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0.5分,共15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0.5分)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下列情境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农民伯伯在田地里挥汗如雨 B.田地里的玉米茁壮成长 C.初秋的雨后,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叫 D.秋天,光照时间逐渐缩短2.(0.5分)202161日清华大学迎来了中国首个机器人学生——华智冰,不仅颜值出众,歌声甜美,诗词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她是生物,因为她有超高的智商 B.她是生物,因为她会唱歌 C.她不是生物,因为她不能生长和生殖 D.她不是生物,因为她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3.(0.5分)下列不属于生物学研究内容的是(  )A.试管婴儿 B.转基因技术 C.“神舟十三号”的发射 D.新冠肺炎病毒的特点4.(0.5分)如图是我国研发的“无水免冲生物马桶”,其特点是不见一滴水,却能和水冲厕所一样干净。仅需一年更换一次生物菌(  )A.非生物因素 B.消费者 C.生产者 D.分解者5.(0.5分)如图表示植物生理活动时释放气体的过程,图中能正确表示叶片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A B C D6.(0.5分)非洲草原上的狮子是营群体生活的,一个狮群中只有一个成年雄狮,其余的是雌狮和幼狮,共同保卫自己的领域和捕猎。如果有其他的雄狮进入,两只雄狮就会发生格斗(  )A.种内斗争、种内斗争 B.种内互助、种内互助 C.种内斗争、种内互助 D.种内互助、种内斗争7.(0.5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为(  )A.可以生长发育 B.能够繁殖后代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需要获取物质和能量8.(0.5分)明湖位于风景秀丽的牧城公园内,行走在明湖岸边,可见长桥卧波(  )水草阳光空气温度其它鱼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9.(0.5分)秋雨绵绵的傍晚,老师带着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应该选用的光圈及反光镜是(  )A.大光圈和凹面镜 B.小光圈和平面镜 C.大光圈和平面镜 D.小光圈和凹面镜10.(0.5分)在研究“响尾蛇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了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踪受伤的猎物的看法。该步骤属于实验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实施实验 D.得出结论11.(0.5分)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涂片,发现视野中的血细胞较模糊,则他应该调节显微镜的哪一结构(  )A.目镜 B.物镜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12.(0.5分)在搭建种植植物的暖棚时,我们最好选用无色透明的玻璃.关于这种做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阳光的进入,使暖棚的温度增高 B.有利于阳光的进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选择玻璃的颜色,完全凭个人喜好 D.透明玻璃做成的暖棚最漂亮13.(0.5分)2021511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该数据的获得需要用到哪种科学方法(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14.(0.5分)如图是蚕豆叶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含叶绿体最多的部位是(  )A B C D15.(0.5分)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海豹,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这是(  )A.海豹对环境的影响 B.海豹对环境的适应 C.环境对海豹的影响 D.环境对海豹的适应16.(0.5分)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中部地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地段,湿地内物种繁多,生态系统类型多样(  )A.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等方面有特别功能 B.湿地是众多植物和以水禽为主的动物的乐园 C.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 D.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肺”17.(0.5分)民间素有“惊蛰雨雷,小麦成堆”的农谚。我市今年春旱严重,由此对农作物产生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分 B.阳光 C.空气 D.温度18.(0.5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 B.热带雨林 C.草原 D.生物圈19.(0.5分)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鼠妇生活的影响因素”实验方案,分析可知,该同学探究的是哪一因素对鼠妇的影响?(  )A.土壤湿度 B.水分 C.光 D.温度20.(0.5分)在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时,某学生小组的实验结果是不浇水的一组比适量浇水的一组生长更为旺盛。对此结果,同学们持怀疑态度,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修改实验数据 B.检查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 C.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D.查阅相关资料并分析原因21.(0.5分)常见的薇甘菊是外来物种,它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本土植物,与本土植物争夺阳光和养料,薇甘菊与本土植物的关系是(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共生22.(0.5分)某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受精鱼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实验记录如表所示,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组别水质水量(mL水温(℃)鱼卵数(个)孵出的鱼苗数(只)A河水500233028B蒸馏水50010308A.没有对照实验 B.水中没有食物 C.鱼卵数量太少 D.两组的水温不同23.(0.5分)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虫和鸟属于消费者 B.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 C.图示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作为生态系统,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24.(0.5分)下列有关大棚蔬菜种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大棚中通入“气肥”,目的是提高氧气量以增产 B.阴雨天时提高大棚内的温度,以促进光合作用 C.只要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就可提高蔬菜的产量 D.大棚内白天适当升高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25.(0.5分)近两日,我市万亩香沙芋喜获丰收。作为靖江的特色美食之一,香沙芋块茎中的淀粉含量高,有股独特的香味,素有“芋中板栗”之称。这些淀粉主要来自(  )A.块茎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块茎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 C.由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 D.由根细胞合成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26.(0.5分)分别于早晨、傍晚和深夜在同一株植物相同位置摘取形状、大小基本相同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脱色后用碘液处理(  )A.早晨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 B.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 C.深夜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 D.三片叶片蓝色深浅程度一致27.(0.5分)某学习小组对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湿度进行测量,将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成空气湿度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是干湿表 B.