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方新课堂 高考总复习》生物 必修3 第4章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
展开群落的主要特征及空间结构[考点梳理]
(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________的集合。强调该区域中________生物,包括全部植物、动物、
(2)特征:__________、种间关系、空间结构、___________等。
(1)群落的_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的物种组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群落的性质,衡量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2)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①生物群落的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越丰富,
②丰富度从热带到两极随纬度增加,物种的丰富度逐渐________。③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④丰富度随水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
(1)种间斗争①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________。②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______和_______等。③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________,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2)种间互助——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
互依存,________________。
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
4.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
(1)原因:与环境中的____________有关,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2)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
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5.群落的空间结构:指群落中不同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
间,包括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
①表现: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______现象。(2)水平结构①表现:水平方向上常呈________分布。
1.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答案:×2.不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不同,一般来说,越靠近热带地
区,物种丰富度越高。(答案:√
3.同一物种之间的大鱼吃小鱼叫作捕食。(答案:×
4.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答案:×5.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
[基础测评]1.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
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A.捕食关系,N1 为捕食者,N2 为被捕食者B.捕食关系,N2 为捕食者,N1 为被捕食者C.竞争关系,N1 为竞争中的胜利者,N2 为失败者D.共生关系,N1、N2 彼此依赖,相互有利答案:B
2.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答案:D
[考点梳理]1.群落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________
_________代替的过程。
2.群落演替的五大原因(1)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2)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3)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4)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5)____________的干扰。
(1)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一般都可以演替到________这一最高阶段。(2)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3)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______。(4)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________越来越强。
5.群落演替的过程分析
(1)初生演替(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
(2)次生演替(以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________→________。
6.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明辨关于群落演替的四个易误点(1)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
(2)演替是“不可逆”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3)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
(4)并不是所有群落都可以演替到森林阶段。如果陆地环境条件适宜,群落都能演替到最高阶段——森林阶段。在干旱地区,一般只能演替到草本植物或低矮灌木阶段。
[易错诊断]1.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
答案:×2.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很快就会长满小灌木,成为
3.群落演替中的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
答案:√4.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答案:×5.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
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答案:√
[基础测评]1.一个湖泊经历了一系列演替阶段后,可以演变为一个森
林,其演替过程大体为(
A.湖泊→沼泽→灌木林→草原→森林B.湖泊→草原→灌木林→沼泽→森林C.湖泊→沼泽→草原→灌木林→森林D.湖泊→湿地→灌木林→森林答案:C
2.环境条件变差时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A.层次不变,层次结构简单化B.层次减少,层次结构不变C.层次减少,层次结构简单化D.层次不变,层次结构不变答案:C
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间关系会不断调整C.初生演替缓慢、时间长,次生演替迅速、时间短D.群落演替的方向会因为群落内外因素的影响而改变答案:A
种间关系判断及相关曲线分析
[典例 1](2018 年江苏盐城学考)下图曲线代表两种生物的数
量变化关系,它们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
[解析]由图中的两条曲线可知,一种生物随着另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选B。
捕食关系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技巧
(1)若两种生物的最大数量有明显差异,一般数量多的为被捕食者,如图 1 中 A 为被捕食者。(2)若两种生物数量相当,则从变化趋势看,先到达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到达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前,捕食者变化在后,如图 2 中 A 为捕食者,B 为被捕食者。
[考向预测]1.如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子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分别表示兔子和狼的数量变化B.狼的 K 值接近 B 点对应的数值C.兔子的 K 值接近 C 点和 D 点对应的数值D.第 3 年狼的数量会因缺乏食物而下降
解析: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甲的数量最先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乙的数量的增加,甲的数量随之减少,推测甲为被捕食者兔子,乙为捕食者狼,A 正确;K 值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 K 值附近上下波动,B 错误;种群数量会在 K 值附近上下波动,从题图上分析,兔子的K 值应该接近 C 点和 D 点对应的数值,C 正确;据图分析可知,第 3 年时兔子的数量在下降,因此狼的数量也会因缺乏食物而下降,D 正确。
2.图 1、图 2、图 3 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
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 1 所示B.图 2 中 b 生物对 a 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C.图 1、图 2、图 3 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图 3 中实验初期,竞争与种内互助并存,后期 X 的种内斗争加剧答案:B
考查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典例 2](2018 年浙江卷)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
[解析]水生群落也有分层现象,其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所以 A、B、C 正确,D 错误。[答案]D
[考向预测]3.(2019 年山东济南模拟)生长于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冷箭竹是大熊猫最主要的食用竹,此种竹子可成片生长为竹林。竹笋位于竹林最下层,幼竹位于中层,成年竹子位于最高层。竹林中不同地段上生长有不同密度的冷箭竹,冷箭竹稀疏的地方生有较多的其他植物。从群落的空间结构的角度来看,下列
A.竹笋、幼竹、成年竹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成片的竹林中不存在水平结构特征C.竹笋、幼竹、成年竹等所有大大小小的冷箭竹构成了一个群落D.竹林既具有垂直结构,也具有水平结构
解析:竹笋、幼竹、成年竹属于同一种群,而垂直结构属于群落的特征,A 错误;成片的竹林中存在水平结构;B 错误;竹笋、幼竹、成年竹等所有大大小小的冷箭竹构成了一个种群,C 错误;竹林不同高度生物类型不同,说明具有垂直结构,不同地段植被不同,说明具有水平结构,D 正确。
