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工卷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图示该日的节气和天气状况可能是,在一天中,焚风较强可能出现在,观赏图中悬日景观时,该游客背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吕梁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工卷(选择题)和第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等震线(也称等烈度线)是指在同一次地震中,烈度相等各点的连线或不同烈度区的分界线。2022年9月5日12:52在四川省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此次地震的等震线长轴呈西北走向。读泸定地'震烈度图,完成1-2题。1.影响此次地震的等震线长轴走向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干线B.大河流向C.地质构造D.城市带2.关于泸定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次地震可能会诱发崩塌、滑坡海啸、风暴潮等灾害B.救灾物资运输线路选择主要运用的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C.本次地震烈度的地区差异是由震级、震中距的差异导致D.建立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可以准确预报灾害发生时间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高度角、天气状况、地形地势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为我国大陆某山区学校某日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该学校位于太原市的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4.当地日出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数值和实测数值均大于日落时刻,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A.天气状况 B.地形阻挡C.耀斑爆发 D.大气透明度 5.图示该日的节气和天气状况可能是A.立夏晴天 B.春分阴天C.立秋多云 D.立春多云焚凤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形成的一种地方性风。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经常出现焚风现象。据此完成6-8题。6.石家庄的焚风现象一般出现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7.在一天中,焚风较强可能出现在A.晴朗的白天 B.多云的夜晚C.晴朗的夜晚 D.多云的白天8.石家庄出现焚风现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促进农作物早熟 ②多年冻土消融③森林火灾多发 ④取暖耗能增多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悬日是指太阳在平直街道的尽头刚好升起或落下的景观。下图是来自北京的游客在成都(104°E,30°N)某平直街道日落时拍到的悬日照片,该日在这条街道恰好能观测到日出和日落两次悬日景观。据此完成9-11题。9.观赏图中悬日景观时,该游客背向A.正东B.正西C.西北D.东南10.在图中街道同一观测点,下次能够同日欣赏日出和日落两次悬日景观的日期,和拍照当日相隔大约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11.关于游客拍照当日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大约50°B.成都在北京时间6:00日出C.北半球昼夜等长且昼渐长D.南半球极昼范围全年最大近年来北极海区正在快逵变化:水温升高、多年冰加速融化、夏季海冰覆益范围锐减、永久冻土融化、大西洋与太平洋入流增暖等等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可用叶绿素浓度来表示)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耍参数,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备受关注。研究表明,光可利用性和营养盐补给是控制北冰洋初级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下图表示北冰洋部分纬度圈平均的表层叶绿素浓度(单位:mg/m')。据此完成12一14题。12.关于北冰洋部分纬度圈平均的表层叶绿素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纬度越高,叶绿素浓度越低B.气温越高,叶绿素浓度越高C.冬季各纬度叶绿素浓度差异最大D.