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练习(一)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练习(一)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练习(一)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C.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D.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答案】C【详解】A.不同分散系是以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来划分的而不是丁达尔效应,A项错误;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B项错误;C.雾是一种气溶胶,属于胶体,因此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D.胶体中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D项错误;答案选C。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混合物酸碱盐化合物ACuSO4•5H2OH2SO4C2H5OHNaCl盐酸B碱石灰CH4KOH生石灰Na2OC氯水NH4Cl纯碱Cu2(OH)2CO3NaOHDFe(OH)3胶体HNO3Ba(OH)2NaHSO4NaHCO3 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CuSO4•5H2O是纯净物,C2H5OH是有机物,不属于碱,盐酸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A错误;B.甲烷CH4不是酸,生石灰是CaO属于氧化物,不是盐,B错误;C.NH4Cl属于盐,C错误;D.各物质分类无误,D正确;答案选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只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B.凡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搅拌可制得Fe(OH)3胶体D.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答案】D【详解】A.单质可以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还可以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单质,A错误;B.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不可以搅拌,C错误;D.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比如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D正确;故选D。4.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K+、MnO、Na+、Cl- B.K+、Na+、NO、COC.Na+、H+、NO、SO D.Fe3+、Na+、Cl-、SO【答案】B【详解】A.MnO呈紫红色,不符合题意的无色溶液,A错误;B.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B正确;C.H+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D.Fe3+呈黄色,且Fe3+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故选:B。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光线,这个现象和胶体的性质有关B.食品干燥剂发挥作用,可以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解释C.仅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就是纯净物D.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有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答案】A【分析】根据胶体、氧化还原反应、纯净物、酸等概念,分析回答。【详解】A. 阳光穿过林木枝叶所产生的光线,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B. 常用食品干燥剂有生石灰、氯化钙、硅胶等,它们与水化合或直接吸附水,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C. 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多种单质(同素异形体),如只含氧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氧气、臭氧或两者的混合物。C项错误;D. 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如NaHSO4电离产生的阳离子中有H+,但它不是酸而是盐。D项错误。本题选A。6.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NaHCO3=Na++H++CO B.NaHSO4=Na++H++SOC.KClO3=K++ClO D.Ba(OH)2=Ba2++2OH-【答案】A【详解】不可以拆,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应为:NaHCO3=Na++,A错误,其余选项物质电离方程式均正确,故答案选A。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用稀盐酸除水垢中的氢氧化镁:C.用碳酸氢钠作为抗酸药中和胃酸:D.用H2SO4中和碱性废水:【答案】B【详解】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A错误;B.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盐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能和碳酸氢钠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C错误;D.H2SO4属于强酸,中和碱性废水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D错误;故答案:B。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小组的同学关于如图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B.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C.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H2SO4电离出的离子导电D.a时刻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答案】A【分析】Ba(OH)2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虽是强电解质,但由于溶解度较低,电离出的离子很少,导电能力较低;【详解】A.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钡和水,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是因为生成BaSO4的溶解度较低,电离出的离子比较少,而BaSO4是电解质,故A错误;B.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大,B处的导电能力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B正确;C.BC段过量的硫酸电离产生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导致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变大,导电能力增强,C正确;D.a时刻导电能力最弱,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离子浓度最小,所以a时刻Ba(OH)2溶液中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D正确;故选A。