同一时间,空气湿度:灌木丛>裸地>草地 C.测量时,重复测几次,取其平均值,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D.测量地点周围不能有水田、水池、池塘、河流和湖泊等28.(0.5分)在第一次练习使用显微镜时,小明非常好奇。他将自己的名字制成如图所示的临时装片,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若他的操作都是正确的(  )A B C D29.(0.5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显微镜在观察细胞的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对显微镜使用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图甲中的镜头由a转换成b后,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要将图甲中的镜头由a转换成b,可以直接转动物镜镜头 C.若要观察图乙中的微生物,应将载玻片向左下方移动 D.若视野中看到图丙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30.(0.5分)若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在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图象的视野由亮到暗的顺序是(  )A③②①④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大题,每空0.5分,共15分)31.(3.5分)同学们本学期学习了显微镜相关的知识,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看到的物像“E”从甲到乙放大倍数由100倍提高到400倍,如果目镜的放大倍数一直都用10倍,则物镜的倍数应由10倍镜头更换为      倍镜头。2)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选择      物镜,(选填“低倍”或“高倍”),并转动遮光器选择大光圈,同时转动反光镜收光3)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2中甲转为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装片往      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转动      ,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此时,视野      (选填“变亮”、“变暗”)。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更换物镜,小黑点消失了     上。5)现将一做过不透明处理的字母“p”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则看到的物像是      A.pB.bC.dD.一片黑暗32.(3.5分)如图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1)该池塘生态系统中,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成分外     。它能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供给      重新利用。2)图中所示的生产者,除浮萍外还有      ,它们能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      。鱼、虾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3)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4)该生态系统属于生态系统类型中的      (选填“陆地”、“水域”)生态系统33.(3.5分)在南方梅雨季节,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所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王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并一周后记录实验现象。组别ABC方法取新鲜馒头片20克,烘干放置半小时后装入保鲜袋中,扎紧袋口取新鲜馒头片20克,放置半小时后放入保鲜袋中,扎紧袋口取新鲜馒头片20克,放置半小时后装入保鲜袋中,扎紧袋口实验结果不发霉发霉请你分析该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小王同学认为:温度会影响霉菌的繁殖。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王同学应该选择      组和C组作为一组对照试验,且C组中的条件应该是      。当实验结果      (选填“发霉”或“不发霉”)的时候,小王同学的假设成立。此时,A组与C      (选填“能”、“不能”)形成对照。2)若选择A组和B组做对照试验,则该同学探究的实验变量是      ,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4.(4.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必需原料”,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两套装置中均放入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并在玻璃罩口涂上凡士林(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1)实验前,将植物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的目的是      2)分析甲、乙两装置,可知该兴趣小组想要探究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3)将两个装置放在光照充足的相同环境中照射几小时后,各取甲、乙两套装置中的一片叶片放在      中,     加热,进行脱色处理。待叶片变成      色时,再经过清水冲洗、碘液染色等步骤。观察叶片颜色变化,甲装置中叶片      ,乙装置中叶片      (选填“不变蓝”、“变蓝”)。4)为了探究温度对室内蔬菜产量的影响,该兴趣小组选择菠菜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分别在温室中种植了相同的菠菜苗,温室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其他环境条件均适宜且相同):温室ABC二氧化碳浓度0.05%0.5%0.5%温度202010如果要研究温度对菠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要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种植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室B中的菠菜幼苗长得快,由此可知适当提高温度能      菠菜幼苗进行光合作用。(选填“促进”或“抑制”)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0.5分,共15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解答】解:挥汗如雨,是排出体内的废物、初秋的雨后,秋天。故选:D2【解答】解:机器人华智冰不能进行新陈代谢、不能够生长和繁殖,即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故选:C3【解答】解:试管婴儿、转基因技术,都属于生物学研究内容。故选:C4【解答】解: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将有机物变成无机物。真菌和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故选:D5【解答】解: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B:植物不可能同时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和氧气,B不符合题意;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C符合题意;D: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故选C6【解答】解:两只狮子为了争夺首领而厮打,这属于同种生物之间进行的种内斗争(竞争),共同保卫自己的领域和捕猎属于种内互助。故选:C7【解答】解:题干中鸟类因受到惊吓而起飞,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故选:C8【解答】解:水草、虾,都是生物,都属于生物因素;阳光、空气,都是非生物。  所以,能影响草原上的羊群中某只羊生活的生物因素有:水草、其他鱼。故选:B9【解答】解: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要想使视野变强,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凹面镜能够聚光。秋雨绵绵的傍晚,所以,因此要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故选:A10【解答】解:本题研究的是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应用已有知识。因此。故选:B11【解答】解: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发现视野中的血细胞较模糊,使物像更清晰。故选:D12【解答】解:因为不透明物体对光的反射规律是:“反射相同颜色的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对于透明物体而言;所以,往往使用无色塑料薄膜而不使用“有色”。