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配人教版 第二章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7493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配人教版 第二章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7493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配人教版 第二章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74931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配人教版 第二章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74931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配人教版 第二章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74931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配人教版 第二章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74931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配人教版 第二章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74931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配人教版 第二章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74931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我检测,探究一,探究二,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地域文化1.文化特点:文化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与认知,具有地域性。2.地域文化(1)分类①物质方面:建筑、服饰、饮食等。②非物质方面: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2)感受途径
(3)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①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②不同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得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
特别提醒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从成因上来看,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
拓展延伸客家文化是植根于古代中原地区传统汉族文化,在长期移民生活中适应了南方山区地理环境,并融合当地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福建客家土楼是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生活共同的产物。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1.相比很多现代城镇都是钢筋混凝土、玻璃之类的灰色调,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2.城镇中的各种建筑,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3.一所民居有其文化意蕴,而一座城镇的空间格局,或整体或局部,也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4.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如何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平、增加社会福利、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
一、判断题1.地域文化主要影响城镇的建筑和格局。( )2.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变化。( )3.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北京的四合院以北房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体现了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 )5.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因而与地理环境没有关系。(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1.荷兰因为地势低洼,留传下了一种独特的习俗:穿“木鞋”。荷兰人穿“木鞋”是为适应冬天寒冷潮湿、地上结冰的地理环境。这说明( ) A.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B.地域文化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无关C.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D.此种地域文化的范畴不是单一要素解析: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答案:A
2.下列地域文化中,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A.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B.中国陕北地区的窑洞C.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佛像D.新疆境内的坎儿井解析:竹楼、窑洞、坎儿井都是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的产物,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答案:C
下面四幅图片所示景观反映了天津的地域文化。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概括天津地域文化的特点是( )①类型多样 ②变化频繁 ③开放包容 ④整体相似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形成天津地域文化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A.河海交汇B.气候适宜C.地形平坦D.水源丰富
解析:第3题,图片显示天津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既有传统的、现代的,也有东方的、西方的,其特点是多元性,即类型多样,具有开放包容性;图片不能显示其变化频繁,更没有整体相似性。选C项。第4题,天津地处海河的入海口处,是河海交汇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天津港景观。港口文化又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选A项。答案:3.C 4.A
地域文化对乡村景观的影响问题探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结合材料探究:(1)分析词中描述的区域位于我国的 (填“南方”“北方”“西北”或“青藏”)地区。 (2)分析词中反映出的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有哪些。提示(1)南方(2)稻田、茅店、社(庙)、溪桥等。
关键能力1.地域文化的地域性
2.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的地域文化差异
3.我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典例剖析例1读下列两幅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这两幅景观图中,A图位于我国的 方地区,B图则位于 方地区。(填“南”或“北”) (2)A、B景观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风俗习惯B.气候条件C.生产活动D.地表形态(3)简析A景观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间的密切关系。
素养立意本题考查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的关系,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考查。解析:A图为竹楼景观,应位于我国南方湿热地区,竹楼有利于通风防潮,防虫、蛇侵袭等。B图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窑洞,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地区,该民居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适应当地夏热冬寒的气候特点。答案:(1)南 北(2)B(3)其建筑特点适应了当地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高脚”形式适应当地的湿热气候,防潮、防虫,且凉爽、通风;建筑材料多以竹木为主,便于就地取材。
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问题探究材料一 方圆的人文观,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在传统人文思想领域的真实写照,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在建筑领域,这一思想也有深刻的体现,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天坛公园,在古代它是“天子”与“天”对话的地方。方形围墙设东、西、南、北四门,象征“地方”;园内主体建筑祈年殿,设计成圆形,象征“天圆”,是天圆地方思想的匠心设计。