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①Fe+Cu2+=Fe2++Cu ②Ba2++2OH-+2H++=BaSO4↓+2H2O③Cl2+H2O=H++Cl-+HClO ④+2H+=CO2↑+H2O⑤Ag++Cl-=AgCl↓A.只有③ B.②③ C.③⑤ D.①④【答案】A【详解】①Fe+Cu2+=Fe2++Cu可表示铁与氯化铜或硫酸铜等多个化学反应,故①不符合题意;②Ba2++2OH-+2H++=BaSO4↓+2H2O表示氢氧化钡与硫酸、硫酸氢钠等多个化学反应,故②不符合题意;③Cl2+H2O=H++Cl-+HClO只能表示氯气和水这一个反应,故③符合题意;④+2H+=CO2↑+H2O可表示碳酸钠、碳酸钾与盐酸、硫酸等多个化学反应,故④不符合题意;⑤Ag++Cl-=AgCl↓可表示硝酸银与氯化钠、盐酸等多个化学反应,故⑤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只有③,故答案为A。10.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O2和CO2反应 B.盐酸和氧化铁反应C.Na2O2和H2O反应 D.氢气还原氧化铜【答案】C【详解】A.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离子反应,A错误;B.属于离子反应但化合价无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离子反应,C正确;D.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离子反应,D错误;答案选C。11.下列物质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SO3→H2SO4 B.Cu→Cu(NO3)2 C.FeCl3→FeCl2 D.CO→CO2【答案】C【详解】A.SO3→H2SO4,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需要还原剂,故A不符合题意;B.Cu→Cu(NO3)2,铜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氧化剂,故B不符合题意;C.FeCl3→FeCl2,铁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还原剂,故C符合题意;D.CO→CO2,碳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氧化剂,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已知下列反应:Co2O3 + 6HCl = 2CoCl2 + Cl2↑+ 3H2O,2FeCl3 + 2HI = 2FeCl2 + 2HCl + I2,Cl2 + 2FeCl2 =2FeCl3,则下列物质氧化性由若弱到强的顺序是A.Co2O3<Cl2<FeCl3<I2 B.FeCl3<I2<Co2O3<Cl2C.FeCl3<Co2O3<I2<Cl2 D.I2<FeCl3<Cl2<Co2O3【答案】D【详解】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强,从题给方程式判断得到:Co2O3>Cl2,FeCl3>I2,Cl2>FeCl3,联合看得到I2<FeCl3<Cl2<Co2O3;故选择D。13.2020年8月初,某海外港口因硝酸铵分解引发剧烈爆炸,已知:5NH4NO3=4N2↑+2HNO3↑+9H2O,则该反应中被还原和被氧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A.5∶3 B.3∶5 C.4∶1 D.1∶4【答案】B【详解】在5NH4NO3=4N2↑+2HNO3↑+9H2O中,中的-3价氮元素升高为0价,被氧化,中的+5价氮元素降低为0价,被还原,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则,故该反应中被还原和被氧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3:5,故选B。14.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2M3++4H2O=+Cl-+8H+, 中M的化合价是 A.+4 B.+5 C.+6 D.+7【答案】C【详解】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所带电荷数相等,即6-1=8-n-1,解得n=2,从而得出M2O7n-中M的化合价为+6价,故C正确。15.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或说法正确的是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 +O2↑C.Na2O与Na2O2互为同素异形体D.Na、Na2O、Na2O2和NaOH固体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溶质相同【答案】D【详解】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是由于与O2反应产生了Na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O2=2Na2O,A错误;B.将Na块放入水中,二者反应产生NaOH、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 +O2↑,B正确;C.Na2O与Na2O2都是Na元素与O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而不是单质,因此二者不能互为同素异形体,C错误;D.Na与H2O反应产生NaOH、H2;Na2O与H2O反应产生NaOH;Na2O2和H2O反应产生NaOH、O2,NaOH固体溶于水形成NaOH溶液,可见所得溶液的溶液都是NaOH溶液,故其中所含的溶质相同,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16.下列有关Na2CO3与NaHCO3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Na2CO3的溶解性小于NaHCO3B.苏打和小苏打都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C.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D.Na2CO3溶液中含NaHCO3,可加适量NaOH溶液的方法除去【答案】D【详解】A.常温下,碳酸钠的溶解性大于碳酸氢钠,A错误;B.苏打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B错误;C.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能与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鉴别,C错误;D.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结合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用于除杂,D正确;答案选D。 二、填空题17.处于下列状态的物质中:①氯化钠晶体②干冰③液态HCl④铜⑤硫酸钡晶体⑥蔗糖⑦酒精⑧熔融的硝酸钾⑨NH4HSO4溶液(1)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4)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5)写出物质⑨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1)④⑧⑨;(2)①③⑤⑧;(3)②⑥⑦;(4)④⑨;(5)NH4HSO4 = NH+H++SO 【详解】(1)能导电的物质有:金属、石墨,可溶性碱/盐的水溶液以及熔融态,难溶性盐/碱的熔融态,酸的水溶液,故答案为:④⑧⑨;(2)电解质:水溶液/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的物质类别有: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故答案为:①③⑤⑧;(3)非电解质:水溶液/熔融状态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等等,故答案为:②⑥⑦;(4)④为单质,⑨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5)NH4HSO4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4HSO4 = NH+H++SO。18.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贯穿古今。(1)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如图。试写出有水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水为______剂。(2)氯化铵溶液常用于焊接。