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1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2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什么是意境?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①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②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③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④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⑤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中国大画家石涛也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王安石有一首诗:“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一)》”前三句全是写景,江南的艳丽的阳春,但看了末一句,全部景象遂笼罩上、渗透进,一层无边的惆怅,回忆的愁思,和重逢的欣慰,情景交织,成了一首绝美的“诗”。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这是我的所谓“意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画家张璪这两句训示,是这意境创现的基本条件。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材料二:
    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期《说意境》)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艺术境界介于学术境界和宗教境界之间。在实景之中窥见自我心灵的反映,化而为虚境,将心灵具体化、肉身化,就是“艺术境界”。
    B.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艺术家要在作品中表现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意境,才能构成艺术。
    C.王国维对“意境”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而中国传统美学则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D.西方艺术家对“美”的理解和中国艺术家不同,他们追求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并不追求在作品中超越现实揭示整个人生的意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引用阿米尔的话,论证了自然风景的重要性,没有自然风景,就无心灵的映射。
    B.材料一结尾引用恽南田的话,强调了“意境”是艺术家开辟的异于人间景物的新境界。
    C.材料二对比了中西方艺术家在刻画具体物象上的差异,说明意境是中国艺术家的独创。
    D.材料二中王夫之评论杜甫诗“工”,王维诗“妙”,说明逼真的刻画有损于意境的营造。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龚定庵说:“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西山的忽远忽近,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
    B.《天净沙秋思》前四句写景,只有末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写情,“情”和“景”相对独立,不能做到“情景交融”。
    C.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句句写景,却融合着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符合“境生于象外”的理论。
    D.《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歌曲,歌唱了莫斯科人民对祖国、亲友和一切美好事物的爱,给人以共鸣和美感,很有意境。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两则材料中“意境”的含义是否一致?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三月香雪
    铁凝
    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写过一篇名叫《哦,香雪》的短篇小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一个关于女孩子和火车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叫香雪。
    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在山区农村有过短暂的生活。还记得那是一个晚秋,我从京原线(北京-太原)出发,乘火车在京冀交界处的一个小村下了车。站在高高的路基向下望,就看见了村口那个破败的小学校:没有玻璃、没有窗纸的教室门窗大敞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小学生正在黄土院子里做着手势含混、动作随意的课间操;几只黑猪白猪就在学生的队伍里穿行……贫瘠的土地和多而无用的石头禁锢了这里的百姓和他们的日子,他们不知道四周那奇妙峻美的大山是多么诱人,也不知道一只鸡和一斤挂面的价值区别——这里无法播种小麦,白面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于是就有了北京人乘一百公里火车,携带挂面到这里换鸡的奇特交易:一斤挂面等于一只肥鸡!这小村的生活无疑是拮据寒酸的,滞重封闭的,求变的热望似乎不在年老的一代身上,而是在那些女孩子的眼神里、行动上。
