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三 地质剖面示意图 ——2023届高考地理高频题型专项讲解
展开
这是一份题型三 地质剖面示意图 ——2023届高考地理高频题型专项讲解,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绘制地形培剖面图,判读地形剖面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
一、绘制地形培剖面图
水平比例尺:1:200000垂直比例尺:1:50000
步骤: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选择剖面线(图中AB线)。
(2)确定剖面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通常较水平比例尺大若干倍。
(3)把剖面线与等高线的各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按水平比例尺转绘在水平坐标上,得到各对应点的纵垂线。在图上绘制“水平线段"要与剖面线等长,以保持原图的水平比例尺不变。
(4)在纵坐标上引出各对应点海拔高度的水平线,确定与各对应点纵垂线的相交点。
(5)对照等高线地形图的地表形态,把最终确定的相交点用曲线连接起来,在图中做必要的注记
(例如比例尺、高度等),即为沿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二、判读地形剖面图
1.用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形特征判读地形剖面图时,首先要“定量“阅读,从纵坐标的标高读出剖面线最高点和次高点、最低点和次低点的海拔高度;其次要进行“定性分析,从剖面线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弯曲走向和坡度陡缓等判断出具体的地形类型。
2.用地形剖面图判断区域特征判断区域特征的地形剖面图大致可以分为:沿纬线方向的地形剖面图、沿经线方向的地形剖面图、东北一西南方向的地形剖面图、西北一东南方向的地形剖面图、沿河流的地形剖面图、沿交通线的地形剖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简化图共七类。地形剖面图是判断某区域的信息载体,一般以剖面线附近或以线带面“来判断该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判读时首先要充分利用地形剖面图中的信息,根据试题提供的经纬度、地形起伏、海拔高度、海陆位置等要素作出区域判断;其次再解答剖面线所经的大州、国家或地区的领土组成、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自然带、人类生产活动等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问题。
示意图如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规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题型一 等值线图的判读 ——2023届高考地理高频题型专项讲解,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看图名,看数值特征,看疏密,看走向,看弯曲,断闭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题型五 气温的变化、分布及影响因素——2023届高考地理高频题型专项讲解,共4页。
这是一份题型四 地形地势特征——2023届高考地理高频题型专项讲解,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二级阶梯上,三级阶梯,东部平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