在焊接铜器时可用氯化铵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以便焊接,其反应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配平此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②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名称),氧化剂是______(填化学式)。【答案】 或 氧化或还原,合理即可 4 2 3 1 1 4 氮 CuO【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判断,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规律配平和基本概念分析即可。【详解】(1)由图可知,Ⅳ为氧化还原反应,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条件的反应有,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水为氧化剂;(2)①部分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0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1个失去3个电子,而1个CuO得到2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的系数为2,Cu的系数为3,再结合原子守恒可知,化学方程式为;②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被氧化的元素是氮,氧化剂是CuO。【点睛】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是: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19.钠和钠的化合物有许多重要的用途,碳酸钠可与氯气发生反应,涉及的反应如下:(1)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3)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是_________,若1个被氧化时,转移的电子是_________个。(4)少量的钠应保存在_____中;钠着火时应采取的灭火措施是_________,不能用水灭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在实验室配制好的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是______。【答案】 :1 10 煤油 干的细沙扑灭 【详解】(1)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被氧化,又降低被还原,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氯化钠为还原产物,氯酸钠是氧化产物,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为5,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答案为:;(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3)由方程式可知,还原产物氯化钠和氧化产物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比为5:1,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是5:1,若1个被氧化时,转移的电子是5×2个=10个,故答案为:5:1;10;(4)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由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煤油可知,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接触;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则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应用干的细沙覆盖灭火,故答案为:煤油;干的细沙扑灭;;(5)过量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三、实验题20.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装置分析](1)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②中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a.饱和Na2CO3溶液 b.饱和NaHCO3溶液 c.浓H2SO4(3)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_____。[进行实验]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步骤2:打开弹簧夹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4)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反思](5)有同学提出质疑:“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aCO3+2H+=Ca2+ +H2O+CO2↑(2)b(3)浓硫酸(4)2Na2O2+2CO2=2Na2CO3+O2(5)CO2气体中有水,水也可与Na2O2反应产生O2使木条复燃 【分析】装置①中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的HCl经装置②饱和NaHCO3溶液除杂后,进行实验: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浓硫酸干燥;步骤2为湿润的二氧化碳,可观察到步骤1中木条不复燃,步骤2中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跟CO2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氧气,干扰因素是水也能够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因此不能由此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详解】(1)装置①中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 +H2O+CO2↑;(2)②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取得到的CO2气体中含有杂质HCl,装置②的试剂作用是除去HCl杂质。a.饱和Na2CO3溶液同时可以吸收CO2、HCl,不能用于除去CO2中的HCl杂质,a不符合题意;b.饱和NaHCO3溶液只能吸收HCl杂质,反应产生CO2气体,不能溶解CO2气体,也不能与CO2发生反应,故可以用于除去CO2中的杂质HCl气体,b符合题意;c.浓H2SO4与杂质HCl不能反应,因此不能用于除去杂质,c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3)装置③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水蒸气,根据气体能否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来对比干燥CO2和潮湿的CO2与Na2CO3的反应情况,则装置③的试剂是浓硫酸;(4)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生成的二氧化碳被干燥;步骤2为湿润的二氧化碳,可观察到步骤1中木条不复燃,步骤2中木条复燃;Na2O2跟CO2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5)上述制取的CO2气体经除去杂质HCl未进行干燥处理,由于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因此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使木条复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练习(一)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线下)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3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线下)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