故选:B13【解答】解: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分析研究,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故选:B14【解答】解: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故选:B15【解答】解: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它的皮下有着厚厚的脂肪,这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故选:B16【解答】解:ABC、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向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粮食。湿地具有净化水源,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ABC说法正确。D、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有“绿色水库”,D说法错误。故选:D17【解答】解:农谚“惊蛰雷鸣,小麦成堆”,雷鸣下雨,因此说明此时主要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故选:A18【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D19【解答】解:由图可知,木板不透光,实验中除了光这一条件不同外,所以该同学探究的是光这一因素对鼠妇的影响。故选:C20【解答】解:A、分析数据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A错误。B、在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时,在设计实验时,另一组浇适量的水。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实验装置和实验环境,B正确。C、在这个实验中,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C正确。D、对于实验中出现的不正常的情况,D正确。故选:A21【解答】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等、水分,因此属于竞争关系。故选:B22【解答】解:对照试验是单一变量实验,表格中有两个变量水质和水温,两组的水温相同。故选:D23【解答】解:A、虫是食草动物,鸟是食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B、细菌,可把动植物遗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B正确。CD、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空气、水,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所以说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D正确。故选:C24【解答】解:A、为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气肥”实质上二氧化碳气体。B、为提高产量,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合理密植,提高光合效率,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不能提高蔬菜的产量。D、在一定范围内,制造的有机物就多,白天气温高光合作用旺盛制造的有机物多,作物呼吸作用比较弱,使有机物得到更多地积累,D正确。故选:D25【解答】解:A:块茎细胞中不含叶绿体,无法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植物不能从土壤中直接吸收有机物,B错误;C: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D:根细胞无叶绿体,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故选:C26【解答】解:A、早晨摘取叶子,所以这时候叶子中的淀粉最少,不符合题意;B、傍晚摘取了叶子,体内的淀粉积累的较多;符合题意;C、深夜摘取的叶子,所以这时候叶子中的淀粉比较少;不符合题意;D、从AB,三片叶片蓝色深浅程度不一致。故选:B27【解答】解:A、干湿表又称“干湿球温度表”。B、由分析可知植被越茂盛,空气的湿度越大、草地和茂密的灌丛这三者相比,最茂盛的应该是茂密的灌丛,最后是裸地。即裸地<草地<灌木丛。C、在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时,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取平均值。D、题干中既然探究的是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测试地附近不能有水田、湖泊。故选:B28【解答】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小明”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所以小明将自己的名字制成临时装片”。故选:D29【解答】解:Aba长,高倍镜看到的细胞数量少;B、若要将图甲中的镜头由a转换成b,不能直接转动物镜镜头;C、显微镜中观察到微生物向左下角移动,因此为了保证微生物始终在视野中央,C正确;DD、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左右颠倒,物像依然顺时针转动。故选:C30【解答】解:看到细胞的大小关系是,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关系是,则视野亮度关系是,可见A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大题,每空0.5分,共15分)31【解答】解:(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或宽度,图中看到的物像“E”从甲到乙放大倍数由100倍提高到400倍。2)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同时左眼注视目镜。3)视野甲中“E”在左下方,因此物像要向右上方移动,故玻片应向左下方移动,然后转动转换器。此时。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目镜.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移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还在不在物镜,视野中看到了一个小黑点,小黑点不动,小黑点消失了。5)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旋转180°后得到的是字母“d”。故答案为:(1402)低倍;3)左下;转换器;4)目镜;5C32【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消费者和分解者、浮萍,鱼、虾属于消费者。生态系统中。分解者能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2)题图中,浮萍、水绵属于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4)水域生态系统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与淡水生物组成,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故答案为:1)分解者;绿色植物。2)水绵、水草;消费者。3)太阳能。4)水域。33【解答】解:(1)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温度是变量。为了控制单一变量,这样B组和C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温度低抑制了霉菌的繁殖。A组和C组有两个变量﹣﹣水分和温度,因此不能够成对照实验。2)若选择A组和B组做对照试验时,除了水分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有水分的馒头发霉了,由此得水分对霉菌生活有影响。故答案为:(1B;寒冷;不能;2)水分;水分对霉菌生活有影响。34【解答】解:(1)实验前应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2)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甲与乙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3)光照几小时后,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并将小烧杯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隔水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时、碘液染色等步骤,变蓝色的是乙装置的叶片,因此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比较甲,可以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4要探究温度对菠菜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就要以温度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温室B与温室A相比较,温室B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高,因此温室B中的菠菜幼苗比温室A中的菠菜幼苗长得快。故答案为:(1)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2)二氧化碳。3)酒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4BC;促进。
     

    相关试卷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共1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