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届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若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分析】解对数不等式确定集合,解分式不等式确定集合,然后由交集的定义计算.
【详解】由题意,
,,或,即或,
所以.
故选:B.
2.已知复数,则z的共轭复数的虚部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直接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得答案.
【详解】解:因为
所以
的共轭复数的虚部为.
故选:C.
3.从3男2女共5名医生中,抽取2名医生参加社区核酸检测工作,则至少有1名女医生参加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由条件列出样本空间,确定样本空间的基本事件数,再确定事件至少有1名女医生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其概率.
【详解】解:将3名男性医生分别设为a,b,c,2名女性医生分别设为d,e,
这个实验的样本空间可记为,
共包含10个样本点,记事件A为至少有1名女医生参加,
则,
则A包含的样本点个数为7,∴,
故选:C.
4.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函数,则“是上的偶函数”是“都是上的偶函数”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分析】根据偶函数的定义,从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出发去推导的奇偶性,然后再进行反向推理即可.
【详解】由都是R上的偶函数,得,设,,为偶函数,即“都是R上的偶函数时,则必为偶函数”,反之,“若为偶函数,则不一定能推出都是R上的偶函数”,例如:取,则是R上的偶函数,而都不具备奇偶性,故“是R上的偶函数 ”是“都是R上的偶函数”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5.已知,且恒成立,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将恒成立不等式化为,利用导数可求得单调性,可知,由此可得;由知:,求导后,根据的范围讨论单调性,进而得到;由可求得结果.
【详解】由,得:;
令,,
令,则,
在上单调递减,,则,
在上单调递减,,;
令,则,
,;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不合题意;
当时,,在上单调递减,,满足题意;
当时,,使得,又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则,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
.
故选:D.
6.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A
【分析】,令,利用导数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令,利用导数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从而可得出和的大小,从而可得出的大小关系,将两边同时取对数,然后作差,从而可得出的大小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
令,则,
当时,,当时,,
所以函数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令,则,
当时,,当时,,
所以函数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所以,
即,
所以,
即,所以,
由,得,
由,得,
,
因为,
所以,所以,
所以,即,
所以,
综上所述.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大小的问题,考查了同构的思想,考查了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构造函数,有一定的难度.
7.设是函数的导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的图像最有可能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当时,,当时,,当时,,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判断.
【详解】由导函数的图象可得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只有C选项的图象符合.
故选:C.
8.已知圆锥的顶点和底面圆周均在球O的球面上,且该圆锥的高为8.母线,点B在上,且,则过点B的平面被该球O截得的截面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设球半径为R,由题意可得的长,在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R,取AS中点N,由已知条件可得OB长,当截面圆面积最小时,当且仅当垂直于截面,由勾股定理可得截面圆的半径,进而求得面积.
【详解】如图,球的球心为O,半径为R,则,,,
所以,即,解得,
取的中点N,,,则,
所以,,
过点B的平面被该球O截,若截面面积最小,则垂直于截面,此时截面圆半径为,所以截面面积的最小值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被球截得的截面面积最小值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二、多选题
9.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2,设点分别为的中点,则过点的平面与正方体的截面形状可能为( )
A.三角形 B.矩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
【答案】BCD
【分析】在正方体的内部,由平面的延展性,截面不可能的三角形;取的中点,连接,此时过的平面即为平面;取,,连接,此时过的平面即为五边形;分别取的中点,连接,此时过的平面即为六边形,
【详解】在正方体的内部,由平面的延展性,截面不可能的三角形,故A错误;
取的中点,连接,因为,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所以四边形是矩形,此时过的平面即为平面,B正确;
取,,连接, 分别取的中点,取,连接、,可得,,所以在同一平面内,在同一平面内,又过的平面只有一个,
所以是五边形,此时过的平面即为五边形,故C正确;
分别取的中点,连接, 由正方体的性质,交于一点,所以的中点在平面内,即也在平面内,所以是六边形,此时过的平面即为六边形,故D正确.
故选:BCD.
10.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函数,且满足为偶函数,为奇函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函数的周期为2
B.函数的周期为4
C.函数关于点中心对称
D.
【答案】BCD
【分析】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与周期性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解:因为为偶函数,所以,
所以,则,所以函数关于直线对称,
因为为奇函数,所以,所以,
所以,所以函数关于点中心对称,故C正确,
由与得,即,
故,所以函数的周期为4,故不正确,B正确;,故D正确.