[典例 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裸岩上、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演替结束达到稳定状态时的群落中不存在竞争现象C.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只能形成草原D.群落演替是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裸岩上、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分别是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A 错误;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中,群落中仍然存在竞争现象,B错误;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能形成森林,C 错误;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 正确。
[考向预测]4.(2019 年河北张家口调研)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
A.群落的初生演替在陆地可发生,在海洋则不可B.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比次生演替快C.群落的自然演替是一个种群替代另一个种群的过程D.在被毁灭群落基质上所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解析:初生演替既可发生在陆地上,也可发生在海洋中,A 错误;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比次生演替慢,B 错误;群落的自然演替是指演替过程中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C 错误;在被毁灭群落基质上,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得以保留,所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D 正确。
[典例 4](2018 年宁夏银川月考)银川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原本常见的泥鳅、田螺等几近销声匿迹。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土壤小动物由于__________,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2)遭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土壤动物,是因为农田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而不同类群的土壤动物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
(3)当污染停止后,在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演替。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这种演替将最后达到____________(群落)阶段。
[解析](1)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难与无标记个体充分混匀,所以一般适于采用样方法,而不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2)不同类群的土壤动物具有不同的物种丰富度;遭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土壤动物,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
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如发芽地下茎)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因此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由于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比较适宜,这种演替将最后达到森林阶段。[答案](1)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2)抵抗力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 丰富度
群落演替的方向及变化分析
[考向预测]5.(2019 年山东青岛调研)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经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对野生动物与植物种群不能进行开发利用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 3 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降低
解析: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对野生动物与植物种群应该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利用,A 错误;图中第 3 阶段为森林阶段,甲、乙、丙三个物种并存,各自在垂直方向上占有一个层次,此时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B 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C 错误;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提高,D 错误。
6.(2019 年河南洛阳尖子生联考)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人为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结果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B.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
C.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D.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解析: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要获知物种丰富度,需统计样方内所有生物种数,A 错误;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B 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所以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C 正确;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D 正确。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土壤条件: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
小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
(2)调查方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
(1)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可以调查某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也可以通过调查来比较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还可以针对不同时间(如白天与晚上)或不同空间(如不同深度的土层)做调查。
(3)从不同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4)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小
动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5)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
(6)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典例](2018 年湖南永州调研)下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装置的花盆壁 M 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要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趋湿、避高温的习性
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
[解析]甲装置中花盆壁 M 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要留有一定空隙,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以保证土壤小动物的有氧呼吸,A 正确;乙装置较为简易,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B 正确;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来进行采集的,C 错误;用乙装置采集到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便于计数和观察,D 正确。
[举一反三]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
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略,不必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取样器取样法,二是目测估计法C.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2022年《南方新课堂 高考总复习》生物 必修3 第5章 第2、3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件: 这是一份2022年《南方新课堂 高考总复习》生物 必修3 第5章 第2、3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1能量来源,太阳能,同化量,粪便量,呼吸消耗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南方新课堂 高考总复习》生物 必修3 第5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这是一份2022年《南方新课堂 高考总复习》生物 必修3 第5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思维网络,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点一,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南方新课堂 高考总复习》生物 必修3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课件: 这是一份2022年《南方新课堂 高考总复习》生物 必修3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淋巴因子,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免疫系统的功能,病原体,答案×,属于特异性免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