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高一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辽宁省营口市普通高中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辽宁省营口市普通高中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O2和H2O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辽宁省营口市普通高中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1. 我国科技事业成果显著,下列成果所涉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神州十二号航天员头盔面窗的材料——聚碳酸酯
B. 国产大飞机C919的主体材料——铝锂合金
C.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的主体材料——合金钢
D. “奋斗者”号深潜器载人舱的外壳——钛合金
2. 太原方特游乐园在今年国庆期间举行了盛大的焰火晚会,能使焰火呈现黄色的元素是( )
A. 钠元素 B. 钾元素 C. 铜元素 D. 钙元素
3. 613C呼气法在医学上常用于幽门螺旋杆菌的诊断, 614C可用来测定文物年代。下列有关 613C和 614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613C和 614C原子中均含有6个质子 B. 61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 613C和 614C互为同位素 D. 613C和 614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4. 我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推进剂,生成N2、CO2和H2O(g)。则该反应中N2O4( )
A. 只是氧化剂 B. 只是还原剂
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5. 铝合金在日常生活、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方面均有广泛用途。下列关于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合金是用途最广泛的合金
B. 常温下不与任何酸、碱反应
C. 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高、储量丰富,仅次于铁
D. 铝的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抗腐蚀性能好
6. 下列物质是离子化合物且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H2SO4 B. CO C. KOH D. Al2O3
7. 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金属钠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②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后固体物质质量增加
③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2Na+O2=Na2O2
④取完后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8. 如图所示,经某溶液浸泡、干燥后的纸张,用蘸取KSCN溶液的毛笔可写出红字,则该溶液是( )
A. FeSO4溶液 B. FeCl3溶液 C. KNO3溶液 D. NaOH溶液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氯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B. 红色油漆中通常含有Fe2O3
C. 向碳酸钠中加少量水,伴有吸热现象 D. 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10. 随着人们对物质组成和性质研究的深入,物质的分类更加多样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2O2、Al2O3、Fe2O3都是碱性氧化物
B. 磁铁矿、盐酸、绿矾都是混合物
C. CH3COOH、NH3⋅H2O、HClO都是弱电解质
D. 烧碱、纯碱、熟石灰都是碱
11.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不需要的仪器为( )
A. B. C. D.
12. 下列物质不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的是( )
A. 新制的氯水 B. 双氧水溶液 C. 液氯 D. 84消毒液
13.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NaCl溶液能导电,所以NaCl溶液是电解质
B. 固态氯化钾不导电,但是氯化钾是电解质
C. 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所以能导电
D. 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14.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的电子式为H:O:H
B. 水只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
C. 冰的密度比水小是因为冰中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D. 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OH−
15. 某无色酸性溶液中,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Fe2+、Ba2+、NO3−、Cl− B. Na+、NH4+、SO42−、Cl−
C. Na+、K+、CO32−、NO3− D. Na+、K+、MnO4−、Br−
16. 实验室配制0.20mol/LNaOH溶液950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天平称取8.0g的氢氧化钠固体
B. 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950mL的容量瓶中
C. 洗涤烧杯后的溶液未用玻璃棒引流到容量瓶中
D. 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发现液面降低,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17. 目前,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可将水形成像棉花糖一样的气溶胶的冰,该冰称为“气态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冰具有丁达尔效应
B. “气态冰”与普通冰化学性质相同
C. 18g“气态冰”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等于22.4L
D. “气态冰”分子中存在极性共价键
18. 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溶液褪色,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6H++5Na2O2=2Mn2++5O2↑+8H2O+10N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O2是还原产物,Mn2+是氧化产物 B. 氧化性:MnO4−X>Z
B. 原子半径:Z>X>Y
C. 单质的还原性:X>Y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23. 用10mL0.1mol/LBa(OH)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Fe2(SO4)3、ZnSO4和K2SO4这三种溶液中的SO42−完全转化成BaSO4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 3:2:2 B. 1:2:3 C. 1:3:3 D. 3:1:1
24.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如图用于观察钾元素的焰色
B. 如图用于实验室制备Fe(OH)2
C. 如图用于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放热
D. 如图用于比较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
25. 某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某几种:K+、Fe2+、Mg2+、Ba2+、Cl−、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该溶液分别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以下推测错误的是( )
A. 一定有Mg2+ B. 一定有K+ C. 一定没有Fe2+ D. 一定有Cl−
26. 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有害物质。例如:
(1)配平反应①Na2Cr2O7+HCl=NaCl+CrCl3+Cl2↑+H2O,______,Na2Cr2O7中的Cr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若该反应转移的电子为0.4mol,则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 ______。
(2)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需外加氧化剂的步骤是 ______(填序号)。
27. 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没有中子,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C与B能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形成离子化合物,D元素的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
(1)B的名称 ______,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______。
(2)甲是由A、B、C按原子个数比为1:1:1形成的化合物,写出甲的电子式 ______。
