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案设计
展开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
1.了解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暂时繁荣和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掌握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地点、特点和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时间、目的、内容和影响。
2.通过学习本课,要求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改良等历史过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其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改良的功能。
3.通过对罗斯福人生经历的了解,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材料展示:
罗斯福是最受美国民众爱戴的总统之一。他虽然出身名门,但他相信平凡人的价值,并且为维护百姓的权利而战;他还有着慑人的魅力,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困境,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他捍卫了民主政体,并带领美国赢得了二战胜利,而这就是罗斯福能够连任4届总统的重要因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3课《罗斯福新政》。
二、新课讲授
(一)从繁荣到危机
1.教师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比如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那么,这个时期的美国究竟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汽车也不再是富人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
教师补充:的确,当时美国的经济繁荣一时。但繁荣背后潜藏着许多矛盾。让我们通过下面几则材料找出当时美国社会潜藏的矛盾。
2.材料展示:
材料一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1%的人拥有。
材料二 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
教师提问:认真阅读材料,从上述材料中我们能找出哪些潜在的矛盾?
学生回答:工人、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大量社会财富被少部分人掌控;出现股票投机现象。
教师总结:从材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企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利润大幅度增加的时候,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这种情况导致财富高度集中到资本家手里,造成了贫富悬殊,出现了购买力严重不足的情况,导致产品相对过剩,引起了供求矛盾。同时,大量资金进入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狂涨,于是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3.教师提问:面对当时虚假繁荣的社会状况,美国总统胡佛在竞选时发表演说(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9页的“材料研读”),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但是矛盾迟迟得不到解决。最终在1929年,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请指出这场经济危机持续的时间及其产生的影响。
学生回答:经济危机时间:1929—1933年。影响: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4.教师讲解:大家仔细观察下面的表格以及教材第59页中“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图和教材第60页的“1913—1938年美国失业率”图片。
| 工业产量 | 贸易额 | 失业人数 |
资本主 义世界 | 下降三分之一以上 | 减少2/3 | 超过3000万 |
美国 | 下降超过40% | 减少70% | 1500万~1700万 |
我们从这些表格和图片中,可以深刻体会出这场经济危机对美国甚至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
教师提问: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力大。
教师引导: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的下一任总统将会采取何种措施应对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1.教师讲解:面对这种情况,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临危受命,就任美国总统,医治病入膏肓的美国。信念是一个人能够成功的重要条件,罗斯福无疑具备这种精神品质。但光有信念是不行的,必须拿出具体的措施来拯救这个正处于经济大危机中的国家。
2.材料展示: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罗斯福
教师提问:快速浏览课本,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时间、目的及“新”在何处。
学生回答:时间:1933年。目的: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新”体现为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3.教师提问: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哪条?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中心措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目的:防止出现由盲目竞争所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加强政府对生产的调节和控制。
教师补充:除了颁布这些措施外,政府还对银行业、农业、公共工程等进行整顿。通过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4.材料展示:
对“蓝鹰”标志,罗斯福曾有一番颇为生动的解释:“在战争中,在夜战的朦胧中,士兵们都在肩上戴着一个明亮的标志,便于相互识别,以免误伤自己人。根据同一原则,对于那些与全国复兴计划合作的人们,也必须随时都能互相识别。因此,我们已为此目的提供了一种荣誉标志,设计很简单,上面写有‘我们一定尽本分’。我要求所有同我站在一起的人,都突出地显示这一标志。这对实现我们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提问: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学生回答:
| 具体措施 |
整顿金融体系 |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
调整农业政策 |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
推行“以工代赈” |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
5.教师提问:罗斯福新政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积极影响:(1)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2)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性:新政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三、课堂总结
一战结束,在资本主义世界短暂繁荣后,最终爆发了经济危机。面对当时矛盾重重的美国,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罗斯福新政启示我们,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从本国国情出发,对经济政策适时进行调整。罗斯福的大胆创新、坚持不懈精神更值得我们钦佩。
◇板书设计◇
罗斯福新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4681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表格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从繁荣到危机,罗斯福新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4681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4681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新课导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