    ③我在一个晚上发现房东的女儿和几个女伴梳洗打扮、更换衣裳。我以为她们是去看电影,问过之后才知道她们从来没有看过电影,她们是去看火车,去看每晚七点钟在村口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这一分钟就是香雪们一天里最宝贵的文化生活。为了这一分钟,她们仔细地洗去劳动一天蒙在脸上的黄土,她们甚至还洗脚,穿起本该过年才拿出来的家做新鞋,也不顾火车到站已是夜色模糊。这使我有点心酸——那火车上的人,谁会留神车窗下边这些深山少女的脚和鞋呢。然而这就是梦想的开始,这就是希冀的起点。她们会为了一个年轻列车员而吃醋、不和,她们会为没有看清车上某个女人头上的新型发卡而遗憾。少女像企盼恋人一样地注视无比高大的火车,火车也会借了这一分钟欣赏窗外的风景——或许这风景里也包括女孩子们。火车上的人们永远不会留神女孩子那刻意的打扮,可她们对火车仍然一往情深。
    ④于是就有了小说主人公香雪用一篮子鸡蛋换来火车上乘客的一只铅笔盒的“惊险”。为了这件样式新颖、带有磁铁开关、被香雪艳羡不已的文具,她冒险跳上火车去交易,火车开动了,从未出过家门的香雪被载到下一站。香雪从火车上下来,怀抱铅笔盒,在黑夜的山风里独自沿着铁轨,勇敢地行走三十华里回到她的村子。以香雪的眼光,火车和铅笔盒就是文明和文化的象征,火车冲进深山的同时也冲进香雪的心。
    ⑤三十五年过去了,香雪的深山已是河北省著名的旅游景区,火车和铁路终于让更多的人发现这里原本有着珍禽异兽出没的原始次生林,有着可与非洲白蚁媲美的成堆的红蚁,有着气势磅礴的百里大峡谷,有着清澈明丽的拒马河,从前那些无用的石头们在今天也变成可以欣赏的风景。从前的香雪们早就不像等待恋人一样地等待火车,她们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为家庭旅馆的店主。她们的目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净时新,她们懂得价值……而香雪们的下一代也已成人。
    ⑥如今,养育我们的山川大地已是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为什么许多读者还会心疼和怀念香雪那样的连什么叫受骗都不知道的少女?我想起当年一位读者给我的信中写到,纯净的香雪涤荡了我们心头征战生活多年的灰尘。当我们渴望精神发展的速度和心灵成长的速度能够跟上科学发明的速度,有时候我们必须有放慢脚步回望从前的勇气,有屏住呼吸审视心灵的能力。遥远的香雪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人间温暖和清新的美德,就依然值得我们葆有和珍惜。
    ⑦1983年3月的《人民日报》在我手上已经发黄发脆,但我面前呈现的却是一场晶莹的香雪过后,如云如烟的山桃花怒放之后,鸟儿鸣唱,满目青山。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6月16日,有删节)
    6.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标题“三月香雪”在文中的含义就是实指三月里一场带着清香的、洁白的雪,文章结尾以“一场晶莹的香雪”对标题做了照应。
    B. 文中写“北京人乘一百公里火车,到山村用一斤挂面换得一只肥鸡”的情节,借夸大的物品间的价值落差,突出了山村的拮据寒酸、封闭落后。
    C. 第⑥段写“我想起当年一位读者给我的信……”看似闲笔,实则表现了人们对温暖、清新的美德的珍惜,深化了主题。
    D. 文中作者讲述了小说《哦,香雪》的创作动机,开头写《哦,香雪》在《人民日报》发表,结尾又写到那张发黄发脆的《人民日报》,首尾照应。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者以20世纪八十年代初发表的一篇小说《哦,香雪》为线索,串联起三十五年来一个小山村的巨变,构思独特而巧妙。
    B. “少女像企盼恋人一样地注视无比高大的火车”,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少女们对火车到来的热切渴望。
    C. 文章生动描绘“香雪们”梳洗打扮赶着去看七点钟只停靠一分钟的火车的细节,突出了她们对火车在“这一分钟”所呈现的东西的期盼。
    D.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山村鸟鸣山青图,寄托了作者对山村的美好怀念与诚挚期待。
    8. 本文善用对比手法,请简要概括。(6分)


    9. 在铁凝的《哦,香雪》和本文中,“火车”这一物象被寄寓了丰富的内涵,极具象征性。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一物象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上柱国子良入见。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子良出,昭常入见。昭常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昭常出,景鲤入见。景鲤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B.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C.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D.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质,古代派往敌国或他国做人质,质子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外交策略之一。
    B.薨,是古人对死的一种讳称,《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薨,诸侯死曰崩。”
