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生物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6年知识点16含解析 249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生物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6年知识点16含解析 249第1页
    高中生物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6年知识点16含解析 249第2页
    高中生物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6年知识点16含解析 249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6年知识点16含解析 249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6年知识点16含解析 249,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6  免疫调节1.(2016·海南高考·T16)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均为自身免疫病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A,精神因素(如焦虑、紧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故错误。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对不能吞噬的病原体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故正确。C,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为免疫缺陷病,故错误。D,免疫系统既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又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故错误。2.(2016·江苏高考·T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解题指南】(1)题干信息:HIV有高度变异性、损伤多种免疫细胞、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2)解题关键:HIV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HIV感染人群的免疫力下降。【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和艾滋病。HIV感染人群中多种免疫细胞损伤,这部分人群的免疫力下降,H1N1流感的抵抗力下降,A项正确。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HIV具有高度变异性,导致已经形成的记忆细胞和抗体不能消灭变异后的HIV,B项正确。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有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C项正确。HIV感染初期,机体通过体液免疫产生大量抗体,可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项错误。3.(2016·四川高考·T6)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B.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病毒RNA特点、免疫细胞作用与水盐调节原理。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聚合程度较高,不易与吡罗红结合,而且小肠上皮细胞中的RNA也会与吡罗红结合,无法分辨,A错误。人轮状病毒是双链RNA病毒,复制时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B正确。病毒能被效应T细胞识别,但是浆细胞只能产生抗体,没有特异性识别作用,C错误。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水分的排出;严重脱水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4.(2016·上海高考·T17)表中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此外,这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在 (  )区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具有免疫持久性具有免疫短促性对抗原缺乏记忆功能对抗原具有记忆功能涉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不涉及巨()噬细胞的功能包含抗原诱导的细胞增殖与分化不存在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A.    B.    C.    D.【解析】B。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持续终生;特异性免疫可以产生记忆细胞,也具有持久性;特异性免疫涉及巨()噬细胞的功能;非特异性免疫不存在抗原诱导的细胞增殖与分化。5.(2016·上海高考·T18)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外毒素由α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β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α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因此,研制疫苗时应选择该细菌的 (  )外毒素 减毒外毒素    外毒素α亚单位 外毒素β亚单位A.     B.   C.  D.【解析】C。疫苗应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但不会使机体致病。由于该外毒素致病性极强,因此应选用减毒外毒素或无毒性的β亚单位。6.(2016·全国卷·T31)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    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              ,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                                                                                                                 (答出两点即可)【解题指南】(1)关键信息:引起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2)解题思路: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切入,分析免疫过程中免疫细胞的作用,再分析胞吞、胞吐的共同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过程与物质运输方式。(1)由题干中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可知乙动物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2)疫苗是灭活的病毒,注射疫苗后,灭活的病毒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分泌更多的抗体消灭病原体,从而维护了机体的健康。(3)大分子物质或颗粒物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物质的运输通过囊泡的形式进行,并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答案:(1)免疫功能下降(2)抗原 浆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ATP)(答出两点即可)7.(2016·海南高考·T27)某科研小组给实验小鼠接种致病菌E建立了细菌性腹泻病模型,并用某复方草药对其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草药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能提高IgG等抗体的分泌量。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致病菌要入侵机体,首先需要穿过的身体屏障是         (2)初次接种致病菌E,进入吞噬细胞内的致病菌E可被        这一细胞器处理。(3)双缩脲试剂能与该腹泻病模型小鼠的血清样本产生紫色反应,该现象    (不能)说明血清中含有抗致病菌EIgG,原因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的原理与蛋白质检测的原理及应用。(1)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致病菌要入侵机体必须先穿过第一道防线。(2)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可分解外来异物,致病菌E可以被溶酶体处理。(3)双缩脲试剂能与该腹泻病模型小鼠的血清样本产生紫色反应,该现象不能说明血清中含有抗致病菌EIgG,因为双缩脲试剂可以与血清样本中的各种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不能检测出某种特定的蛋白质。答案:(1)皮肤、黏膜 (2)溶酶体(3)不能 双缩脲试剂可以与血清样本中的各种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不能检测出某种特定的蛋白质(其他合理答案亦可)8.(2016·北京高考T29)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为了寻找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    刺激机体产生    性免疫反应。(2)科学家采集了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检测抗EV-GP抗体的水平。据图1,应选取    的血液分离记忆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单抗)       (3)将制备的多种单抗分别与病毒混合,然后检测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据图2,抑制效果最好的两种单抗是           (4)EV-GP具有多个与抗体结合的位点。为了研究上述两种单抗(分别称为AB)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可按图3所示简要流程进行实验。请将图3中应使用的抗体填入下表iiiiiiiv(AB无关抗体),完成实验方案(一种即可) 抗体组别 未标记抗体荧光标记抗体实验组i    ii    对照组1iii    iv    对照组2iiiiAB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与对照组12分别比较,实验组的荧光值应     (5)中国科学家用分子结构成像技术证实了AB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基于上述系列研究,请你为治疗EV病毒提供两种思路:        【解题指南】(1)图示信息:1中甲的抗体浓度最高,2中单克隆抗体效果较好。(2)解题关键:EV-GP具有多个与抗体结合的位点,测定荧光标记强度与对照组比较,确定AB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原和免疫的类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探究性实验分析。(1)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抗体等,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2)1中甲的血液中抗EV-GP抗体的相对浓度在稀释度较低时最高,乙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说明甲体内免疫反应较强,记忆B细胞较多,故选取甲的血液分离记忆B细胞。(3)2表示多种单抗分别与病毒混合后,检测到的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单抗与病毒特异性结合,抑制了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能力,所以感染率越低说明抑制效果越好。图2中感染率较低的是,所以抑制效果最好的两种单抗是(4)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AB两种单抗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从图3所示简要流程可知实验思路为:对照组2:未标记的抗体与荧光标记的抗体为同一种抗体,则最终测定的荧光强度基本为0;对照组1:未标记的抗体为无关抗体,标记的抗体为A(B),从而确定抗体与细胞膜上EV-GP结合位点的大致数目。实验组:未标记的抗体为B(A),荧光标记的抗体为A(B),根据最终测定的荧光强度与对照组比较,来确定AB两种抗体与EV-GP的结合位点是否相同。有以下两种情况:若荧光标记强度小于对照组1,与对照组2差异不明显,则说明结合位点相同;若荧光标记强度大于对照组2,与对照组1差异不明显,则说明结合位点不相同。(5)该小题为半开放性试题,要求结合系列研究提供EV病治疗的思路,只要答案合理即可。有两个答案是比较容易想到的,一个是题干直接给出的单抗AB可抑制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另一个是教材中单抗的应用之一是制备靶向药物。答案:(1)抗原 特异 (2)甲 (3)(4)方案一:B A 无关抗体 A方案二:A B 无关抗体 B与对照组1基本相同,且明显高于对照组2(5)思路一:单独或共同使用AB进行治疗思路二:利用单抗制成靶向药物思路三:针对EV-GP与抗体结合位点的结构研制新型药物(答出两种思路即可)  

    相关试卷

    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4年知识点16免疫调节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4年知识点16免疫调节含解析,共8页。

    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5年知识点16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5年知识点16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共6页。

    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6年知识点4细胞呼吸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分类题库2016年知识点4细胞呼吸含解析,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