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专练04 生物与环境考点分类50题-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有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专练04 生物与环境考点分类50题-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有答案),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及进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0·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下列有关实验或调查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志重捕法的前提之一是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基本相等
B.在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时,计数前应摇匀,否则统计结果偏小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取样的土层和时间不同,其物种数往往会有所不同
D.在设计和制作生态缸时,添加的组成成分数量适宜时,种类越多,其稳定性越强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的前提:①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基本相等;②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2、在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详解】
A、由分析可知,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的前提之一是,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基本相等,A正确;
B、在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时,若不进行摇匀,则酵母菌分布不均,统计结果会因为取样位置不同而偏大或偏小,B错误;
C、土壤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取样的土层和时间有关,C正确;
D、一定范围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稳定性越强,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意在考查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2.(2020·宜昌市夷陵中学高三月考)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如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4个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B.Ⅰ号试管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此最先达到K值
C.试管内的种群数量,Ⅲ号试管晚于其他三支试管开始下降
D.营养条件并非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唯一因素
【答案】B
【解析】
A、4个试管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因此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A正确;
B、IV号试管内培养液体积最少,起始菌数量最多,因此环境阻力最大,最先达到K值,B错误;
C、III号试管内培养液体积最多,起始菌数量最少,晚于其他三支试管开始下降,C正确;
D、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受营养条件、氧气浓度、温度、接种量等影响,D正确。
故选B。
3.(2020·河北省高三期末)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迁入和迁出会影响种群的密度
B.生物群落中,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C.湖泊中生物群落受光、温度和氧气的影响而分层分布
D.位于不同地带的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相同的
【答案】D
【解析】
A、迁入和迁出会影响种群的密度,迁入大于迁出,密度增大,A正确;
B、生物群落中,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受外界环境的影响,B正确;
C、湖泊中生物群落受光、温度和氧气的影响而分层分布,C正确;
D、环境不同,位于不同地带的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D错误。
故选D。
4.(2020·湖南省高三期末)一块弃耕农田经过几十年的演替成为茂密的小树林,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生物个体的数量及稳定性均发生一定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杂草丛生的弃耕农田中不具备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增加,营养结构变复杂
C.演替过程中,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D.演替过程中,草本植物的数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
【答案】A
【解析】
A、杂草丛生的弃耕农田中具备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特征,A错误;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增加,营养结构变复杂,B正确;
C、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则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C正确;
D、演替过程中,先有草本阶段再有木本阶段,因此草本植物的数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D正确。
故选A。
5.(2020·重庆高三月考)如图是刺裸腹溞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据图示信息,在实验过程中,刺裸腹溞在 24.8℃下增长速率最快
B.继续进行实验,在一段时间后,三个温度下种群的 K 值趋于一致
C.种群数量稳定后,刺裸腹溞在 19.8℃下的死亡率高于 33.6℃
D.为快速获得大量的刺裸腹溞,可在培养早期适当提高温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刺裸腹溞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自变量是温度、时间,因变量是个体数,三种温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都表现为S型,早期刺裸腹溞在33.6℃下增长速率最快,而超过一定的天数后刺裸腹溞在24.8℃下增长速率最快。
【详解】
A、种群增长速率可由种群数量曲线的斜率反应,可见在33.6℃条件下,早期种群增长是最快的,A错误;
B、K值由环境条件决定,不同温度条件下,种群有不同的K值,不会趋于一致,B错误;
C、在种群数量稳定后,各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等,由于缺乏其它数据,我们无法直接比较不同温度下的种群的死亡率,C错误;
D、由图可知,较高温度下,种群早期增长速度更快,所以我们可以采取早期适当提高温度,而后适当降温的方法,快速获得大量个体,D正确。