    C.上柱国,保卫国都之官,自春秋起为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后引申为一种荣誉称号。
    D.万乘即一万辆兵车。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乘。“千乘”“万乘”是军事实力的象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楚襄王欲返回楚国,齐王阻挠并且趁机索取楚国东部五百里土地。楚襄王向慎子问计,慎子建议楚襄王割地回国,这也是无奈之下做出的暂时让步。
    B.齐国派兵车五十乘,来楚国索取五百里东地。子良认为楚襄王作为国君,说话一言九鼎,割让承诺的土地是诚信,再攻打齐国体现楚国的不示弱。
    C.昭常不同意楚襄王割地与秦,他认为土地广大辽阔的国家才可以称得上万乘之国;景鲤认为楚国力量过于单薄,需要借助秦国军事力量威胁齐国。
    D.子良向齐国表明楚国信守承诺的态度,而昭常假托王命守卫东地,加上秦军压境并指责齐国行为不当,齐王心生畏惧,最终无功而返,楚国保全东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4分)

    (2)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4分)

    14.慎子建议楚襄王采用三子建议,请问子良、昭常和景鲤三人职责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一)①
    欧阳修
    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滟生光辉。
    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
    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吾已买田清颍②上,更欲临流作钓矶。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回京,任翰林院修撰期间。②颍:指颖州。作者于皇祐元年由扬州移知颖州,第二年七月改知应天府。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这首诗开篇交代了在春天农夫们的生活情状:忙于农耕者多,闲居者少。
    B. “新阳”二句,选取新阳、野水作为典型意象,突出春的季节特点和勃勃生机。
    C. “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二句,“知者谁”和“吾独知之”为自问自答。
    D. 结尾两句写诗人远离了官场,在颍州水畔种田垂钓,悠闲自在,也照应了题目“归田”二字。
    16. 有评论认为本诗与陶渊明《归园田居》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四句写景精妙,请对此四句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曹操化用《诗经》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情味缠绵悠长,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2)《劝学》中“ , 。”两句,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3)《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陶渊明挣脱牢笼、回归田园的愉悦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央视网联合出品的新青年生活分享类节目《你好生活》第三季于近日收官。这档节目主要面向年轻观众,既突出了青春视角,也营造出了一种难得的历史纵深感,是一个搭建起青年与历史对话桥梁的节目。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第四期节目《泉源》。主持人和嘉宾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梧桐山,沿着红军曾经走过的路去寻找泉水源头。一行人一边艰难地行进,一边讲述着四渡赤水的故事,感慨长征路上的 ① 。这次“饮水思源”之旅让观众再次感叹美好生活从来不是“ ② ”的,而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蹚平了崎岖换来的,“就像我们喝到清凉的泉,别忘记,它一定有源”。
    《你好生活》没有陷于琐碎的日常,而是以真实动人的故事、细致入微的生活片段,将宏大的时代命题 ③ 。为民小学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是脱贫攻坚的生动答卷;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输城区的北京怀柔山村,是乡村振兴的名片;散落在稻田间的一座座民宿,是生态优化孕育出的金果银果……正是时代发展,成就了当下的美好生活。
    18.请在文中①②③空缺处分别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① ?喝粥还是喝牛奶?有学者认为,早餐不能喝粥,要喝牛奶。早餐作为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一顿饭,其作用绝不仅仅是“填饱肚子”。《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中建议,早餐应提供全天25%—30%的能量。粥里缺乏优质蛋白和植物中的维生素,让孩子喝一大碗粥,肚子就没有空间再装下鸡蛋、蔬菜、牛奶、肉类了。② ,多留点空间吃肉、蛋、奶、蔬菜这些营养更丰富的食物。