(3)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甲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28. 已知非金属单质硫(S)是淡黄色固体粉末,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______。
(2)请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______。
(4)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 ______(选填下列所给试剂的编号),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5)还有哪些事实能够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______(填编号)
①HCl比H2S稳定 ②HClO氧化性比H2SO4强 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 ④HCl酸性比H2S强 ⑤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⑥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材料的定义,难度较小,引导学生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解答】
A.聚碳酸酯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正确;
B.铝锂合金是金属铝和锂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故B错误;
C.合金钢在普通碳素钢基础上添加适量的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而构成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C错误;
D.钛合金是以钛元素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D错误;
故选:A。
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焰色反应,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环境保护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出特色的颜色的现象,某些金属灼烧具有特殊的焰色,比如,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钾元素透过蓝色钴玻璃的焰色为紫色,铜元素的焰色为绿色,钙元素的焰色为砖红色,
故选:A。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解答】
A. 613C和 614C原子均含有6个质子,故A正确;
B. 61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故B错误;
C. 613C和 614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二者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D正确;
故选:B。
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化合价变化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O4+NH2N(CH3)2=3N2↑+2CO2↑+4H2O,N2O4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由+4价降低到0价,NH2N(CH3)2中C、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以此解答该题。
2N2O4+NH2N(CH3)2=3N2↑+2CO2↑+4H2O中,C2H8N2中N的化合价−3,N2O4中N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生成N2,N2O4中的N元素化合价降低,N2O4应为氧化剂,
故选A。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性质与用途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用途最广泛的合金是铁合金而不是铝合金,故A错误;
B.常温下Al和强酸、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如Al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B错误;
C.在地壳中Al元素含量高储量丰富,且Al元素的含量高于Fe,故C错误;
D.Al属于亲氧元素,极易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氧化铝,保护Al,所以其抗腐蚀性能好,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键,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明确物质构成微粒及微粒之间作用力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A.H2SO4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A错误;
B.CO分子中C、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KOH中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氢氧根离子中O和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
D.Al2O3中铝离子和氧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钠与氧气反应产物与温度有关,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①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都生成氧气,所以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故错误;
②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消耗2mol二氧化碳,质量为88g,生成1mol氧气,质量为32g,所以固体质量增加,故正确;
③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4Na+O2=2Na2O,故错误;
④实验中,如果钠有剩余,应将剩余的钠应放回原试剂,因为钠相对比较活泼,随意丢弃容易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故正确;
故选D。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铁离子检验、离子反应和现象的分析判断,注意离子性质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纸张需经某溶液浸泡、干燥后使用,蘸有KSCN溶液的毛笔在纸张上写字,出现的是红字,说明纸张上的物质含铁离子,发生反应Fe3++SCN−Fe(SCN)3,则B选项FeCl3溶液符合,
故选B。
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性质与用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
【解答】
A.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故A正确;
B.氧化铁外观为红棕色粉末,可以用于制作红色油漆,故B正确;
C.碳酸钠溶于水放热,则向碳酸钠中加少量水,伴有放热现象,故C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为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正确;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酸、碱、盐、混合物的概念、氧化物的分类、电解质强弱的判别方法,依据各种物质的组成特点加以判断即可解答,题目基础、简单。
【解答】
A、Na2O2是过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只有Fe2O3是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
B、绿矾是七水硫酸亚铁的俗名,是纯净物,故B错误;
C、CH3COOH、NH3⋅H2O、HClO等在水溶液中均只能部分电离,均为弱电解质,故C正确;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是盐类,不是碱,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仪器的选择,明确试剂的状态与性质,明确各种仪器的形状及用途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灼烧固体需要在坩埚中进行,结合坩埚加热选择需要的仪器。
金属钠为固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可以在坩埚中进行,加热坩埚应到的仪器;泥三角、三脚架(或者铁架台),用不到蒸发皿,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漂白性,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物质的性质,注意归纳常见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及其漂白原理,明确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具有漂白性物质常见有氯水、HClO、过氧化氢、过氧化钠等,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也具有漂白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以此来解答。
新制的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双氧水溶液,84消毒液都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可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而液氯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熟悉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是解题关键,注意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解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据此解答。