各纬度叶绿素浓度峰值均山现在春季13.5月后,北冰洋表层叶绿素浓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太阳辐射增强 海水温度升高 海水盐度降低 D.表层营养盐匮乏14.7月份,叶绿素浓度最高的海域最可能是 北极点周边海域 B.北冰洋外围海域表层C.北冰洋海盆区 D.北冰洋外围海域次表层右图为板块构造示意图(局部)。据此回答15-17题。15.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边界甲表示生长边界B.缺失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范围最广边界甲D.④和⑤为同一板块一边界乙16.与我国境内巨型褶皱山系形成有关的板块是A.④和⑤ B.①和②C.②和④ D.①和③17.图中边界乙所在地区最典型的地貌是A.海沟 B.海岭 C.裂谷 D.海盆纳米布沙漠(下左图)沿海多雾,夜晚这里的甲虫常在沙丘上迎风而立,甲虫壳能将空气中水汽液化,为甲虫提供生存必需的水源。受纳米布甲虫的启发,人类发明了“空中取水灌溉系统”,实现了干早区的低能耗、低水耗供水,其工作原理见下右图。完成18-20题。 18.从气候角度推测甲虫的生活习性①耐高温 ②耐干早③惧强光 ④对气温变化的适应性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与甲虫壳起类似作用的是A.光伏板 B.地下储水罐 C.冷凝管 D.风20.“夜晚这里的甲虫常在沙丘上迎风而立”的风向为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下图表示玉龙雪山山地植物(乔木和草本植物)物仲密度的海拔分布格局。据此完成21-22题。21.关于玉龙霄山山地植物物种密度空问分布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海拔草本植物的物种密度均大于乔木B.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峰值出现的海拔相同C.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垂直变化趋势相反D.各海拔草本植物的物种种类均多于乔木22.影响2900米以上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垂直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水分 B.热量 C.土地面积 D.坡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4小题,满分56分)23.(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西澳大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其首府珀斯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夏季以微风为主且一天中风向多变,而冬季刚好相反。图中甲、乙两地均属于草原气候区,干湿季分明,但降水集中的季节却差异显著。西澳大利亚州许多家庭在屋顶安装有太阳能发电系统,政府对加入太阳能发电计划的居民提供政策优惠。西澳大利亚州的能源厅厅长提出要将珀斯建设成为全澳首座太阳能域市,但有专家提出反对意见。(1)分析珀斯夏季和冬季在一天中风向变化特点不同的原囚。(6分)(2)比较甲、乙两地湿季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囚。(6分)(3)请你为持反对意见的专家阐明反对的理山。(4分)24.(14分)阅读图文材抖,完成下列要求。青藏高压是指在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对流层高空存在的季节性高压系统。它虽然生成于副热缈,但与一般的副热带高压生成机制并不相同,青藏高压在七月份最强,高压区内有上升气流。青藏高压的进退活动与我国东邰地区的降水及早涝关系十分密切,青藏高压的位置偏北时,在长江流域的高空气流辐合,在低层使得气流在华北地区辐合。下困为青藏高压位置示意图。 (1)分析夏季青藏高压的形成过程。(4分)(2)分析青藏高压的形成对东亚夏季风势力强弱的影响。(4分)(3)根据材料信息,分析青藏高压的位置偏北时,易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南旱北涝的原因。(6分)25.(1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鸟类的飞行高度受大气中氧含量的限制,一般不高于海拔5000米,而绝大多数种类是在400~1000米高度飞行。勒布沟位于东喜马拉雅山南坡,总体由北向南倾钭,降水较为丰盛,是中国鸟类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域之一。从底部到山顶依次分布有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针闾混交林、山地暗针叶林、高山灌丛草句以及永久冰雪带。图a表示勒布沟暖季(6-8月)乌类敏量垂直分布,图b表示勒布沟暖季留鸟及夏候鸟类物种数量垂直分布。 (1)概括勒布沟鸟类的分布特征。(6分)(2)分析勒布沟成为中国鸟类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域之一的主要原因。(4分)(3)有学生推测寒季勒布沟来自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候鸟较少。