    一份合格的早餐应该是这样的:1.富含蛋白质,“充足的牛奶和鸡蛋”,这类食物富含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日常早餐可以是一个鸡蛋,200—250mL牛奶;2.富含碳水化合物,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食,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其实碳水化合物种类很多,如包子、面条、红薯等,日常注意粗粮和细粮相结合,主食控制在80—100g;3.有新鲜蔬果,③ ,蔬莱水果不仅能为机体提供维生素,还可提供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新鲜蔬果至少二选一,摄入150—200g比较适宜。
    清晨,一顿富含营养而味道清淡的早餐,是你我健康的选择。
    21.下列句子中的“我”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在这件事上,你我都没有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B.在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C.进入高三以来,我们班已形成一股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D.南极变暖,全球生态问题日趋严峻,环境保护是你我的责任。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青年,总喜欢充满幻想地去生活,活出诗意,活成自己期望的模样。《沁园春·长沙》中,“同学少年”们具有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模样。《红烛》中,“蜡烛”象征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奉献精神和青春模样。《峨日朵雪峰之侧》展现了青春之时卑微却强劲的生命力。《哦,香雪》展现了当“青春”遭遇“远方的世界”时,年轻人所迸发出的改变贫穷、落后,走出封闭的美好愿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在青春路上,有的人因时尚而美丽,有的人因奉献而光彩,有的人因知识而动人,有的人因自信而进步……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青春模样”。
    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青春模样是怎样的?你希望自己的青春是怎样的模样呢?请以“这,才是青春的模样”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要有生动的记叙和细节描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文中只说“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并没有说“不追求在作品中超越现实揭示整个人生的意味”,选项无中生有。故选D。)
    2.B(A项,“论证了自然风景的重要性,没有自然风景,就无心灵的映射”错误,结合“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可知,论证的是心灵关照的重要,没有心灵的映射,就没有自然美景。C项,“说明意境是中国艺术家的独创”错误,原文为“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选项曲解文意。D项,“说明逼真的刻画有损于意境的营造”错误,说明“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
    3.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作者观点的能力。B项,“‘情’和‘景’相对独立,不能做到‘情景交融’”错误,诗歌中萧瑟凄凉的景和漂泊思乡的情和谐一致,情景交融,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厉。)
    4.首先,引出问题,提出了艺术境界的概念(1分);其次,提出“心灵”对于艺术境界的重要性,心灵映射万象而成灵境(1分);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即艺术境界就是“意境”(1分);最后,进一步分析意境情景交融的特点及重要性(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文章第一段以设问方式引出“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提出艺术境界的概念。第二、三段提出“心灵”对于艺术境界的重要,心灵映射万象而成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即艺术境界就是“意境”。第四、五段进一步分析意境情景交融的特点及重要性: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
    文章层层深入,逐层剖析意境的特点,故为层进式的论证结构。
    5.两则材料中的“意境”的含义是一致的。(1分)两则材料中的“意境”都是指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都是主美的,都需要人的主观情感对客观事物的关照与渗透,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一种审美境界。(3分)
    【解析】材料一指出“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意境)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材料二直接指出,“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并且“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意境就是“情”“景”交融,是一种最高的美感,是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分析比较以上信息可得出上述答案。