A.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固态氯化钾不导电,但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都能导电,故KCl是电解质,故B正确;
C.氯化钠电离不需要通电,在水的作用下电离Na+和Cl−,故C错误;
D.SO2溶于水能导电,是亚硫酸导电,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氢键及其水的性质,难度不大,熟悉水的组成以及化学键特点为解答的关键。
【解答】
A.水是共价化合物,中心原子是O,与2个H原子分别形成1个共用电子对,氧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水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H2O与Na反应生成H2,H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H2O通电条件下生成O2,O元素化合价升高,表现还原性,故B错误;
C.冰中水分子排列有序,分子间更容易形成氢键,所以冰晶体中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比液态水中形成的氢键多,分子间的距离更大,所以相同温度下冰的密度比水小,故C正确;
D.H2O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O⇌H++OH−,故D错误;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问题,明确离子反应条件是解题关键,注意题干中隐含的条件,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亚铁离子水溶液显色,不符合题意,且酸性环境Fe2+被NO3−氧化,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
B.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H+,H+、Na+、NH4+、SO42−、Cl−,相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溶液为无色,故B选;
C.某无色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H+,H+、CO32−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
D.MnO4−溶液为紫色,酸性环境下能够氧化Br−,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B。
1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明确配制原理及操作步骤,熟悉误差分析的方法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实验室配制0.20mol/LNaOH溶液950mL,应选择1000mL容量瓶,依据m=cVM计算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nV进行误差分析。
A.实验室配制0.20mol/LNaOH溶液950mL,应选择1000mL容量瓶,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0.20mol/L×1L×40g/mol=8.0g,故A正确;
B.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1000mL的容量瓶中,故B错误;
C.洗涤烧杯后的溶液未用玻璃棒引流到容量瓶中,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C错误;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发现液面降低,继续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故D错误;
故选:A。
17.【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性质和组成、极性共价键的概念、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的对象,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题干信息的提取和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解答】
A.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可将水形成像棉花糖一样的气溶胶的冰,该冰称为“气态冰”,气溶胶属于胶体,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气态冰”的分子为水分子,与普通冰的构成微粒相同,都为水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B正确;
C.气态冰是气溶胶的冰,不是气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故C错误;
D.“气态冰”分子中存在H−O共价键,为极性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C。
1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转移电子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在2MnO4−+12H++5Na2O2=2Mn2++5O2↑+8H2O+10Na+中,2MnO4−→2Mn2+,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2价,得到2×5e−,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其所在的物质高锰酸根离子是氧化剂,5Na2O2→5O2,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0价,失去10×e−,过氧化钠是还原剂,以此来解答。
A.锰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Mn2+是还原产物,氧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O2 是氧化产物,故A错误;
B.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高锰酸根离子做氧化剂,氧气是氧化产物,故氧化性:MnO4−>O2,故B错误;
C.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向高锰酸钾溶液中加浓盐酸得不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故C错误;
D.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每5mol过氧化钠参加反应,转移10mol电子,78gNa2O2为1mol,故转移电子为2mol,故D正确;
故选D。
1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解答,难度不大。
【解答】
A.钠放入水中,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
B.氯气通入水中,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B错误;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2H++2OH−=BaSO4↓+2H2O,故C错误;
D.少量的NaHCO3与Ca(OH)2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O3−+Ca2++OH−=CaCO3↓+H2O,故D正确;
故选:D。
20.【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金属及化合物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FeO在空气中加热时,易被氧气氧化生成Fe3O4,故A错误;
B.Fe(OH)2具有还原性,能和H2O、O2反应生成Fe(OH)3,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B正确;
C.Fe3+具有氧化性,能被Fe还原为Fe2+,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C正确;
D.Fe(OH)3受热易分解生成Fe2O3和H2O,故D正确;
故选:A。
2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判断,该考点比较灵活,考查知识面广泛,对学生的基本功要求扎实,总体难度不大。
【解答】
A.钠的原子序数为11,核外有11个电子,故1mol Na含有的电子数为11NA,故A错误;
B.56g Fe与足量的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故B错误;
C.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故C错误;
D.1个D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1+8=10,20gD2O的物质的量为20g20g/mol=1mol,则20gD2O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故D正确;
故选:D。
2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根据离子结构特点及处于短周期推断元素是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元素周期表结构,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其简单离子X+、Y3+、Z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各离子均含有2个电子层,结合离子电荷可知,X为Na、Y为Al、Z为O元素,以此分析解答。
结合分析可知,X为Na、Y为Al、Z为O元素,
A.原子序数:Al>Na>O,即Y>X>Z,故A正确;
B.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Na>Al>O,即X>Y>Z,故B错误;
C.金属性Na>Al,则单质的还原性:Na>Al,故C正确;
D.金属性Na>Al,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NaOH>Al(OH)3,故D正确;
故选:B。