故选:BCD.
11.已知,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若,则 B.若,则ac2>bc2
C.若,则 D.若,则
【答案】CD
【分析】由不等式的性质可判断ABC,由作差法可判断D.
【详解】对于A,若,则,A错误;
对于B,若,且时,则,B错误;
对于C,若,则,故,则必有,C正确;
对于D,若,则,
所以,D正确.
故选:CD
12.已知函数,函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点是函数的零点
B.,使
C.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D.函数的值域为
【答案】BCD
【分析】利用函数的零点判断A,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及最值判断选项BD;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及函数的极值判断选项C.
【详解】对于选项A,是函数的零点,零点不是一个点,所以A错误;
对于选项B,当时,,
则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
当时,,
则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
综上可得,选项B正确.
对于选项D,,即函数的值域为,选项D正确.
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及图像可得:函数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则也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所以对于选项C,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关于的方程有一个非零的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有一个交点,且,
则
当时,,
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
0 | |||||
+ | 0 | 0 | + | ||
单调递增 | 极大值 | 单调递减 | 极小值 | 单调递增 |
所以极大值,极小值;
当时,,
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
1 | 2 | |||
0 | + | |||
e | 单调递减 | 极小值 | 单调递增 |
所以极小值.
综上可得,或,解得的取值范围是,
故C正确.
故选:BCD.
三、填空题
13.已知的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和为,则该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_.
【答案】-120
【分析】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令,求出,再求出展开式中的常数项即可.
【详解】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
令,,
,
∴
其中的展开式中的项为,即,
的展开式中的项为,即,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故答案为:.
14.正态分布概念是由德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Moivre在1733年首先提出的,由于德国数学家高斯率先把其应用于天文学研究,故我们把正态分布又称作高斯分布.早期的天文学家通过长期对某一天体的观测收集到大量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数据变量X近似服从.若,则______.
【答案】0.09
【分析】利用正态分布图像的对称性,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因为X近似服从,所以X的正态分布曲线关于对称,故.
故答案为:0.09.
15.将6名同学分成两个学习小组,每组至少两人,则不同的分组方法共有___________种.
【答案】25
【分析】根据题意分两类:一是一组2人,一组4人,另一个是两组均为3人,求出各类的方法数,再利用分类加法原理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知,6人分为两组共有两种分法:
(1)一组2人,一组4人:这种分法数为种;
(2)两组均为3人:这种分法数为种,
所以,由分类加法原理可得共有25种分法.
故答案为:25
16.已知函数,若,且,则的值为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先画出函数的图象,令,根据三角函数的对称性,以及对数函数的性质,求出和,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解:作出函数的图象如下:
令,则,
由题意,结合图象可得,,,
所以 ,,,
因此.
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
17.如图多面体中,四边形是菱形,,平面,,
(1)证明:平面平面;
(2)在棱上有一点,使得平面与平面的夹角为,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取的中点,连接交于,连接,,证明,利用平面,证明平面,从而平面平面;
(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求出二面角,再求得的值,即可得到的坐标,再利用空间向量法求出点到面的距离.
【详解】(1)证明:取的中点,连接交于,连接,,
因为是菱形,所以,且是的中点,
所以且,又,,
所以且,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又平面,平面,所以,
又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所以平面,
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2)解:取的中点,由四边形是菱形,,则,
是正三角形,,,又平面,
所以以为原点,,,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在棱上存在点使得平面与平面的夹角为,
则,,,,,,
则设,,
所以,,,,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即,令,,
得
平面的法向量可以为,
,解得,
所以,则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即,取,得,
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
18.一个袋子中有7个大小相同的球,其中有2个红球,2个蓝球,3个黑球,从中随机取出3个球.
(1)求至少取到2个黑球的概率;
(2)设取到一个红球得2分,取到一个蓝球得1分,取到一个黑球得0分,记总得分为X,求X的分布列和均值.
【答案】(1)
(2)分布列见解析,
【分析】(1)利用古典概型去求至少取到2个黑球的概率;
(2)先利用古典概型求得随机变量X的每一个值的概率,进而得到X的分布列,利用随机变量的均值定义即可求X的均值.
【详解】(1)记“至少取到2个黑球”,
事件A包含:①取到2个黑球,1个红球或蓝球;②取到3个黑球.
所以,故至少取到2个黑球的概率为.