说明理山。(4分)26.(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表碛是指存在于冰川表面的冰碛物,表碛覆盖厚度影响冰川与大气间的能量交换,从而对冰川消融产生影响。终碛是冰川暂时稳定时期在冰川前端的堆积物,可以指出冰川停滞的位置和停滞的时间。西布冰川位于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东侧的山谷中,长约9km,是念青唐古拉山西段最长的大陆型山谷冰川。第四纪期间,在西布冰川槽谷中和邻区的盆地中堆积了多期冰碛层,形成典型的冰碛地貌。从拉曲沟口至西布冰川末端整体上可自老至新分出4套冰碛物。下图表示西布冰川末端地质一地貌剖面(1、2一冰碛物,3一冰水堆积,一现代表碛,5一冰川),YD终碛为新仙女木事件时期(持续约1300年)形成。注意:0°表示正北,90°表示正东。(1)判断新仙女木事件时期该地区的气候特征。(2分)(2)YD终碛是念青唐古拉地区分布最广、规模最大的一套冰碛物。分析原因。(4分)(3)推测表碛厚度差异对冰川退缩速度的影响,说明理山。(6分) 吕梁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试地理参考答案 1.C等震线长轴走向(即等震线的延伸方向)基本沿地质构造带延伸。与交通干线、河流的流向、城市带走向无关。2.B地理信息系统是可以对有关地理信息或数据进行储存、管理、运算、分析的技术系统,可以对救灾物资运输路线进行优化选择,B正确。由于震中位于内地并非沿海,不可能诱发海啸、风暴潮,A错;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不存在震级差异,C错;灾害监测预警可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但不能准确预报灾害发生时间,D错。3.C据图可知当地太阳辐射理论数值最大出现在北京时间11:30左右,而此时的地方时应该是12:00,由此确定该地的经度大约在127.5°E左右,只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在太原的东北方向。4.B理论数值是经过分析确定性因素得出的数值,而天气状况并无稳定的特征,因此理论数值与天气状况无关,A错:在一定时期内,地形特征变化极小,对理论数值就较大影响,B正确;耀斑爆发有约11年的周期,但并无日变化特征,C错误;受夜间降温的影响,污染物在近地面大气集聚,因此日出时候的大气透明度一般低于日落,大气透明度越低,太阳辐射强度越弱,与题意不符,D错。5.C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若不考虑地形影响,该日该地区昼长大约13小时,说明北半球为夏半年,不可能是春分或立春,可能是立秋或立夏;该日太阳辐射强度全天实测数值均小于理论数值,说明是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6.D石家庄位于太行山东麓,冬季盛行西北风,因此在山脉的背风坡,气流作下沉运动。7.C晴朗的夜晚由于山坡降温快,与山谷温差大,形成的山风较强,山风与焚风均为沿山坡下沉气流,故加强了焚风的势力。8.A焚风是由于空气在背风坡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因此会促进华北地区的冬作物提早成熟,树叶焦枯,森林火灾多发。石家庄无多年冻土,且取暖耗能减少。9.A成都春分日和秋分日正东日出、正西日落,夏季日出日落均偏北,冬季日出日落均偏南。而该日能够观测到日出和日落两次悬日景观,则只能在二分日且街道呈东一西走向。此时正在日落,故观赏者(游客)应面向正西,背向正东。10.B由上题可知,二分日能够同日欣赏日出和日落两次悬日景观,而春秋二分日相隔大约6个月。11.A拍照当日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50°;成都在地方时6:00日出;北半球昼夜等长可能昼渐长也可能昼渐短;全球无极昼也无极夜。12.D读图可知,纬度叶绿素浓度峰值出现在4月和5月,正值北半球春季,D正确。13.D读图可知,5月份北冰洋表层叶绿素浓度开始降低;入春后,随着冰雪的融化,光可透过冰层进入水体上层,刺激冰下浮游植物生长,与此同时,表层营养盐开始被初级生产消耗,加之融冰水的稀释作用,浓度逐渐降低,表层营养盐匮乏,进而导致表层叶绿素浓度开始降低,故选D。14.D读图可知,图中四个纬度范围中,60°N-63°N之间的北冰洋部分叶绿素浓度最高。由上题分析可知,5月后,海洋表层营养盐浓度逐渐降低:而次表层的营养盐浓度较高,加之7月份,次表层水温高,光照条件改善,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叶绿素浓度最高,选项D正确。15.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边界甲表示消亡边界,边界乙表示生长边界,A错;图中缺失的是太平洋板块,B错;③表示非洲板块,范围最广,C正确;④表示南极洲板块,⑤表示美洲板块,D错。16.B我国境内的巨型褶皱山系应指喜马拉雅山脉;①②③④⑤依次表示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褶皱隆起形成的,故选B.17.B边界乙表示生长边界,且图中的边界乙绝大部分地处海洋中部,形成的典型地貌是海岭,B正确。18.A纳米布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全年高温,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因此甲虫具有耐高温、耐干旱、不惧强光、能适应剧烈气温日变化的生活习性,故选A。