2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离子的浓度关系,明确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关系及信息中溶液中的SO42−离子恰好完全转化为沉淀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利用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关系来计算Fe2(SO4)3、ZnSO4、K2SO4三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因三种溶液的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浓度之比。
由题意知溶质Ba(OH)2的物质的量相同,
假设Ba(OH)2的物质的量为1mol,Fe2(SO4)3、ZnSO4、K2SO4三种溶液中的SO42−离子恰好完全转化为沉淀,
设Fe2(SO4)3、ZnSO4、K2SO4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为x、y、z,则
由Ba2++SO42−=BaSO4↓,可知
x×3=y×1=z×1=1mol,
则x:y:z=1:3:3,
因三种溶液的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浓度之比,
即浓度之比为1:3:3,
故选C。
2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制备、离子检验、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观察钾元素的焰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图中操作不合理,故A错误;
B.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应把胶头滴管伸入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故B错误;
C.钠与水反应放热,气体压强增大,红墨水出现液面差,可以验证,故C正确;
D.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碳酸钠较稳定,受热不易分解,所以加热时碳酸钠受热温度应该高于碳酸氢钠,则小试管中应为碳酸氢钠,故D错误;
故选:C。
2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现象与结论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推理能力、计算能力与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注意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和电中性规律的应用。
【解答】
第一份加入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或硫酸银或碳酸银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由上述分析可知,第二份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且露置在空气中生成1.16g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不含Fe2+,含有Mg2+,该沉淀为Mg(OH)2,CO32−与Mg2+不共存,则不含CO32−,且n(Mg2+)=1.16g58g/mol=0.02mol;第三份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生成2.33g白色BaSO4沉淀,且n(SO42−)=n(BaSO4)=2.33g233g/mol=0.01mol,Ba2+与SO42−不共存,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一定不含Ba2+;根据溶液不显电性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Cl−、SO42−,一定不含有Fe2+、Ba2+、CO32−,可能含有K+,故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26.【答案】(1)Na2Cr2O7+14HCl=2NaCl+2CrCl3+3Cl2↑+7H2O;+6;4.48L
(2)④⑥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以及方程式的配平,综合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相关计算问题,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
【解答】
(1)在反应①Cr元素化合价由+6价降低到+3价,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则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结合质量守恒可知配平后的方程式应为Na2Cr2O7+14HCl=2NaCl+2CrCl3+3Cl2↑+7H2O,Na2Cr2O7中的C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整个反应转移6mol电子产生3mol氯气,若该反应转移的电子为0.4mol,产生0.2mol氯气,则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4.48L;
(2)根据转化关系图可知②③中Cr元素化合价不变,④⑥中Cr元素化合价升高,需加入氧化剂,⑤中Cr元素化合价不变,答案选④⑥。
27.【答案】(1)氧元素;第三周期第ⅢA族
(2)
(3)Al(OH)3+OH−=AlO2−+2H2O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元素化合物知识、元素的位置及原子结构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
【解答】
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没有中子,A为H;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B为O元素;C与B能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形成离子化合物,C为Na元素;D元素的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D的离子为金属阳离子,为Al元素;以此来解答。
(1)由上述推断可知A为H元素,B为氧元素,C为Na元素,D为Al元素,D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ⅢA族;
(2)甲是由H、O、Na按原子个数比为1:1:1形成的化合物,甲为NaOH,电子式;
(3)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Al(OH)3,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28.【答案】(1)分液漏斗
(2)MnO2+4HCl(浓)MnCl2+Cl2↑+2H2O
(3)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
(4)A;S2−+Cl2=S↓+2Cl−
(5)①③⑥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性质探究实验,关键是理解实验原理,明确各装置作用,掌握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实验事实,题目难度不大,装置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装置A制备氯气,实验室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来制取氯气,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装置B利用单质之间相互置换反应证明,可以盛放硫化钠溶液,溶液变浑浊,证明氯元素非金属性比硫强,C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1)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2)A装置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来制取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3)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
(4)装置B利用单质之间相互置换反应证明,盛放的试剂是Na2S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是S2−+Cl2=S↓+2Cl−;
(5)①元素非金属性强弱与氢化物稳定性一致,HCl比H2S稳定,说明Cl非金属性更强,故①正确;
②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不能判断中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故②错误;
③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HClO4酸性比H2SO4强,说明Cl元素非金属性比S强,故③正确;
④氢化物酸性不能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如非金属性F>Cl,但HF属于弱酸,而HCl为强酸,故④错误;
⑤影响元素性质除外最外层电子数外,还有原子半径、核电荷数等因素,是各种元素共作用结构,紧靠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说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如F、Cl、Br原子最外层都7个电子,但非金属性F>Cl>Br,故⑤错误;
⑥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说明氯元素获得电子的能力更强,证明氯元素非金属性强,故⑥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辽宁省营口市普通高中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共22页。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7%、V0,6g铁与标准状况下2,00mlH2和1,【答案】D,【答案】B,【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辽宁省营口市普通高中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ml/L的溶液的碱性,【答案】B,【答案】D,【答案】A,【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