v,则水平分速度为vx=vcos 45°=v,竖直分速度为vy=vsin 45°=v,则有位移关系tan α===,解得t=,则落点与抛出点的距离为L==∝v2,则由题意可知初速度为v0、2v0分别抛出小球P、Q,则有s2=4s1;落到斜面上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满足tan θ===0,即速度方向均为水平,vP、vQ方向相同,选项A正确.
8.(2019·揭阳高三一模)如图所示是倾角为45°的斜坡,在斜坡底端P点正上方某一位置Q处以速度v0水平向左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在斜坡上时速度方向与斜坡向上的方向成105°,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过程( )
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v0
B.运动时间为
C.落在斜坡前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2mgv0
D.小球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之比为1∶1
A 解析 由于斜面的倾角为45°,所以速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设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则tan 60°=,解得 t=,速度改变了Δv=gt=g·=v0,选项A正确,B错误;落在斜坡前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mg·gt=mg·v0=mgv0,选项C错误;小球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之比为=,选项D错误.
9.(2019·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如图所示为三个小球初始时刻的位置图,将它们同时向左水平抛出都会落到D点,DE=EF=FG,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三小球( )
A.若初速度相同,高度hA∶hB∶hC=1∶2∶3
B.若初速度相同,高度hA∶hB∶hC=1∶3∶5
C.若高度hA∶hB∶hC=1∶2∶3,落地时间tA∶tB∶tC=1∶2∶3
D.若高度hA∶hB∶hC=1∶2∶3,初速度vA∶vB∶vC=1∶∶
D 解析 若初速度相同,根据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知,运动时间tA∶tB∶tC=1∶2∶3,则由h=gt2,得下落高度hA∶hB∶hC=1∶4∶9,选项A、B错误;若hA∶hB∶hC=1∶2∶3,由h=gt2,得tA∶tB∶tC=1∶∶,而v==x·,得vA∶vB∶vC=1∶∶,选项C错误,D正确.
10.(2019·临沂高三三模)如图所示,A、B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在空中相遇时两球下落的高度为h,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下落的高度为( )
A. B. C.h D.2 h
B 解析 两球同时抛出,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相等时间内下降的高度相同,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根据x=vAt+vBt知,当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根据H=gt2,时间变为原来的一半,所以下落高度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故选项B正确.
11.(2019·东莞高三二模)如图所示,小球A从第一台阶的边缘以速度v1水平抛出,小球B从第二台阶的边缘以速度v2水平抛出,最终两球都落在第三台阶的边缘,已知所有台阶的台高均为H,台宽均为L,H=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B平抛的初速度大
B.小球B运动的时间长
C.小球B落到台面上的速度大
D.小球A和小球B落到第三台阶时的速度方向相同
D 解析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v0=x,则v0A=2L=;v0B=L=,则小球A平抛的初速度大,选项A错误;根据t=可知,小球A运动的时间长,选项B错误;根据v=可知vA==;vB==,则小球A落到台面上的速度大,选项C错误;两小球的水平位移都等于竖直位移,则位移的偏向角相同,根据平抛运动的推论可知,速度的偏向角相同,则两球落到第三台阶时的速度方向相同,选项D正确.
12.(2019·湖北、山东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如图所示,是某次研究小球做平抛运动过程得到的频闪照片的一部分.已知背景正方形的边长为b,闪光频率为f.求:(各问的答案均用b、f表示)
(1)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
(2)小球通过C点瞬时速度vC的大小;
(3)小球从开始平抛到运动到A位置经历的时间tA.
解析 (1)根据Δx=aT2可得g==bf2.
(2)水平速度v0==2bf,小球通过C点的竖直速度等于竖直方向上BD段的平均速度,则vCy==,
则小球经过C点的瞬时速度vC的大小
vC===bf.
(3)小球经过A点的竖直速度 vAy=vCy-2gT=bf,则小球从开始平抛到运动到A位置经历的时间tA==.
答案 (1)g=bf2 (2)vC=bf (3)tA=
13.(2019·黄冈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的高度h=3.6 m,A球位于斜面的顶端,B球位于斜面底端正上方与A球等高处.现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其中A球沿斜面向下运动,B球向左水平抛出,且两球具有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4 m/s,结果两球在斜面上相遇.A、B两个小球均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 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从开始运动到两球相遇所需要的时间;
(2)A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 (1)对B球分析,有x=v0t,①
y=gt2,②
由几何关系有 tan θ=,③
由①②③得t=0.6 s.④
(2)对A球分析,有 mgsin θ-μmgcos θ=ma,⑤
=v0t+at2,⑥
联立②④⑤⑥解得 μ=.
答案 (1)0.6 s (2)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4章 曲线运动 第4讲 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4章 曲线运动 第4讲 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 (含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精品讲义153串联和并联原卷版doc、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精品讲义153串联和并联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第4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第12讲圆周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练习第4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第12讲圆周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含解析),共7页。
高中物理高考 2020年物理高考大一轮复习第4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第12讲圆周运动的规律及应用练习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2020年物理高考大一轮复习第4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第12讲圆周运动的规律及应用练习含解析,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