    6. A “文中的含义就是实指三月里一场带着清香的、洁白的雪”理解错误,“三月香雪”含义丰富,指本文的主要人物“香雪”,渴望现代文明的乡村姑娘们,改革开放后走进现代文明的姑娘们,还指文末所写的雪景。
    7. B “用拟人手法”错误,本句运用比喻手法,把火车比作恋人,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少女对火车到来的热切渴望。
    8. ①物质生活方面:三十五年前,山区农村贫穷闭塞,三十五年后成为旅游风景区,开放富裕;
    ②人物方面:从前的香雪们贫穷卑微,向往美好,渴求变化;如今的香雪们从容自信,有经济意识。
    ③精神方面: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精神发展、心灵成长速度滞后。(每小点2分)
    9. ①“火车”是现代文明的象征。“火车”是“香雪们”了解现代文明的一个小小窗口,它让贫穷山区的女孩们有了向往与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带给女孩们美好的感受。
    ②“火车”又是富足美好的物质生活的象征。“火车”是本文中改变山区贫困落后面貌的重要交通工具,火车带来了大批的游客,让当地人不用再只是向往美好生活,而是切实地改变了他们贫苦的条件,让他们过上了富足美好的生活。(每小点3分)
    10.C【解析】“死父”为“送”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排除B、D两项;“便”是“有利”“适宜”的意思,是“献之”的谓语,“太子入”是主谓结构,“便”后断开,排除A项。
    11.B【解析】《礼记·曲礼》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
    12.D【解析】“昭常假托王命守卫东地”错,昭常是奉楚襄王之命驻守东地,子良说昭常假托王命只是托辞。
    13.(1)不能给(东地)啊。即使这样,楚国不能独自守住东地。我请求西行向秦国求取救援。(“与”“西”“救”各1分,句意1分)
    (2)(你们)阻止楚国太子不让他归国,这是不仁;(现在)又想夺取楚国五百里东地,这是不义。(“隘”“弗”“夺”各1分,句意1分)
    14.①子良向北到齐国进献五百里土地。②昭常率兵驻守东地。③景鲤西行向秦国求取救援。(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楚襄王为太子的时候,在齐国做人质。楚怀王去世,太子向齐王辞行,请求回国即位。齐王阻止说:“给我楚国东部土地五百里,我就放你回去。你不给我,你就不能回去。”太子说:“我有一位老师,请允许我回去问问他。”太子老师慎子说:“献给他土地,这是为了安身啊。因为吝啬土地而不为死去的父亲送葬,这是不义的行为。所以我说献给他土地对你更有利。”太子到齐国宫中,告诉齐王说:“敬献土地五百里。”楚太子归国后,即位为楚王。齐国派出兵车五十乘,来楚国索取东地。楚王告诉慎子说:“齐国使者来索取东地,怎么办?”慎子说:“大王明天召见群臣,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上柱国子良进宫拜见楚王。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他。大王说话一言九鼎,许诺了万乘大国齐国而又不给,这是言而无信。以后也没办法跟诸侯订立盟约。我认为先割让东地,然后再攻打下来。割让土地,这是讲诚信;攻打齐国,这是不示弱。所以我说把东地给齐国。”子良出来,昭常进宫拜见楚王。昭常说:“不能给(东地)啊。所谓万乘之国,是因为土地广阔才被称为万乘之国。现在失去了五百里东部土地,是丢失了东部一半的土地,这样楚国就只有万乘之名,却没有千乘兵车的实力,这样不行。所以我说不能给。我请求去守卫那里。”昭常出来,景鲤进宫去见楚王。景鲤说:“不能给(东地)啊。即使这样,楚国不能独自守住东地。我请求西行向秦国求取救援。”景鲤出来,慎子进宫拜见楚王。楚王把三个大臣出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子,说:“我用他们三人谁的计策呢?”慎子回答说:“大王都用。”慎子说:“请您听我解释,而大王将会看到确实应该这样做。大王派上柱国子良率领兵车五十乘,向北到齐国进献五百里土地。在派出子良的第二天,派昭常为大司马,命令他去守卫东地。在派出昭常的第二天,派景鲤率领五十乘兵车,向西到秦国求救。”楚王说:“这方法很好。”子良到齐国去,齐国派使者率领军队去接收东地。昭常回应齐国使者说:“我的职责是守卫东地,将会与东地共存亡。”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子良说:“我是亲自从我们大王那里接受命令,来向您进献东地,昭常守卫东地,这一定是昭常伪造我们大王的命令,请您攻打他。”齐王大举兴兵攻打东地,讨伐昭常。还没有到达东地的疆域,秦国已经派了五十万大军到了齐国西部边境,说:“(你们)阻止楚国太子不让他归国,这是不仁;(现在)又想夺取楚国五百里东地,这是不义。”齐王对秦国的举动十分害怕,于是就请子良向南返回楚国讲和,向西派使者到秦国和解,以此来解除齐国的祸患。楚国不费一兵一卒,却保全了东地。
    15. D “结尾两句写诗人远离了官场,在颍州水畔种田垂钓,悠闲自在”错误。诗下注释和“更欲临流作钓矶”的“欲”,表明这是作者的想象,并不是真实发生的情景。
    16. ①选取“鸣鸠”“布谷”“碧山”“丹杏”“青草”“黄犊”等意象表现出画面的生机勃勃,凸显了田园风光的优美。②视听结合。借鸠鸟齐鸣、布谷翩飞勾勒出一副优美的田园风光图,突出了田园的勃勃生机。③色彩渲染,对比鲜明。“碧山”“丹杏”“青草”“黄犊”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强,写出了景物的优美。④使用叠词。“聒聒”“翩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鸠鸟、布谷的情态;音律和谐,对仗工整。⑤远近高低结合。极有层次地勾勒出了一副优美的田园风光图。(答出三点即可,每小点2分)
    17.(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8.千难万险(或千辛万苦、艰难险阻)
