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单元检测卷四(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37281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单元检测卷四(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372811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单元检测卷四(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372811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单元检测卷四(含答案)
展开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单元检测卷四(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 )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这部法律于( )年通过,经过两次修正,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保护、社会保护和( )保护。该法为促进为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2. ( )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 )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反法方式维权。“运用法律维权益,以暴制暴不可取。”同时,权力的行使和保护也有边界。权利人应当在( )的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超越法律的诉求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3.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 )月( )日为国际家庭日。
4.人类会用( )表达爱意,犯罪分子也会假借( )实施犯罪,将魔爪伸向无力保护自己的未成年人。
5.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 )、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 )未成年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业化、( )化进程的推进,不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创业。在此过程中,一些人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照料,导致大量农村( )儿童出现。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农村留守儿童受到侵害的事件,引起全社会对这一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的广泛关注。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是不同的,日本未满20周岁的公民就属于未成年人。( )
2.面对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应该勇敢地说“不"。( )
3.满了12周岁的孩子便公路上自行车或者三轮车。( )
4. 罗某某初中没毕业,家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 )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通过。( )
6.广场舞的音箱音量太大,影响了附近的居民休息,有人提议去把音箱给他们砸了。( )
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 )
8.小强在校门口碰到平时班级里比较调皮的两名同学,他们让小强叫他们“大哥”,小强说:“我不叫,我也不怕你们,再纠缠我,我就告诉老师。”( )
9.俗话说“黄荆棍下出好人”,有的孩子就是欠揍。( )
10. 邻居趁小连的爷爷奶奶到地里干农活时,哄骗来到自己家中玩。他趁来某小连不注意,一把抱住小连,撕扯地的衣服。(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独立居住的年龄是( )岁。
A.16 B.18 C.20 D.22
2.下列关于行使权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行使权利的方式必须合法;
B.行使有些权利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C.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D.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3.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 )共同的责任。
A.学校和家庭 B.全社会 C.所有监护人
1. 罗某某初中没毕业,家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他可以依( )向有关部门反映。
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李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他应该用哪部法律保护自己。( )
A.《反家庭暴力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义务教育法》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你知道哪些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法律?
答:
2.什么是家庭暴力?
答:
五、论述题。(10分)
当我们受到校园欺凌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答:
六、材料分析题。(10分)
小明是六年级(5)班的学生,他平时不喜欢听课,于是在语文课上大声和同桌讲话。严重影响了邻桌同学上课,老师点名批评了他,他却很是不服气... ...下课后在教室和同学扔球玩,把门窗玻璃打碎,老师找到他,他却说:有什么大不了,我不是故意的... ..晚上就寝熄灯后,他觉得没有睡意,于是就带着MP4哼起歌来,室长招呼他停下来,他却说:我有我的权利和自由......
假如你是小明的同学:
1.请对他以上的行为作出评价?(可以从道德的思维和法治思维两个角度)
答:
2.小明的言行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答:
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单元检测卷四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这部法律于(1991)年通过,经过两次修正,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该法为促进为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2.(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反法方式维权。“运用法律维权益,以暴制暴不可取。”同时,权力的行使和保护也有边界。权利人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超越法律的诉求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3.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 5 )月( 15 )日为国际家庭日。
4.人类会用( 身体接触)表达爱意,犯罪分子也会假借( 身体接触 )实施犯罪,将魔爪伸向无力保护自己的未成年人。
5.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不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创业。在此过程中,一些人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照料,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出现。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农村留守儿童受到侵害的事件,引起全社会对这一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的广泛关注。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是不同的,日本未满20周岁的公民就属于未成年人。( 对 )
2.面对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应该勇敢地说“不"。( 对 )
3.满了12周岁的孩子便公路上自行车或者三轮车。(对)
4. 罗某某初中没毕业,家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 错 )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通过。(对)
6.广场舞的音箱音量太大,影响了附近的居民休息,有人提议去把音箱给他们砸了。( 错 )
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 对 )
8.小强在校门口碰到平时班级里比较调皮的两名同学,他们让小强叫他们“大哥”,小强说:“我不叫,我也不怕你们,再纠缠我,我就告诉老师。”( 对 )
9.俗话说“黄荆棍下出好人”,有的孩子就是欠揍。( 错 )
10. 邻居趁小连的爷爷奶奶到地里干农活时,哄骗来到自己家中玩。他趁来某小连不注意,一把抱住小连,撕扯地的衣服。( 错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独立居住的年龄是( A )岁。
A.16 B.18 C.20 D.22
2.下列关于行使权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行使权利的方式必须合法;
B.行使有些权利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C.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D.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3.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 B )共同的责任。
A.学校和家庭 B.全社会 C.所有监护人
4. 罗某某初中没毕业,家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他可以依( C )向有关部门反映。
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李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他应该用哪部法律保护自己。( A )
A.《反家庭暴力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义务教育法》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你知道哪些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法律?
答: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什么是家庭暴力?
答:“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五、论述题。(10分)
当我们受到校园欺凌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答:首先,要让自己变强,不要看起来很软弱,喜欢欺负人的人,也一定喜欢找软柿子捏的,你如果自己足够强大,他们也不敢对你进行欺凌。其次,保护自己,如果真的被找上了,那一定要反抗,如果对方人多无法反抗的话,就赶紧逃,不要硬上也不要放弃,逃了去找老师和学校帮助解决,一定不要自己逆来顺受,那样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
六、材料分析题。(10分)
小明是六年级(5)班的学生,他平时不喜欢听课,于是在语文课上大声和同桌讲话。严重影响了邻桌同学上课,老师点名批评了他,他却很是不服气... ...下课后在教室和同学扔球玩,把门窗玻璃打碎,老师找到他,他却说:有什么大不了,我不是故意的... ..晚上就寝熄灯后,他觉得没有睡意,于是就带着MP4哼起歌来,室长招呼他停下来,他却说:我有我的权利和自由......
假如你是小明的同学:
1.请对他以上的行为作出评价?(可以从道德的思维和法治思维两个角度)
答:小明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生活,理应受到同学们的谴责。小明在享受自己权利的同时,却损害了他人的权利,理应受到法律的制约。
2.小明的言行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答:小明的言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有:
(1)每位公民都享有权利和自由,但前提是不能损害他人的权利。
(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