材料二 下图为法国巴黎街景图和美国芝加哥街景图。
结合材料探究:(1)材料一反映了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2)探讨材料二中法国巴黎街景与美国芝加哥街景完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城镇建筑景观和空间格局。(2)主要是由于巴黎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貌已经形成,在市中心区很少建造现代化高楼大厦。而美国芝加哥城市发展历史短,移民影响大,经济发展快,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各种高层建筑物错落其间。
关键能力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镇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镇建筑,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
1.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布局的影响美国和欧洲由于发展历史的差异,城镇建筑布局明显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2.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结构的影响中国和美国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城镇建筑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3.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风格的影响中国和西方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城镇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典例剖析例2巴黎圣母院是古老巴黎的象征,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北京故宫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是我国的艺术宝库。读巴黎圣母院图和北京故宫图,完成下列各题。
巴黎圣母院图 北京故宫图
(1)以上两图体现了建筑物在 方面的差异( ) A.空间布局形式B.建筑结构C.地域组合D.以上都不是(2)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地域文化的差异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自然环境的差异
素养立意本组题考查城镇景观文化特点及其成因,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考查。解析:第(1)题,建筑空间布局形式和地域组合体现建筑的空间分布与组合,以上两幅图片并未显示建筑的空间布局形式和地域组合,A、C两项错误;从图中看,二者在建筑结构上有不同,巴黎圣母院属哥特式建筑,高耸挺拔,故宫则强调城郭方正、对称,宫城居中,体现皇权至上,B项正确、D项错误。第(2)题,巴黎圣母院属于哥特式建筑,集基督教、欧洲文化、西方建筑艺术于一身;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建筑体现皇家威严、中轴对称等,因此两建筑差异的原因是地域文化的不同。故选A项。答案:(1)B (2)A
【素养】 地理实践力——四合院与地域文化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坐北朝南,基本形式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北京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莳花置石,一般种植海棠树,列石榴盆景;以大缸养金鱼,寓意吉利,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好比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最为人们所钟情。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培优】民居建筑的材料、样式和风格等都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为某地传统民居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综合思维)民居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中的( )A.北面B.南面C.东面D.西面(2)(区域认知)下列不属于图示民居所在文化区特征的是( )A.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B.盛产春小麦、棉花,属于旱作农业C.属于汉族聚居区,饮食多面食D.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解析:第(1)题,这是我国典型的北方民居,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地区。首先,由于正午太阳在南方,为了获得充足的光照,正房位于庭院的北面。其次还受当地文化的影响。第(2)题,华北地区属于旱作农业,但是不生产春小麦,而生产冬小麦。答案:(1)A (2)B
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传统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①下沉式窑院—黄土土质黏重 ②房屋高架—风暴海啸多发 ③墙厚窗小—炎热干燥,光照强 ④顶尖坡陡—冬季降雪量大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2.图中传统民居建筑体现( )A.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B.地域文化内向含蓄的特点C.地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D.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扩散
解析:第1题,下沉式窑院主要与黄土具有直立性有关,①错误;东南亚的水屋,房屋高架,气候闷热潮湿,②错误;北非碉堡式建筑墙厚窗小,气候炎热干燥,光照强,③正确;北欧木屋顶尖坡陡,降雪量大,④正确。故选D项。第2题,图示传统民居建筑体现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不能体现地域文化内向含蓄、创新和发展的特点,也不能体现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扩散。故选A项。答案:1.D 2.A
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下图为乌镇聚落形态示意图和乌镇建筑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
3.对乌镇聚落形态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气候B.河流C.地形D.矿产4.乌镇建筑景观独具特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域文化 B.交通C.经济发展水平D.政治解析:第3题,乌镇临水而建,河流穿城而过,聚落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因此河流是影响其聚落形态最大的因素,B项正确。第4题,受江南水乡文化的影响,乌镇建筑景观独具特色。A项正确。答案:3.B 4.A
山西省乔家大院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下图为乔家大院建筑景观。据此完成5~6题。
5.乔家大院建筑特色与设计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A.院门向东—日落方向B.正房高大—尊卑有序C.屋檐倾斜—冬季防风D.高墙深院—遮挡阳光6.在乔家大院众多传统题材木雕中出现了现代火车,说明( )A.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B.传统文化容易被破坏C.铁路最早出现在山西省D.建造者的想象力丰富
解析:第5题,院门向东,应是朝向日出方向,A项错误;正房高大,显示尊卑有序,B项正确;屋檐倾斜是为了雨季排水,C项错误;高墙深院,冬季可以防风,D项错误。第6题,在传统题材的木雕中出现了现代火车,说明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A项正确;传统文化容易被破坏无法体现,B项错误;铁路最早并不是出现在山西省,C项错误;木雕文化是对现实事物的一种反映,并不是靠想象力,D项错误。答案:5.B 6.A
7.下面四种房屋建筑图,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分布在我国 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 。 (2)乙分布在我国 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具有 等特点。 (3)丙分布在我国 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具有 等特点。 (4)丁分布在我国 地区,它反映了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 为主。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是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优秀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欣赏地域文化,发展历史差异,人家尽枕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2019)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图片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精准演练,模拟综合探究,课时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背景图ppt课件,共4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