    从天而降(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等,从“突然得到、轻易得到的角度”回答均可)
    娓娓道来
    (若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书写无误即可得分:每空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以及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千难万险”的意思是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前文讲述了四渡赤水的故事,感慨长征路经历的艰难险阻,故填“千难万险”。
    第二空,“从天而降”的意思是从天上落下来,比喻出人意外地突然来临或出现。前文提到四渡赤水和长征,后文又说到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因此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从来不是从天上落下来,突然出现的,故填“从天而降”。表达很轻松得到意思的成语也可以。
    第三空,“娓娓道来”的意思是连续不断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这里指生动地讲述。宏大的时代命题用故事和生活片段来讲述,不是枯燥抽象,而是变得具体生动了。故填“娓娓道来”。
    19.答案:这档节目是一个主要面向年轻观众、突出青春视角、营造出一种难得的历史纵深感并搭建起青年与历史对话桥梁的节目。(4分,符合单句要求但信息不全,缺一项扣1分。主要面向年轻观众,1分:突出青春视角,1分:营造出一种难得的历史纵深感并搭建起青年与历史对话桥梁,1分。不符合单句格式要求,0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首先要根据文中四个短句讲述的内容,确定主干,即这档节目是怎样的节目,然后把剩余的短句按顺序整理成定语修饰节目,可以增删个别语词,使之连贯、通畅。该长句只有一套主谓宾。
    20.答案:①把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比喻成生动答卷,把北京怀柔山村比喻成名片,把一座座民宿比喻成金果银果,以生活细节展现出当地的美好生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我国乡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2分)
    ②三个比喻句组成一组排比,句式整齐,从多个角度生动地展现出了时代发展、乡村振兴给农村带来的可喜变化,突出了时代发展成就当下美好生活的主题。(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三个比喻句,弄清各自的本体与喻体,具体展现了我国乡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排比,由三个比喻句构成,增强气势,展现出了农村的可喜变化,突出了时代发展成就了当下美好生活的主题。
    21.D解析:ABC是特指。例句与D选项均为泛指。
    22.答案:①早餐应该怎么吃②控制喝粥的量③它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由后文“喝粥还是喝牛奶?”可以推断出:第二空,由前文让孩子喝一大碗粥,肚子就没有空间再装下鸡蛋等的表述,后文又提到多留点空间吃肉等,由此推断要控制喝粥的量。第三空根据后文提到蔬菜水果不仅...还可以..可以判断出。
    23.作文
    材料的内容源于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是对“青春”的思考,启发我们思考青春该有的样子。青春应该有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模样,青春应该有奉献精神的模样,青春应该有卑微却强劲的生命力,青春应该迸发出的改变贫穷、落后,走出封闭的美好愿望,青春应该是奋斗的姿态,青春应该有心怀天下的梦想……。青春是一个人最宝贵的一段时光,一定要倍加珍惜,不可荒废;青春是人的能力增加、见识开阔的关键期,要好好把握,努力学习,为未来奠基;青春不仅仅是一段美好的年华,更是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时期,要树立远大理想,勇敢担当时代重任,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青春的模样是什么?青春的模样是奉献、担当、进取、奋斗的样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文章的立意一定要体现正能量,以展现青春积极向上的样子。
    写作任务:写作内容围绕“印象最深的青春模样”可写自己眼中他人青春最美好的样子;围绕“你希望自己的青春是怎样的模样”写出自己想活出什么样的青春;以“这,才是青春的模样”为题目,就不能更改题目;文体规定只有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能写成其他文体。
    写作指导:文章开头简短引入中心论点,如“青春模样的是积极向上”;正文部分可以采用并列式结构,用三个分论点论述,青春的模样是心怀天下的样子,青春的模样是积极进取的姿态,青春的模样是奋斗的样子。文章可运用举例论证方法,列举奋斗着的江梦南、80后星空摄影师叶梓颐、诗词大会中的才女陈更等事例来充分论证中心论点。
    立意:
    1.我的青春不迷茫。
    2.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3.青春的模样是奋斗的姿态。
    相关试卷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小题, 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