(2)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4,5.
即取到2个红球,1个蓝球,则;
即取到1个红球,2个蓝球,或取到2个红球,1个黑球,
则;
即取到1个红球,1个蓝球,1个黑球,则;
即取到1个红球,2个黑球,或取到2个蓝球,1个黑球,
则;
即取到1个蓝球,2个黑球,则;
即取到3个黑球,则.
所以的分布列为
X | 0 | 1 | 2 | 3 | 4 | 5 |
P |
所以.
19.在二项式展开式中,第3项和第4项的系数比为.
(1)求n的值及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2)求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是第几项.
【答案】(1),
(2)第5项
【分析】(1)根据展开式的通项以及系数之比即可求解,由值和通项特征即可求解常数项,
(2)根据不等式法即可求解最大项,
【详解】(1)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因为第3项和第4项的系数比为,所以,化简得,解得,
所以,令,得,所以常数项为.
(2)设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是第项,则
解得,因为,所以,所以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是第5项.
20.甲、乙两班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每班出3人组成甲乙两支代表队,首轮比赛每人一道必答题,答对则为本队得1分,答错或不答都得0分,己知甲队3人每人答对的概率分别为,乙队每人答对的概率都是,设每人回答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用X表示甲队总得分.
(1)求的概率;
(2)求甲队和乙队得分之和为4的的概率.
【答案】(1)
(2)
【分析】(1)由题意,根据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可得答案;
(2)由题意,根据概率乘法公式与二项分布的概率公式,结合概率加法公式,可得答案.
【详解】(1),则甲队有两人答对,一人答错,
故.
(2)设甲队和乙队得分之和为4为事件A,设乙队得分为Y,则.
,
,
,,
,
∴
.
21.致敬百年,读书筑梦,某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学党史颂党恩,党史网络知识竞赛”活动,并从中抽取100位学生的竞赛成绩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规定:成绩在内为优秀,成绩低于60分为不及格.
| 优秀 | 非优秀 | 合计 |
男 | 5 |
|
|
女 |
| 35 |
|
合计 |
|
|
|
(1)求a的值,并用样本估算总体,能否认为该校参加本活动的学生成绩符合“不及格的人数低于20%”的要求;
(2)根据以上数据完成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此次竞赛成绩与性别有关.
附:
0.150 | 0.100 | 0.050 | 0.010 | 0.005 | |
2.072 | 2.706 | 3.841 | 6.635 | 7.879 |
【答案】(1),不能;
(2)列联表见解析;没有99%的把握认为此次竞赛成绩与性别有关.
【分析】(1)利用概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先求出,进而求得60分以下的概率估计值,即可判断;
(2)根据(1)中的结论,先求得优秀的人数,再填写列联表,进而再求,查表后可以判断得没有99%的把握.
【详解】(1),解得,
成绩不及格的频率为,
∴“成绩不及格”的概率估计值为21%,
∵21%>20%,
∴不能认为该校参加本活动的学生成绩符合“不及格的人数低于20%”的要求.
(2)由(1)可得成绩在的人数为:,
即样本中成绩优秀有20人,由此完成2×2列联表如下所示:
| 优秀 | 非优秀 | 合计 |
男 | 5 | 45 | 50 |
女 | 15 | 35 | 50 |
合计 | 20 | 80 | 100 |
假设:此次竞赛成绩与性别无关,则
,
∴没有99%的把握认为此次竞赛成绩与性别有关.
22.已知实数,函数,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求证:存在极值点,并求的最小值.
【答案】(1)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
(2)证明见解析,的最小值是e.
【分析】(1)求导,根据的正负判定函数的增减即可;
(2)根据导数的分母正,需要分子有变号零点,转变为双变量函数的恒成立和有解问题,利用导数再次确定新函数单调性和最值即可求解.
【详解】(1)(1)当时,,
则
令,得;
令,得;
所以,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
(2)(2)
令,因为,
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又因为,
所以,
令,列表如下:
| |||
- | 0 | + | |
减 | 极小值 | 增 |
所以存在极值点.
所以存在使得成立,
所以存在使得,
所以存在使得对任意的有解,因此需要讨论等式左边的关于的函数,
记,
所以,
当时,单调递减;
当时,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的最小值为.
所以需要,
即需要,
即需要,
即需要
因为在上单调递增,且,
所以需要,
故的最小值是e.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届高三热身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届高三热身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双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