19.C由材料可知,甲虫壳能将空气中水汽液化,该系统中,起类似作用的是冷凝管。20.B由材料可知,甲虫的甲虫壳能将雾气中水汽液化,而该地区的雾是由于暖空气流经较冷的下垫面(本格拉寒流流经的洋面)形成的,因此只有偏西风可以将雾气吹向纳米布沙漠,B正确。21.A根据图中纵轴的数值可知,各海拔草本植物的物种密度均大于乔木,A正确;乔木物种密度峰值出现的海拔约为2600米,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峰值出现的海拔相同约为2900米,B错;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垂直变化趋势相同,均为先增大后减小,C错:图中信息并不能反映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种类,D错。22.B读图可知,2900米以上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呈下降趋势:2900米以上,热量条件对植物生长形成明显的制约,从而导致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呈下降趋势,B正确。23.(1)在背景风弱的条件下,某地的风以局地环流为主;在背景风强的条件下,背景风会掩盖局地环流。(2分)夏季,珀斯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背景风弱;该城市位于沿海地区,且夏季多晴天,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因此一天中风向多变。(2分)冬季,珀斯受盛行西风控制,且西风势力强劲,背景风(盛行西风)掩盖了海陆风,因此一天中风向基本不变。(2分)(2)差异:甲地的湿季在当地的夏季,乙地的湿季在当地的冬季。(2分)原因:甲地夏季受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左偏形成的暖湿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丰富;(2分)乙地冬季受北移的盛行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2分)(3)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可以满足需求且发电成本低;太阳能密度低,发电成本高;冬季多阴雨天气,太阳能发电不能满足供应;黑夜无法太阳能发电,供电不稳定;电力的储存和输送成本较高。(任答两点即可,满分4分)24.(1)高原面与同海拔的周围自由大气之间存在热力性质差异,青藏高原海拔高,夏季升温快,气温高,形成“热岛”。(2分)高原上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使得高层空气堆积,使得高层空气密度增大而气压升高,因此在青藏高原的高空形成高压系统。(2分)(2)青藏高压形成时,近地面气流由周围向中心辐合,使得近地面该气压系统东部吹东南风;(2分)与东亚夏季盛行的东南季风的风向基本一致,二者叠加,使得东亚夏季风势力增强。(2分)(3)青藏高压位置偏北时,在长江流域的高空气流辐合,说明中心气流垂直下沉,会导致长江流域降水偏少;(2分)在低层使得气流在华北地区辐合,说明中心气流垂直上升,会导致华北地区降水偏多;(2分)说明青藏高压偏北时,我国雨带位置偏北,南方雨少而北方雨多,造成东部地区南旱北涝。(2分)25.(1)各海拔范围均有鸟类分布,鸟类数量空间分布较为分散;留鸟的种类数量多于夏候鸟;鸟类数量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旅鸟数量少;随海拔的升高,鸟类数量和鸟类种类数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得6分)(2)勒布沟谷内海拔落差大,垂直分异明显,气候复杂多变,具有多样的生存环境,造就了该地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4分)(3)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候鸟在冬季时需要飞往南部较温暖的地区过冬;(2分)勒布沟位于东喜马拉雅山南坡,受北部喜马拉雅山脉的阻碍,我国北方地区的候鸟飞越的难度高。(2分)26.(1)与前一时期相比,该时期地球气温降幅较大,地球气候处于一个寒冷时期。(2分)(2)YD终碛是新仙女木事件时期形成的。该时期冰川分布范围广,冰川的厚度大,冰川携带的物质多;(2分)此次冰期持续的时间长,冰川携带至此的物质多。(2分)(3)影响:表碛厚度大的冰川的退缩速度较表碛厚度小的冰川慢。(2分)理由:表碛厚度大的冰川,表碛有一定的隔热效应,使冰川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冰川消融速度慢:(2分)表碛厚度薄的冰川,使冰川发射的太阳辐射减弱,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加速了冰川消融。(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因,在菊石最早出现的地质历史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