故选D。
6.(2020·山东省高三月考)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如图表示甲乙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乙为捕食者
B.甲乙两种群均为“J”型增长,增长不受本身密度制约
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乙种群在t时刻的数量不一定最大
D.0〜t时间范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说明是两个物种。题图显示:随时间的推移,甲乙个体数量的比先增加后减少,最后在t时刻降为零,说明甲种生物的数量先增后减,最终被淘汰,因此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时刻两种群竞争程度最低。
【详解】
A、由分析可知,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竞争关系,A错误;
B、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乙种群最终呈现“S”型增长,甲种生物最终被淘汰,但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都受本身密度制约,B错误;
C、t时刻两种群竞争程度最低,但乙种群在t时刻的数量不一定最大,C正确;
D、在曲线的起始点,甲的数量远低于乙的数量,而后数量比逐渐接近1,说明甲种群出生率大于乙种群,而后二者的出生率相等,在曲线的下降阶段,数量比越来越小,说明甲种群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解题时需准确获取图中信息,从甲乙数量比分析它们的种间关系和数量变化。
7.(2020·全国高三月考)某研究团队调查了一山洼地带地鼠的种群数量,数据如表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调查该地鼠种群数量的方法很可能为标志重捕法,若标志物脱落则计算出的数值比实际值大
B.未来一段时间该种群数量可能增大
C.大量诱捕雄鼠可以降低该种群出生率
D.种群中雄性个体较少可能是由于含Y精子比含X精子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表可知:该种群中幼年个体:成年个体:老年个体的数目为597:188:35,幼年个体较多,为增长型;且成年和老年个体中雄性个体比例较少。
【详解】
A、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小动物,故调查该地鼠种群数量的方法很可能为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种群中幼年个体数量较多,故未来一段时间该种群数量可能增大,B正确;
C、大量诱捕雄鼠可以通过影响种群的性别比例,进而降低该种群出生率,C正确;
D、雄性个体(XY型)含Y精子与含X精子比例相同,种群中雄性个体较少可能是由于人工诱捕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需要透彻理解种群密度的影响因素及调查方法,并能结合图表信息分析作答。
8.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K值)后,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有如图的Ⅰ、Ⅱ、Ⅲ三种可能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被破坏时环境容纳量下降,体现了环境的制约作用
B.a点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点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C.三种可能性中,曲线Ⅰ说明该种群栖息地受破坏的程度较轻
D.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应采取就地保护
【答案】D
【解析】
【分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又称K值,环境容纳量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分析题图: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出现曲线Ⅰ、Ⅱ、Ⅲ所表示的3种情况,曲线Ⅰ在较高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说明该种群对应的栖息地环境的破坏程度较轻;曲线Ⅱ在较低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说明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Ⅲ中生物逐渐灭绝,说明栖息地遭到破坏后,已经不适宜该生物的生存,因此无法实施就地保护措施,只能进行易地保护。
【详解】
A、环境容纳量受环境的影响,环境被破坏时环境容纳量下降,体现了环境的制约作用,A正确;
B、a点时种群数量增加,说明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点时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其死亡率大于出生率,B正确;
C、曲线Ⅰ在原始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说明该种群栖息地环境的破坏程度较轻,C正确;
D、当曲线Ⅲ趋近零时,相应的生物数量极少,濒临灭绝,说明原栖息地被严重破坏,已经不适宜该生物的生存,因此对该动物种群应采取易地保护措施,D错误。
故选D。
9.(2019·湖北高三开学考试)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鸟网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连续10年内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题中调查大山雀的种群数量时用的是样方法
B.第2~6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都为衰退型
C.第4年和第8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D.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据图分析,0-4年间,λ>1,大山雀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4-8年间0浮游植物
D.鱼类每增加1kJ的能量,至少需要浮游植物提供100kJ的能量
【答案】A
【解析】
A、环境污染导致鱼类死亡,鱼类腐烂后的尸体会加速环境污染,这种调节方式会导致生态系统偏离稳态,属于正反馈调节,A正确;
B、若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浮游生物疯长,最终使得鱼的数量减少,B错误;
C、未受污染时生态系统各生物的数量关系为鱼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专练04 生物与环境考点分类 题-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解析版),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及进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专练04 生物与环境考点分类 题-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原卷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及进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专练04 生物与环境考点分类 题-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原卷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及进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